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法制 作者:《法律法規(guī)案例注釋版系列》編寫組 頁數(shù):20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權威性:本書所編選案例的原始資料盡量來源于各級人民法院已經(jīng)審結并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對于沒有相應真實案例的重點法條予以權威的條文注釋。 示范性:所選案例緊扣法律條文規(guī)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導性的特點,對于讀者有很強的參考借鑒價值。 實用性:本書設置了“相關案例索引”欄目,列舉更多相關案例,并歸納出案件要點。還收錄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應法律流程圖表、文書等內容,方便讀者查找和使用。
書籍目錄
適用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基本原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 第二條 【適用范圍】 第三條 【社會主義基本經(jīng)濟制度l 第四條 【平等保護】 第五條 【物權法定】 第六條 【物權公示原則】 第七條 【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 第八條 【其他適用的規(guī)定】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一節(jié) 不動產(chǎn)登記 第九條 【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生效及例外】 第十條 【登記機構及統(tǒng)一登記制度】 第十一條 【登記申請材料】 第十二條 【登記機構的職責】 第十三條【登記機構禁止從事的行為】 第十四條 【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生效的時間】 第十五條 【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區(qū)分】 第十六條 【不動產(chǎn)登記簿】 第十七條 【不動產(chǎn)登記簿與權屬證書關系】 第十八條 【查詢、復制登記資料】 第十九條 【更正登記、異議登記】 第二十條 【預告登記】 第二十一條 【登記錯誤的責任】 第二十二條 【登記費用】 第二節(jié) 動產(chǎn)交付 第二十三條 【動產(chǎn)物權交付生效】 第二十四條 【特定動產(chǎn)物權的登記】 第二十五條 【簡易交付】 第二十六條 【指示交付】 第二十七條 【占有改定】 第三節(jié) 其他規(guī)定 第二十八條 【法律文書、征收導致的物權變動】 第二十九條 【繼承、受遺贈取得物權】 第三十條 【合法的事實行為導致物權變動】 第三十一條 【處分非依法律行為取得的不動產(chǎn)】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三十二條 【物權保護的程序】 第三十三條 【物權確認請求權】 第三十四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 第三十五條 【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請求權】 第三十六條 【修理、重做、更換、恢復原狀請求權】 第三十七條 【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三十八條 【請求權的適用及行政、刑事責任】 第二編 所有權 第四章 一般規(guī)定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權能】 第四十條 【設立他物權】 第四十一條 【國家專有】 第四十二條 【征收】 第四十三條 【耕地保護】 第四十四條 【征用】 第五章 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 第四十五條 【國家所有權及其行使l 第四十六條 【礦藏、水流、海域的國家所有 第四十七條 【國有的土地范圍】 第四十八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 第四十九條 【野生動植物資源】 第五十條 【無線電頻譜資源】 第五十一條 【國有文物】 第五十二條 【國有基礎設施】 第五十三條 【國家機關的物權】 第五十四條 【國家舉辦的事業(yè)單位的物權】 第五十五條 【國有出資人權益的行使】 第五十六條 【國家所有權保護】 第五十七條 【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管】 第五十八條 【集體所有權】 第五十九條 【農民集體所有權及重大事項決定程序】 第六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權的行使】 第六十一條 【城鎮(zhèn)集體所有權】 第六十二條 【公布集體財產(chǎn)狀況】 第六十三條 【集體所有權保護】 第六十四條 【私人所有權范圍】 第六十五條 【儲蓄、投資及其收益繼承權】 第六十六條 【私有財產(chǎn)保護】 第六十七條 【企業(yè)出資人】 第六十八條 【法人所有權】 第六十九條 【社會團體所有權】 第六章 業(yè)主的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第七十條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 第七十一條 【專有部分的權能】 第七十二條 【共有部分的權利義務】 第七十三條 【建筑區(qū)劃內共有的范圍】 第七十四條 【車位、車庫的歸屬與使用】 第七十五條 【設立業(yè)主大會、選舉業(yè)主委員會】 第七十六條 【業(yè)主共同決定的事項】 第七十七條 【住宅改為經(jīng)營性用房的條件】 第七十八條 【業(yè)主大會、業(yè)主委員會決定的效力】 第七十九條 【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 第八十條 【費用分攤、收益分配l 第八十一條 【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管理】 第八十二條 【委托管理】 第八十三條 【業(yè)主義務及權益維護】 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 