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馬未都 頁數(shù):216 字?jǐn)?shù):146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自序收藏于我本是私事,可一來二去成了公事。尤其做了電視節(jié)目,大眾媒體傳播又快又廣,百姓的需求又多又雜,許多話說完就忘了,連自己想看看自己怎么說的都成為奢望。恰好出版社找來,擊掌為慶,節(jié)目成書。但這不是節(jié)目的文字實錄,需要增刪改動完善,工作量比想象的大。補充知識,補充圖片,為的是讓讀者多些閱讀樂趣,在樂趣中對收藏對文化有所斬獲。收藏是一個話題,社會上相關(guān)新聞天天會有,用以吸引百姓的眼珠,挑動百姓的內(nèi)心。但凡稍有心動,就會解囊。而面對琳瑯滿目的中國文物,大部分人會手足無措,喜歡而不敢喜歡,這種滋味早期誰都會有,很正常,原因是文化對我們構(gòu)成的誘惑太大。這種誘惑會長久纏繞。我們生在長在這塊文化土壤中,不管你在意與否,你都會受其營養(yǎng)滋潤,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強壯身心。一個中國人,真的有資格自豪,五千年文明延續(xù)未斷,各種文明的證物隨處可看甚至可取,這不是中國人的福氣么?!兒時聽過一句老話: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過去國家窮,每個國民跟著窮;上一代人乃至我們這一代都受過罪,那時收藏和文化都是奢望;今天國家富了,國民也跟著富,真到了享福的時候這個福忽然大了,多少有些讓人承受不了——這個大福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累的文化,浩如煙海。那么好,讓我們一同慢慢享受吧!是為序。馬未都日子過得快,晃晃悠悠又一年?!蹲砦拿鳌罚ㄈ?、肆)又出版了,春種秋收,自然都是喜悅。我與讀者同樣期待。馬未都補記
內(nèi)容概要
馬未都先生的文化學(xué)堂繼續(xù)開講?!蹲砦拿鳎菏詹伛R未都(3)》進一步突破收藏類圖書以器物分類的慣有框架,而是以多個文化系列為主題,包括古代的衣食住行系列、晉唐宋等朝代系列、瓷之色系列等等,可謂真正是由收藏來看歷史、說文化,品情懷、思如今。在這里,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有以史為鏡的反思;在這里,文物不再單純是我們欣賞品鑒的對象,更是我們體悟共情的載體。
作者簡介
馬未都,觀復(fù)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館長。他從上世紀(jì)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guī)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2008年1月1日,馬未都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授中國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2010年,廣西衛(wèi)視為馬未都先生量身定做,打造了全新節(jié)目《收藏馬未都》。2011年,觀復(fù)博物館隆重推出“瓷之色——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展”,并出版《瓷之色》一書。
書籍目錄
1.民風(fēng)民俗話端午
2.宜遮宜賞話插屏
3.碗中真味說飲食
4.倫理綱常話五倫
5.亦正亦邪說毒物
6.海外傳奇外銷瓷
7.循源解字說漢字
8.五谷雜糧話農(nóng)耕
9.千絲萬縷話織物
10.古往今來說通訊
11.引風(fēng)便面說扇子
12.氣韻之美話書法
13.翩翩竹影論君子
14.風(fēng)流虛無說晉代
15.盛世風(fēng)韻說大唐
16.含蓄雋永說宋代
17.黑白變奏瓷之色
18.自古瓷色重青釉
19.溫暖變調(diào)瓷之色
20.絢麗奪目紅綠釉
21.活水源頭出官釉
22.借得自然三分色
23.絲絲縷縷總關(guān)情
24.民生大計說飲食
25.庭院深深說居住
26.千里迢迢話出行
章節(jié)摘錄
