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常素霞 頁數:328 字數:438000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研究玉器的專業(yè)書籍,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用性、學術性都很強的圖書。本書作者常素霞多年從事古玉器的征集和鑒定研究工作,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本書是她多年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和研究成果,對于學習玉器鑒定的人來說更是一部十分寶貴的教材。
作者簡介
常素霞,女,一九五二年出生,一九七六年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學院藝術系?,F任河北省民俗博物館館長、研究員,九屆黑杯水政協(xié)委員。兼任中國玉器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北省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文物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在文物鑒定尤其是中
書籍目錄
上篇 第一章 深蘊的文化內涵 一、玉是神靈的化身 二、玉是權力的象征 三、玉是道德的標準 四、玉是財富的體現 五、玉是吉祥的象征 第二章 精美的工藝與圖紋 一、特殊的琢玉工具 二、精美的琢玉工藝 三、區(qū)域性的玉作特點 四、豐富多彩的圖案紋飾 第三章 悠久的發(fā)展歷程 一、新石器時代玉器 二、商周玉器 三、春秋戰(zhàn)國玉器 四、兩漢玉器 五、唐、五代玉器 六、宋、遼、金、元玉器 七、明、清玉器 下篇 第四章 重要紋飾的斷代研究 一、龍紋的時代特征 二、風鳥紋的日寸代特征 三、蟠螭紋的時代特征 四、人物紋的時代特征 第五章 典型器物的發(fā)展演變 一、玉璧的發(fā)展與演變 二、玉琮的發(fā)展與演變 三、玉兵器的發(fā)展與演變 四、玉璜的發(fā)展與演變 五、玉帶鉤的發(fā)展與演變 六、玉帶及帶銙的發(fā)展與演變 七、玉劍飾的發(fā)展與演變 八、玉佩飾的發(fā)展與演變 第六章 古互辨?zhèn)胃攀觥 ∫弧⒎鹿庞衽c偽古玉 二、明清時期偽古玉的辨識 三、明代偽古玉的制作方法 四、清代偽古玉的制作方法 五、現代偽古玉例析 六、蚌埠偽古玉制作特點附錄:常見玉石材料的鑒定附錄:楊伯達談古玉辨?zhèn)?/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