【相鄰關系處理原則】 第八十五條 【相鄰關系處理依據(jù)】 第八十六條 【用水、排水】 第八十七條 【通行權】 第八十八條 【利用相鄰土地、建筑物】 第八十九條 【通風、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 【有害物質排放】 第九十一條 【維護相鄰不動產(chǎn)安全】 第九十二條 【相鄰權行使時的義務】 第八章 共 有 第九十三條 【共有】 第九十四條 【按份共有】 第九十五條 【共同共有】 第九十六條 【共有物管理】 第九十七條 【共有物處分】 第九十八條 【管理費用等的負擔】 第九十九條 【共有物分割】 第一百條 【分割方式】 第一百零一條 【優(yōu)先購買權】 第一百零二條 【共有物上的債權債務】 第一百零三條 【共有關系性質不明時的推定】 第一百零四條 【按份共有份額的確定】 第一百零五條 【他物權的準共有】 第九章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guī)定 第一百零六條 【善意取得】 第一百零七條 【遺失物轉讓】 第一百零八條 【善意取得之動產(chǎn)上的原有權利】 第一百零九條 【拾得遺失物】 第一百一十條 【領取與招領l 第一百一十一條 【遺失物保管義務】 第一百一十二條 【保管費用、懸賞廣告】 第一百一十三條 【無人認領的遺失物】 第一百一十四條 【拾得漂流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或隱藏物】 第一百一十五條 【從物隨主物轉讓】 第一百一十六條 【孳息】 第三編 用益物權 第十章 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用益物權權能】 第一百一十八條 【國有、集體自然資源用益物權】 第一百一十九條 【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第一百二十條 【用益物權人、所有權人義務】 第一百二十一條 【用益物權人因征收、征用獲得補償】 第一百二十二條 【海域使用權】 第一百二十三條 【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等】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 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十四章 地役權第四編 擔保物權 第十五章 一般規(guī)定 第十六章 抵押權 第十七章 質 權 第十八章 留置權 第五編 占有 第十九章 占有 附則 附錄1附錄2
章節(jié)摘錄
離婚不動產(chǎn)分割以登記為準([2008]懷中民-終字第67號)2003年春節(jié),原告黃某與被告吉某經(jīng)雙方父母介紹相識、戀愛。由于黃某在北京工作,吉某在沅陵,雙方通過網(wǎng)絡及電話交往。2004年2月26日,黃某與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位于北京市宣武區(qū)廣外馬連道的一套住房,總價款為416,933元,首付款166,933元,其中15萬元系黃某的父親于2004年2月24日從沅陵信匯給黃某。余款由黃某于同年3月17日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住房按揭貸款250,000元,約定在當前利率水平下每月歸還本息為人民幣1655.42元。同年4月,黃某開始裝修房屋,同年5月底,黃某即搬進該房屋居住。2004年8月26日,黃某向北京市宣武區(qū)房地產(chǎn)管理局申請產(chǎn)權登記,同年9月24日黃某領到房屋所有權證,產(chǎn)權人為黃某。2004年9月20日,黃某、吉某在沅陵縣民政局登記結婚?;楹螅畴S黃某一同在北京居住、工作,雙方未生育小孩。在共同生活中,雙方常為家庭瑣事發(fā)生矛盾,甚至發(fā)展到吵架、打架,導致夫妻分居。黃某起訴離婚并請求房屋判歸其所有。一審法院判決雙方離婚,房屋判歸黃某。吉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黃某與吉某系經(jīng)父母介紹相識并確立戀愛關系,由于倆人分別在北京市和沅陵縣,相互之間缺乏一定的了解,婚后未能建立較好的夫妻感情,雙方常為家庭瑣事發(fā)生爭吵、打架。現(xiàn)雙方各居1室,相互態(tài)度冷漠,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審判決離婚是正確的,二審應予維持。雙方婚后居住的位于北京市宣武區(qū)廣外馬連道的房屋,系黃某婚前購買,黃某在支付首付款并以個人名義向銀行按揭貸款后取得該房屋的使用權,并于婚前幾個月對房屋進行了裝修和購置家具、家電,該房屋產(chǎn)權登記在黃某個人名下。故雙方現(xiàn)居住的房屋與婚前購置的家具、家電均屬黃某的個人財產(chǎn),不能共同分割。上訴人吉某稱婚前交給黃某4萬元用于購房,但一、二審中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采信。吉某主張爭議房屋的產(chǎn)權證發(fā)放日期為2004年9月24日,晚于結婚登記日期4天,房屋產(chǎn)權系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現(xiàn)該房屋已經(jīng)升值,增值部分亦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但該房屋的購買時間以及房屋的實際取得時間均在婚前,首付款來自黃某的父親和黃某,房屋的所有權登記于2004年9月16日即雙方結婚前已完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模杂涊d于不動產(chǎn)登記簿時發(fā)生效力?!币虼耍S某于婚前已取得爭議房屋的所有權。不動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chǎn)物權的證明,而不是物權公示的方式。只有不動產(chǎn)登記簿才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jù),是物權公示的方式。故發(fā)放權屬證書的日期不能作為不動產(chǎn)物權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發(fā)生效力的時間。
編輯推薦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案例注釋版)》是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