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倫理

出版時間:2010-10-2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邁克爾·S.諾斯科特  頁數:397  譯者:左高山,唐艷枚,龍運杰  
Tag標簽:無  

前言

在過去十年中,全球變暖已經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富有爭議的話題。2007年6月,在德國召開的八國峰會上,該議題再次成為討論的焦點,會議就氣候變化問題發(fā)表了妥協(xié)性聲明,這至少表明其對國際行動框架達成了某種共識。就在八國峰會結束之際,我撰寫了這篇序言。眾所周知,媒體充斥著有關這一問題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學方面的爭論。我所涉及的主要是其科學方面,尤其是在1988年至2002年期間,我有幸主持或共同主持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科學評估,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眾多科學家攜手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學本身的真實性和公正性要求以及我們傳達準確信息的責任感的共同作用下,達成一致意見是有可能的。當然,并不是什么都可以達成一致,但我們肯定能合理地將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加以區(qū)分。有關基礎科學的爭論基本結束了?,F在的某些重大問題是有關技術(即什么是最佳的行動?)和經濟學(我們能承擔行動或者不行動的后果嗎?)方面的。

內容概要

盡管有科學證據和來自草根運動的壓力,宗教界和政界卻在很長時期內并未重視生態(tài)危機的威脅。然而,它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最大道德窘境之一。在這部極富有開拓性的著作中,邁克爾·諾斯科特審視了氣候變化的神學觀點,從樂觀的到悲觀的,同時也審視了氣候變化對于所有基督徒的倫理意義。本書行文縝密,鞭辟入里,對真正關注我們自己的幸福和子孫后代生活的人而言,它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邁克爾·S.諾斯科特(Michael S.Northcott) 
國際著名倫理學家,著有《環(huán)境與基督教倫理學》(Environment and Christian Ethics,劍橋大學出版社)?,F為愛丁堡大學倫理學教授,同時是蘇格蘭圣公會的一名牧師。

書籍目錄

序言/約翰·霍頓  自序  縮略詞緒論  帝國與生態(tài)學  合乎道德的氣候?  懲罰和希望第一章  來自地球的信息  氣候變化的科學評估  全球變暖簡史  不確定性和氣候系統(tǒng)  氣候對生命的威脅  消費的氣候  全球變暖和新自由主義  遠程控制與無責任的權力  證詞的性質  ……第二章  當預言失敗第三章  能源與帝國第四章  氣候經濟學第五章  合乎倫理的排放第六章  光芒中的居所第七章  流動與朝圣第八章  信徒的會飲第九章  及時的銘記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鑒于貝里的評論,烏利希?貝克(ulrich Beck)也指出,全球化帶來了很多新形式的風險,它通過制度和科技聯系著人們和各個社會,這進一步增加了彼此相互不了解的人們和各種組織的風險。②全球化的世界是個越來越沒有邊界的世界,遍布著病毒、溫室氣體,遍布著毒品和塑料。全球化的副作用是國際秩序的出現,這種國際秩序就是當國家間經常有商品、人員以及污染物往來貿易的時候,由于某國的不安全和混亂狀態(tài),其他國家的安全就再也不能得到保證。③全球化增進了對來自非國家行為體的暴力的恐懼,因為糧食、燃料、纖維的全球交易是依靠武器交易的。這種貿易鼓舞著第三世界國家的獨裁精英人士、腐敗的政府官員與私企老板同流合污,他們剝奪了普通民眾對土地、森林和海洋的使用權。對于像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如果其他國家擁有美國經濟所依賴的人力和資源,或者美國及其經濟利益受到武力威脅,在這種新的世界環(huán)境下,全球經濟統(tǒng)治的計劃在各地都一樣。④但是,在全球帝國主義侵略威脅之下,他們拒絕承認全球經濟的本質是帝國主義,這種帝國主義破壞生態(tài)和社會,而且會引發(fā)擴張和暴力。新自由主義取決于聲勢浩大的均衡的集體的謊言:當經濟的增長不再受阻,物質力量掌握在經濟公司的手上,地球上的人們將享有進步與和平。

