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常青,林曉寧,李力 主編 頁數(shù):280 字數(shù):416000
內容概要
本書由婦產科和婦幼保健專家共同編寫,詳細闡述了助產理論、產科技能和母嬰保健技術。包括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與生理、妊娠診斷與孕期保健、妊娠異常與并發(fā)疾病、各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分娩期異常與剖宮產、產褥與感染性疾病防治、產科急救與診治技能、高危孕產婦評估與轉診、母嬰保健法規(guī)及相關技術考核等。本書內容新穎、闡述簡明、實用性強,適合助產士、婦產科醫(yī)護人員和婦幼保健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培訓婦幼保健和助產專業(yè)人員的規(guī)范教材。
書籍目錄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jié)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
一、內生殖器官
二、外生殖器官
第二節(jié) 女性生殖器官的血管、淋巴、神經及周圍器官
一、血管、淋巴及神經
二、周圍器官
第三節(jié) 骨盆及骨盆底
一、骨盆
二、骨盆底
第2章 妊娠生理與妊娠診斷
第一節(jié) 妊娠生理
一、受精及受精卵發(fā)育、著床
二、胚胎及胎兒發(fā)育特點、胎頭特點
三、胎盤
第二節(jié) 妊娠診斷
一、早期妊娠診斷
二、中、晚期妊娠診斷
第三節(jié) 妊娠期母體變化
一、生殖系統(tǒng)
二、乳腺變化
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
四、呼吸系統(tǒng)
五、泌尿系統(tǒng)
六、胃腸道系統(tǒng)
七、代謝系統(tǒng)
八、孕婦體重及管理
第3章 孕前檢查與孕期保健
第一節(jié) 孕前保健
一、孕前準備、孕前檢查
二、圍生期營養(yǎng)
三、圍孕期用藥指導
第二節(jié) 產前保健
一、產前檢查
二、孕婦監(jiān)護與管理
三、胎兒電子監(jiān)護
第三節(jié) 出生缺陷篩查和診斷
一、出生缺陷篩查
二、出生缺陷預防
三、出生缺陷產前診斷
四、出生缺陷胎兒處置
第4章 孕期常見異常
第一節(jié) 妊娠劇吐
第二節(jié) 流產
第三節(jié) 異位妊娠
一、輸卵管妊娠
二、其他部位妊娠
第四節(jié) 前置胎盤
第五節(jié) 胎盤早剝
第六節(jié) 羊水異常
第七節(jié) 胎膜早破
第八節(jié) 早產
第九節(jié) 過期妊娠
第5章 妊娠期并發(fā)癥
第一節(jié)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第二節(jié) 妊娠期肝膽疾病
一、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三、妊娠急性脂肪肝
第三節(jié)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
第四節(jié) 妊娠合并胰腺炎
第五節(jié) 妊娠合并心臟病
第6章 正常分娩
第一節(jié) 分娩動因、影響分娩的因素、枕先露分娩機制
一、分娩動因
二、影響分娩的因素
三、枕先露分娩機制
第二節(jié) 先兆臨產、臨產
一、先兆臨產
二、臨產
三、產程分期
第三節(jié) 第一產程臨床經過及處理
一、產程監(jiān)護及處理
二、產程觀察及處理
第四節(jié) 第二產程臨床經過及處理
一、產程監(jiān)護及處理
二、新生兒
第五節(jié) 第三產程臨床經過及處理
一、臨床評估
二、預防產后出血
第7章 分娩期異常
第一節(jié) 產力異常
一、子宮收縮乏力
二、產程曲線異常
三、對母兒的影響及預防、處理
第二節(jié) 產道異常
一、骨產道異常
二、軟產道異常
第三節(jié) 胎位異常
一、胎頭位置異常
二、臀位
三、橫位
第四節(jié) 剖宮產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術前準備
三、術后觀察及處理
第8章 產褥
第一節(jié) 正常產褥
一、產褥期生理及臨床表現(xiàn)
二、產褥期護理及保健
第二節(jié) 異常產褥
一、產褥感染
二、晚期產后出血
第9章 妊娠及哺乳期合并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及管理
第一節(jié) 妊娠期常見的生殖道感染
一、滴蟲性陰道炎
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三、細菌性陰道病
四、宮頸炎癥
