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法) 格羅塞 頁數(shù):91 字數(shù):8000 譯者:王鯤
Tag標簽:無
前言
多米尼克·什納貝爾(Dominique schnapper)在他杰出的評論文集《社會學的理解》(La Comprehension Sociologique)當中回應了皮埃爾·布迪厄高傲的斷言,該書結尾引用了這一斷言:“現(xiàn)代社會不是由相互層疊、邊界清晰的群體構成,而是由同時具有多角色、多參照標的個體組成。根據(jù)社會條件和歷史情境,他們根據(jù)自身個體或集體的以往經(jīng)歷來選擇參照和身份認同的不同形式……現(xiàn)代社會建立在人們的流動之上,建立在他們忠誠或背叛的多元性之上,建立在他們身份的多元性之上。”不幸的是,在當今世界,最近幾年我們看到了身份縮減趨勢的變遷。身具多元屬性的男性和女性退縮到某一個身份當中,這種身份有的是外部因素強加的,有的是由排他性歸屬感激增造成的?! o論是主動追求還是被迫塑造,有限制的身份認同幾乎總是建立在一種對“集體記憶”的呼喚之上。而這僅僅是把一種傳遞(untransmis)變?yōu)榱艘环N獲得(unaequis)(參見本書第二章)。
內容概要
我是何人?我們又是誰?誰來定義“我們”呢?我們認定“他們”是什么人?界定“他們”的基礎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著多重身份,無論是在社會、機構和組織內部的經(jīng)歷中,還是其在跨國空間內。身份的概念影響到人類群體構思和組織他們未來的方式,即對政治事務的組織。在當前身份問題日漸凸顯之際,對此進行深思熟慮就顯得尤為可貴。
作者簡介
[法]阿爾弗雷德·格羅塞,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教授,兼法國《十字報》和《法蘭西西部報》政治專欄評論員,曾獲得過法國道德與政治研究院大獎。
書籍目錄
第二版序言引言 我們將談論什么?第一章 政治身份認同 國際層面 合法性與政治生活 社會與經(jīng)濟第二章 記憶與影響 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 教育:解放卻不排斥 媒體的認同型力量第三章 案例:“歐洲身份”第四章 身體與精神 先天與后天 給予的死亡、獲得的生命 性與愛結論 以何名義?
章節(jié)摘錄
在我看來,我的身份是我屬性的總和——另外,我希望,還要加上一個綜合與主導它們的某種東西。每個屬性,每一個身份認同行為都呼喚著我不斷地根據(jù)概念去捫心自問。 在表面意義上:我的社會融入怎樣在我身上體現(xiàn)?可驗證的客觀觀察能占據(jù)多大部分?出自將現(xiàn)實轉化為形象的臆想又占了多大比重? 在第二層意義上:在整體社會內部,特別是代表我、在我看來有權(或者篡權)替我說話或者替我某個身份說話的政治社會,情況又如何? 為了試圖理解身份是什么,完全不可以對初步觀察結果淺嘗輒止。長久以來,對事實觀察的表現(xiàn)和詮釋對于無論是來自外部的定義還是自身的定義,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八鼊?chuàng)造了男人和女人”,《圣經(jīng)》中如是說。每個人都承認,兩性之間存在差別。但是,對于希格蒙德·弗洛伊德而言,應當根據(jù)女性沒有陰莖這一不幸的觀察結果來詮釋女性:其身份的卑微性是顯而易見的!如此,對我來說,我的雄心和社會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用我無力去創(chuàng)造生命(無法生孩子)來解釋,除了能釋放一點點精子之外:每當我陪產的時候,我的男性身份就變得處于劣勢! 但是,根據(jù)女性的生育能力來界定女性,這是限制性和殘損性的觀點!宗教在這一問題上應該對過去和現(xiàn)在負很大責任。然而在今天,拋開所有的宗教影響不說,作為母親的女性在職業(yè)生活中、在企業(yè)中還是遭到歧視,即便她自幼不再受到男尊女卑觀念的束縛。在危急時刻,社會之形象中,男性身份始終處于優(yōu)先地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