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戲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李躍忠 著  頁數:235  

前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吨芤住氛f:“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無論漢語“文化”一詞是否由此而來,這段話至少說明,我們的祖先向來對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極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確乎是人之所以成為人、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根本標志。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文化也創(chuàng)造了人,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人是文化的動物。    從文化本身來說,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對地劃分為兩大分流,即所謂上層文化(或稱高層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層文化(或稱基層文化、底層文化、低層文化、民間文化)。     民間文化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發(fā)展的初始階段;民間文化同時也是最年輕的文化,因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間文化還是整個社會文化的基礎,并且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上層文化往往是對民間文化選擇、改造和精致化的結果。    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是民間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藝術中,生命最活躍,涉及最廣泛。它以古樸純真的藝術手段,反映著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無數珍品,是當之無愧的美的典范。沒有了它,人類將失去多少童真的回憶;沒有了它,人類的愛祖國、愛家鄉(xiāng)將會缺少多少實際可感的具體內容;沒有了它,人類的歡樂、悲傷也將變得干枯而平淡;沒有了它,人類將會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萬家社區(qū)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qū)讀書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戰(zhàn)略舉措。我們作為受到農民兄弟哺育和培養(yǎng)的知識界、文化界,有義務用學來的知識回報衣我食我的廣大農村的父老鄉(xiāng)親,這不僅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的榮耀。    中國民俗學會在這項重要活動中,承擔有關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約50種圖書的撰寫工作。我們組織了學養(yǎng)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員在內的專家隊伍,來完成此項寫作任務。他們在相關領域里,學有所長,業(yè)有專攻,所有作者都以光榮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用生動活潑的文字,把相關的準確而豐富的知識,呈獻給農民兄弟和城鎮(zhèn)社區(qū)的讀者。完成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寫作編書任務,是我們人生當中一件值得驕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tǒng),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志,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fā)展的巨大貢獻。急遽變化的時代在淘洗著傳統(tǒng)的民間文化。在當今時代,我們尤其有必要對我們豐富淳厚、歷史悠遠的民俗傳統(tǒng)立此存照,將其中的優(yōu)秀部分及其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非常豐富而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幸事,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間文化之花越開越鮮艷,為我們祖國、為我們中華民族贏得一個永恒的春天。

內容概要

  《影戲》是《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之一,運用科學的方法論,通過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描述,把一個個晦澀難懂的理論融入在淺顯易懂的語言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影戲風俗。一個人從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終處于民俗的環(huán)境中民俗像空氣一樣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對于民眾社會來說民俗又是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的標志,是規(guī)范行為的準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黏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tǒng)?! ≈袊耖g文化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tǒng),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志,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今天,我們將把民俗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和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

作者簡介

李躍忠,民俗學博士,法學博士。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民俗學會、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湘潭市民俗學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戲曲與民俗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燈影戲里舞動的精靈——中國皮影》、《西風吹夢——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詞選評》(合著)兩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影戲的起源與歷史第二章 影戲的故事與傳說第三章 影戲的文化與民俗第四章 影戲的題材與特點第五章 影戲的藝術與審美第六章 影戲影人的制作第七章 影戲的流派與風格第八章 影戲的傳承與偉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影戲的起源與歷史中國影戲自形成以來,一直得到了上至王公貴族、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百姓的喜愛。然而,與這種盛況不相稱的是社會各階層、知識分子并沒有對它予以足夠的重視,歷史上關于影戲的紀錄非常少。這給了解影戲的起源、形成、歷史發(fā)展帶來了許多遺憾,現在只能通過那些片言只語的文獻以及少數幸存的文物,竭力勾勒出中國影戲發(fā)展的大致輪廓。影戲的起源探討中國影戲的起源、形成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在民間有許多與之相關的傳說。陜西、河北、北京、東北大部分地區(qū),都傳說影戲的形成與觀音菩薩有關;而有的地方則傳說影戲起源于宮廷。其中有人說起源于《史記》所載漢武帝思念亡妃事,也有的說源于漢文帝時期。相傳西漢文帝劉恒時期(公元前179—前157),宮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葉作人形,映在窗紗表演,以博太子的歡笑,自此而引起影戲的出現。還有的說影戲產生于唐朝后宮。此外,有的地方傳言影戲起源于孔子、子夏的“隔簾說書”;或說起源于楚漢相爭之時,張良在城樓設影退楚兵之事;或說是道教人物周代黃代真人創(chuàng)建的。對于以上各種傳說,我們應該要用科學的態(tài)度予以分析。首先要指出的是它們只是一些傳說,不能當做信史來看,基中不排除有些是后人根據影戲的本質特征——光影藝術,杜撰的故事以增加影戲的歷史和祕性。^

