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0 出版社:龍門書局 作者:洪林旺 叢書主編,王良杰,史玉濤,郭學廣 本冊主編 頁數(shù):328 字數(shù):424000
內容概要
是否,在冥思苦想之余,仍感困惑?
是否,在洗耳恭聽之時,還是無助?
是否,在挑燈夜戰(zhàn)之后,猶覺茫然?
問鼎狀元,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父母、老師不要求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學生都能力爭狀元,但如果我們都來借鑒、掌握狀元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那么,我們就能跳出題海,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注我們身邊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擁有出色的學習筆記,一篇篇筆記構建出一個條理清楚、要點全面的知識網(wǎng)絡。你一定也很渴望自己能擁有這樣的學習寶典吧!
現(xiàn)在,龍門書局將全國各省狀元的各個學科的學習心得和技巧挖掘出來,經(jīng)過名師整理,呈現(xiàn)在你面前。
翻開這本筆記,你將看到:
基礎知識表格化,識字詞、辨音形,便于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預習和復習。
課文原文與名師點撥相對照,權威、系統(tǒng)、全面的課文解讀,穿插漫畫,真實的再現(xiàn)課堂,幫助你全面、系統(tǒng)、輕松地學好課文。
“重點難點探究”,不僅注重知識牽引,更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讓你在思考探究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精心篩選和設計的課后習題和類文閱讀,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與中考對接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解題能力。
精辟的“狀元筆記”,體現(xiàn)了課文要點,濃縮了解題思路和技巧,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yǎng)并重。
想一想,從基礎知識出發(fā),在基本技能訓練中鞏固知識,有意識地探究問題,在中考的考場上進行實戰(zhàn)演練,所有的知識你都具備了,所有的努力你都付出了,你,怎么能不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狀元學習之精華,架成功積累之天梯。如能掌握本書的方法和技巧,到時,你將成為或班級、或學校、或縣市、或全省乃至全國的佼佼者。
書籍目錄
第一單元
1.詩兩首
2.我用殘損的手掌
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4.外國詩兩首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二單元
5.孔乙己
6.蒲柳人家(節(jié)選)
7.變色龍
8.熱愛生命(節(jié)選)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三單元
9.談生命
10.那樹
11.地下森林斷想
12.人生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
13.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
14.變臉(節(jié)選)
15.棗兒
16.音樂之聲(節(jié)選)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五單元
17.公輸
18.《孟子》兩章
19.魚我所欲也
20.《莊子》故事兩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zhàn)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23.愚公移山
24.《詩經(jīng)》兩首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名著導讀
章節(jié)摘錄
重點難點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兩行詩作為《我愛這土地》的開頭,為全詩定下了怎樣的基調? 在詩的開頭,詩人把“我”假設為一只“鳥”的形象,而且這“鳥”是飽受磨難的喉嚨嘶啞的鳥,使讀者立刻被詩人的憂患意識所感染。這憂患意識來自對多災多難的祖國博大深沉的愛。詩歌就在這樣的基調下,進一步展開了對鳥兒歌唱對象的描述,它們是:土地、河流、風、黎明。從四個歌唱對象前面的修飾詞語來看,它們都是長期遭受風雨打擊、悲憤滿懷、奮力抗爭的形象,與下文鳥兒獻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這就強化了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愛土地”、“愛祖國”的主題。 2.《我愛這土地》的第二節(jié)與第一節(jié)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把第二節(jié)去掉,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jié)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去掉第二節(jié),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我愛這土地》中,詩人將自己虛擬成一只鳥來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詩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 ?.“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作為詩的結尾,有什么藝術效果? 這是全詩的結尾,將詩人的鄉(xiāng)愁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對個人經(jīng)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v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xiàn)實感。”(《白玉苦瓜》序)。詩人的《鄉(xiāng)愁》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的鄉(xiāng)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xiāng)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鄉(xiāng)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里,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xiàn)這一轉化的? 這首詩以形式上的四個小節(jié),將“鄉(xiāng)愁”分為四個階段,也分別對應人生的四個階段,空間上的阻隔是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征。作者巧妙地將“鄉(xiāng)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鄉(xiāng)愁”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對應物上,這樣,詩人的鄉(xiāng)愁就不至于無所依附。這些詩句將詩人心中難以言說的情緒物化成具體可感的東西,激蕩著讀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鄉(xiāng)愁》是如何表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歷程的? 作者在這首詩里,設置了四個時段,前面三節(jié),寫的是詩人在大陸的經(jīng)歷,第四個詩節(jié)是詩人在臺灣的思念,這樣詩中將鄉(xiāng)愁濃縮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通過四個時段和空間的變化,逐層推進,使意象次第放大,將鄉(xiāng)愁詮釋為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由淡而濃,主題由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之中,將鄉(xiāng)愁渲染得異常濃烈。另外,這四節(jié)詩借用同一結構形式,反復陳說分離之苦,如同歌詞,不僅富有音韻美,而且更利于突出主題?!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