千里迢迢話出行在當(dāng)今社會,現(xiàn)代交通工具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選擇空間,可以騎自行車、搭公交車,或者是開汽車等。今天的交通是高速交通,能想見的速度差不多都達(dá)到了。人自己的位移,比如從甲地到乙地,如果在這個星球上,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當(dāng)天達(dá)到。12個小時內(nèi)基本上都能從地球的這一端到另一端,理論上半天之內(nèi)可以達(dá)到這個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我們今天生活得比古人更快捷,但是不如古人那么悠閑。古人的行進速度很慢,從北京到廣西,如果靠走的話差不多要走一年。走一年很辛苦,但是能夠看到沿途的風(fēng)土人情,這是今天做不到的。今天飛機騰空而起,然后降落,路途上的所有風(fēng)景幾乎都看不到了。過去中國人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要多讀書、多走走看看,開闊眼界。這是一個盤口瓶,是清代非常流行的造型。從這上面可以看出古人行進的方式,畫面上有騎馬的、行走的、坐車的,這反映了“行”的基本形態(tài)。到今天為止,中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像草原上的蒙古族都是出門就騎馬,生下來就學(xué)會了騎馬,是馬背上的民族。元代的時候,蒙古大軍的摧枯拉朽是跟蒙古民族的騎馬能力有很大關(guān)系的。他們可以星夜兼程,換馬不換人。我們今天做不到,我在美國落基山脈騎過一次馬,騎的時候比較興奮,騎了幾個小時覺得還可以,馬非常聽話,而且非常容易駕馭。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乃至第七天時,渾身的疼痛超乎我的想象。我們沒訓(xùn)練過的人正常地很悠閑地騎馬,極限時間是三個小時,超過了就痛苦。這個玉件是個船的造型,底下用紫檀木雕的是浪花。船在古代是一種非常好的交通工具,舒適度遠(yuǎn)遠(yuǎn)高于騎馬和坐車。古人經(jīng)常在船上發(fā)思古之幽情,寫點詩歌,船就成了古代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但船有一個局限性,必須得有河流,所以古代南方的交通主要依靠船。我們古代的船是無動力、不污染的,主要靠人工搖櫓、撐篙,但它的行進速度是比較緩慢的。現(xiàn)在所有的大江大河上面都有橋,開著車很快就過去了。過去是不可以的,過去都是小河上才建橋,大河建不了橋,在這種情況下都靠渡口擺渡。不管是徒步,還是有車、有馬,都要通過渡口來擺渡。這樣行進速度就受到了一些限制,而且萬一要是漲水,或者風(fēng)浪大,就很危險。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行進速度雖然快,但更加危險,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發(fā)生交通事故,國家每年在交通安全上投入的經(jīng)費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清代雍正年間的人頭罐,蓋子原來是瓷的,不知哪年就被粗心人打掉了。文物一定要小心,這個蓋子在300多年中,只是人的一次失手它就不能存于世,所以后配了一個木頭的蓋子。這件瓷器畫得很有意思,畫了五個人,是個出行圖。有人挑著擔(dān)子,有人走著。這兒有一個車,是人力車,不是通過馬、牛這樣的畜力來拉,是一個很閑散的畫面。有一個貴婦,旁邊還有侍女端著酒,有酒壺、酒杯,還有一個書生緊著巴結(jié),整體表現(xiàn)得非常形象、優(yōu)美。這樣一個民窯的罐子,在雍正時期其實就是民間使用的非常普通的罐子。經(jīng)過300年的時間,流傳到今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信息看到那個時代社會的總體形象。它是一個民間的出行圖,沒有豪華的馬車,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力車,反映了衣食住行的狀態(tài)。今天生活的便捷能使人們達(dá)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不會費太多的力量,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行進方式上的一個進步,但無論怎樣進步,我們都應(yīng)該知道歷史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就跟人的行進一樣,所以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觀復(fù)學(xué)堂?1.