五、尖銳濕疣
六、生殖器皰疹
七、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第二節(jié) 乙肝病毒攜帶
第三節(jié) 梅毒感染
第四節(jié) HIV感染
第10章 產科急救技能
第一節(jié) 肩難產
第二節(jié) 子宮破裂
第三節(jié) 產后出血
第四節(jié) 子癇急救
第五節(jié) 羊水栓塞急救
第六節(jié) 臍帶脫垂
第七節(jié) 孕產婦心肺復蘇
第11章 產科一般技能
第一節(jié) 陰道檢查
一、陰道指檢技術
二、指肛檢查
附:產科陰道檢查記錄(僅供參考)
第二節(jié) 人工破膜術
第三節(jié) 宮頸擴張術
第四節(jié) 手轉胎頭術
第五節(jié) 宮頸裂傷縫合術
第六節(jié) 陰道助產技術
一、胎吸助產
二、產鉗助產
三、臀部陰道助娩
第七節(jié) 子宮雙手壓迫止血法
第八節(jié) 人工胎盤剝離術
第九節(jié) 產后清宮術
第十節(jié) 宮腔填塞止血術
第十一節(jié) 會陰切開縫合術
第十二節(jié) 會陰裂傷處理
第十三節(jié) 試管法測定凝血時間方法
第12章 高危孕產婦評估與安全轉診
第一節(jié) 轉診指征與轉移時機
第二節(jié) 轉診前準備及轉診方式的選擇
一、轉診前準備
二、轉診方式的選擇
第三節(jié) 轉診前及轉診中的處理
一、轉診前的處理
二、轉診中的處理
第四節(jié) 轉診交接和質量評估
第13章 政策法規(guī)及母嬰保健技術考核
第一節(jié) 母嬰保健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規(guī)范
一、母嬰保健法律法規(guī)體系
二、母嬰保健技術規(guī)范
第二節(jié) 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
一、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zhí)業(yè)許可證
二、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
三、出生醫(yī)學證明
第三節(jié) 母嬰保健技術考核
一、母嬰保健技術考核要求
二、母嬰保健技術考核試題(理論)樣題及參考答案
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試題(操作)考核標準
附錄A 母嬰保健技術操作考核評分表(部分評分表,僅供參考)
附錄B 產科指南目錄
章節(jié)摘錄
①枕前位:術者以右手示指、中指沿陰道左后插入,觸及左耳,左手如執(zhí)筆狀垂直地將左葉匙端達胎頭顴骨突或下頜突之下,匙部置于左耳前,將柄部逐漸向下、向中線止于會陰水平,由助手保護鉗柄固定。右手撤出,更換左手進入陰道右側,右手持產鉗右葉于左葉上方滑人陰道,匙部置于胎頭右側,并與左側相對應,檢查無誤后扣合?! 、谧笳頇M位:術者將產鉗旋轉胎頭應先放左葉產鉗,匙部在陰道內手的指導下,沿骶骨凹向內滑進,達胎頭左側,同時柄部向下,落于左側會陰聯(lián)合水平稍下,交助手固定。右葉如前法送至骨盆右側,當匙孔消失后以陰道內示指、中指于匙部下緣向上推壓,繞胎兒面部向胎頭右側恥骨聯(lián)合后方滑動,同時將柄部逐漸下降低于左葉柄部,當右葉滑至胎頭右側枕頦徑上,再抬高右柄使之與左柄相遇,扣合后再帶動柄部逆時針方向繞一大弧,轉90。至枕前位,檢查無誤再行牽引。右枕橫位時放置方法同左枕橫位,但方向相反,右葉為后葉。左葉送入陰道左側繞胎兒面部滑動至恥骨聯(lián)合后,胎頭左側枕頦徑上,扣合后帶動柄部順時針方向繞一大弧轉90°至枕前位,應注意握緊柄部繞的弧度一定要大,匙部才能在一小圈內旋轉,以防止胎兒及母體軟產道損傷?! 、壅砗笪唬盒g者應將手轉至枕前位后再上鉗,除非因骨盆形態(tài)導致的枕后位于原位牽引較安全?! ?.產鉗的扣合 產鉗放置正確時應較容易扣合,如果扣合困難多為產鉗放置位置不當,可將鉗柄輕輕上、下、前、后移動,??煽酆?,切勿強行扣合,以免引起胎兒和產道損傷?! 〕S玫恼{整方法主要是調整第二葉產鉗,使其適合第一葉產鉗,若仍扣合困難則需撤出產鉗重上。調整第二葉產鉗的常用方法是:術者以一手示指、中指伸入陰道誘導第二葉產鉗稍移動,配合柄部下壓或上抬,使兩鎖部在同一水平線上扣合,如果仍扣合困難,則需將兩葉產鉗撤出,檢查后重新放置。產鉗扣合后應立即聽胎心音,胎心音減慢或減弱提示扣合過緊,胎頭或臍帶可能受壓,應及時放開鎖部,進行檢查后再試牽引?! ?.牽引 不論胎頭位置高低,牽引原理均應循產軸牽引,一般牽引達到胎頭仰伸時取下產鉗,胎頭自行娩出。牽引時應先試牽拉,試牽引是術者用右掌面朝下,示指、中指把握柄部橫突,左手放在右手背上,用一指尖頂在胎頭上,進行牽引。如果左手指尖離開胎頭,表示產鉗向外滑脫,應查清原因后再牽引?!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