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驗室診斷學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拉波薩塔(Michale Laposate)、高德祿、 張世俊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拉波薩塔  頁數(shù):4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臨床實驗室診斷學》分22章,以圖表的形式詳細論述了醫(yī)學實驗室的概念、結締組織病與免疫缺陷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組織相容性試驗和移植、感染性疾病、毒理學、嬰幼兒疾病、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等臨床實驗室診斷,附錄中加有臨床實驗室的參考價值。全書圖文并茂,科學實用,指導性強,便于快速查閱,適合臨床各級醫(yī)師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拉波薩塔(Michale Laposate) 譯者:高德祿 張世俊

書籍目錄

第1章 醫(yī)學實驗室中的概念 一、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概念 (一)結果范圍 (二)參考范圍 (三)理想范圍 (四)治療范圍 (五)不適于用范圍解釋的臨床實驗室測試結果 (六)診斷閾值 (七)實驗室測試的靈敏度定義 (八)實驗室測試的特異性定義 (九)確定一個適當?shù)脑\斷閾值 (十)陽性預測值定義 (十一)陰性預測值定義 (十二)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的區(qū)別 (十三)精密度與準確性 (十四)實驗室誤差 二、影響實驗室結果的分析前因素 (一)年齡對實驗室檢查的影響 (二)性別對實驗室檢查的影響 (三)體重對實驗室檢查的影響 (四)患者的實驗前準備對實驗室檢查的影響 (五)患者采血姿勢對實驗室檢查的影響 (六)靜脈、動脈、末梢血測試結果的差別 三、實驗室檢驗分析中的干擾 (一)實驗室分析的干擾因素 (二)藥物對實驗室測試的影響 四、實驗項目選擇指南 (一)篩選試驗的選用 (二)申請?zhí)鄬嶒炇覚z測項目的風險 五、樣本處理和操作 (一)樣本周轉時間的重要性 (二)采血管 (三)血液采集時間 六、細胞損傷和炎癥對實驗室檢測的影響 (一)血漿中受損細胞標志物的釋放 (二)炎癥與急性時相反應的標志物 (三)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學診斷 第2章 方法 一、臨床免疫學方法 (一)抗核抗體檢測 (二)蛋白電泳 (三)單克隆抗體分型 (四)流式細胞儀鑒別細胞類型和檢測細胞表面標志物 (五)特定蛋白比濁法測定 (六)冷球蛋白分析 二、微生物學方法 (一)革蘭染色方法 (二)微生物培養(yǎng)和鑒定 (三)血培養(yǎng) (四)抗菌劑敏感性實驗 (五)直接和間接熒光免疫法檢測抗原 三、血液學方法 (一)血細胞自動計數(shù)和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二)外周血涂片分析 (三)鐮狀紅細胞篩選試驗 (四)血紅蛋白電泳 (五)紅細胞沉降率 四、血凝方法 (一)PT和PTT測定 (二)PT和PTT混合實驗 (三)凝血因子實驗 (四)vWF檢測實驗 (五)血小板聚集實驗 五、輸血和血液存貯方法 (一)ABO/Rh分型 (二)全血組分分離 (三)交叉配血 (四)直接抗球蛋白實驗 (五)間接抗球蛋白實驗 (六)單采 (七)免疫印跡 六、臨床生物化學方法 (一)電解質的測試原理:鈉、鉀、氯 (二)分光光度法測定 (三)血氣測定 (四)尿液分析 (五)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 (六)乳膠凝集反應 (七)質譜分析用于分子檢測 (八)限制性內(nèi)切酶參與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基因突變 第3章 結締組織病與免疫缺陷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系統(tǒng)性結締組織病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二)干燥綜合征 (三)系統(tǒng)性硬化癥/硬皮病 (四)炎性肌肉病 (五)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六)類風濕關節(jié)炎 (七)淀粉樣變性 (八)冷球蛋白血癥 二、免疫系統(tǒng)疾病 (一)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 (二)常見可變性免疫缺陷病 (三)高IgM綜合征 (四)選擇性IgA缺乏癥 (五)迪格奧爾綜合征 (六)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綜合征 (七)補體蛋白缺乏 第4章 組織相容性試驗和移植 一、引言 二、HLA基因與基因產(chǎn)物 三、組織相容性的血清學檢測分析 (一)HLA分型 (二)HLA抗體篩選 (三)交叉配型 四、HLA分型的分子技術 五、實體器官與干細胞移植的組織相容性要求 (一)腎臟 (二)肝臟 (三)心臟 (四)肺 (五)胰腺 (六)角膜 六、造血干細胞移植 第5章 感染性疾病 一、引言 二、感染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查 (一)直接染色 (二)培養(yǎng) (三)抗原檢測 (四)核酸擴增 (五)血清學 三、敗血病與血液感染 (一)菌血癥 (二)立克次體、埃立克體和相關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三)真菌血癥 (四)血液的寄生蟲感染 (五)瘧疾 (六)巴貝斯蟲病 (七)血液的病毒感染 (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EB病毒 (九)巨細胞病毒 (十)細小病毒B19  四、心內(nèi)膜炎:心臟感染 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染 (一)急性細菌性腦膜炎 (二)急性病毒性腦膜炎 (三)慢性腦膜炎 (四)腦炎 (五)腦膿腫 六、骨感染/骨髓炎 七、關節(jié)感染 八、皮膚和周圍軟組織感染 (一)急性細菌性感染 (二)萊姆病 (三)貓抓病和桿菌性血管瘤病 (四)真菌感染 (五)皮膚表現(xiàn)異常的病毒感染 (六)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七)麻疹和風疹 九、眼部感染 十、咽、喉、口腔、耳、眼眶及鼻竇感染 十一、肺部和胸膜感染 (一)肺結核 (二)軍團菌感染 (三)諾卡菌病 (四)肺孢子蟲肺炎 (五)二形性真菌和其他真菌感染 (六)呼吸道病毒感染 十二、胃腸道感染 (一)引起胃腸道感染的病毒 (二)有氧細菌感染 (三)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和其他梭狀芽胞桿菌感染 (四)原蟲感染 (五)腸道寄生蟲感染 (六)食物中毒 (七)肉毒桿菌中毒 十三、腎盂腎炎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 十四、男性生殖道感染 十五、女性生殖道感染 十六、性傳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衣原體感染 (四)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 第6章 毒理學 第7章 嬰幼兒疾病 第8章 血管疾病 第9章 心臟疾病 第10章 紅細胞疾病 第11章 出血和凝血異常 第12章 輸血醫(yī)學 第13章 白細胞、淋巴結和脾臟相關疾病 第14章 呼吸系統(tǒng) 第15章 胃腸道疾病 第16章 肝臟和膽道疾病 第17章 胰腺疾病 第18章 腎臟疾病 第19章 男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 第20章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 第21章 乳腺疾病 第22章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 中英文專業(yè)名詞 附錄 臨床實驗室的參考值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純合性鐮狀細胞性貧血(基因型SS,鐮狀細胞?。┡c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異常聚集有關,導致細胞形狀改變,從血液中被迅速清除。在缺氧條件下血紅蛋白S聚集增強。雖然正常紅細胞壽命約120d,但SS型紅細胞的平均壽命不足30d。Hb電泳顯示多數(shù)紅細胞含有血紅蛋白S、少量血紅蛋白F和血紅蛋白A2。血紅蛋白SS型的病程是慢性溶血的過程,并發(fā)癥較多(通常稱為危害)。慢性溶血導致慢性貧血與生長發(fā)育遲緩、青春期發(fā)育延遲、運動耐受力差、黃疸和膽石癥(因色素性膽結石所致)?;颊咄ǔP枰ㄆ谳斞2l(fā)癥包括血管閉塞(如中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和自發(fā)性脾梗死)、脾阻斷危象、再生障礙危象(最常見細小病毒B19感染骨髓所致)、細菌性敗血癥和溶血危象。細菌感染導致多數(shù)鐮狀細胞貧血患兒在童年喪失脾功能,造成機體對細菌特別易感,如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鐮狀細胞病患者的最常見死亡原因是感染后引發(fā)腦卒中和其他血栓事件。 雜合子(基因型SA,鐮狀細胞特征)基本上無癥狀,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血紅蛋白電泳可檢測到鐮刀血紅蛋白占35%~45%。海拔高等低氧環(huán)境中患者有脾梗死的風險。有趣的是,有血紅蛋白S和β地中海貧血的雙重雜合子的病癥比雜合子SA嚴重,前者血紅蛋白S>50%。而β地中海貧血雜合子血紅蛋白S

編輯推薦

《臨床實驗室診斷學》是一本按照疾病進行分類對檢驗診斷知識進行逐一闡述的簡明讀本?!杜R床實驗室診斷學》的每一部分均由該領域的檢驗專家翻譯,內(nèi)容豐富而規(guī)范,確保了整書的可讀性和一致性?!杜R床實驗室診斷學》圖文并茂,科學實用,指導性強,便于快速查閱,適合臨床各級醫(yī)師閱讀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臨床實驗室診斷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