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的決策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吳元華  頁數:509  

內容概要

  《務實的決策:新加坡政府華語文政策研究》共分14個章節(jié),主要對新加坡政府華語文政策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執(zhí)政初期對華文教育的立場與重要措施、從政治觀點論政府不能提高華文地位的原因、從語言計劃的觀點論華文地位的變化、從教育策略的觀點論華文教育的式微、建國方略與語文規(guī)劃等。

作者簡介

  吳元華,博士。新加坡南洋大學第一等榮譽文學士、文學碩士:南洋理工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南大從事行政、語文教學與研究工作;80年代受邀擔任新加坡報業(yè)控股集團英文《海峽時報》高級編輯,中文《新明日報》總編輯;90年代至2007年任《聯合早報》副總編輯;1998年起應邀兼任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客座副教授。吳博士是新加坡資深的媒體高級編輯,也是研究新加坡政治文化、教育與語文政策的學者,對人民行動黨政府的治國理念及施政方針有深入的了解與體會。他曾采訪李光耀總理與吳作棟總理對中國的國事訪問,熟悉中國國情與發(fā)展趨勢。2006年起應邀擔任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為中國官員開辦的公共管理碩士和管理經濟學碩士課程客座教授,講授新加坡政府的媒體、教育、語文與公共政策課題。他也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媒體學科專業(yè)顧問,新加坡新躍大學中文與翻譯課程顧問,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教育部語信司、廣州暨南大學海外華語研究中心咨詢專家,福建省莆田學院董事會董事。2003年獲新加坡教育部頒發(fā)“教育服務獎狀”;著作20余冊。

