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經濟管理 作者:龍志鶴 頁數:1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公關案例選粹與評析》特點:第一,所選案例新穎?!豆P案例選粹與評析》搜集的案例,大部分是新近發(fā)生的真實事件,特別是網絡中出現(xiàn)的公眾關注的熱點事件。第二,所選案例典型。案例中有些國內外公關學術界公認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雖然時間有些久遠,但由于經典而會永載史冊,這些典型的案例能較好地說明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第三,體例規(guī)范、完整。《公關案例選粹與評析》每一章的編排,都順應公關學術理論的邏輯發(fā)展,先介紹基本理論,然后引出案例,案例之后又有較詳細的評析,讓讀者通過案例及評析,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每章最后還有閱讀與討論的內容,特別適合本??拼髮W生課堂公關教學互動性的特點。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公關內涵
第一節(jié) 學習公關的意義
案例1學公關,面對挑剔我攻下了求職第一關——一個畢業(yè)生的體會
第二節(jié) 公關發(fā)展現(xiàn)狀
案例2中國公共關系業(yè)2010年度調查報告(節(jié)選)——發(fā)布于2011年4月7日
第三節(jié) 公關概念
案例3《公關小姐》
第四節(jié) 公關本質:塑造形象的傳播溝通活動
案例4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
案例5上海錦江飯店的服務細節(jié)
第五節(jié) 公關特征
一、遵守企業(yè)道德
案例6三鹿“毒奶粉”事件
案例7雙匯“瘦肉精”事件
二、建立組織信譽
案例8救死扶傷不收車費
案例9惠普的“蟑螂門”
三、長期堅持
案例10美國凱皮特公司50年不變的承諾
案例11海爾27年的不懈追求
四、著眼長遠
案例12尋找購買鉛筆芯的顧客
案例13只有一名乘客的航班
五、爭取雙贏
案例14同仁堂為民亮燈
案例15“毒蘋果”事件
案例16“有了神舟筆記本電腦,你還需要聯(lián)想嗎?”
閱讀與討論
第二章 公關職能和人員素質
第一節(jié) 公關公司及其職能
案例l北京奧組委聘請偉達公關公司為傳播顧問
第二節(jié) 公關部及其職能
案例2美國亨氏集團的“母親座談會”
案例3“陰性艾滋病”事件
案例4公安交警部門公共關系科的工作
第三節(jié) 公關人員素質要求
一、職業(yè)道德準則
案例5博思智奇公關公司涉案人員被捕
二、公關意識
案例6“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案例7一身紅色的客人
三、心理素質
案例8把斧子賣給總統(tǒng)
四、知識結構
案例9李華博士的“唐詩效益”
五、創(chuàng)新能力
案例10“燈光佳節(jié)”活動
案例11“你會坐嗎?——一次公關部長的聘任考試
六、組織、協(xié)調能力
案例12亞都“收煙”的風波
七、應變能力
案例13急中生智的公關經理
八、自控能力
案例14“世界第一差
九、表達能力
案例15為皇上解夢
十、禮儀修養(yǎng)
案例16“想象不出的錯誤
……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作為本組織的會議要盡可能參加,特別是單位信息例會。第三,直接聽取法。這是指組織直接聽取公眾反映的一種方法,主要包括公眾座談會、接待來訪者和投訴者、現(xiàn)場面談、專題采訪、追蹤調查、設意見箱等方法。也包括內部公眾的各種反映,要廣泛搜集內部員工的意見、建議、要求等信息。同時,聽取有關方面專家對組織形象評估的意見和對經濟趨勢分析、市場動態(tài)預測等不失為獲取信息的實用方法。第四,網絡瀏覽法?;ヂ?lián)網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信息海洋。通過網絡和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可以非常方便地與國內外眾多的網站、信息中心、數據庫等建立聯(lián)系,以不同方式搜尋有關信息。可以說,網絡技術已成為公關人員獲取信息最主要、最便捷的手段。每天上網搜集相關信息,是公關人員必不可少的工作,需要熟練掌握各種相關網絡軟件和最新技術,不斷提高網上工作的效率。 網絡時代,公關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離不開對網絡輿論的監(jiān)測。網絡輿論是指網民對自己關心的話題(包括公共事務、公眾人物、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和歷史評價等),以網絡媒體為載體,通過以網絡論壇為主陣地的網絡公共空間,公開表達的具有強烈沖擊力和影響力的意見。網絡輿論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第一,隱蔽性與公開性并存。網絡輿論并不能使每個民眾都感受到輿論的存在與導向。網絡輿論依附于虛擬的網絡空間。只有置身于網絡空間的人才能感知到網絡輿論的存在,從來不上網的人是無法感知到的,也難以感受到網絡輿論的現(xiàn)實壓力。網絡輿論的主體是以一種匿名的、虛擬的身份在互聯(lián)網出現(xiàn)的。在互聯(lián)網自由的虛擬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用ID或匿名發(fā)表言論,我們無法推斷網絡輿論主體的真實身份,也難以根據網絡輿論去推斷現(xiàn)實社會對這些輿論的態(tài)度。因此,網絡輿論相對于其他輿論形態(tài)具有更強的隱蔽性。但網絡輿論又具有公開性。網絡論壇依靠其公開、平等、自由的特性,成為網絡空間的公共領域,吸引眾多的公眾就某一社會問題開展討論。另外,許多大型新聞網站和門戶網站也開通了回帖功能,公眾可以針對具體問題發(fā)表言論。第二,真實性與虛假性并存。不管是網站、網民發(fā)布的還是網民轉發(fā)、評論的網絡輿論信息,都必有實際發(fā)生的社會事件為背景或根據,因此,網絡輿論的內容來源于現(xiàn)實社會的熱點問題和備受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公眾對現(xiàn)實問題和新近發(fā)布的網絡新聞發(fā)表意見和觀點,從而形成網絡輿論。因此,網絡輿論的信息內容具有客觀實在性,使得網絡輿論具有真實性特征。另外,網絡輿論的主體雖然在網絡環(huán)境中是虛擬存在的,但這種虛擬的身份仍是現(xiàn)實社會公眾的折射,網絡輿論的存在是要以現(xiàn)實、現(xiàn)實輿論和現(xiàn)實存在的公眾作為前提和基礎的?!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