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類聚(上下冊)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  作者:盛增秀//陳勇毅//竹劍平//王英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脈學是中醫(yī)診斷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源遠流長,特色鮮明,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瑰寶,也是世界醫(yī)學領(lǐng)域中特有的診斷方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在中醫(yī)學文獻中,有關(guān)脈學的論著十分豐富,異彩紛呈,惜乎古今未能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更缺乏一部集脈學之大成的專著。有鑒于此,本書作者在搜集自秦漢至清末近一百種有關(guān)脈學論著的基礎(chǔ)上,采取“以類相聚”的類書編寫方法,編成一部鴻篇巨制——《脈學類聚》(盛增秀、陳勇毅、竹劍平、王英主編)。
本書分上、下兩冊,內(nèi)容涉及診脈大法、諸脈形象、諸脈主病主治等方面,具有文獻資料豐厚、編排體例清晰、內(nèi)容切合實用等特點,是中醫(yī)臨床、教學和科研不可或缺的大型工具書,適用于廣大中醫(yī)、中西醫(yī)結(jié)合人員閱讀和查考,也是中醫(yī)院校學生和中醫(yī)愛好者良好讀物。

書籍目錄

上冊
 診脈大法
  一、診脈部位
   (一)三部九候
  ?。ǘ┤擞?、氣口、趺陽、太溪、太沖
  ?。ㄈ┐缈?br />  二、脈象種類及脈學綱領(lǐng)
  三、診法要點
  ?。ㄒ唬┰\脈時間
   (二)指法
  ?。ㄈ┱{(diào)神平息
  ?。ㄋ模┰\脈姿勢
   (五)七診
  ?。┖蛎}五十至
   (七)兼察尺膚
  ?。ò耍┓A賦與脈
   (九)脈貴有神有根以胃氣為本
  ?。ㄊ┟}有變遷
   (十一)診脈宜久候
  ?。ㄊ┚貌∶}象
  ?。ㄊ┠挲g與脈象
  ?。ㄊ模┤焉锩}象
  ?。ㄊ澹┟}與臟腑
   (十六)脈與時令節(jié)氣
  ?。ㄊ撸┟}與病因
  ?。ㄊ耍┖推讲徊『烷L壽之脈
  ?。ㄊ牛┰\脈決斷吉兇生死宜忌和病情轉(zhuǎn)歸
   (二十)辨脈疑似真假
  ?。ǘ唬┍嫫娼?jīng)八脈
  ?。ǘ┢娈惷}象
  ?。ǘ┟}有陰陽相乘從橫逆順伏匿
  ?。ǘ模┟}有損至
  ?。ǘ澹┧脑\合參
  ?。ǘ┟}與運氣
  ?。ǘ撸┰\脈須明上下來去至止六字
  