書籍目錄

前言務實的語言規(guī)劃——序吳元華《務實的決策》原版序上編?。?954年人民行動黨創(chuàng)立至1965年新加坡共和國獨立)第一章 研究動機、范圍、方法與名詞解釋一、研究動機(一)這是對新加坡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決策(二)仍待研究的重要課題二、研究范圍從1954年人民行動黨建黨到1965年新加坡獨立時三、研究方法(一)探討行動黨與華社的密切關系背景(二)綜述李光耀對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三)論述行動黨與政府的政治議程和教育策略(四)從政治情勢、語言計劃與教育策略的觀點論華文地位的變化四、主要名詞解釋第二章 人民行動黨的華文與華文教育政策1954-1959一、行動黨反對殖民地政府的華文教育政策二、李光耀參加華文教育調查委員會,爭取母語地位三、行動黨發(fā)表有關華文教育的備忘錄四、行動黨為受華文教育者爭取參政權五、李光耀為華校中學生與工人仗義執(zhí)言(一)為華校中學生反對征兵辯護(二)為華校中學聯申請注冊(三)調解福利巴士工潮六、受華文教育者是行動黨的忠誠支持者(一)1955年4月2日立法議院選舉(二)1957年12月21日市議會選舉(三)1959年5月30日立法議院選舉第三章 執(zhí)政初期對華文教育的立場與重要措施一、行動黨的教育哲學與目標(一)建立統(tǒng)一的教育制度(二)實行多種語文政策二、政府著手改革華文教育體制(一)大刀闊斧、破舊立新(二)華英文混合中學實驗(三)華文中學改制與引起之爭論(四)因改制而引發(fā)的罷考風波(五)以《理解與寫作》取代《中華語文》與引起之爭論三、政府提醒華社勿以勢眾而爭取提升華文地位(一)中華總商會要憲法列明華文為官方語文之一(二)政府重申華文原為官方語文之一第四章 李光耀對華文地位的基本立場剖析一、最杰出的華裔政治家(一)注重教育的增值效益(二)調整教育政策配合時代需求二、以身為華裔而感到自豪(一)以自己能說華語“證明我是華人”(二)重視優(yōu)良的華族傳統(tǒng)三、以新加坡的最高利益為依歸(一)提醒新加坡華人:“中國是中國,我們是我們”(二)堅持“我是新加坡華人,并不是中國人”的身份四、認真學習中華語文(一)學習華語文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二)勤學不懈,學以致用五、掌握母語,建立自尊心與自信心(一)認為完全接受英文教育會失去自信心(二)以親身經歷強調認識本族文化的重要性六、對華校學生贊許有加(一)表揚華校生是“改變社會的生力軍”(二)贊賞華校生“有不屈不撓的骨氣”七、送兒女進入華校接受母語教育堅信兒女應該有穩(wěn)固的母語基礎八、對華校新生人數銳減的反應(一)重申“這是家長的自由選擇”(二)對華文政策的反思與感嘆第五章 從政治觀點論政府不能提高華文地位的原因一、行動黨政府堅持全民利益大原則(一)支持華文,但不鼓吹華文的特殊地位(二)要建立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二、行動黨爭取與馬來亞聯合邦合并以實現獨立(一)行動黨邁向泛馬來亞政黨目標(二)培養(yǎng)包容各民族文化的馬來亞人文化三、行動黨主張以馬來語為國語(一)馬來語是本區(qū)域的主要通用語(二)勸說華人學習并應用馬來語四、新加坡因華族人口眾多而被指為“華人城市”(一)聯合邦馬來人害怕新加坡華人影響他們的既得利益(二)行動黨政府提醒華人勿陷入排華浪潮中五、新加坡被別有居心者形容為“第三個中國”六、行動黨駁斥反對派所謂“消滅華文”的指責(一)反對黨反對以馬來語為國語(二)行動黨抨擊反對黨妖言惑眾第六章 從語言計劃的觀點論華文地位的變化一、語言計劃是解決語文問題的政治手段發(fā)展中國家特別重視語言計劃二、新加坡政府的語言計劃(一)復雜的語文狀況妨礙國家建設(二)政府領袖制訂語言計劃三、在語言計劃下華文獲得官方地位(一)多種語言制度使母語教育納入主流(二)華文及其他民族語文為輔助官方語文(三)華文教育界主張?zhí)岣哂⑽某潭人?、雙語制度確保華文教育薪盡火傳(一)雙語教育概念由來已久(二)政府實施雙語政策的主要目標(三)母語與英語在新環(huán)境里的相輔作用第七章 從教育策略的觀點論華文教育的式微一、行動黨主張教育學以致用教育是國家培訓人力資源的投資二、行動黨政府視教育為立國之本(一)通過教育培養(yǎng)國民對國家效忠感(二)社會工程的教育策略(三)政府強調英文的重要性三、教育是社會地位與經濟效益的踏板(一)華文非高尚職業(yè)與高收入的語言(二)英文是個人事業(yè)成功的標志四、華社對華校式微的反應(一)中華總商會論新生銳減原因與補救辦法(二)華文文教界的宣傳與勸學運動五、教育部駁斥“政府消滅華文教育”的指責政府重申家長可以自由為子女選擇任何語文學校六、華文教育式微的其他原因(一)華校未采取必要措施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二)華文不能作為學校里的第一語文第八章 政府希望南洋大學成為馬來亞人大學一、行動黨及政府表示支持南大(一)肯定南大的存在價值并資助學生(二)發(fā)表評論,維護南大的利益(三)政府雖未承認學位,但提前聘用南大畢業(yè)生二、政府對南大的期望與要求(一)南大不能成為“一族獨享”的純華文大學(二)南大須與馬來亞大學密切合作(三)政府關注南大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困境(四)政府堅持南大必須改組三、行動黨及政府對南大學位的立場(一)行動黨對南大學位未受承認表示關懷(二)政府保證在各方面幫助南大學生(三)政府接受南大學位為聘用公務員標準(四)政府正式承認南大學位第九章 結論一、政治與經濟現實限制華語文發(fā)展空間二、1954-1959:行動黨主張統(tǒng)一教育制度三、1959-1965:政府為長期教育目標奠定基礎(一)華文地位獲得提升(二)政府關注華語文的政治性四、英文的實用價值受到重視五、華語文保留延續(xù)的生命力下編?。ㄈA語文在新加坡的現狀與前景)第十章 論新加坡華語文的政治價值第十一章 建國方略與語文規(guī)劃第十二章 英文土壤也能培養(yǎng)出華文精英第十三章 從人口普查報告看雙語教育成效的喜與憂第十四章 春風吹拂,喬木抽芽附錄中學生華文學習的調查報告李顯龍總理暢談對華語文教學的看法李顯龍總理有關華語文政策與傳統(tǒng)文化的語錄精選

編輯推薦

  《務實的決策:新加坡政府華語文政策研究》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務實的決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