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王義祁,胡順強 主編 頁數:259 字數:23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中藥學、方劑學常識及研刁之法,談常識簡潔明了,教方法循循善誘,巧記中藥有妙法,熟記方劑有真趣,旨在立足于“授人以漁”;收載近150味中藥。常用藥物歸類述要,重點藥物詳分縷析,有“綱舉目張”之妙;收載代表方劑100余首,主要方劑擇要釋義,常用方劑分類明晰,學一方而明理法,可收“舉一反三”之功;引名家軼事、杏林掌故,享中醫(yī)文化之趣。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中藥方劑入門之道 中藥學初識 中藥與“本草”釋義 中醫(yī)眼中的“地道藥材” 病有陰陽,藥分溫涼 巧辨五味,各尋所歸 用藥有禁忌,三思再下筆 生病用藥時,飲食重忌口 煎藥器皿哪種最好 煎藥用水與煎藥“火候” 區(qū)別藥材質地,掌握不同煎法 用藥劑量——中醫(yī)治病的“不傳之秘” 服藥方法——中醫(yī)療效的“決勝之機” 如何學好中藥學 中藥記憶妙法多 方劑學初識 制方如治國——處方也有君臣序 變不離宗——淺議方劑的變化 法“制”方劑——談治法與方劑的關系 選貴的不如選對的——選對劑型能增效 方藥界的“向導”——談談“藥引”的作用 學習方劑學的四個要素 方劑記憶有訣竅第二章 常用中藥選議 解表藥 麻黃——外感第一藥 趣說紫蘇的由來 白芷止痛又美容 幸得辛夷鼻病瘥 清熱藥 石膏與清代名醫(yī)張錫純 滋陰潤燥“知母”情 巧得黃連救父命 黃芩——良藥苦口救時珍 清涼解毒金銀花 肺癰要藥魚腥草 蒲公英——內服外用治癰靈 瀉下藥 大黃——推陳致新猛將軍 芒硝與玄明粉 祛風濕藥 威靈仙——靈驗賽神仙 桑寄生——擅治風濕癱 芳香化濕藥 蒼術——祛濕明目消毒靈 砂仁——化濕行氣安胎良藥 利水滲濕藥 茯苓——蘇轍療疾重茯苓 金錢草——利膽排石是良藥 利尿通淋話車前 茵陳——三月茵陳治病神 溫里藥 附子——藥雖有毒療效好 吳茱萸——令楚王垂青的中藥 理氣藥 陳皮——化痰理氣功效良 佛手——理氣良藥仙女賜 消食藥 山楂消積又降脂 神曲治愈光緒宿疾 止血藥 三七止血效如神 血證良藥仙鶴草 端午時節(jié)艾飄香 活血化瘀藥 川芎——化瘀祛風善止痛 丹參——心血管病人的守護神 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奇 婦科良藥益母草 神農奇遇骨碎補 化痰止咳平喘藥 化痰止嘔半夏良 亦藥亦食話桔梗 貝母家族成員多 杏仁——止咳平喘更美容 安神藥 遠志成就功名,妙得棗仁安神 安神良藥柏子仁 平肝息風藥 天麻——天賜圣物藥神奇 治“龍體”之疾的地龍 補虛藥 從“人參狀元”,翁同口談人參功用 山藥——轉敗為勝輸者遇 常服刺五加,強壯有壽加 甘草——本草王國中之“國老” 杜仲原來是人名 淫羊藿——中藥中的“偉哥” 熟地黃——難民獲救遇名醫(yī) 何首烏——烏發(fā)養(yǎng)顏益精血 益腎延年話枸杞 收澀藥 桑螵蛸與海螵蛸 五味子與五倍子第三章 代表方劑節(jié)說 解表劑 麻黃湯——天然絕配之“經方” “和方之祖”的桂枝湯 溫散肺飲小青龍 “辛涼平劑”銀翹散 益氣解表敗毒散 附:解表劑類方 瀉下劑 峻下熱結的大承氣湯 麻子仁丸以潤求通 溫陽通下的溫脾湯 逐水峻劑十棗湯 附:瀉下劑類方 和解劑 和諧表里保平安——小柴胡湯 肝氣舒暢心也開——逍遙散 調和腸胃的半夏瀉心湯 附:和解劑類方 清熱劑 清氣分熱劑——白虎湯 清營涼血劑——清營湯 清熱解毒劑——黃連解毒湯 外科癰腫良方——五味消毒飲 熱毒血痢要方——白頭翁湯 清肝火濕熱劑——龍膽瀉肝湯 清虛熱代表方——青蒿鱉甲湯 附:清熱劑類方 溫里劑 理中湯——療中焦脾胃虛寒 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 四逆湯力專救逆扶危 當歸四逆湯養(yǎng)血通脈 黃芪桂枝五物湯,血虛風痹用之良E 附:溫里劑類方 補益劑 益氣升提除大熱——補中益氣湯 補益心脾治血虛——歸脾湯 補陰基礎方——六味地黃丸 補腎之祖方——腎氣丸 附:補益劑類方 固澀劑 澀腸固脫治久痢——真人養(yǎng)臟湯 補腎澀精用金鎖——金鎖固精丸 附:固澀劑類方 安神劑 天王補心丹何以冠“天王” 