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蘭付勝,徐玲,林桂榮 主編 頁數(shù):406 字數(shù):502000
前言
腫瘤是一類古老的疾病,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健康的大敵,嚴重地影響著人類生命和健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普遍延長,加之生存環(huán)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吸煙者增加等因素,使腫瘤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目前在城市居民中,惡性腫瘤的危害已占居首要位置,在鄉(xiāng)村也已上升到第2位。據(jù)專家預計,癌癥發(fā)病率將會繼續(xù)上升。到2020年,全球每年可能新增癌癥病人1500萬。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再次明確指出癌癥是人類主要的死因,預測21世紀癌癥將成為人類的“第一殺手”。控制癌癥已成為全球性的衛(wèi)生戰(zhàn)略重點之一。在我國目前約有200萬癌癥患者,每年新發(fā)病例數(shù)約有160萬。據(jù)初步調查表明,在綜合醫(yī)院和腫瘤??漆t(yī)院中各期癌癥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占50%,在晚期癌癥患者中,疼痛比例高達70%-95%。也有報道稱,胰腺癌、肝膽系統(tǒng)癌癥、乳腺癌、子宮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泌尿系統(tǒng)癌及骨癌的疼痛發(fā)生率最高可達100%。2002年第10屆國際疼痛大會上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腫瘤疼痛的治療已列為WHO腫瘤綜合規(guī)劃中的四項重點之一,即預防工作、早期診斷、根治性治療和鎮(zhèn)痛治療。1982年在意大利成立的WHO癌痛治療專家委員會明確提出了到2000年在世界范圍內實現(xiàn)“使癌癥病人不痛”的目標。時至今日,仍有24%的癌痛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其中中度和重度疼痛約占20%。WHO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癌痛治療不足是一個世界性的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究其原因,癌痛得不到滿意緩解主要是存在治療上的誤區(qū)。這與當前醫(yī)護人員對癌痛治療的教育不足、對癌痛認識不到位、對疼痛評估不夠重視和準確、治療手段單一、治療方案不夠明確等諸多因素有直接的關系。本書為腫瘤疼痛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者提供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闡述腫瘤及疼痛基礎知識、腫瘤疼痛對機體的影響、腫瘤疼痛的治療和護理原則;下篇主要介紹了臨床常見腫瘤疼痛的治療、護理方案。本書編寫的目的是提高腫瘤臨床工作者對腫瘤疼痛的認識,為腫瘤疼痛的臨床評估、治療及護理提供規(guī)范化的方案,幫助部分醫(yī)護人員走出腫瘤疼痛治療護理誤區(qū),盡快幫助備受腫瘤疼痛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為“使癌癥病人不痛”而盡我們的一份力量。由于我們學術水平有限,對于書中存在的錯誤和缺陷,敬請廣大讀者、專家和同仁們批評指正,不勝感謝。
內容概要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首先介紹了腫瘤學基礎知識、腫瘤疼痛的相關知識、腫瘤疼痛治療護理的基本原則;下篇為腫瘤疼痛治療護理方案,按系統(tǒng)分類,重點對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血液和淋巴系統(tǒng)等各種腫瘤在不同時期引起疼痛的特點、疼痛的評估方法、詳細的治療護理方案以及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指導等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本書既有臨床經(jīng)驗的總結,也有新進展的介紹,內容貼近臨床,可供基層醫(yī)院相關科室醫(yī)護人員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上篇 總 論
第1章 腫瘤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腫瘤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腫瘤的流行病學特點
第三節(jié) 腫瘤發(fā)生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第四節(jié) 腫瘤的致病因素
第五節(jié) 腫瘤的臨床表現(xiàn)與分期
第六節(jié) 腫瘤的診斷
第七節(jié) 腫瘤的危害
第八節(jié) 腫瘤與疼痛
第2章 疼痛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疼痛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疼痛研究的發(fā)展及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疼痛的神經(jīng)生理
第四節(jié) 疼痛的社會心理因素
第五節(jié) 疼痛的分類與評估
第3章 腫瘤疼痛的相關知識
第一節(jié) 腫瘤疼痛概述
第二節(jié) 腫瘤疼痛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jié) 腫瘤疼痛的病理生理
第四節(jié) 腫瘤疼痛的診斷
第五節(jié) 腫瘤疼痛對機體的影響
第4章 腫瘤疼痛治療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抗腫瘤治療疼痛