后記

氣候變化已經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公共問題。各國政治家、經濟學家和科學家都對這一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但是遠遠沒有達成共識。人們之所以無法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主要在于氣候變化涉及國家利益和人類共同利益的沖突。其中,最現實也最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就是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如何分擔可允許的最大碳排放量的問題。因為碳排放量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毫無疑問,這當然是我們必須解決的最為迫切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僅僅把它當成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或政治問題,我們似乎只要依靠技術力量、政治談判或討價還價就可以解決它??墒牵斘覀儗ψ约簢揖烤挂袚嗌儇熑渭m纏不清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氣候變化所涉及的更為深層次的問題:氣候變化與全球正義的關系問題。

媒體關注與評論

諾斯科特的著作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又極具挑戰(zhàn)性。它不僅能開啟人們的心智,也能觸及我們的良知。我們可以因此勾畫出未來之路,它使我們平和地、徹底地、有效地免遭人為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災難,也將使我們走向更加持續(xù)、公平、安全和幸福的世界?!  s翰?霍頓爵士

編輯推薦

《氣候倫理》:氣候變化與人類發(fā)展譯叢。作為一部論證嚴密且內容廣泛的著作,《氣候倫理》對真正關注我們自己的幸福和子孫后代生活的人而言,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氣候倫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本書作者從西方宗教文化的視野,解讀氣候問題下的倫理道德關懷。關注全球變暖,尋求氣候問題的解決良策,宗教維度下的人文關懷,是一個西方世界特有的文化視野。異域思想,也許能啟迪良知。
  •   該書結合了眾多專家的知識結晶,客觀、公正的闡釋人類的勞動、消費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值得大家一看,并反思現代人的生活
  •   對于氣候變化關注的讀者來說,能提供不一樣的文化。只是在條理上有些欠缺,而且很多材料多重復。
  •     全球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發(fā),極端天氣屢屢出現都在印證氣候變暖的嚴峻性。氣候變化問題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21世紀的核心議題已毫無爭議。20年來,國際社會一直在尋找公正合理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途徑,形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三大成果。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雖僅形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但對其的宣傳已使低碳、環(huán)保等深入人心,實現了對全民的“低碳啟蒙”。
      
      坎昆氣候大會召開在即,能否遵循巴厘路線圖對2012年之后的國際減排達成共識、作出最終安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fā)達國家的態(tài)度與責任?!稓夂騻惱怼芬粫鴱娏殷w現了“責任意識”,這種責任建基于基督教的倫理道德上。這就把氣候問題與資本主義的宗教、倫理、文化等聯系起來,在我看來作者的主題切入仿似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缎陆虃惱砼c資本主義精神》是從意識形態(tài),特別是宗教的作用角度分析資本主義,而本書是從宗教倫理的角度分析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
      
      作者比較了諾亞傳說等早期創(chuàng)世故事與最近關于氣候變化的科學描述的相似之處,都有滔天的洪水、極端的氣候,而諾亞造方舟的過程是他遵循耶和華的教誨,照顧萬物,它體現了只有當人類承認了創(chuàng)造的神圣本質,并認同人類活動將受到神圣的制約,他們的繁殖以及創(chuàng)造活動才不會給地球帶來破壞的宗教信念。在作者看來,發(fā)現這些古老故事與現代氣候變化的關系的人,有特殊的責任去面對挑戰(zhàn)、改善生產和消費方式。
      
      而就改善生產和消費方式作者先是把石油與《舊約》中的黎巴嫩雪松類比,以色列帝國就是因為對地中海東部地區(qū)黎巴嫩雪松的無盡索取和對當地人民的欺壓,才使得耶和華對其進行懲罰。如今的石油就像黎巴嫩雪松,對其進行的貿易給中東帶來了苦難。作者還從基督教教義的角度解讀食、住、行等,建議人們改善消費方式,從而減緩氣候變暖、保護地球生態(tài)。
      
      整本書作者都巧妙地把基督教的教義與精神與現時代人類面臨的氣候變化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又賦予了基督教精神以新的時代主題。此書因其主題在西方起“低碳啟蒙”的作用當之無愧。我們雖然沒有基督教的宗教和文化傳統(tǒng),但是通過此書既可以了解西方宗教文化,也為我們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思考視角,中國文化中的儒學精神、道家思想等也有深厚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將之與氣候變化的時代主題相聯系,無論是對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還是對“低碳啟蒙”都會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