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政策解答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中國法制  作者: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政策解答編寫組  頁數(shù):230  

內容概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fā)〔2008〕10號〕是指導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新和完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偉大實踐。深入學習和領會《意見》精神,把握《意見》內容要點,是當前全體務林人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全社會應迅速掀起學習貫徹《意見》的熱潮。

書籍目錄

一、文件解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1)(2008年6月8日)國家林業(yè)局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8)(2008年7月4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要點(12)——《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解讀二、政策解答1.我國的林權類型有哪幾種? (26)2.林權改革的范圍是什么? (29)3.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怎樣的? (29)4.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哪些目標? (30)5.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含義是什么? (31)6.十七大對發(fā)展農村有哪些主張? (33)7.我國規(guī)范林業(yè)制度的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34)8.什么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37)9.什么是林地承包經營權? (37)10.不宜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林地主要是指哪些? 如何落實產權? (37)11.法律對林地的承包期有什么規(guī)定? (38)12.林地、林木權屬有爭議的,如何確定? (38)13.由農戶長期無償使用的自留山,村集體可以收回或者調整嗎? (39)14.什么是林權證? (39)15.林權證的式樣和內容有哪些? (39)16.林權登記的主管機關是哪個部門? (40)17。如何取得林權證? (41)18.法律對林木所有權的歸屬是如何規(guī)定的? (44)19.商品林、公益林按什么標準劃分? (45)20.林地承包合同的發(fā)包方享有哪些權利? (45)21.林地承包合同的發(fā)包方應履行哪些義務? (46)22.林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哪些權利? (47)23.某甲承包了村里的一片林地,后甲打算與乙合作辦廠,決定把承包林的樹木都砍伐賣掉,籌集成投資資金,并把林地用作建廠房。甲的做法有無不妥? (48)24?;橐鰺o效后,已經承包的林地是否應當收回? (48)25.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可以繼承嗎? (49)26.繼承林木所有權后,對死者生前所欠的債務,繼承人是否應當償還? (50)27.在行使林地使用權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鄰關系如何處理?(5128.侵犯林地承包經營權應承擔哪些責任? (52)29.發(fā)生林權糾紛有哪些解決途徑? (54)30.因林權糾紛提起訴訟,應向哪些法院起訴? (54)31.林權糾紛訴訟能不能調解? (55)32.林權糾紛仲裁與訴訟的關系如何處理? (56)33.林權訴訟申的證據(jù)有哪幾類?應如何調查、收集? (57)34。林權訴訟中可以采取哪些保全措施? (58)35.林權訴訟的執(zhí)行方面需注意哪些問題? (59)36。哪些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或作價入股或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 (60)37.什么情況下才能征收林地? (61)38.森林法對林地轉用有什么規(guī)定? (61)39.土地管理法對征收林地的審批權限有哪些規(guī)定? (62)40.征收林地的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63)41.承包人在承包的林地被征用后,在被征地上種植的林木能否獲得相應的補償? (64)42.地上附著物和林木的補償費如何計算? (65)43.補償標準確定前搶種的作物可以獲得補償嗎? (66)44.承包集體林地需要簽訂承包合同嗎? (66)45。沒有經過法定發(fā)包程序而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67)46.林地承包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68)47.因自然災害造成林地受損,承包人是否可以申請減收承包費? (69)48.發(fā)包人擅自提高承包費的,承包方是否有權拒交? (69)49.出嫁女和離婚婦女的林地承包經營權如何處理? (70)50.承包方以其林地承包經營權抵償債務的行為是否有效? (71)51.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后承包經營期如何計算? (71)52.泉伐森林和林木必須遵守哪些規(guī)定? (72)53.什么是林木采伐限額? (73)54.林地承包經營人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流轉其承包林地的林地經營權? (74)55.某村委會決定將本村的幾千畝林地承包給村民,村委會自行通過了一個承包方案并公布。村委會的做法合法嗎? (75)56.什么是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 (75)57.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應當履行哪些程序? (76)58.林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未經發(fā)包人同意就將林地轉包嗎? (77)59.已經結婚的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進行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嗎? (78)60.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可以設定抵押嗎?抵押權如何實現(xiàn)? (78)61.林木抵押后轉讓的,應符合哪些要求? (79)62.什么是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80)63.哪些情形下,應當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80)64.哪些情形下,可根據(jù)需要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81)65.集體林業(yè)發(fā)展的公共財政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82)66.什么是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制度? (83)67.什么是森林經營方案? (85)68.森林經營方案編制的主要程序包括哪些? (86)69.森林經營應當如何規(guī)劃設計? (86)70.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主要有哪些?該如何處罰? (89)三、相關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93)(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25)(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143)(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53)(1998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58)(1998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168)(2000年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jié)錄) (179)(2006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81)(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85)(2005年7月29日)國家林業(yè)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促進和保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通知(191)(2007年12月9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196)(2005年11月19日)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登記辦法(試行) (202)(2004年7月5日)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管理辦法(206)(2000年122月31日)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209)(1996年9月26日)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辦法(213)(1987年9月10日)公益林與商品林分類技術指標(219)LY/T1556-2000

章節(jié)摘錄

  一、文件解讀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的意見〔2008年6月8日 中發(fā)〔2008〕10號〕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集體林業(yè)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集體林權制度雖經數(shù)次變革,但產權不明晰、經營主體不落實、經營機制不靈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制約了林業(yè)的發(fā)展。為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林業(yè)生產力,發(fā)展現(xiàn)代林業(yè),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生態(tài)文明,現(xiàn)就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充分認識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必然要求。集體林地是國家重要的土地資源,是林業(yè)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把集體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農戶,確立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是將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從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豐富和完善,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農村生產力?!  捕臣w林權制度改革是促進農民就業(yè)增收的戰(zhàn)略舉措。林業(yè)產業(yè)鏈條長,市場需求大,就業(yè)空間廣。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讓農民獲得重要的生產資料,激發(fā)農民發(fā)展林業(yè)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農民特別是山區(qū)農民脫貧致富,破解“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踩臣w林權制度改革是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內容。建設生態(tài)文明、維護生態(tài)安全是林業(yè)發(fā)展的首要任務。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責權利明晰的林業(yè)經營制度,有利于調動廣大農造林育林的積極性和愛林護林的自覺性,增加森林數(shù)量,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tài)功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繁榮生態(tài)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政策解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