在古代,“行”與“走”哪個速度快?馬未都評:我們生活中總說“行走”,現(xiàn)在也有“行走一族”,是專門要求盡可能地多走,包括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很關(guān)注的“驢友”,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去翻山越嶺,加強行走能力?!靶凶摺痹诮裉焓且粋€籠統(tǒng)的概念,不管走得快慢,都叫行走。但在古代,這兩個字是區(qū)別開來的。如果看一下古文字,大概就能想象出哪個的速度快。古漢語中“走”是跑的意思,速度很快。比如成語“走馬觀花”是指自己騎在馬上跑著去看花,一閃就過,只是草草地一看。再比如過去說“走狗”,就是跑起來的狗,不是在悠閑地散步,所以現(xiàn)在貴婦牽著的悠閑的狗都不算“走狗”。按照今天的概念來說,“行”是走,“走”是跑。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叫“三十六計走為上”,這里的“走”就是迅速跑掉的意思,不是說晃著羽毛扇悠閑地走。在幾千年的文明演進當(dāng)中,“走”的意思逐漸轉(zhuǎn)變,但往往在詞組中保留了它基本的含義。2.我們古人在交通上曾經(jīng)依賴過什么動物?馬未都評:古人行進時主要靠自己的兩條腿邁開步走,但人還是很聰明的,不僅要自己能走,還要依靠別的力量。在歷史上,古人依賴過很多動物行走,比如馬、騾、驢、牛、駱駝、鹿和象,此外還依賴過人。比如《駱駝祥子》中,人可以抬轎子、拉洋車。古籍上的記載非常明確,人的社會等級決定了可以享受乘幾匹馬的待遇,比如“天子駕六”,就是天子出行的時候是有六匹馬在前的;“諸侯駕五”,就是五匹馬;“卿駕四,大夫駕三,士駕二,庶人駕一”,是按等級順序遞減的。車的馬力就是根據(jù)馬的力量而來的,有點兒像今天的汽車排量。3.“舟”與“船”的區(qū)別有哪些?馬未都評:中國人最早發(fā)明的是舟,后來才是船。最早的舟是獨木舟,就是一塊木頭摳出來一塊就完了,后來才發(fā)展成今天這樣萬噸級的乃至幾十萬噸級的輪船。在中國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里發(fā)現(xiàn)過獨木舟,表明那時候的人就開始駕馭漂在水上的交通工具。船最早是指軍事方面的戰(zhàn)船。人類的科技最早很愿意應(yīng)用在軍事上,是不文明推動了文明的進程。船在古代的運輸過程中占了極重要的一席,因為它平穩(wěn),很多易碎物,比如說陶瓷,從景德鎮(zhèn)發(fā)出來都是從船上走。過去的車沒有減震功能,走旱路顛顛地到家門口就全碎了。水路運輸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便宜,它沒有動力,頂多就是慢。過去人的時間不值什么錢,多待幾天慢慢順著水漂也能漂到家門口,所以古代非常注重水路。隋唐時期開鑿的人工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長將近1 800公里。從北京算起,經(jīng)過天津、河北、江蘇、浙江,貫穿中國幾條大河,包括長江、錢塘江等。這些水系的溝通打通了中國的一條動脈,所以從隋唐以后,中國內(nèi)陸的水上運輸非常發(fā)達(dá)。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那一條大河上面的船都非常豪華。中國在海上稱霸的時候,就是明初永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當(dāng)時船隊的龐大、船的體量之大,都不是今天所能想象的。隨便舉個例子,當(dāng)時的船上是養(yǎng)著牛的。人在遠(yuǎn)洋當(dāng)中,因為沒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吃,為了補充維生素,就養(yǎng)了牛這種大型的動物,可見船的體量是非常大的。今天說的舟與船之間的比較,最重要的一點是船大于舟,這是一個根本的不同。今天利用船作為交通工具真的是越來越少,因為其他交通工具發(fā)展得越來越快。我記得十幾歲的時候,從遼東半島的大連坐到山東半島的煙臺,就是直接渡海。