治臟躁良方——甘麥大棗湯 附:安神劑類方 開竅劑 “涼開三寶”之一的安宮牛黃丸 蘇合香丸——溫開代表方 附:開竅劑類方 理氣劑 半夏厚樸湯,專治“梅核氣” 蘇子降氣湯——上實下虛喘咳方 旋復代赭湯治胃虛痰阻 附:理氣劑類方 理血劑 補陽還五湯——補氣活血治偏癱 生化湯宜產后嘗,惡露腹痛服之良 小薊飲子治尿血 附:理血劑類方 治風劑 川芎茶調散——風邪頭痛服之良 消風散——風濕癢疹用之康 鎮(zhèn)肝熄風湯,功專制亢陽 附:治風劑類方 治燥劑 杏蘇散——輕宣涼燥方 百合固金湯——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劑類方 祛濕劑 燥濕健脾的平胃散 治黃疸良方——茵陳蒿湯 獨活寄生湯,久痹服之康 附:祛濕劑類方 祛痰劑 二陳湯——治痰通用之方 仲齡止嗽散,救其一條命 附:祛痰劑類方 消導劑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食劑類方 驅蟲劑 烏梅丸治膽道蛔蟲癥 附:驅蟲劑類方 附表1 常用中藥性味組合與功用 附表2 中醫(yī)臨床新方選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藥方劑入門之道 一、中藥學初識 ?。ㄒ唬┲兴幣c“本草”釋義 從中藥房抓的、需要熬的藥是不是就叫中藥呢?或者中國從古到今都在用的藥就叫中藥?這都還不夠準確。我們也無需多加深究,只講中藥最為重要的一個特性——中藥是指在中醫(yī)中藥基本理論指導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比如,植物藥五味子,中藥理論認為它味酸,具收斂之性,可以止咳,各種寒、熱、虛、實咳嗽都可以用。如果一個醫(yī)生用它治肺氣虛的咳喘無力,它就是中藥,因為它是在中醫(yī)、中藥理論的指導下使用的。如果另一個醫(yī)生用它來治肝炎,目的是降低一種肝臟中轉氨酶的釋放量,那是在西醫(yī)病理、藥理理論的指導下使用。它便不是作為中藥來使用了。 中藥在古代稱為“本草”,是因為中藥中草類植物最多,也因為這個緣故,《說文解字》把“藥”解釋為“治病草”。自從西藥傳人我國以后,人們?yōu)榱吮硎緟^(qū)別,便將我國傳統(tǒng)應用的藥物稱之為“中藥”?! ≈兴幰话惆ㄖ参锼帯游锼?、礦物藥三大類。其中植物類中藥又可分為草類、木類、果類、菜類、谷類等多種類別。動物類中藥也有蟲類、魚類、貝類、鳥類、禽類、獸類等之分。礦物類中藥則包括可供藥用的天然礦物、礦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動物化石等?! ∪绻凑账幉牡纳a來源區(qū)分,中藥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別。還有一些中藥屬天然藥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膠、枯礬就是分別用植物、動物、礦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藥物?! ∥覈鴤鹘y(tǒng)藥物除了有“中藥”、“本草”的名稱之外,近二三十年來,“草藥”或“中草藥”的名稱也流行一時。但實際上,草藥也是中藥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廣泛流傳于民間,而醫(yī)者應用較少,文獻資料比較簡略,且加工炮制尚欠規(guī)范的部分天然藥。應該說,現在的中藥也是來源于以前的草藥。還有民族藥,如藏藥、蒙藥、維藥、傣藥、苗藥、彝藥等,是與中藥完全對等的,甚至藥材都有部分重疊,只不過指導理論不同,各有所長。
編輯推薦
中醫(y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是國學中的精粹,研習中醫(yī)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良好的悟性,修養(yǎng)和堅持不懈的知識與實踐的積累,愿志于此道的讀者們在中醫(yī)研習之路上走得更遠……謹以此書獻給喜歡中醫(yī),從事中醫(yī)以及想要了解中醫(yī)的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