下冊
 諸 脈 形 象
  一、浮脈形象
  二、沉脈形象
  三、遲脈形象
  四、數(shù)脈形象
  五、大脈形象
  六、細脈小脈形象
  七、長脈形象
  八、短脈形象
  九、虛脈形象
  十、實脈形象
  十一、洪脈形象
  十二、微脈形象
  十三、滑脈形象
  十四、澀脈形象
  十五、緩脈形象
  十六、緊脈堅脈形象急脈附見
  十七、弦脈形象
  十八、軟脈形象濡脈同見
  十九、弱脈形象
  二十、芤脈形象
  二十一、促脈形象
  二十二、革脈形象
  二十三、牢脈形象
  二十四、動脈形象
  二十五、伏脈形象
  二十六、散脈形象
  二十七、結(jié)脈形象
  二十八、代脈形象
  二十九、脈象類比
 諸脈主病主治
  一、浮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沉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三、遲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四、數(shù)脈及兼脈主病主治疾急躁脈同見
  五、大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六、小脈細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七、長脈及兼脈主病主治脈上魚入尺附見
  八、短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九、虛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實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一、洪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二、微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三、滑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四、澀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五、緩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六、緊脈及兼脈主病主治急堅脈附見
  十七、弦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十八、軟脈及兼脈主病主治濡脈同見
  十九、弱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芤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一、促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二、革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三、牢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四、動脈及兼脈主閏主治
  二十五、伏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六、散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七、結(jié)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八、代脈及兼脈主病主治
  二十九、多脈兼述主病主治
  三十、清濁脈象及主病主治等
附錄A 脈學歌訣
附錄B 引用主要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醫(yī)脈真經(jīng)》三才天地人,三部寸關(guān)尺。凡人左右手分寸關(guān)尺者,六脈之會也。寸部屬陽,取法于天;尺部屬陰,取法于地;關(guān)部陰陽相交,蓋取諸人,合三部,凡一寸九分。寸在前,尺在后,而關(guān)處其中。從關(guān)至魚際,陽得九分,有奇數(shù)焉;從關(guān)至尺澤,陰得一寸,有偶數(shù)焉。故關(guān)前為陽,其脈常浮而速;關(guān)后為陰,其脈常沉而遲;關(guān)居兩境之間,介乎一陰一陽,上可以通天,下可以通地,陽出陰人以關(guān)為限也。是以寸部脈病,病在頭目胸膈之上;關(guān)部脈病,病在腹脅胃脘之中;尺部脈病,病在臍腹腰腳之下。三部之中各有浮、中、沉,是之謂九候。候者,隨其浮、中、沉舉按而消息之。浮為陽,陽脈行之于皮膚。沉為陰,陰脈行之于筋骨。中為胃氣,胃氣行乎肌肉之中。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胃氣居中者,其為人之本歟。所謂魚際尺澤又不徒名也,寸上一分,掌骨后際如魚之頸際,故日魚際。尺脈之外,余脈入而不出,如人深澤,故日尺澤,有其名必有其義云。三部九候俱以胃氣為本。(察脈總括·三部九候論)《脈訣刊誤》通真子日:《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述三部,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謂寸關(guān)尺也。(卷上·診候人式歌)《素問》日:人有三部,部有九候,乃各于動脈現(xiàn)處候之,分九候。今《脈訣》所歌,以寸關(guān)尺三部,每三部內(nèi)有浮中沉三候。浮以候腑,中以候胃氣,沉以候臟,通一手三部為九候也。(卷上·診候人式歌)診脈之時,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寸為陽,為上部;主頭項以下至心胸之分。關(guān)為陰陽之中,為中部;主臍腹胠脅之分。尺為陰,為下部。主腰足脛股之分。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為九候也。(附錄·三部所主)《傷寒瑣言》凡診脈須分三部九候,每部必先浮診三候,輕輕手在皮膚之上,候脈來三動是也。中診三候,沉診三候,三而三之,而成九候,然后知病之淺深表里,以為處治之標的,豈可忽略于脈而欲求病之所在乎?(傷寒用浮中沉三脈法)《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三部九候論篇》帝日:愿聞天地之至數(shù),合于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日:天地之至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diào)虛實,而除邪疾。帝日:何謂三部?岐伯日: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王注在額兩旁,動應于手。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在鼻孔下兩旁,近于巨髂之分,動應于手。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在耳前陷中者,動應于手。中部天,手太陰也。在掌后寸口中,是謂經(jīng)渠,動應于手。中部地,手陽明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合谷之分,動應于手。中部人,手少陰也。在掌后兌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于手。下部天,足厥陰也。在足大指本節(jié)后二寸陷中,太沖之分。下部地,足少陰也。

編輯推薦

《脈學類聚(套裝全2冊)》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脈學類聚(上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本書內(nèi)容涉及診脈大法、諸脈形象、諸脈主病主治等方面,具有文獻資料豐厚、編排體例清晰、內(nèi)容切合實用等特點,是中醫(yī)臨床、教學和科研不可或缺的大型工具書,適用于廣大中醫(yī)、中西醫(yī)結(jié)合人員閱讀和查考,也是中醫(yī)院校學生和中醫(yī)愛好者良好讀物
  •   此乃脈學集大成之作,對于欲精研脈學之人十分寶貴。
  •   以前一直認為古人對脈學的認識沒有后來人足,但是看過此書后才發(fā)現(xiàn)不對。雖然全是文言文,但全是精髓,學脈必讀!


  •   一本非常齊備的脈學巨著,可見編寫組費了不少心血,值得購買
  •   內(nèi)容挺全面,好書
  •   內(nèi)容全面,印制精美。
  •   此書是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書的份量可見!
  •   內(nèi)容,紙質(zhì),印刷質(zhì)量,封面都是我喜歡的類型。很不錯。
  •   類似工具書,相當不錯的
  •   寫很全面,還在學習中,受益匪淺。
  •   我看書喜歡類比分析,此書恰如是,好書,值得擁有
  •   聽朋友說這本書很好,最近有點忙所以要過段時間看。
  •   詳細啊
  •   這本書按照脈學的所有內(nèi)容為討論線索,將古代相關(guān)書籍中的相關(guān)記載整理出來,使讀者可以綜合的認識到一個知識點的各個層面,但是,因為古書本身的良莠不齊,其中記載的內(nèi)容需要有選擇性的學習和運用。
  •   剛剛收到,看得不太明白!
  •   第一次當當購物
    送貨速度較快
    書比書店要便宜30塊有碰到活動打折12%
    感覺很劃算啊~
  •   紙質(zhì)不錯。適合查閱。
  •   幫朋友購買的,好書,喜歡
  •   感覺讀脈學還是分開好
  •   是一套不錯的工具書,現(xiàn)在正在研究脈學,所以買了。 里面搜集的資料蠻多的,很不錯。缺點是紙張偏厚及價格偏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