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概論新探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王利云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王利云  頁數(shù):19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文學概論新探》開篇之時,即首先談到什么是“理論”和什么是“文學”,之后涉及到文學與文化、文學與表征的關系問題。因為作為一個初學者而不是專門研究文學的學生來說,學習理論更多地是為了用于其他學科的思考實踐,和對于生活中一些實際問題的應答,文學與文化、語言與表征的關系問題,是他們平時接觸較多的內(nèi)容。接下來是對文學理論的幾個基本問題進行闡述,如文學話語、文本文類、敘事抒情、經(jīng)典與大眾文學等,意圖在于使學生了解文學理論“地圖”中的基本輪廓?!段膶W概論新探》的最后,著力談到了文學批評和文學的真實性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與學生的學習非常密切:批評關乎價值判斷,而文學的真實性問題又影響到了他們的判斷。

書籍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第一章 理論是什么一、關于“理論”的一些誤解二、關于“理論”的一些重要觀點三、學習文學理論的意義和方法第二章 文學是什么一、“文學”的界定問題 二、本質(zhì)主義者對“文學”的定義(一)本質(zhì)主義定義之一:再現(xiàn)的理論(二)本質(zhì)主義定義之二:形式主義的理論三、建構主義對“文學”的定義四、(美)喬納森·卡勒的觀點介紹(一)文學是語言的“突出”(二)文學是語言的綜合(三)文學是虛構(四)文學是美學對象,(五)文學是文本交織的或者叫自我折射的建構第三章 文學與文化一、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二、文學與道德的關系(一)道德主義批評(二)唯美主義者的口號是:為藝術而藝術,(三)以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形式表達普遍之人性三、文學與形而上學的關系第四章 文學表征一、文學表征的涵義,二、文學表征與聲音、視覺表征三、文學話語與其他話語四、文學走向終結第五章 文學三要素一、主體(一)對主體概念的攻擊之一:結構主義(二)對主體概念的攻擊之二:精神分析學(三)對主體概念的攻擊之三:后現(xiàn)代主義二、作者三、文本四、文類第六章 文學的敘事話語一、敘事話語的涵義二、人物與文本時間三、“典型”理論第七章 文學的抒情話語一、抒情話語的涵義二、意象:好詩畫圖難足三、意象與意境(一)虛實相生,以實寫虛(二)以象表意,情景交融(三)瞬間直覺(四)多義性第八章 文學與批評一、文學批評的影響(一)文學批評對作家的影響(二)文學批評對接受者的影響(三)文學批評對社會的影響二、文學批評“三步曲”(一)審美體驗(二)理性分析(三)價值判斷三、文學批評史上的幾種主要方法(一)中國古典的批評方法(二)西方當代的批評方法(三)馬克思主義的批評方法四、文學批評實踐:從“階級論”的角度解讀《雷雨》五、蒂博代的文學批評觀介紹第九章文學與經(jīng)典一、“經(jīng)典”與經(jīng)典的樹立二、文學經(jīng)典的意義三、經(jīng)典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區(qū)分第十章文學與“真實”一、什么是“真實”二、什么是文學真實(一)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二)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三).藝術真實的主要形態(tài)三、真實:迎“生命”而上前四、真實:藝術的“自顯自說”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四)文學是美學對象可以把迄今為止我們談到的關于文學的特征-一語言結構的不同的補充層次,與語言的實用語境相脫離,與真實世界的虛構關系——都歸到語言的美學作用這個總標題下。歷史上一直把美學作為藝術理論的名稱,而且關于美究竟是藝術作品的客觀屬性,還是觀賞人的主觀反應,以及美與真和善的關系也一直爭論不休?,F(xiàn)代西方美學的重要理論家康德(ImmanuelKant)認為美學就是在物質(zhì)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的嘗試,是溝通一個由。力量”和龐然大物組成的世界與一個由理念組成的世界的嘗試。美學對象,比如繪畫或者文學作品,通過把作用于感官的形式,(色彩、聲音)和精神的內(nèi)涵(思想理念)融為一體實現(xiàn)把物質(zhì)與精神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性。一部文學作品就是一個美學對象,這正是因為文學具有最初使其得以定位,或者說使其得以存在的交流功能。它可以使讀者去思考形式與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的關系。對于康德和一些其他理論家來說,美學對象具有“無目的的目的性”。它們的建構具有一種目的性:它們之所以這樣建構,是為了使它們的各個部分都協(xié)調(diào)一致地去實現(xiàn)某個目的,但這個目的就是藝術作品本身,是蘊含在作品當中的愉悅,或者是由作品引起的愉悅,而不是外在的目的。具體說來,這就意味著要認定一個文本為文學,就需要探討這個文本各個部分為達到一個整體效果所起的作用,而不是把這部作品當成一個旨在達到某種目的的東西,比如認為它要向我們說明什么,或者勸我們?nèi)デ裁?。我說故事是語言,它的實際意義就是它的“可講性”時,是注意到了故事所具有的目的性的(指那些可以使其成為。好故事”的特點),但我還注意到,這一點很難與某些外在的目的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我是在講述故事的美學和它激起感情的特點,甚至非文學的作品也是如此。一個好故事具有可講性,可以打動讀者或者聽眾,讓他們覺得。“值得一讀”。它可以趣味橫生,也可以給人教誨或者激勵,它可以起到各種各樣的作用。

編輯推薦

《文學概論新探》的最后,著力談到了文學批評和文學的真實性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與學生的學習非常密切:批評關乎價值判斷,而文學的真實性問題又影響到了他們的判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學概論新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