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常識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一  作者:馮春安 編  頁數:209  字數:184000  

內容概要

  本書共包括十三章,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制度體制部分,包括第一章中國市場經濟之路,主要講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來龍去脈,為后面分析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提供制度前提;第二部分微觀經濟學部分,包括第二到第七章,主要闡述供求關系、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消費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和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等內容;第三部分宏觀經濟學部分,包括第八到第十三章,主要闡述國民收入及其影響因素、政府調控的目標和手段、政府經濟政策以及物價與就業(yè)、國際收支、增長與發(fā)展等問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中國市場經濟之路 
 1.中國為何改革開放要從小崗村創(chuàng)舉和中共 
 十一屆三中全會說起 
 2.怎樣改革要從“貓”論談起 
 3.鄧小平南方談話為中國改革目標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5.我國市場經濟已經走了多遠 
 小結 
第二章 市場供求原理 
 1.市場中居民、企業(yè)、政府一個都不能少,消費品和生產要素都重要 
 2.為什么中國13億人不用都種糧卻都有飯吃 
 3.為什么現(xiàn)在農村耕牛很少見 
 4.市場上是買方還是賣方說了算 
 5.為什么君子蘭有時會出現(xiàn)天價 
 6.為什么桔子豐收了農民卻賠錢 
 小結 
第三章 消費者如何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 
 1.為什么吃飯第一口最香 
 2.為什么我們不能每天吃山珍海味 
 
 .3.為何便宜的東西并非買得越多越好 
 4.如何用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5.為什么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買彩票 
 小結 
第四章 生產者如何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 
 1.有米難尋巧婦為,巧婦難為無米炊 
 2.拖拉機進田間地頭,老耕牛要準備“退休” 
 3.種糧種菜誰更賺錢,科學計算答案自現(xiàn) 
 4.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 
 5.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6.只賺不虧不可求,但虧本等于賺更多 
 7.土地流轉為何成趨勢?玉米大豆為何種一起 
 8.生態(tài)農業(yè)異軍突起,“錢”途無量亟待普及 
 9.互聯(lián)網與物聯(lián)網,惠農富農威力強 
 小結 
第五章 消費品市場 
 1.賺錢的通則——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 
 2.為什么白菜價格菜農不能隨便漲 
 3.為?么同一架飛機票價折扣不一樣 
 4.為什么同樣是大米,品牌不同價差很大 
 5.為何彩電價格同盟不長久 
 6.“囚徒困境”的啟示 
 7.為何政府不讓“豆你玩” 
 小結 
第六章 生產要素市場 
 1.信息、技術有時比勞動、土地更賺錢 
 2.為什么父母省吃儉用也要讓子女上大學 
 3.工資越高不一定勞動越多 
 4.大望京村村民為何會暴富 
 5.農村高利貸為何禁而不止 
 6.農民籌錢有幾招 
 7.為什么許多農民企業(yè)家事業(yè)做大做強離不開股票、債券和期貨 
 8.農民還應掌握哪些金融衍生品工具 
 小結 
第七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1.村里的路燈誰來修 
 2.飲用水井被小煤礦污染誰來管 
 3.電閘隨意關憑什么 
 4.想引進良種沒把握該找誰 
 5.為何有時政府好心做事卻沒好報 
 小結 
第八章 國民收入及其影響因素 
 1.什么叫cdp?用它衡量一國經濟實力有哪些缺陷 
 2.民富國強怎么算 
 3.什么是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 
 4.為何說大國不等于強國 
 5.為何國家每年?大錢存糧食 
 6.美國次貸危機原因是什么?對我國農村經濟有何影響 
 小結 
第九章 政府調控的目標與手段 
 1.政府什么都管嗎 
 2.為何宏觀調控有時左右為難 
 3.“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如何分工 
 4.為什么北京住房那么多部門管 
 5.為什么農民工會退?!?br /> 小結 
第十章 政府經濟政策 
 1.從政府對糧食價格補貼看產業(yè)政策 
 2.從4萬億元政府投資看政府財政政策 
 3.為何商業(yè)銀行都聽中央銀行指揮 
 4.央行印鈔憑啥?到企業(yè)、居民手中經幾道口 
 5.銀行財政如兄弟,同臺唱戲要默契 
 6.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何時了 
 小結 
第十一章 價格穩(wěn)定和充分就業(yè) 
 1.cpi、ppi離我們農民有多遠 
 2.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原因與后果是什么?政府怎么管 
 3.農民農閑時算隱性失業(yè)嗎 
 4.為什么有的人在家閑著卻不快樂 
 5.農民賺錢還有哪些招 
 小結 
第十二章 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收支 
 1.國家間貿易有啥好 
 2.進出口產品價格怎么算 
 3.為什么出口貨?宜人家卻要抵制呢 
 4.到國外融資、開工廠怎么辦 
 5.國際收支怎么算 
 6.外匯儲備并非越多越好 
 7.為何國際結算有時不用美元 
 小結 
第十三章 經濟增長、經濟周期與經濟發(fā)展 
 1.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xù)增長有何經驗 
 2.我國農業(yè)糧食連年豐收的奧秘何在 
 3.經濟波動有什么規(guī)律 
 4.農業(yè)生產有哪些風險?大起大落如何避免 
 5.為何有些國家很有錢,社會進步卻很慢 
 6.中央為新農村描繪了美好發(fā)展藍圖,我們農民怎么辦 
 7.?村城市化的道路還有多遠?還有哪些事要辦 
 8.世界經濟發(fā)展趨勢對我國農村提供了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 
 小結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如果物價大幅度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yè)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jié),必要時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wěn)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詈?,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收入與支出的錢數的代數和,在經濟學的定義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之間由于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影響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進出口貿易狀況,二是資本流人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xiàn)不平衡,尤其是出現(xiàn)較大逆差時,對本國經濟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適當措施加以調節(jié),使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運用外匯儲備,引進外資,必要時還可以動用黃金,讓本國貨幣貶值。當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xiàn)較大的盈余時,如果處理不當,本國貨幣就會有升值的影響,這樣對一國的出口是不利的?! ∫陨纤膫€宏觀經濟目標,政府每一次調控都是有側重點,不可能一次達到。這就是各目標之間有的存在著對立的關系,比如,經濟增長與物價穩(wěn)定之間、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增長了,就會促進居民的投資,投資多了,經濟就有可能出現(xiàn)通貨膨脹;此時物價就會上升,達不到穩(wěn)定物價的目標。另外,像我們國家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得益于出口不斷增加,出口的增加使得我國的外匯量不斷增加,國際收支處于盈余的狀態(tài),沒有達到國際收支平衡。但是,各目標之間有的存在著統(tǒng)一的關系,如增長與就業(yè)、國際收支平衡與物價穩(wěn)定互相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了,需要的工人就會增加,就業(yè)率也自然地上升了;國際收支平衡了,在我們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里,就不會有太多的外匯盈余,物價上漲的動力也會相應地減少,有利于物價穩(wěn)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學常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