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釋法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中國法制  作者:薛剛凌 編  頁數:252  

內容概要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理解與運用》強調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統(tǒng)籌兼顧。即在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需要和城市房屋被征收人的利益保護之間達成平衡,統(tǒng)籌兼顧各方需求。第二是公平補償。對于房屋被征收者來說,最為關鍵的是能否得到公平補償。只有充分保障房屋被征收入的利益,使其居住條件有改善、生活水平不降低,才會確保征收的順利進行。第三是完善征收制度。包括公共利益的確認制度、征收決?程序制度、房屋價值評估制度、監(jiān)督與救濟制度等。要通過擴大參與、加強溝通,公開透明,監(jiān)督救濟等制度設計來降低城市房屋征收的風險和沖突。

作者簡介

薛剛凌,女,湖南辰溪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第五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兼任監(jiān)察部特邀監(jiān)察員、中央治理商業(yè)賄賂領導辦公室專家組成員、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專家組成員、中國行政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決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法學、軍事法學。先后參與《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公務員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guī)的研究起草工作。截止目前共出版獨著、合著、文集三十余部。其中,個人專著《行政法治道路探尋》、《行政訴權研究》等,合著《行政組織法研究》等,主編《行政體制改革研究》、《軍事法學》、《外國及港澳臺行政訴訟制度》和《行政主體的理論與實踐》等。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政法論壇》、《人民日報》和《法制日報》等學術期刊和報刊上發(fā)表論文共計一百余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總則
 一、立法目的與調整范圍(第1條)
 二、征收與補償原則(第2、3條)
  案例1 宋某訴某市建設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裁決案
 三、征收與補償主體(第4、5條)
 四、征收與補償的指導與監(jiān)督(第6、7條)
 五、本條例的適用效力(第35條)
第二章 征收決定
 一、征收范圍(第8、9條)
  案例2 北京城鄉(xiāng)規(guī)劃:推進公眾參與實踐共同決策
 二、征收決定的內容和形式(第13條第1、3款)
 三、征收決定的程序(第10-12條、第13條第1、2款)
  案例3 石家莊拆遷安裝“穩(wěn)定器”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將推行
 四、被征收人的權利救濟(第14條)
 五、被征收房屋的調查(第15條)
 六、征收決定后的行為限制(第16條)
  案例4 柳州李某搶建、搶裝修拆遷房屋案
第三章 補償
 一、補償范圍(第17條)
  案例5 楊某訴甲公司等拆遷補償案
  案例6 高某與某某公司拆遷補償案
 二、補償方式(第21條)
  案例7 江蘇蘇州強制貨幣補償引紛爭
 三、補償標準(第19、22、23條)
  案例8 圣地亞哥市訴索比科保險金融公司案
 四、優(yōu)先住房保障(第18條)
 五、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第19、20條)
  案例9 某莊舊房改造拆遷爭議
 六、未經登記建筑的處置(第24條)
  案例10 是否違法建筑?五大焦點爭鋒“女人街”該不該拆
  案例11 詳解:海南三亞6000棟違法建筑成因
 七、補償協議(第25條)
 八、補償決定(第26條)
  案例12 政府?遷補償程序違法一市民告贏某市政府
 九、對補償決定不服的救濟(第26條第3款)
 十、先補償后搬遷制度(第27條第1款、第28條第2款)
  案例13 北京市海淀區(qū)萬柳綠化隔離帶綜合改造項目房屋搬遷案
 十一、搬遷手段的限制(第27條第3款)
 十二、司法強制搬遷(第28條)
 十三、征收補償檔案與審計監(jiān)督(第29條)
第四章 法律責任
 一、違法行使房屋征收和補償權的法律責任(第30條)
 二、非法搬遷行為的法律責任(第31條)
 三、非法使用征收補償費用的法律責任(第33條)
   案例14 “再次拆遷”“騙取補償款”
 四、違法評估行為的法律責任(第34條)
 五、阻礙房屋征收和補償行為的法律責任(第32條)
附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2011年1月21日)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新《征收與補償條例》針對近年來實際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以保障相對人的財產權、知情權、程序參與權,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可接受性,便于公眾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出發(fā)點,在總則中明確規(guī)定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四個原則:“公平補償”、“決策民主”、“程序正當”和“結果公開”。征收補償原則是立法目的與具體制度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立法目的為房屋征收補償工作具體制度的設計提出了總的要求。但是,立法目的終究過于抽象,很難指引具體的征收工作。而原則卻可以發(fā)揮指導、評價和裁判功能。所謂指導功能,是指法律原則可以作為解釋推理的依據,為法律規(guī)則的正確適用提供指導。法律原則是法律解釋與推理的基礎,在面對相互沖突的法律規(guī)則或對同一規(guī)則的不同解釋時,可以作為衡量取舍的標準;所謂評價功能,是指法律原則可以對現行有效的法律規(guī)則進行價值判斷,衡量其是否公正、合理,進而作為評定其效力的依據;所謂裁判功能,是指法律原則可以在找不到明確的法律規(guī)則時直接作為案件裁判的依據,實現個案正義。在我國,房屋征收補償工作的相關制度還不夠成熟,特別是社會變遷加快,成文的法條存在僵化和滯后性,會給日益復雜的實踐操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確立房屋征收補償原則來解決相關沖突。值得指出的是,《征收與補償條例》規(guī)定了四項原則,其中,公平補償是房屋征收制度的核心原則,它強調了對公民私權的保障?!墩魇张c補償條例》第一次征求意見稿中規(guī)定了“決策民主”、“程序正當”、“補償公平”和“結果公開”四個原則。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區(qū)別于以往同類讀本單純的法條釋義,在撰寫的指導思想和寫作風格上,更加注重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立法背景的回顧,立法精神的解讀,立法過程中爭議的闡述,法條內容的理解以及如何具體適用的分析,并在相應章節(jié)插入相關案例或事例,力求實現理論解讀與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作為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行條文理解與適用的工具性讀本,本書不僅對各級政府實務部門開展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而且對各級法院進行房屋征收與補償案件的司法審判亦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價值,同時,對于廣大房屋被征收人而言,我們也希望其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能進一步加強對條例條文的理解與運用,從而更好地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 薛剛凌

編輯推薦

《理解與運用》是名家釋法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名家釋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是正品,剛收到內容還沒開始看。。
  •   單位培訓團購。實用性很強。
  •   最近起草地方性規(guī)定,本書幫助很大
  •   要是實例多點就更好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