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智道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羅筠筠  頁數:172  字數:150000  

內容概要

《君臣智道》由羅筠筠編著。
在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君臣關系是獨特的文化群相?!毒贾堑馈穼χ袊鴼v史上那些或英才智道或奢靡荒淫或殘忍兇狠或愚昧無知的皇帝做了生動的描述,也論述了他們身邊的群臣眾相,對一幕幕君臣的歷史活劇做了充滿哲理的思辨,讀來令人掩卷深思。

作者簡介

羅筠筠,女,北京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yè)。曾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通史室、文學所理論室工作,2002年來到中山大學哲學系,從事中國美學史研究工作,現(xiàn)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副系主任。先后出版專著8部,合著、譯著若干,論文幾十篇。自2005年9月師從當今嶺南派掌門人謝導秀先生學習古琴,對琴學理論研究有濃厚興趣,有系列文章發(fā)表。

書籍目錄

第一講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時勢、機遇與王寇
內圣外王與修齊治平
人皆可以為堯舜:誰主沉浮
王道與霸道:寬猛相濟,恩威并重
創(chuàng)業(yè)守成與居安思危
第二講 時日曷喪,與汝偕亡:昏暴、淫虐與覆舟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炮烙之刑與暴政
親小人而遠賢臣
不愛江山愛美人
第三講 君王弼佐,朝廷棟梁:朝臣、忠良與紳權
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忠臣·智臣·直臣
皇權與紳權
第四講 官虎而吏狼:癰疽、犬馬與苛政
諛臣·奸臣·賊臣·貳臣
暴君與逆臣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
第五講 君臣之間:際合、權衡與巧衛(wèi)
君臣遇合,天下太平
飛鳥盡,良弓藏
君臣上下一日百戰(zhàn)
馭臣之術與弄君之術

章節(jié)摘錄

  然而到了黃帝的一世孫、帝嚳之子堯,卻打破這一傳統(tǒng)。作為各部落聯(lián)盟大酋長的堯,手中掌有祭天、巡獵、處罰和攻擊敵對部落的宗教、生產、法律和軍事全權,但卻是位極為民主的君王,就連王位的繼承人也是咨詢四岳,并經過考察而“禪位”給了外姓人舜。虞舜作為顓頊的七世孫,追溯起來雖然與堯同祖同宗,但當時卻是代表了不同部落的外族力量。正因為堯的這種精神,不僅堯死時百姓如喪考妣,就是后來的歷代君王也沒有不敬佩他的。舜也仿照堯那樣由眾人選舉出禹做他的繼承人。禹雖然也選擇了眾舉之人皋陶來接班,沒想到皋陶命短,只得又推舉伯益繼位。但是禹死后,其子啟卻奪伯益之權自立為王,這一奪便使后世稱為理想的“禪位”制度徹底廢棄了?! ≌f到禪位,便不能不涉及君王的品格、能力。沒有優(yōu)秀的道德人格和杰出的領導才能,是不會被推舉為王位的繼承人的。在禪位制度下,這種選君的方式無疑也就是推舉他們心目中理想人格。禹之所以成為眾心所向的大酋長,不僅在于他勇猛善戰(zhàn)的武功,更在于他造福天下的德行。他治洪水,定九州,改玉器為銅器,成為新生力的代表。他更鑄九鼎以示天下,“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從而使孔圣人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像舜、禹這樣的部落公選的大酋長,盡管擁有的私人財產比他人稍多,并握有宗教、軍事的生殺之權,但在當時那種生產力還很不發(fā)達的社會中,他并沒有高高在上、脫離生產和民眾的特權。因而他既是部族的領袖,也是他們中的一員,是他們的兄長與父輩。他的言行舉止,必須符合和尊重部族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愿望,同時在戰(zhàn)爭和生產中他又必須身體力行、身先士卒。他的德行優(yōu)劣(在這種公選制度下,顯然是優(yōu)秀的)直接關系到他的興衰與存亡。正因為有堯、舜、禹這樣杰出的君王,所以才有所謂的“大同”社會?!抖Y記·禮運》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君臣智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