列國志沙特阿拉伯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陳沫 編  頁數:41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沙特阿拉伯王國是沙特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其面積約占阿拉伯半島總面積的80%。沙漠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全境無常流河合湖泊,氣候干熱,下沙海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有悠久的歷史,公元7世紀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開始傳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圣地,每年有數百萬人前往麥加朝覲。穆罕默德安葬地麥加地那,是伊斯蘭教第二圣地。

作者簡介

  陳沫
生于1962年7月。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學士?,F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學術成果有《非洲市場組織》、《安全的依賴——防范中東石油進口風險的國際經驗》(合著)等。

書籍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國土與人民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qū)劃
  三 地形和地貌
  四 河流與湖泊
  五 氣候
 第二節(jié) 自然資源
  一 能源與礦產資源
  二 動植物資源
 第三節(jié) 居民與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和語言
  三 宗教信仰
 第四節(jié) 民俗與節(jié)日
  一 民俗
  二 節(jié)日
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jié) 古代的阿拉伯國家
  一 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古代國家
  二 阿拉伯半島北部的古代國家
  三 阿拉伯半島中部的古代國家
 第二節(jié) 伊斯蘭教的興起
  一 伊斯蘭教興起的歷史背景
  二 伊斯蘭教的興起與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570~632年)
  三 四大正統(tǒng)哈里發(fā)時期的對外征服運動(632~661年)
  四 哈里發(fā)國家初期的內政建設
  五 四大哈里發(fā)時代的結束
 第三節(jié) 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半島
  一 阿拉伯帝國時期的阿拉伯半島
  二 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阿拉伯半島
 第四節(jié) 瓦哈比運動與早期沙特國家的建立
  一 瓦哈比運動的興起
  二 第一沙特王國(1742~1818年)
  三 第二沙特王國(1824~1891年)
 第五節(jié) 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建立
  一 19世紀20世紀之交的阿拉伯半島
  二 阿卜杜勒·阿齊茲重建沙特王國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沙特阿拉伯
 第六節(jié)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沙特阿拉伯
  一 20世紀50年代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發(fā)展
  二 費薩爾國王統(tǒng)治時期(1964~1975年)
  三 哈立德國王統(tǒng)治時期(1975~1982年)
  四 法赫德國王統(tǒng)治時期(1982~2005年)
 第七節(jié) 近現代著名歷史人物
  一 阿卜杜勒·阿齊茲(Abdul Aziz Bn AbdulRahman Al Saudi)(1880~1953年)
  二 沙特(Saudi Bn Abdul Aziz Al Saudi)(1902~1969年)
  三 費薩爾(Faisal)(1906~1975年)
  四 哈立德(Khalid)(1913~1982年)
  五 法赫德(Fahd)(1920~2005年)
第三章 政 治
第四章 經 濟
第五章 軍 事
第六章 教育、科學、文藝、衛(wèi)生
第七章 外 交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3.前任國王迄今為止,現代沙特阿拉伯共經歷六任國王的統(tǒng)治,其中前五任國王分別是阿卜杜勒·阿茲、沙特、費薩爾、哈里德和法赫德。1953年,阿卜杜勒·阿茲國王去世,大兒子沙特即位,在位時間達11年之久。沙特雖胸懷大志,但才疏學淺,缺乏有效的治國方略,未能為國家各方面帶來起色。相反,由于他喜好奢侈,熱衷西方式的生活與消費,給國家財政帶來負擔,逐漸引起國內各方面的嚴重不滿。對外,沙特沒有提出連貫的外交政策,處事缺乏深謀遠慮,甚至一度導致本國與埃及的關系緊張,使國家的外部環(huán)境嚴重惡化。一連串政策失誤和不良財政預算,使沙特遭到同父異母兄弟、王儲費薩爾的反對,兩人關系長期對立。費薩爾向來對政治和財政預算問題持保守立場,與沙特的隨心所欲和毫無節(jié)制形成鮮明對比。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沙特與費薩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和公開化,威脅著王國的穩(wěn)定與進一步的發(fā)展。到1958年,沙特的統(tǒng)治已引起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嚴重不安,并最終促使王室決定進行集體干預。由王室高級成員組成的“親友團”(也稱王室長老會)召開會議,會上迫使沙特將政府大權移交給王儲費薩爾親王,并宣布任命費薩爾為大臣會議主席。費薩爾從此全面接管王國的外交和內政事務,成為事實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費薩爾掌權后立即著手改善經濟,采取嚴厲措施控制預算、穩(wěn)定貨幣,使國家財政赤字迅速降低。費薩爾甚至針對國王沙特的奢侈行為,決定縮減王室預算和開支,以緩解國民的不滿情緒。沙特對此極為不滿,決定重新奪回權力。1961年,他宣布重新接管政府,迫使費薩爾及大臣會議遞交了辭呈。