第二節(jié) 止痛治療第5章 腫瘤疼痛護理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抗腫瘤治療疼痛的護理原則
第二節(jié) 止痛治療的護理原則
第三節(jié) 疼痛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
第四節(jié) 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篇 腫瘤疼痛治療護理方案
第6章 呼吸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肺癌
第二節(jié) 縱隔腫瘤
第7章 消化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食管癌
第二節(jié) 胃癌
第三節(jié) 肝癌
第四節(jié) 膽囊癌
第五節(jié) 胰腺癌
第六節(jié) 大腸癌
第8章 泌尿生殖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腎腫瘤
第二節(jié) 膀胱腫瘤
第三節(jié) 前列腺癌
第四節(jié) 子宮內膜癌
第五節(jié) 子宮肌瘤
第六節(jié) 宮頸癌
第七節(jié) 卵巢腫瘤
第八節(jié) 輸卵管腫瘤
第九節(jié) 滋養(yǎng)細胞腫瘤
第十節(jié) 陰道腫瘤
第9章 內分泌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腎上腺腫瘤
第二節(jié) 甲狀腺癌
第三節(jié) 垂體腺瘤
第10章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腦膜瘤
第二節(jié) 顱內腫瘤
第三節(jié) 顱骨腫瘤
第四節(jié) 椎管內腫瘤
第五節(jié) 顱內動脈瘤
第11章 運動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骨肉瘤
第二節(jié) 尤因肉瘤
第三節(jié) 骨巨細胞瘤
第四節(jié) 軟骨肉瘤
第12章 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
第一節(jié) 多發(fā)性骨髓瘤
第二節(jié) 白血病
第三節(jié) 惡性淋巴瘤
第13章 其他腫瘤
第一節(jié) 乳腺癌
第二節(jié) 鼻咽癌
第三節(jié) 喉癌
第四節(jié) 口腔癌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11)藥物過敏:非甾體類解熱鎮(zhèn)痛藥及阿片類鎮(zhèn)痛藥均有偶爾引起過敏反應的可能。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皮膚潮紅、瘙癢、蕁麻疹、心悸、焦慮不安等,極少數(shù)出現(xiàn)腹痛、腹瀉、頭痛、頭暈、四肢震顫、哮喘、神經(jīng)血管性水腫、甚至休克現(xiàn)象。因此,在用藥前應詳細詢問過敏史,對有明確某種藥物過敏史的患者屬藥物禁忌。對有其他過敏史者也應慎重應用。在用藥后應注意詢問患者的反應,如發(fā)現(xiàn)過敏癥狀者,應立即停藥觀察,必要時應用抗過敏藥物治療。 (12)肝損害:無論是非甾體類或阿片類藥物均有引起肝損害的可能。因為肝是藥物代謝的中心器官,長期大量應用某種藥物,當超過肝的代謝能力時,就會造成肝的損害。大多數(shù)的肝損害表現(xiàn)為肝功能異常,如血清谷草轉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經(jīng)及時停藥多能使肝功能恢復正常,嚴重者可給予保肝藥物治療。 (13)腎功能損傷:以非甾體類藥物較為明顯。主要是因為該類藥物均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血管緊張素原分泌減少,增加了腎小管對水和鈉的重吸收;同時藥物還能引起免疫反應,造成腎間質炎和腎中毒等。可表現(xiàn)為·腎功能的異常、水腫、高鉀血癥、尿少等。輕者停藥后可自行恢復,嚴重者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二)給藥途徑選擇 給藥途徑是影響藥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選擇給藥途徑是保證止痛治療方案順利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給藥途徑的不同,其藥物的生物效能就不同,而產(chǎn)生的止痛作用、維持止痛時間、藥物的起效時間、藥物的血藥濃度的平衡等均不同。臨床常用的給藥途徑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口服給藥 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也是首選的給藥途徑。由于具有方便、安全、經(jīng)濟、無創(chuàng)傷性,藥物的依附性好,易于調整劑量,使用緩釋劑極少產(chǎn)生身體和精神依賴,但有些溶出速度慢的藥物如腸溶片和緩釋片往往存在首過代謝問題??诜o藥主要用于可以口服用藥,不需要立刻止痛及需要長期用藥的慢性疼痛患者。 2.舌下、頰含服給藥 因口腔黏膜具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好,且吸收后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發(fā)揮效能,又能避免某些藥物的首過代謝作用。有資料表明,舌下給藥可以使3/4的病人獲得滿意的止痛效果。但因舌下、頰含服給藥受藥物品種及劑型的影響,臨床上僅用于不能口服給藥及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宜不適應大劑量使用鎮(zhèn)痛藥的病人。 3.直腸給藥 直腸黏膜血液循環(huán)豐富,具有良好的吸收功能,其直腸給藥的效能與口服給藥基本相同,但因劑型較少,且不如口服給藥方便。
編輯推薦
《腫瘤疼痛治療護理方案》既有臨床經(jīng)驗的總結,也有新進展的介紹,內容貼近臨床,可供基層醫(yī)院相關科室醫(yī)護人員參考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