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頁數:29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緊扣農民工的社會融入與就業(yè)這一主題,圍繞農民工的社會流動、工作與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環(huán)境,農民工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及其作用等內容展開論述;記錄了學界、政府、民間組織和企業(yè),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對農民工融入城市問題的關注、探討和實踐、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農民工扶助和支持工作的關切與努力,也必將推動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會。

書籍目錄

政府、企業(yè)和民間伙伴關系視角下的農民工的社會融入與就業(yè)(代序)上篇  農民工的社會流動、工作與生活 當代農民工的社會流動狀況 建筑業(yè)農民工的工作環(huán)境 農民工外出務工率的地區(qū)差異——“民工荒”的另一種解釋中篇  進城農民工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環(huán)境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情況、問題及政策建設 信息技術支持小額信貸——扶貧模式的一種探索下篇  進城農民工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及其作用 壯大NG0為農民工維權作出貢獻 服務與倡導相結合的農民工服務模式——“協作者”的嘗試 “農家女”的培訓就業(yè)與社會融入——農家女助學金項目的執(zhí)行與思考 運用文藝形式維護工友權益 建立專門機構,培育專職律師,構建農民工維權體系 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創(chuàng)就業(yè)培訓新途徑 關于農民工社會融人的探索 微軟“潛力無限(UP)”項目外部評估報告附錄  政府、企業(yè)和民間伙伴關系視角下的農民工的社會融入與就業(yè)研討會紀實 第一單元 農民工的流動、工作與生活 第二單元  進城農民工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和環(huán)境 第三單元 進城農民工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及其作用 第四單元 企業(yè)與國際組織對進城農民工的支持與幫助 自由討論 農民工社會融入趨勢的展望 第五單元 微軟合作者工作交流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農民工的社會流動、工作與生活  當代農民工的社會流動狀況  四關于人力資源配置的分析  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源極為豐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資源,這種配置本身就會有巨大的收益。總的來看,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更傾向于采用政府指令和制訂計劃的方式配置人力資源,改革開放以后則越來越多地采用市場的方式配置人力資源?! 倪@個角度看,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建立的城鄉(xiāng)分野的戶籍制度,本質上就是對城市和農村勞動力資源的一種配置。讓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yè)生產勞動,其原因主要是擔心過多的城市人口會加重糧食的負擔,擔心沒有足夠的農業(yè)勞動生產者,食品供應會出現短缺。尤其是在經歷了1959~1961年的三年糧食饑荒以后,就更加堅定了將多數人口配置在農村地區(qū)從事農業(yè)生產的決心?! ≡谝欢螘r間里,我們甚至采取了反城市化的策略,試圖將更多的人口遷入農村。例如,在三年困難時期,我們曾動員數以萬計的城市居民遷移到農村。再如,“文化大革命”期間,動員和安排千百萬知識青年、國家干部從城市遷往農村。總之,在改革開放以前,在城市和農村人力資源配置的基本傾向就是試圖最大限度維持較多農村人口和較少城市人口的格局?! 「母镩_放以后,由于放松了對農村人口流人城市的限制,中國才開始從人口的城鄉(xiāng)逆向流動轉變?yōu)槌鞘谢恼蛄鲃印S绕涫窃?982年以后,由于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了“允許農民進城開店、設坊、興辦服務業(yè),提供各種勞務”的經濟政策,農民工流入城市驟然增多,從此出現了持續(xù)不斷的“民工潮”?! 暮暧^結構的角度看,大量農民工流人城市,表現為人力資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變遷。農民工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計劃運作的,而是農民工自主的一種選擇。對于農民工的市場型流動,筆者曾在四川、重慶地區(qū)十余個縣對外出農民工的家庭做了問卷調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農民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讀完了再寫!
  •   在當當買書很明智
  •   觀點還可以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