編輯推薦

《列國志·沙特阿拉伯》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列國志沙特阿拉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很不錯,書是正版,內容豐富。
  •   很好的書。類似的書不少。
  •   資料翔實,參考價值高
  •   《沙特阿拉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科研項目《列國志》叢書之一。《列國志·沙特阿拉伯》內容簡介:沙特阿拉伯王國是沙特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其面積約占阿拉伯半島總面積的80%。沙漠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全境無常流河合湖泊,氣候干熱,下沙海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有悠久的歷史,公元7世紀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開始傳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圣地,每年有數百萬人前往麥加朝覲。穆罕默德安葬地麥加地那,是伊斯蘭教第二圣地。《沙特阿拉伯》是了解沙特阿拉伯情況的不錯的參考書。
  •   19世紀英國侵入阿拉伯半島,逐步確立了在阿拉伯半島的強權地位。1902年初,流亡在科威特的沙特家族后裔阿卜杜勒·阿齊茲秘密潛回利雅得,并奪取了利雅得的統(tǒng)治權,開始重建沙特王國。1924年,已經成為內志統(tǒng)治者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兼并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經過30年征戰(zhàn),阿卜杜勒·阿齊茲終于統(tǒng)一了阿拉伯半島,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這一天被定為沙特阿拉伯國慶日。

      1938年3月,美孚公司在達曼打出了第一口商業(yè)油井。石油的發(fā)現徹底改變了沙特阿拉伯的歷史進程和國家面貌。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沙特阿拉伯宣布保持中立,但實際上傾向同盟國集團。由于沙特阿拉伯所處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和蘊藏的豐富的石油資源,因而成為戰(zhàn)爭各方爭奪的目標。1953年11月,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病逝,其子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繼任王位。1958年3月,費薩爾王儲出任首相,接管了沙特阿拉伯大權。1960年,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在其親信的支持下,解除了費薩爾的職務,重新掌握了國家大權。1964年11月,在沙特王室和沙特宗教人士頒布的“法特瓦”(伊斯蘭宗教教令)的壓力下,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放棄了王位,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就任沙特阿拉伯國王,沙特阿拉伯進入費薩爾時代。1975年3月,費薩爾遇害后,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繼承了王位。1982年5月,哈立德國王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法赫德繼任沙特阿拉伯國王。法赫德國王即位后,繼續(xù)推進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現代化計劃和前國王費薩爾開始的改革。法赫德國王的經濟調整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別是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在確保作為支柱產業(yè)的石油工業(yè)穩(wěn)步增長的同時,非石油工業(yè)和農業(yè)等部門也都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并實施政治改革,推進政治民主化進程。在法赫德國王的領導下,沙特阿拉伯王國成功度過了海灣戰(zhàn)爭等數次國際危機,成功調整了經濟結構,實施了第六個五年計劃,政治民主化進程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擴大了政治參與,緩和了國內階級矛盾。2005年,法赫德國王因病逝世?,F任國王阿卜杜拉于2005年8月繼位。

      沙特阿拉伯是君主制國家,禁止政黨活動,沒有憲法,《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圣訓是國家立法的依據。國王亦稱“兩個圣地(麥加和麥地那)的仆人”。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有權任命、解散或改組內閣,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有權批準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以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議。

      國家最高機構由國王、內閣(大臣會議)、協商會議、最高法院組成。協商會議不是立法機關,而是咨議性機構,其成員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

      經過一系列政治和行政改革,沙特阿拉伯官僚隊伍呈現日益年輕化的趨勢,各部門權力逐漸向新生代傾斜。這一趨勢在現任國王阿卜杜拉在位時期繼續(xù)得到鼓勵和支持。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的國王法赫德的領導下,不斷進行多方面改革,突出自身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逐步擴大會議的各項權限和各部大臣的實際權力。海灣戰(zhàn)爭后,為滿足國民參與政治的要求和限制宗教界的權力,沙特阿拉伯國內掀起新一輪政治改革浪潮。阿卜杜拉繼任國王以來,把鞏固王權放在突出地位,及時宣布納伊夫為第二副首相,倡導組建王室“效忠委員會”,凝聚王室共識,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穩(wěn)定,初步解決了政府部門的老齡化問題,并繼續(xù)推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

