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的法理言說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張清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2出版)  作者:張清  頁數:232  

內容概要

  憲政問題涉及國家政治制度的根本方面,憲政同時也是一種治理技術,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治理面臨許多難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農村剩余勞動力、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扣動每個人心弦的公正、民主、自由、人權等等,但這些似乎都可以在憲政那里窺見解決問題的密鑰?!稇椪姆ɡ硌哉f》即是這樣一種嘗試,作者從憲政的一般理論出發(fā),希圖對當前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有所解讀,有所促動。

作者簡介

張清,1965年9月出生,漢族,江蘇海安人。法學博士,揚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揚州大學教務處副處長。2005年澳大利亞DEAKIN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主持并完成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項,主要參加國家、省、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5項,獲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揚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等獎項4項。出版專著2部、合著3部,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商研究》、《法制與社會發(fā)展》、《現(xiàn)代法學》、《河北法學》等核心期刊發(fā)表法學研究論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中心全文復印或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轉載/文摘。

書籍目錄

上篇 理論闡釋第一章 自由與憲政第二章 民主、多數暴政與憲政第三章 中央與地方分權之模式選擇第四章 法治化公民社會的長成第五章 和諧社會的憲政建構第六章 社會資本與憲政法治下篇 憲政分析第七章 中產階層及其民主化第八章 中產階層的憲政分析第九章 農民階層的憲政分析第十章 村民自治的憲政分析第十一章 鄉(xiāng)村社會的法律治理第十二章 后sARs時代的憲政拷問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理論闡釋第一章 自由與憲政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涵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此后不久的2004年4月1日,北京63歲老人黃振蕓,當強制搬遷人員來到他那座挺立在一片拆遷廢墟中的房子前時,他拿著《憲法》進行抵制,而且這位老人將《憲法》中的一頁特意折起一角,并用藍色圓珠筆劃出這樣一些字句:“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弊罱K使得這座建于清朝的院落得以保留下來,這使人們看到了憲政的曙光。人們要能夠過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必須自己懂得從來就沒有救世主,要“為權利而斗爭”。這種信仰法律/憲法并以積極方式爭取自由、維護自己權利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尤其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維護公民的權利、實現(xiàn)其自由,不僅是公民個人的事,而且是國家/政府的責任和義務,而這正是憲政精髓之所在。憲政國家優(yōu)越于非憲政國家的標志不僅在于權力來源與權力運行的正當化,更在于其對人的尊嚴的關注,在于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與自由的承諾。憲政的根本意圖不止于限制及監(jiān)控權力,而在于通過限制和監(jiān)控權力,促進憲政所追求的價值目標的實現(xiàn)。

編輯推薦

《憲政的法理言說》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憲政的法理言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