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學散論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熊開發(fā)  頁數(shù):21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內容主要是有關詞學研究的,而所謂“詞學研究”,我理解就是關于“詞”這門學科的全部內容的研究。1935年初。龍榆生先生主編的《詞學季刊》揭開了以“詞學”命名的詞學研究的序幕,至l981年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創(chuàng)刊《詞學》,明確提出在古典文學領域創(chuàng)立“詞學”專業(yè),詞的學科疆域判然獨立,學科獨立性也在古典文學研究界得到公認。然“詞學研究”究竟研究什么,本來看似不成問題,但推敲之下,卻仍不免令人生疑。

作者簡介

  熊開發(fā),祖籍江西崇仁。1983年7月畢業(yè)于蘭州大學中文系,1988年1月于華中師大獲文學碩士學位。現(xiàn)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詩學、中國思想史研究,出版有《詩禪演繹》《天人關系論》等專著。

書籍目錄

總序引言第一章 關于詞緣起的研究一、詞緣起諸說二、詞緣起之主體性因素第二章 詞心研究一、詞心說二、詞心的獨特表現(xiàn)三、詞心與綿延四、綿延理論的補充說明第三章 詞心、詩心與禪心一、禪心說二、詩心說三、詞心與禪心比較第四章 詞人審美悟性研究一、審美悟性概說二、詞論中的審美悟性發(fā)源三、詩詞審美悟性有別四、感傷的意味第五章 詞境研究一、唐宋詞意境的美感特征二、詞境、詩境比較三、詞境營造的著意與用心第六章 詞人研究一、為人類擔荷“罪惡”的李后主二、以旅途為人生的柳永三、思情困惑中的晏氏父子四、情理相激又想融的辛棄疾第七章 詞學雜論一、詞與音樂二、詠物詞瑣談三、詞人雜議四、“興發(fā)感動”的批評啟示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一、詞緣起諸說  1.詞緣起于古詩(詩騷)  (1)王灼《碧雞漫志》卷第一:“古人初不定聲律,因所感發(fā)為歌,而聲律從之,唐、虞禪代以來是也,余波至西漢末始絕。西漢時,今之所謂古樂府者漸興,晉魏為盛,隋氏取漢以來樂器、歌章、古調并入清樂,余波至季唐始絕。唐中葉雖有古樂府,而播在聲律則鮮矣;士大夫作者,不過以詩一體自名耳。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秦,殆不可數(shù)。古歌變?yōu)楣艠犯艠犯優(yōu)榻袂?,其本一也,后世風俗蓋不及古,故相懸耳?!薄 ?2)清·沈祥龍《論詞隨筆》(《詞話叢編》第五冊):“詞者,詩之余。當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亂,《離騷》之旨,即詞旨也。”  (3)清·汪森《詞綜序》:“自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赌巷L》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居其五;至《短簫鐃歌》十八篇,篇皆長短句。謂非詞之源乎!迄于六代,《江南》《采蓮》諸曲,去倚聲不遠。其不即變?yōu)樵~者,四聲猶未諧暢也。自古詩變?yōu)榻w,而五七言絕句,傳于伶官樂部,長短句無所依,則不得不更為詞。”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詞學散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