      沙特阿拉伯為世人所熟知是因為其豐富的石油蘊藏,自1938年美孚公司在達曼打出了第一口商業(yè)油井,沙特阿拉伯從游牧經濟國家開始成為石油生產國。沙特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藏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全球第四大天然氣儲藏國。

      石油工業(yè)是沙特阿拉伯經濟的主要支柱,石油收入的積累使得沙特阿拉伯經濟保持較高的生產能力,推動了經濟持續(xù)增長,2008年人均收入達1.9萬美元。隨著沙特阿拉伯政府建設和改造國內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大力推進經濟結構多元化,繼續(xù)發(fā)展非石油產業(yè),沙特阿拉伯經濟基本上保持持續(xù)增長。沙特阿拉伯政府制定了五年發(fā)展計劃,依靠大量增加的石油收入擴大政府的公共開支,發(fā)展經濟文化和社會福利事業(yè),增強防御力量,使得國民經濟健康發(fā)展,礦業(yè)、工業(yè)、農業(yè)、金融業(yè)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社會文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成為一個富裕的高福利國家,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

      隨著世界石油價格的上升,沙特阿拉伯經濟迅速發(fā)展。沙特阿拉伯積極推進海灣委員會(GCC)成員國一體化進程,主動發(fā)揮地區(qū)政治經濟主導作用;依托兩大圣城和作為伊斯蘭會議組織宗主國的特殊地位,顯示出在全球伊斯蘭國家的領導地位;積極發(fā)揮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主導的世界能源論壇(IEF)等多邊組織框架內的影響力,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沙特阿拉伯如今已成為中東和阿拉伯地區(qū)唯一的G20成員國,受到全球性的重視,有能力在國際上為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發(fā)出聲音。

      沙特阿拉伯注意發(fā)展與大國的關系,美國是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并且是沙特阿拉伯最主要的武器供應者。美國是沙特阿拉伯第一大貿易伙伴,沙特阿拉伯是美國重要的石油來源地。兩國有著共同的戰(zhàn)略利益。近年來,兩國關系出現了一些變化。“9·11事件”后,美國以劫機犯多是沙特阿拉伯人為由,指責沙特阿拉伯是“基地”組織的主要資助者之一,導致沙特阿拉伯政府對美國的不滿,也使得兩國關系走向低潮。

      在地區(qū)事務中,沙特阿拉伯較注意發(fā)揮地區(qū)大國的作用,并于2002年提出了自己的中東和平計劃,要求以色列完全撤軍以換取阿以的關系正?;?,這一和平計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沙特阿拉伯在該地區(qū)的大國作用,這也是沙特阿拉伯再次提出地區(qū)安全解決方案。

      對巴勒斯坦問題,強調全面、公正解決巴以沖突是實現地區(qū)和平的唯一途徑,支持中東和平進程,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家。對伊拉克問題,主張維護伊拉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伊拉克的阿拉伯和伊斯蘭屬性。支持伊拉克重建,愿向伊拉克提供援助。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伊拉克內政。

      在達爾富爾問題上,沙特阿拉伯反對任何對蘇丹的武力干涉和制裁,希望國際社會給予蘇丹足夠時間執(zhí)行聯合國有關協議。2007年,阿拉伯國家聯盟利雅得峰會期間,沙特阿拉伯促成了蘇丹總統(tǒng)與聯合國秘書長、非盟委員會主席、阿盟秘書長的會晤。

      中國和沙特阿拉伯友誼源遠流長。早在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的弟子就曾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傳播伊斯蘭教。公元15世紀,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曾到過沙特阿拉伯。1990年7月21日,沙特阿拉伯同中國建交。建交后,兩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發(fā)展順利。2006年1月,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繼位后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就是中國。在訪問期間,兩國簽署能源等領域合作文件。2006年,中國與沙特阿拉伯元首實現互訪,就建立兩國戰(zhàn)略性友好合作關系達成共識,將雙邊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中國與沙特阿拉伯在能源安全上有著互利共贏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需要沙特阿拉伯長期穩(wěn)定
  •   沙特阿拉伯,上帝創(chuàng)造的財富是你一個人的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