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一 作者:白景明 等著 頁數(shù):391
前言
我國2000年開始的部門預算改革,標志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正式啟動。此后,財政部相繼實施了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政府收支分類等多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為深化整體財稅改革奠定了基礎。但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的部門預算編制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財政部門與經(jīng)費申請部門之間的討價還價,預算編制帶有較重的經(jīng)驗決策的色彩,部門預算編制與部門事業(yè)發(fā)展目標之間缺乏直接的聯(lián)系;同時,預算管理重視對預算資金投入的控制,而對預算支出效果的評價和考核則較為薄弱,結果往往是只管投放進度,不問投放效果,只管使用合規(guī),不問效益大小,只強調支出的財務責任,不考核項目的執(zhí)行水平,從而造成預算資金浪費和效益較低等問題。這樣的預算管理水平顯然不能適應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也與公眾強烈要求落實預算知情權、監(jiān)督權的情況不相符,更與公眾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呼聲不對稱。西方國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就開始了政府績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通過使用預算績效方面的信息,重塑聯(lián)邦預算程序,使預算程序更加關注投入帶來的產(chǎn)出,而不僅僅是投入本身,真正將績效管理理念引入政府管理領域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西方國家為應對科技進步、經(jīng)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以及公共福利支出擴張壓力的挑戰(zhàn),特別是為了解決財政困境和受托責任問題,普遍實施了以公共責任和服務對象至上為理念的政府績效評價。隨著政府績效評價工作的深入,績效評價開始與政府資金投入結合,政府預算管理模式也相應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部分國家開始由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模式轉向基于績效的預算管理模式,并逐漸形成了世界性的績效預算改革潮流。
內容概要
本書是以廣東南海案例為支撐,探討構建中國式績效預算。 本書分為緒論和上、下兩篇。上篇9章主要介紹績效預算的一般理論以及南海績效預算的實踐,在上篇中探索了南??冃ьA算形成的基本原因和動力,闡述了南??冃ьA算在績效目標設定、績效指標選擇和績效控制系統(tǒng)構建方面如何克服西方在績效預算中遇到的理論難題,以及他們如何在實踐中通過探索逐漸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績效預算模式。下篇10章主要論述構建中國式績效預算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則,闡述中國式績效預算的基本框架,以及如何處理績效預算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部門預算改革和預算執(zhí)行改革的關系。
書籍目錄
緒論上篇 廣東南海模式剖析 第一章 績效預算體系的構成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編制的類型及其演變 第二節(jié) 績效預算執(zhí)行的類型及其演變 第三節(jié) 績效評價的類型及其演變 第四節(jié) 績效預算體系的模式 第二章 基層政府具有強烈的預算改革積極性 第一節(jié) 基層政府探索預算改革的理論準備 第二節(jié) 基層政府預算改革的現(xiàn)實動因與模式探索 第三節(jié) 基層政府財政改革探索的制度建設成效 第三章 南海區(qū)概況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狀況 第二節(jié) 南海區(qū)社會發(fā)展情況 第三節(jié) 南海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 第四章 南海財政與公共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節(jié) 南海財政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南海財政改革的歷程 第三節(jié) 南海區(qū)公共管理體制改革 第五章 南??冃ьA算的形成 第一節(jié) 南海推行績效預算的動因 第二節(jié) 南海推行績效預算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jié) 科研機構的參與和南海績效預算的形成 第六章 南海預算績效目標 第一節(jié) 設定績效目標的理論難題 第二節(jié) 南海設定預算績效目標的探索 第三節(jié) 南海設定預算績效目標探索的啟示 第七章 南海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節(jié) 設計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的主要難題 第二節(jié) 南海構建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索 第三節(jié) 南海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啟示 第八章 南??冃ьA算控制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控制系統(tǒng)概論 第二節(jié) 南??冃ьA算控制系統(tǒng)的框架與特征 第三節(jié) 南??冃ьA算控制系統(tǒng)的啟示 第九章 績效預算是實現(xiàn)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通路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理念強調的就是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第二節(jié)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編制體系是財政管理精細化的體現(xiàn) 第三節(jié) 績效評價專家引入機制是財政管理科學化的體現(xiàn) 第四節(jié) 績效預算講求程序嚴謹、操作公開就是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下篇 如何建立中國式績效預算 第十章 績效預算制度體系 第一節(jié) 制度與績效預算制度 第二節(jié) 績效預算制度體系的構成 第三節(jié) 我國績效預算制度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十一章 