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郭偉 編 頁數:597
內容概要
本書編者郭偉分37章系統(tǒng)介紹了腔內血管外科技術的基礎知識和臨床應用,全面講解了主動脈夾層、胸及腹主動脈瘤、下肢動脈硬化、頭臂動脈狹窄、內臟及周圍動脈瘤、腎動脈及腸系膜動脈狹窄、靜脈曲張、靜脈血栓、布-加綜合征、血管創(chuàng)傷和血管畸形等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腔內治療技術,重點闡述了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以及靜脈曲張的臨床診治。《腔內血管外科學》內容全面,圖文并茂,是一部血管外科高端參考書,適合普通外科醫(yī)師,血管外科臨床、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篇 血管疾病的診斷與評估
第1章 血管腔內技術與腔內血管 外科學
第2章 超聲在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頸動脈狹窄的超聲診斷
第二節(jié) 椎動脈狹窄的超聲診斷
第三節(jié) 鎖骨下動脈狹窄的超聲診斷
第四節(jié) 腎動脈狹窄的超聲診斷
第五節(jié) 腸系膜動脈疾病的超聲診斷
第六節(jié) 胸主動脈瘤的超聲診斷
第七節(jié) 主動脈夾層的超聲診斷
第八節(jié) 經食管超聲在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第九節(jié) 腹主動脈瘤的超聲診斷
第十節(jié) 超聲在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后隨訪中的應用
第十一節(jié) 超聲在內臟及周圍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
第十二節(jié) 主髂動脈病變的超聲評價
第十三節(jié) 股胭動脈病變的超聲評價
第四節(jié) 脛腓動脈病變的超聲評價
第五節(jié) 血管內超聲(IVUS)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療中的作用
第3章 CTA在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頸動脈狹窄的CT診斷
第二節(jié) 椎動脈狹窄的CT診斷
第三節(jié) 顱內動脈與CTA
第四節(jié) 鎖骨下動脈狹窄的CT診斷
第五節(jié) 腎動脈狹窄的CT診斷
第六節(jié) 腸系膜動脈血管疾病的CT診斷
第七節(jié) 胸主動脈瘤的CT診斷
第八節(jié) 主動脈夾層的CT診斷
第九節(jié) 腹主動脈瘤的CT診斷
第十節(jié) 內臟及周圍動脈瘤的CT診斷
第十一節(jié) 髂動脈及下肢動脈狹窄性病變的CT診斷
第十二節(jié) 肺動脈栓塞的CT診斷
第4章 MRA在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MRA的成像原理
第二節(jié) 頸部血管病變的MRA診斷
第三節(jié) 主動脈病變的MRA診斷
第四節(jié) 腹主動脈分支病變的MRA診斷
第五節(jié) 下肢動脈病變的MRA診斷
第六節(jié) 布一加綜合征的MRA診斷
第七節(jié) 腔靜脈及外周靜脈疾病的MRA診斷
第八節(jié) 血管畸形的MRA診斷
第5章 血管造影技術進展
第一節(jié) 血管造影技術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血管造影成像原理及技術
第三節(jié) 現代血管造影技術進展
第四節(jié) 血管造影的臨床診斷
第二篇 國術期管理與血管腔內基本技術
第6章 術前危險因素評估與控制
第一節(jié) 術前心功能評估
第二節(jié) 術前肺功能評估
第三節(jié) 術前腎功能評估
第四節(jié) 術前肝功能評估
第五節(jié) 術前腦血管評估
第六節(jié) 術前血糖評估和處理
第7章 圍術期監(jiān)測
第一節(jié) 心電、血壓、呼吸監(jiān)測方法與意義
第二節(jié) 心肺腎功能監(jiān)測方法與意義
第三節(jié) 凝血狀況監(jiān)測方法與意義
第四節(jié) 切口與穿刺部位監(jiān)測與意義
第五節(jié) 術后病變部位的檢查方法與意義
第8章 腔內血管外科常用抗栓藥物
第一節(jié) 抗凝藥物
第二節(jié) 抗血小板藥物
第三節(jié) 擴張血管藥物
第四節(jié) 兼有抗血小板及擴張血管作用的藥物
第五節(jié) 溶栓藥物
第9章 對比劑腎病
第一節(jié) 對比劑的種類及理化性質
第二節(jié) 對比劑腎病的概念及臨床意義
第三節(jié) 對比劑腎病的發(fā)病機制
第四節(jié) 發(fā)生對比劑腎病的危險因素
第五節(jié) 對比劑腎病的防治
第10章 血管外科雜交手術室
第一節(jié) 雜交手術室構建與人員配備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和患者的護理
第11章 穿刺與止血技術
第一節(jié) 穿刺技術
第二節(jié) 動脈穿刺
第三節(jié) 靜脈穿刺
