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藍天出版社 作者:林丹環(huán) 編 頁數(shù):159
內(nèi)容概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乎人的成長,關乎國民素質的高低,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學習則是接受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如何看待治學與教育這一人生的發(fā)展話題?林丹環(huán)編著的這本《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精選了中外作家、教育家、藝術家、經(jīng)濟學家、科學家以及文化名人關于這方面的經(jīng)典文章,讓您在耳目一新的觀點碰撞中深悟治學與教育的真諦。
書籍目錄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學會”不如“會學”
學問之趣味
為學與做人
誰入地獄
牛津寒窗初涉政壇
我的求學經(jīng)歷
向哈佛說不
耶魯與哈佛
諾貝爾獎害人不淺
“復興文化,旦旦生光”
我的治學經(jīng)歷與體會
談談中國的教育
人皆有錯
真理有時在少數(shù)人手里
培養(yǎng)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
只要是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
草木魚蟲之類
三個饅頭的故事
給珠穆朗瑪峰正名
經(jīng)濟學也是科學
哲學的魅力
著作之樂
漫談數(shù)學
傳授給兒子
訪母校,憶兒時
母校的回憶
托翁的書齋
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
人的價值
我的人生哲學
章節(jié)摘錄
現(xiàn)在讓我們總結一下,有哪幾類東西難于從書本中學到呢? 首先是操作性強而學理性少的東西,如游泳,如體操,與其靠書本不如靠示范,更要靠自己摸索實踐。其次是不那么高雅不那么美妙的東西。再次是全新的東西,如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jīng)濟、一國兩制、文藝新流派新手法的探索等,都是書本上所沒有的。我們還可以說,書本上有的就不再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就必須在依靠書本的同時離開書本、突破書本,到實踐里邊去另辟蹊徑?! ∮绕涓镜氖?,學習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新問題,能夠訓練自己得到過人的智慧,達到崇高的境界,做出更大的貢獻,取得成功,做出更加完美的表現(xiàn),享受更加光輝的至少是更加快樂和健康的人生。所有這些都不是單純靠書本閱讀背誦就能夠到手的。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會碰到自己的獨特的遭遇與問題,雖然未必是絕無僅有,卻也不會是另一個人前一個人例如書的作者的境遇與問題的翻版。只有在生活中實踐中善于體察,善于總結,善于反省,善于切磋,從善如流,隨時調(diào)整,一點即透……才算得上會學習者?! ∧敲礊槭裁疵珴蓶|認定有的人書讀多了反而更蠢呢?我想,一是教條主義害人、本本主義害人。如果因為一味讀書而喪失了對生活的鮮活的感覺,因為書本已有的論斷而束縛住自己的手腳,因了書本而扼殺一切生機活氣,那就是蠢而又蠢的人物了。二是如果讀書人離開了實際,而是一輩子從書本到書本,從名詞到名詞,從概念到概念,自我循環(huán),就會變成那種讀書而不明理的人,偏執(zhí)乖張,誤人誤己,昏天黑地而又不可一世。三是書本上的東西不可能完全正確,書本上的謬誤未必比生活中的謬誤少,從書本到書本是很難判斷正誤的,只有傾聽實踐的聲音,才能食書而化。四是書本還會使一些小有記憶力背誦力的人自我膨脹,自命不凡,空論連篇,欺世盜名,大言不慚,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特別是在革命和戰(zhàn)爭的關頭,毛澤東對那些本本主義者深惡痛絕,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然,“書讀得愈多愈蠢”這話也像人間一切其他話語特別是著名話語一樣,并非無往而不爽。一個認識一旦用語言表述出來,在獲得了相對清晰的語言形式之后卻也容易變得凝固乃至片面。一切人類語言的論述,即使是力求全面的,仍然會有其不全面之處,而任何強調(diào)一面一點之論,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是包含著化作謬誤的可能。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