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形態(tài)實驗及彩色圖譜

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李建國  頁數:229  字數:357000  

內容概要

本書為中醫(yī)院校課程體系改革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分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及實驗圖譜三部分?;A實驗主要包括相關的細胞實驗,染色體實驗,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寄生蟲等實驗,皮膚、上皮、結締、神經、肌組織等實驗,視覺、聽覺實驗,以及血液循環(huán)、炎癥、腫瘤有關的實驗。綜合性實驗主要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內分泌系統(tǒng)正常組織結構及常見病理變化,傳染病及常見人體寄生蟲所致的病理變化。實驗圖譜部分由375幅圖組成。本書內容精練,結構、圖譜清晰,可作為中醫(yī)院校教材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實驗  實驗一 細胞的基本結構  實驗二 細胞器的結構  實驗三 細胞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實驗四 ABo血型的遺傳分析  實驗五 PTC嘗昧能力的遺傳分析  實驗六 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標本的制備和觀察  實驗七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的核型分析  實驗八 人類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標本制備”  實驗九 人類體細胞G顯帶染色體的核型分析  實驗十 人類性染色質檢測  實驗十一 消毒滅菌法  實驗十二 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觀察  實驗十三 基礎培養(yǎng)基的制備  實驗十四 細菌的分離及培養(yǎng)附:厭氧培養(yǎng)法  實驗十五 細菌代謝產物的觀察  實驗十 六病原性球菌的檢查  一、病原性球茵的形態(tài)觀察  二、病原性球茵在血平板上的茵落特點  三、病原性球茵分離鑒定步驟  四、葡萄球茵血漿凝固酶試驗(玻片法)  實驗十七 腸道桿菌的檢查  一、腸道桿菌未知標本分離鑒定步驟  二、主要腸道桿茵在中國藍、SS瓊脂、麥康凱平板上的菌落特點  三、大腸埃希菌、傷寒沙門茵、志賀茵主要生化反應的觀察  實驗十八 病毒的培養(yǎng)方法  一、動物接種  二、雞胚接種  三、細胞培養(yǎng)  實驗十九 真菌  一、單細胞真菌的形態(tài)觀察  二、多細胞真菌形態(tài)觀察  三、真菌菌落觀察  實驗二十 螺旋體  實驗二十一 免疫細胞的檢測  一、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試驗(小吞噬試驗)  二、小白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試驗(大吞噬試驗)  三、E花環(huán)形成試驗  四、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實驗二十二 線蟲  一、似引蛔線蟲(蛔蟲)  二、毛首鞭形線蟲(鞭蟲)  三、鉤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四、蠕形住腸線蟲(蟯蟲)”  五、班氏吳策線蟲(班氏絲蟲)和馬來布魯線蟲(馬來絲蟲)  六、旋毛形線蟲(旋毛蟲)  實驗二十三 吸蟲  一、華支睪吸蟲(肝吸蟲)  二、布氏姜片吸蟲  三、衛(wèi)氏并殖吸蟲(衛(wèi)氏肺吸蟲)和斯氏貍殖吸蟲  四、日本裂體吸蟲(日本血吸蟲)  實驗二十四 絳蟲  一、鏈狀帶絳蟲(豬帶絳蟲)  二、肥胖帶絳蟲(牛帶絳蟲)  三、細粒棘球絳蟲(包生絳蟲)  實驗二十五 原蟲  一、溶組織內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和結腸內阿米巴(結腸阿米巴)  二、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  三、陰道毛滴蟲(陰道滴蟲)  四、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  五、剛地弓形蟲”  六、卡氏肺孢子蟲  實驗二十六 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  一、蚊  二、蠅、白蛉、蚤和虱  三、蜱和螨  實驗二十七 上皮組織  實驗二十八 結締組織  實驗二十九 血液  ……第二部分 綜合性實驗第三部分 實驗圖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礎形態(tài)實驗及彩色圖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