后記

每當匆匆完成一部書稿,要安靜下來寫后記時,便感覺有許多感激之言要傾訴。    記得2005年最后那天的下午,康保成師曾送給我這一年里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份禮物時,他向“中國民間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推介叢書”編委會推薦了我承擔《中國皮影》一書的寫作任務。今年的國慶前夕,康師同樣又給了我一份國慶厚禮。9月30日中午,康師致電給我說他向中國社會出版社《民俗叢書》編委會推薦我擔任《中國民俗:影戲》一書的撰寫工作。故此,首先感謝叢書編委會,感謝中國社會出版社,感謝康保成師,因你們給了我一個學習和鍛煉的好機會!    2004年9月,我參加了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康保成師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課題《我國皮影戲的歷史與現狀》,主持其子項目《中國影戲與民俗研究》的工作。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致力于中國影戲與民俗的研究,并以之為個案思考中國戲曲與民俗的關系。期間,感謝《中華戲曲》、《中國非物質文化》、《民族藝術》、《藝術百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衡陽師范學院學報》、《船山學刊》、《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重慶大學學報》、《重慶工學院學報》等刊物給予了我發(fā)表研究心得的陣地。在撰寫本書之前,我已完成了《燈影里舞動的精靈——中國皮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國影戲與民俗研究》(待出版)兩部書稿。    本書能得以順利完成,實是課題組的一項集體成果:本人2005年、2006年暑假在湖南、湖北、河北、安徽、浙江、江蘇等地考察的費用,全部由課題經費提供;相關文獻及文中其他地區(qū)圖片、資料的收集獲得,課題組成員大家共享,一有俱有。故此,我要感謝項目主持人康保成師及課題組所有成員、同窗好友梁志剛、張軍、鄭劭榮、卜亞麗、鄧琪瑛、孔美艷等博士,李惠、陳艷兩位碩士!    課題組成員先后到了十幾個省市進行過田野考察,在考察時均得到了廣大影戲藝人、地方文化工作部門及其工作者的支持和幫助。在此,我向那些直接或未曾謀面的但事實上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的所有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但限于篇幅,我不能一一列名向他們致謝,敬請諒解!另外,還要特別說明,由于某些原因文中部分影人作品沒有核實、交代原創(chuàng)者或收藏者,在此,我謹向這些作者或收藏者致以歉意和謝意!    本研究的完成,愛妻曹冠英亦功不可沒。在我撰寫書稿的過程中,她承擔了大部分家務;此外,她還利用休息時間,校閱了全部書稿。我所在工作單位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重點研究基地,本人所從事的古代文學為湖南省教育廳“十五”、“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數年來,我的研究均得到了他們的資助。中國社會出版社傳統(tǒng)文化編輯室的編輯老師,對本書的寫作和出版都給予了大力幫助。    由于本人才識所限,文中肯定有不少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感謝所有關心和關懷過我的人!    李躍忠于湖南科技大學    2007年12月

編輯推薦

《影戲》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中華民俗是炎黃子孫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的標志,是規(guī)范行為的準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黏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tǒng)。在民俗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民族的真善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影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