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薛強、 崔富春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薛強,崔富春 著 頁數(shù):160
前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zhàn)略部署。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大力發(fā)展農村文化事業(yè),努力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取得進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的基本保證。為落實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決定,將已開展三期的“萬家社區(qū)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qū)讀書活動”由城市全面拓展到農村,“十一五”期間計劃在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委會開展農村圖書室援建和讀書活動,使兩億多農民由此受益,讓這項造福城市居民的民心工程同時也造福億萬農民群眾。中央領導同志對此十分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發(fā)展農村又化事業(y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發(fā)展中一個亟待加強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農村開展圖書室援建和讀書活動,為億萬農民群眾送去讀得懂、用得上的各種有益書刊.對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滿足農民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對這項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活動,要精心組織,務求實效?!?/pre>內容概要
為了使活動真正取得實效,讓億萬農民群眾足不出村就能讀到他們“讀得懂、用得上”的圖書,活動的主辦單位精心組織數(shù)百名專家學者和政府相關負責人,編輯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書屋”?!皶荨惫卜洲r村政策法律、農村公共管理與社會建設、農村經濟發(fā)展與經營管理、農村實用科技與技能培訓、精神文明與科學生活、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道德與民俗民風、文學精品與人物傳記、農村衛(wèi)生與醫(yī)療保健、農村教育與文化體育、農民看世界等10大類、1000個品種。這些圖書幾乎涵蓋了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皶荨庇棉r民的語言、農民的話,深入淺出,使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就能讀得懂;“書屋”貼近農村、貼近農民、貼近農村生活的實際,貼近農民的文化需求,使農民讀后能夠用得上。書籍目錄
第一章 農村治安管理概述一、農村治安管理的概念及特征二、農村治安管理的主要任務三、農村治安管理的基本原則四、加強農村治安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 當前我國農村治安現(xiàn)狀分析一、當前我國農村治安現(xiàn)狀二、當前農村社會治安存在的突出問題三、引發(fā)農村社會治安問題的主要原因四、創(chuàng)建農村社會治安良性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第三章 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一、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概述二、當前農村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發(fā)展態(tài)勢三、當前農村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四、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對策第四章 農村色情活動及其治理一、農村色情活動的現(xiàn)狀二、農村色情活動的原因分析三、農村色情活動的治理第五章 農村賭博活動及其治理一、當前農村賭博的現(xiàn)狀與特點二、農村賭博活動的危害三、農村賭博成風的成因分析四、農村賭博活動的治理對策第六章 農村群體性事件及其治理一、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現(xiàn)狀二、農村群體性事件的危害三、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四、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原則五、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對策第七章 農村黑惡勢力及其治理一、農村黑惡勢力的界定二、農村黑惡勢力的特征三、農村黑惡勢力活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四、農村黑惡勢力形成的原因五、農村黑惡勢力的治理第八章 農村迷信和邪教活動治理一、農村信仰狀況概述二、農村迷信和邪教活動產生的原因三、農村迷信和邪教活動的危害四、農村迷信和邪教活動的治理第九章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及其管理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xiàn)狀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三、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第十章 農村消防安全及其管理一、農村消防安全的現(xiàn)狀二、農村消防安全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三、農村消防安全防范和治理的對策主要參考文獻章節(jié)摘錄
4.依法處理的原則處理群體性事件,要牢固樹立法制意識,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依法行使職權,正確運用法律,采取有力措施.處罰做到定性準確.量罰得當,嚴格區(qū)別罪與非罪的界限,打擊處理為首的極少數(shù),不得隨意處罰。農村群體性事件是偏離法制軌道的典型現(xiàn)象。許多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就是因為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和基層干部違法,甚至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所致,而利益受到侵害的農民群體恰恰又是采用了不合法,甚至嚴重違法的方式進行抗爭。對這種違法社會現(xiàn)象,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他們重新拉回法制軌道,依法處理。依法處理農村群體性事件,首先要加快完善與農村、農業(yè)和農民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其次,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各級政府實施行政管理.應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進行,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農民,不偏私、不歧視。最后.對已經發(fā)生的農村群體性事件要嚴格依法處理,重樹法律的威嚴。凡是采取合法形式的,有關部門必須認真對待,與群眾共同協(xié)商解決辦法;對超越合法形式的,要向參與者明示違法后果及應當采取的正當合法形式,從方向上設法將農村群體性事件導入法制軌道,使無序轉化為有序,從對抗轉化為對話,從非法轉化為合法。5.統(tǒng)籌兼顧,標本兼治的原則處理農村群體性事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堅持標本兼治,不能只治標不治本。治標就是要及時采取一切可以化解矛盾的措施,妥善處理已經發(fā)生的各種農村群體性事件,盡可能快地平息事態(tài)。編輯推薦
《農村社會治安管理》:農村政策與管理系列叢書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