第四節(jié) 止血技術
第12章 鞘管與鞘管技術
第13章 導絲與導絲技術
第一節(jié) 導絲的分類、結構、特點
第二節(jié) 導絲操作的一般原則
第三節(jié) 選擇導絲的一般原則
第14章 導管與導管技術
第一節(jié) 導管的分類、結構、特點
第二節(jié) 如何應用不同的導管
第15章 球囊與支架
第一節(jié) 球囊
第二節(jié) 支架
第三節(jié) 單軌系統(tǒng)
第16章 腔內治療特殊器材與應用技術
第一節(jié) CT0病變輔助器材
第二節(jié) 微導管
第三節(jié) 切割球囊
第四節(jié) 外周覆膜支架
第五節(jié) 溶栓及機械取栓
第六節(jié) 遠端栓子保護裝置
第17章 血管造影技術
第一節(jié) 動脈造影術
第二節(jié) 靜脈造影術
第18章 血管栓塞與溶栓技術
第一節(jié) 血管栓塞技術
第二節(jié) 插管溶栓技術
第19章 再狹窄與閉塞的處理技術
第一節(jié) 再狹窄的原因及發(fā)生率
第二節(jié) 目前處理再狹窄的主要方法
第三篇 血管疾病的腔內治療
第20章 頭臂動脈狹窄的腔內治療
第一節(jié) 頸動脈狹窄的腔內治療
第二節(jié) 椎動脈狹窄的腔內治療
第三節(jié) 弓上分支動脈病變的腔內治療
第21章 主動脈縮窄的腔內治療
第一節(jié) 病因、病理、流行病學
第二節(jié) 臨床表現與診斷
第三節(jié) 術前準備
第四節(jié) 腔內技術操作
第五節(jié) 并發(fā)癥與處理
第六節(jié) 療效評價
第22章 腎動脈狹窄的腔內治療
第一節(jié) 病因、流行病學及病理生理學
第二節(jié) 臨床表現及檢查方法
第三節(jié) 篩查與診斷
第四節(jié) 腎動脈腔內治療
第五節(jié) 腔內治療后的療效評價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進入20世紀90年代,血管腔內技術發(fā)展的步伐顯然加快了。如果說鎳鈦合金支架的研制成功使狹窄性動脈病的腔內治療逐步走向成熟,那1991年Parorli報道將支架型血管成功應用于臨床絕對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也標志著擴張性動脈疾病真正微創(chuàng)腔內治療的開始。分叉支架型人T血管、三分又支架型血管、多分支支架型血管、開窗支架型血管等在此后的10年中應運而生。從真性動脈瘤到假性動脈瘤再到主動脈夾層,從腎下主動脈到胸主動脈再到胸腹主動脈、主動脈弓和升主動脈。經驗在飛速積累,挑戰(zhàn)在不斷延續(xù)。20年前,腔內僅適用于局限性病變,而外科適合所有不同程度病變。有嚴重并存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外科,但同樣因病變彌散也不適合腔內。但支架和支架型血管改變了現狀,讓更復雜的病變能夠進行腔內治療?;颊咝枨蠛图夹g發(fā)展推動了天平逐步向腔內治療傾斜。如果說血管腔內技術是在最近20年內逐步走向成熟的話,設備和器材發(fā)展對技術的推動功不可沒。如今,先進的血管成像系統(tǒng)不僅讓我們能夠以更少的輻射劑量和對比劑、更快的速度觀察到更大范圍、更微細的血管、更細致的病變,不僅是血流,而且包括血管壁和血管外組織。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這是行使高質量血管腔內技術的重要保證。腔內器材的改進也體現在技術實施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不同部位、不同質地、不同型號的穿刺套裝到操作完成后的封堵裝置;從不同形狀、直徑、長度、質地的導絲導管與鞘管到制作工藝精良的多種材料、形態(tài)、特點的球囊與支架。一切正在向更方便、更實用、更精細的方向發(fā)展。更細的導絲平俞和單軌操作系統(tǒng)、攜載藥物的球囊與支架、旋切與旋磨、冷凍與內照射、激光與血管內超聲……腔內處理血管病變我們有更多選擇。從動脈狹窄性疾病到擴張性疾病、從靜脈阻塞性疾病到反流性疾病、從后天獲得性血管疾病到先天性血管畸形,m管腔內技術幾乎影響到每一類血管疾病的治療。開口病變、分又病變、多階段病變、長段閉塞病變、栓塞與栓病變、動脈瘤等,無不留下腔內治療方式、方法和結果的證據。不僅如此,腔內治療引起的并發(fā)癥也正越來越多的通過腔內方法解決。隨著腔內技術的發(fā)展,腔內治療即時失敗率、需緊急外科干預率和臨床惡化率也將逐步降低。藥物支架與球囊、分支支架、器材微型化、低毒性對比劑、各種再通技術和支架及支架型血管的合理化設計終將成為現實,并將成為改善腔內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這些現狀與發(fā)展成果已經和正在改變血管疾病的治療模式。從美國多個數據庫獲得的住院患者資料表明:隨著支架和輸送系統(tǒng)的不斷改進及血管腔內治療技術的不斷成熟,對于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接受腔內治療的患者數量呈逐漸增多的趨勢,而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數量則明顯下降。
編輯推薦
《腔內血管外科學》是由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