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價值論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時芬  頁數(shù):141  字數(shù):169000  

內(nèi)容概要

  匯率是一種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在沒有其他非市場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匯率應遵循商品市場的一般規(guī)律,即它是由經(jīng)濟活動導致的對這種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價格是對價值的反映,通常情況下它是圍繞價值波動的。長期而言,在接近完全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價格與價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本書討論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長期匯率生成機制,也就是從一種貨幣的價值如何由另一種貨幣來體現(xiàn)這個角度討論貨幣的價值生成機制。
自1994年以后,人民幣實行嚴格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近年來波動幅度雖有所擴大,但總體來說,人民幣的匯率不能有效反映國際經(jīng)濟活動所產(chǎn)生的對它的供需關系。近十幾年來,中國相對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利率、貿(mào)易差額、吸收外國資本和外國直接投資的金額都有了巨大變化,而這一時期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是扭曲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我國經(jīng)濟必然要融入世界,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制已是大勢所趨。如果人民幣實行浮動匯率制,根據(jù)近年來各項經(jīng)濟指標的狀況,從宏觀經(jīng)濟的原理來說,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但是,僅指出這點是遠遠不夠的。
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是否升值,首先要探討匯率的生成機制,在知道匯率生成機制的條件下,我們才能確切判斷匯率是否會變動,以及怎么變動。
探討人民幣是否升值的問題,最理想的方法是確定人民幣兌美元長期匯率的生成機制。但由于人民幣一直實行固定匯率制,基本經(jīng)濟狀況的變化難以從其匯率上得到很好反映,所以,本書選擇美元兌日元的匯率以及影響該匯率的各因素作為時間序列的樣本,進行回歸分析,以確定這兩種貨幣的匯率生成機制。1973
年后,這兩種貨幣都實行浮動匯率制,筆者認為,它們的匯率基本上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再者,美日兩國是當今世界兩大經(jīng)濟體,研究它們的匯率問題所得到的結(jié)論應該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有較大的借鑒作用。
在確定了經(jīng)濟中對長期匯率有影響的各個指標之后,本書對各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浮動匯率制條件下,①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②利率較高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
③貿(mào)易長期呈逆差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貶值的趨勢;④接受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大于對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國家,其貨幣長期來說有升值的趨勢。
由實證研究獲得的匯率生成機制的證據(jù),結(jié)合近十幾年中國經(jīng)濟的相關數(shù)據(jù),筆者認為,人民幣確實存在升值壓力,但人民幣急劇升值或馬上放棄對匯率的嚴格管理并不可取。為糾正人民幣匯率的扭曲,每年進行溫和的升值是比較適宜的選擇。在連續(xù)凡年升值,經(jīng)常項目收支趨于平衡后、應實現(xiàn)人民幣的自由兌挨。

作者簡介

  王時芬,生于1966年,上海市人。198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文學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管理學碩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博士、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觀經(jīng)濟學、國際金融、外國直接投資。曾用中、英文發(fā)表數(shù)十篇論文及譯作。

書籍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問題的緣起
 第一節(jié) 人民幣長期實行固定匯率制
 第二節(jié) 中國匯率制度的某些改革
 第三節(jié) 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利弊
 第四節(jié) 中國的匯率制度面臨進一步改革
 第五節(jié) 如何確定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jié) 對匯率理論研究的概述
 第二節(jié) 易綱、張磊的《國際金融》
 第三節(jié) 干杏娣的《經(jīng)濟增長與匯率變動——百年美元匯率史》
 第四節(jié) R.Leslie Deak的《預測匯率》
 第五節(jié) Jianzhou ZHU的《匯率模型的基本方法:探討購買力平價的擴展理論》
 第六節(jié) Lawrence H.Officer的《長期有效匯率和物價比率: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檢驗》
 第七節(jié) 日本經(jīng)濟學家的《亞洲貨幣的平衡匯率》
第三章 對長期匯率形成機制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jié) 影響長期匯率變動的因素
 第二節(jié) 經(jīng)常項目變動
  一、通貨膨脹率和購買力平價理論
  二、經(jīng)常項目的差額
 第三節(jié) 資本項目變動
  一、資本項目的規(guī)模已大大超過經(jīng)常項目
  二、利率、利率平價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
  三、外國直接投資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計量模型、樣本數(shù)據(jù)和回歸結(jié)果的分析
 第一節(jié) 基本假設
 第二節(jié) 計量模型
 第三節(jié) 樣本數(shù)據(jù)的選擇
 第四節(jié) 用于回歸的數(shù)據(jù)、回歸結(jié)果的檢驗及分析
  一、用于回歸的數(shù)據(jù)
  二、對各個自變量相關性的檢驗
  三、根據(jù)計量模型進行的線性回歸分析
  四、略去兩國相對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以后的回歸分析
  五、略去通貨膨脹率或兩國貿(mào)易差額以后的回歸分析
  六、將美日兩國的各變量分成1974~1986年、1987~2003年兩個階段進行回歸分析
 第五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展望和未來研究的設想
 第一節(jié) 人民幣匯率展望
  一、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
  二、人民幣有控制升值和可自由兌換
 第二節(jié) 未來研究的設想
  一、精確化計量模型的系數(shù)
  二、計算平衡匯率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對人民幣兌美元的理論匯率的簡單測算
附錄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匯率改革及其與外貿(mào)順差、經(jīng)濟增長、外匯儲備關系的實證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貨幣價值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