績效預算管理體制 第一節(jié) 預算管理體制 第二節(jié) 績效預算管理體制 第三節(jié) 中國式績效預算管理體制 第十二章 績效預算運行機制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運行程序 第二節(jié) 績效預算運行手段 第三節(jié) 績效預算運行的方法 第四節(jié) 構建中國式績效預算運行機制 第十三章 行政管理體制特征與績效預算 第一節(jié) 行政管理體制對預算管理的基本約束作用 第二節(jié)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特征對績效預算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在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推行績效預算 第十四章 政府績效評價體系與績效預算 第一節(jié) 如何認識政府績效評價體系 第二節(jié) 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在績效預算中的地位 第三節(jié) 地方政府政績考核 第十五章 績效預算與部門預算改革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編制模式 第二節(jié) 我國預算編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中國式績效預算編制改革 第十六章 績效預算與預算執(zhí)行改革 第一節(jié) 績效預算執(zhí)行模式 第二節(jié) 我國預算執(zhí)行改革情況 第三節(jié) 中國式績效預算執(zhí)行改革 第十七章 績效預算與績效評價體系建設 第一節(jié) 績效評價模式研究 第二節(jié) 我國績效評價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構建中國式績效評價體系 第十八章 我國績效預算的目標模式 第一節(jié) 我國績效預算體系建設的目標模式 第二節(jié) 我國績效預算改革的路徑 第三節(jié) 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四,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政府預算是公共預算,無論是從法律角度看,還是從公共管理機制角度看,國家機器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社會公眾都有權力參予決策和監(jiān)督。推行績效預算時,南海不是把改革在政府系統(tǒng)內封閉展開,而是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讓人大、政協(xié)、紀檢各方面都參予績效預算的制度建設、運行監(jiān)控、專業(yè)評審等。2009年啟動預算績效問責制運行時,部門預算績效問責專家評審會由人大和紀檢部門有關職能機構領導主持。這種做法,不僅起到了增強改革決策科學性的作用,而且確保了改革操作過程運行平穩(wěn),同時也加大了改革措施落實的權威性。第五,力促預算制度改革的協(xié)調配套。南海推行的績效預算既是前期預算制度改革的衍生品,又是后期深化其他預算制度改革的助推器。突出的表現(xiàn)有三點:一是為增強財政透明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高預算透明度始終是當?shù)毓姷脑V求。推行績效預算時,政府公布了有關預算績效的信息,實際上是打開了全面提高財政透明度的窗口。二是加強財政基礎信息搜集和處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為完善部門預算制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推行績效預算時,南海始終高度重視信息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的建設,這對實施績效評價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值得指出的是,這些預算管理信息的整合,事實上也為完善部門預算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為南海的部門預算同其他地區(qū)的部門預算一樣,面臨著進一步優(yōu)化基本支出標準和項目預算支出標準設立的難題,而要做好這些工作,預算管理基礎信息系統(tǒng)的完善是必須首先破解的難題,實施績效預算時建立完整的預算績效信息采集系統(tǒng)恰好是在破解這一難題,實際上是把部門預算完善和績效預算有機結合在一起了。三是實施預算績效問責為深化國庫管理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2000年之后,同其他地區(qū)財政一樣,南海采用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對中國財政來講是預算執(zhí)行制度的突破性改革,突出體現(xiàn)是把政府收入統(tǒng)一到國庫核算、把政府支出統(tǒng)一到國庫單一賬號并由此核撥出去,這實際上是在制度上掐斷了預算執(zhí)行單位隨意使用財政資金的“主動權”。然而應當承認,在核撥支出時,究竟用款單位能否按時,依績效用款、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還沒有完善到能夠全程控制的程度。南海推行的預算績效問責,可以反推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不斷完善,具體說就是從問責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來有針對性地建立相關國庫管理制度。
后記
中國高潮迭起的預算改革向學術界提出了無數(shù)個必須研究、解答的問題。本著理論源于實踐的原則,我們嘗試思考解決這些問題。在兩年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中國預算改革的目標模式,并得出結論認為中國應該走到績效預算的軌道上來。為此,我們選取了廣東佛山市南海區(qū)這一績效預算改革的典型,對此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提煉出了其成功的原因和經(jīng)驗,由此出發(fā),提出了如何構建中國式績效預算的系統(tǒng)設想,最終形成本書,以求教社會各界。全書分上下兩篇共十八章。白景明負責全書總纂,并撰寫了緒論、第十三、第十四章,趙星國撰寫了第一、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章,李成威撰寫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馬洪范撰寫了第二、第九章。作者數(shù)次到南海調研,南海財政局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特此致謝!廣東省財政廳科研所黎旭東同志提出了咨詢意見,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的李洪波同志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責任編輯付出了辛勤勞動,在此表示真誠的感謝!
編輯推薦
《廣東南海模式與建立中國式績效預算》是由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