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生態(tài)與傳統(tǒng)司法文化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作者:楊帆  頁數(shù):178  字數(shù):132000  

內容概要

法問題在最近幾年已經成為一個學界普遍關心的話題。然而學界一般情況下都把關注的視角投向了現(xiàn)在司法制度的改革方面,如何改革現(xiàn)存的司法體制,使其與西方的司法制度接軌成了一個主要的研究對象。

作者簡介

  楊帆,男,甘肅鎮(zhèn)原人,法學博士,北京林業(yè)大學法律系講師。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德治:傳統(tǒng)中國司法的制度與文化背景第二章 司法文化的踐行者:傳統(tǒng)社會中的法律人第三章 傳統(tǒng)社會司法及法律人性格之養(yǎng)成:法律教育與法律考試第四章 司法權的空間配置:中國傳統(tǒng)司法文化中的符號及儀式第五章 觀念的城堡:中國傳統(tǒng)司法文化的價值取向及其制度構造尾論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略翡J地指出權力關系和意識形態(tài)是如何滲透到法庭這種空間安排中的,①法庭的空間安排的確反映了一種意識形態(tài)痕跡。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表明,任何試圖反作用于人的精神或意識,都必須有其物化的形式作為載體,如宗教的廟宇、政治的機構,甚至道德的典型范例,其目的均在于人為設置一種力量和秩序的象征,而這種載體形式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又凝聚著人的精神內涵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物性(可視性)的特征。同樣,法庭及其設施的配置無不反映司法精神的必要的外化效果,使司法的內涵能為人所感知,司法的正義因此有所附麗。如果說司法是一種行使專門權力的活動,那么法官們當然需要與這一職業(yè)相配的殿堂及儀式,諸如莊嚴肅穆的審判法庭及其設施、象征法官地位的服飾等等,如果沒有這些獨具特征的形式,司法本身就顯不出應有的個性,司法公正勢必遭到削弱。一場訴訟帶給人們的遠不止物質意義的收獲,它直接影響人們對真善美、假丑惡的社會評價??梢院敛豢鋸埖卣f,除了宗教意義(同時又是虛擬意義)上的人文關懷,司法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并對人進行由靈欲到物欲全方位調整的社會工具;雖然司法活動的神圣性沒有宗教那么純粹,然而司法場所的確有點像“神明裁判”隱喻下的世俗遺留,它偉大的社會價值足以讓我們賦予其神圣的殿堂。因此,我們需要對中國古代的法庭——衙門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揭示傳統(tǒng)的司法權是如何這里被實施的,以及儒家的德治理想如何通過衙門展現(xiàn)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治生態(tài)與傳統(tǒng)司法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