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聶運麟 頁數:516
內容概要
《變革與轉型時期的社會主義研究》是馬列主義研究專家聶運麟學術生涯精品結集,所論述的問題既包括共產主義理論肇始時的重要問題,比如領導的固定與不固定,也闡述了一直為人們誤解的布哈林社會主義思想,給與其應有的評價,更重要的是作者分析了20世紀下半葉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的深刻原因,展望了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趨向和應注意的問題,可謂切中切中肯綮。
作者簡介
聶運麟,華中師范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教學和研究,在社會主義民主、社會政治穩(wěn)定和布哈林等問題的研究方面亦有專門論著。
書籍目錄
第一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近代生產力的三次革命與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一 生產力的第一次革命與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二 生產力的第二次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三 生產力的第三次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體制危機與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新探索一 社會主義體制的初步危機與社會主義新探索的開始(50~60年代中)二 社會主義體制危機的發(fā)展與社會主義新探索理論的提出(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三 蘇聯東歐劇變與社會主義新探索理論的基本形成(80年代中至今)現代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的物質前提一 現代生產力發(fā)展的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二 現代生產力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現了現代生產力發(fā)展的基本要求科學社會主義從經典理論到當代理論的歷史性發(fā)展一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fā)展的兩個不同階段二 走向當代社會主義理論的兩次重要探索三 當代社會主義理論的兩塊基石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商品、市場經濟理論的貢獻一 社會主義商品、市場經濟理論確立的客觀歷史條件二 社會主義商品、市場經濟理論確立的思想理論淵源三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商品、市場經濟理論的貢獻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的深刻變革一 兩種不同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二 傳統(tǒng)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變革的主要之點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與特點社會主義對市場經濟的選擇、兼容及防范一 中國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二 社會主義能否與市場經濟相容三 社會主義如何克服市場經濟體制的弊病四 我們改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方法和形式,但沒有改變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二編 低潮中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研究第三編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若干問題研究作者論著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 近代生產力的三次革命與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最終的決定力量。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從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結構中發(fā)展出來,從根本上說是生產力作用的結果。生產力的結構和運行的全面變化,即是生產力的革命。18世紀60年代由工業(yè)革命推動產生了第一次生產力革命,19世紀70年代由電工技術革命推動產生了第二次生產力的革命,20世紀50年代由新科技革命推動產生了第三次生產力的革命。近代生產力的三次革命,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和完善,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物質前提,從而推動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社會主義是現代生產力發(fā)展的產物?! ∩a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的決定力量。列寧曾經指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之所以被稱為科學思想中的最偉大的成果,就是因為這一理論在科學思想史上第一次說明了,“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如何從一種社會生活結構中發(fā)展出另一種更高級的結構”。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從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結構中發(fā)展出來,從根本上來說是生產力作用的結果?! ∩鐣a力的發(fā)展一般呈三種狀態(tài)。一種是生產力的漸進式發(fā)展,一種是生產力的躍進式發(fā)展,一種是生產力的停滯或倒退。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