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與反特權壟斷經濟史觀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朱全濤,吳欣望 著  頁數:2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研究一個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演變的出發(fā)點是厘清其政治市場和經濟市場的市場結構變遷,而不是制度變遷。羅馬共和的謝幕是因為私人武裝集中引起其暴力服務市場走向寡頭競爭,內戰(zhàn)之后則走向壟斷,帝制建立。共和謝幕時各市場大體上是競爭的,但是帝國時期的內戰(zhàn)讓各市場走向壟斷。到西帝國晚期,教會壟斷著宗教市場。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是打破天主教在宗教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本書還從市場結構變遷的角度詳細討論了英國、美國和德國的政治經濟演變,分析了古代中國土地制度變遷的原因。

作者簡介

朱全濤,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吳欣望,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

書籍目錄

自 序引 言第一章 創(chuàng)新與反特權壟斷經濟史觀及經濟學解釋  一 創(chuàng)新與反特權壟斷經濟史觀  二 創(chuàng)新與反特權壟斷經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比較  三 與新制度經濟史學派的比較  四 宏微觀經濟學視角  五 尋租與反特權壟斷的作用第二章 古代中國土地制度變遷的原因  一 王朝建立時的土地市場結構  二 皇帝與諸侯土地的經營  三 土地的交易第三章 羅馬共和為何謝幕  一 羅馬王政時代  二 羅馬共和時代  三 馬略兵制改革  四 羅馬共和的謝幕  五 羅馬共和時期的經濟市場結構第四章 羅馬帝國的崩潰  一引言  二 羅馬帝國盛期政治經濟演變  三 武力專政時期的政治經濟  四 內亂及其對政治經濟的影響  五 古羅馬宗教的演變  六 西帝國的滅亡與遺產第五章 歐洲宗教改革歷程及其影響  一 引言  二 宗教改革背景分析  三 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影響  四 新教導致了資本主義的興起?第六章 大英帝國的興衰  一 引言  二 初期  三 王權強化時期  四 百年戰(zhàn)爭與英國宗教改革  五 光榮革命  六 朝現代社會轉變  七 創(chuàng)新與殖民擴張  八 衰落的帝國  九 教育市場的壟斷與創(chuàng)新低效率第七章 美國史  一 殖民時代  二 美國獨立  三 從邦聯走向聯邦  四 走向內戰(zhàn)   五 美國反壟斷  六 美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第八章 德意志政治經濟史  一 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競爭格局  二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崛起  三 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到魏瑪共和國  四 德意志第三帝國主要參考文獻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六 西帝國的滅亡與遺產  羅馬于395年正式分裂成東西帝國。到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羅馬帝國只存活了81年。而東羅馬帝國則存活了一千多年。諾斯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西羅馬帝國滅亡后,為什么它在西方沒有被另外一個帝國所代替?①諾斯自己的答案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不具備大規(guī)模政治經濟單位所擁有的優(yōu)勢。我們懷疑,西羅馬帝國滅亡后,以羅馬為中心的教會不愿看到有一個過于強大的世俗帝王與自己在政治市場上競爭而阻止西歐的再度統(tǒng)一也是一個因素。我們簡要地介紹理由如下?! ∈紫龋枰獏^(qū)分傳統(tǒng)社會中王權與教會壟斷權的差別。理論上講,教會壟斷權只與基督教在宗教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有關,而王權則是國王(或皇帝)壟斷本國內(一定地域內)各個市場的權利。這樣,在宗教市場上教會的壟斷權和王權就會出現沖突。原因在于,宗教市場上的壟斷權能夠帶來超額利潤,這部分利潤是由教會索取,還是由國王索取,還是他們分享就需要解決。在傳統(tǒng)社會,這筆利潤還非常巨大。顯然,這個問題不是通過一項法律那么簡單就能解決的?! ∑浯危鳛闁|羅馬帝國國教的東正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皇帝(或國王)兼任教宗。它指教會事務完全順從皇帝的管理,教會實際上成為政府的一個部門。盡管拜占庭的歷史學家堅持皇帝不是教士,并且大主教有權革除他的教籍,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下結論,東正教的超額利潤皇帝至少是能分享的,而且分享的份額還應該會非常大。相反,在中世紀早期,羅馬教廷獲得的壟斷  再次,注意到東羅馬帝國直到1453年才被滅亡。毫無疑問,東正教的利潤分配機制形成是由于皇帝和東正教大主教長期都在君士坦丁堡辦公,皇帝相對于教會而言有強大的軍隊支持,能迫使教會屈服。這種現象無獨有偶,阿維農之囚時,羅馬教皇同樣受到法王腓力四世的脅迫。此外,東帝國皇帝可以通過采取宗教寬容政策來逼教會就范。當然,一旦皇帝分享教會的超額利潤,他更加樂意維護教會的市場壟斷地位。因此,支持東正教的神學家寧愿用“和諧”來代替“國王兼教宗制度”。和諧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權力互相支持,教會讓信奉基督的領袖管理國家;但整個社會是由神眷顧的,國王是由神膏立的。①但是,在中世紀早期,西歐各個王國都很弱小,而教廷財力雄厚,能夠將弱小的王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大的王國,此外,教廷還可以利用宗教的影響力讓強國分裂,從而變弱。由于世俗國王受羅馬主教擺布,羅馬主教自然認為自己的地位等同皇帝。于是,羅馬主教變成羅馬教皇,但是東部教會不予認可,只認定羅馬主教只是基督教五大教區(qū)中的一個,而東部教會則控制五大教區(qū)中的四個?! Q句話說,西歐的分裂非常有利于維持羅馬教廷的在宗教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有利于保證羅馬教廷獨享宗教市場上的壟斷利潤。如上文所述,甚至在君士坦修斯二世死后,有幾任羅馬帝國皇帝或西部皇帝采取了宗教寬容政策。羅馬主教痛感與強勢的帝國皇帝間的競爭給基督教在宗教市場上的壟斷權造成的傷害。當帝國不斷受到蠻族入侵,并走向崩潰時,羅馬教會無疑不再有這個唯一的強有力競爭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創(chuàng)新與反特權壟斷經濟史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用博弈論寫歷史,用經濟學寫歷史,用競爭理論寫歷史。

    這是歷史學家在寫歷史,同時也是經濟學家在寫歷史;這是歷史學家的眼光,同時也是經濟學家的眼光。

    古代史書為帝王將相做傳,講的是歷史的發(fā)膚;

    現代史書為著者立說,講歷史的骨骼。

    這本書,找到的是歷史的基因……

    看了之后,你會理解,歷史為什么會重復。

    原來,歷史真的會重復的,就像你和你的祖宗,不一樣的臉,但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不就是那點兒骨血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