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

出版時間:2009年2月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王寧  頁數(shù):550  
Tag標簽:無  

前言

從1978年開始,我國的改革開放進行了30年。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30年不算長,但這個30年在中國所導致的社會變遷卻是深刻的,其影響是深遠的。因此,對這個30年,以及之前的年代進行反思,就十分必要。反思是一個暫停,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為了讓歷史前行的腳步走得更順,社會科學理論界的反思必須深刻、全面、到位。在眾多有關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反思性研究中,對消費變遷的研究比較少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消費問題是社會變遷研究中繞不開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許多制度安排與思想觀念,都同消費問題有關??梢哉f,離開了消費問題,對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反思就不夠全面和完整。從消費問題的視角來審視中國當代社會變遷,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在表面上不相干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本書就是一部從消費的視角來審視中國當代社會變遷的著作。本書的寫作引用了大量的政策文獻資料和訪談資料,這樣做符合了學術規(guī)范(充分的證據(jù)與論證),但也因此大大削弱了可讀性,因為資料是枯燥無味的東西。盡管如此,我還是更傾向于多引用證據(jù)。我國學術界的一個現(xiàn)象是缺乏耐心,表現(xiàn)在論著寫作上,就是作者直奔結論,而不注重論證過程,不重視交代證據(jù)與事實,尤其不注意交代我們已經(jīng)很熟悉的事實。當然,從讀者的角度看,論證與引證的過程,顯得較為枯燥。為此,我建議讀者,尤其是非學術界的讀者朋友,不妨先讀第一章,然后跳過中間部分,直接讀最后一章,最后再回過頭來讀中間部分?;蛟S這樣你就不會覺得那么枯燥。

內容概要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深刻的轉型。其中一個重要轉型,就是與消費制度和消費觀念相連接的社會層面的轉型。這個層面可以被稱做由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的轉型。《從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運用社會學的方法分析了這個過程中城市消費制度、勞動激勵以及城鎮(zhèn)居民主體結構方面發(fā)生的根本性變化,顯示了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在消費領域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作者簡介

王寧,獲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中山大學政務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管理學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曾任第15屆世界社會學大會“國際旅游”(RC50)研究分會第一副會長(2003~2006年);任學術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國際編委;著有Tourism and Modernity: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xford:Pergamon,2000)、《消費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消費的欲望》(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等著作。研究領域集中于消費社會學、旅游社會學、制度社會學、定性研究方法論。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理論視角、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第二章  苦行者社會的制度安排  第一節(jié)  抑制消費的制度安排及邏輯  第二節(jié)  勞動激勵的制度安排  第三節(jié)  衍生制度:思想革命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  苦行者社會中的主體結構  第一節(jié)  國家目標與主體的塑造  第二節(jié)  神圣的信仰  第三節(jié)  節(jié)儉觀念  第四節(jié)  奉獻精神  第五節(jié)  精神危機第四章  邁向消費者社會的制度轉型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以后的消費制度安排  第二節(jié)  勞動激勵制度的轉型:從神圣化激勵到世俗化激勵第五章  主體結構轉型與消費者文化的興起  第一節(jié)  主體塑造方式的轉型  第二節(jié)  實用主義  第三節(jié)  自利主義  第四節(jié)  消費主義第六章  消費者社會中的雙軌化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  市場化改革以來利益主體多元化與利益格局轉型  第二節(jié)  私人消費領域的雙軌化  第三節(jié)  集體消費領域的雙軌化第七章  結語與討論附錄  附錄1  壯、老年組訪談提綱  附錄2  中、青年組訪談提綱1  附錄3  中、青年組訪談提綱2  附錄4  壯、老年組受訪者清單(A組)  附錄5  中、青年組受訪者清單(B組)  附錄6  中、青年組受訪者清單(C組)致謝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理論視角、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尤其是過去的30年問,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最近30年的社會變遷中,不但人們的消費發(fā)生了革命性的巨變,而且消費也在社會變遷中扮演了不可忽略的角色。因此,從社會學角度來分析中國的消費在改革前后的變化以及消費在社會變遷中的作用,便是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課題。本書的目的就是試圖借助政府文獻分析法和質性研究法對中國城市消費制度和消費觀念的變遷進行社會學的探討。一、理論視角的檢視消費既然成為一種研究對象,就必然涉及理論視角的問題。很顯然,不同的學科,往往具有不同的研究視角。例如,哲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地理學、社會史學、媒體研究、女性主義研究等等,在消費研究上均有各自不同的視角,而每一個學科內部,還有不同的理論流派和視角。同樣,在消費研究上,社會學不但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視角,而且其內部也存在不同的理論視角。為了使研究建立在一個較高的起點,我們必須對以往有關消費研究的社會學理論流派和視角做一番檢視,以找準一個最佳的視角。可以說,對消費研究發(fā)展得最成熟、顯得最具有嚴密性的學科當屬經(jīng)濟學。例如,邊際效用理論和消費函數(shù)理論,都已經(jīng)借助數(shù)學而模型化了。為了建立模型,就必須建立簡單化和理想化的設定,并從這種設定推演出模型。

編輯推薦

《從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學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最早復辦社會學專業(yè)的學校之一,具有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山大學社會學的學術淵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國立中山大學和私立嶺南大學,現(xiàn)形成了注重學科規(guī)范和專業(yè)素質、強調社會調查和田野經(jīng)驗以及嚴謹務實的學術傳統(tǒng)。中山大學在經(jīng)濟社會學、消費社會學、人口與社會發(fā)展、社區(qū)研究等領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發(fā)展方向,是中國南方社會學的教學研究重鎮(zhè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從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一直都很期待王寧教授的著作,這本是王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的成果之一,是目前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消費社會學研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學術價值很高,對于該學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王老師是消費社會學方面的一位執(zhí)著研究者
  •   之前的《消費社會》寫的不錯,這本還沒看,作者也算是國內社會學界研究消費問題的重量級人物了
  •   好書,很深刻,作者是以嚴肅的態(tài)度討論消費問題,立意新穎,證據(jù)充分,值得學習。
  •   很厚 王寧老師寫的書內容專業(yè)
  •   最糟糕一次購書書送到時,已經(jīng)降價30多元.要求補差價,當當總是推諉,最后顯示貨銷售完.
  •   泛讀即可
  •   很好的書,做消費社會學的同仁必看的一本書。
  •   王寧老師是中國消費社會學研究的領軍人物!這本《從苦行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值得一讀!
  •   這本書是我在卓越買的最好的書之一,很不錯 就是貴了點
  •   王寧教授的新作給中國消費社會學又增添了一篇金瓦!
  •   幫人帶買的 沒有什么不好的反映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