今天這個交通應(yīng)該還是有的,坐一宿就到了。但是坐遠(yuǎn)洋輪,我們都沒這個經(jīng)驗?,F(xiàn)在遠(yuǎn)行一定就是坐飛機,很快就到。今天坐郵輪的人,很多就是為了旅游。有大郵輪,走十天半個月的,世界各地走一走,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游覽工具。?古玩門診?古玩一這是一塊硯臺,總體仿一個大竹竿,又在細(xì)部雕刻了一竿竹子,利用了石頭的顏色差,把綠葉都雕出來了,非常生動。盒子也是個竹形,也是一個竹竿形雕上一個竹葉。底下這部分是完整的,是一起挖的,牛毛紋能看得很清楚,底座是紫檀的,表明了對這個硯臺的重視。理論上講,好硯臺的盒往往都很好。再看上面,做工明顯很粗糙,但是細(xì)部又雕刻得很好,竹葉的殘缺都雕得很清楚。兩邊是打爛的,有兩塊木頭是后來配上去的,手藝不太好??梢钥闯鍪桥渫炅擞炙⒌钠?,因為里外不一樣。上面寫了十個字:“山骨濁寒玉,落花沁瑯軒?!边@種凸起的字是陽文,一般都是往下刻,很快就刻完了,陽文非常少,要費很大功夫去做。盒的木頭配得不好,但是材質(zhì)很好,和形態(tài)是吻合的。這塊石頭也還不錯,但上面的字有點兒問題,像現(xiàn)代的?!懊补派耢o,君子所敬。癸卯仲春御題,乾隆古稀天子”,這有點兒畫蛇添足??赡鼙緛砭褪菈K素硯臺,字是后人添上去的。這個字的風(fēng)格跟硯沒法比,從工藝角度來講,刻字的水平和硯臺的差距非常大。這是一塊不錯的清代端硯,配了一個紫檀盒,結(jié)果盒因為長年沒有保護而壞了,又新配了一個,硯臺上的字應(yīng)該是100年前有人后雕的。清末民初的時候收藏?zé)崤d起,那時候文物不像現(xiàn)在這么少,很多人愿意改刻一些來提高它的身價。東西刻上那些字,寫上“乾隆御題”,再加上紫檀盒,弄得還挺能唬人,很多人就認(rèn)為它是乾隆年間的。古玩二這是一個典型的香爐,爐形是最常見的三足。從物理上講,三點固定一個平面,三足爐不管高低都能夠很平穩(wěn)地站住。這個三足爐在高低上有一點略微的差,它用青花三處開光,畫得非常一致,都是一個老者守著個大瓶子,在一棵樹下側(cè)著頭看圍欄中的一組花卉。這老頭很特別,他看著菊花,是陶淵明?他腦袋上還有梅花,是孟浩然?他又看著菊花,還有酒壇子,是李白?反正也說不清楚。這是一位老者,畫得非常隨意,但并不笨,意思都做到了,比如畫花就那么一點兒。青花的顏色有點偏黑,有點暈散,里頭不施釉,底部有點兒不平整,顯得胎不夠堅實。一般來說這種青花器都是景德鎮(zhèn)燒的,但這件東西不是,這件東西是德化窯燒的,所以它跟景德鎮(zhèn)的青花有很多區(qū)別。這是清初福建德化地區(qū)燒的、山寨了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距今有300年了。古玩三這個盤子上有一個延展的梅花,但是畫法有點兒現(xiàn)代,燒釉好像把釉凸出來了?!耙簧铺弥啤笔乔逯衅诘?,但它不是清中期的盤子。梅花畫得很疏淡,它是用一種過枝的畫法,就是器物內(nèi)壁與外壁或器蓋與器身的紋飾相連,渾然一體。從背面看,它是一個樹干,翻過立墻直接過來,一氣呵成。這種畫法是雍正年間創(chuàng)造的一種畫法,在雍正、乾隆時期非常流行,到清末逐漸衰退。雍正年間的瓷器最為精美,所以在清代晚期的時候,非常愿意照著雍正年間的東西去畫。這個大約就是清代晚期光緒年間照著雍正年間的瓷器去畫的,它跟那個時期有一些不同,比如底下的堂款,又比如它的畫片分布過于均衡,樹干在中間,所有的梅花分布非常均勻,而雍正年間往往是一枝,其余留白。在藝術(shù)上雍正時期明顯高于光緒年間,光緒年間作偽的人心虛,覺得不多畫幾筆就不買賬,所以就畫得很滿,導(dǎo)致畫片從藝術(shù)上遠(yuǎn)不如雍正年間的梅花那么漂亮、那么有藝術(shù)價值。關(guān)于后面的“一善堂”款,雖然宋元時期的文人也起過堂號,但是明清兩朝文人都愿意給自己起堂號。很多堂號都知道對應(yīng)的人是誰,比如我們熟知的紀(jì)曉嵐,“閱微草堂”就是他的堂號。乾隆晚期到嘉慶早期有個“一善堂”,不排除后人同樣叫這個堂號。歷史上有很多堂號,曾經(jīng)幾十個人都用過同一堂號,這是很正常的。這件東西從瓷器本身看,釉面的旋痕都看得很清楚,就是晚清非常典型的一塊私家堂款的盤子。東西還不錯,是民窯仿的?!耙簧铺谩辈皇腔噬系奶锰枺』实鄣奶锰柦小皹飞铺谩?。樂善好施,標(biāo)榜自己。
編輯推薦
《醉文明3:收藏馬未都》編輯推薦:你不必具備專業(yè)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經(jīng)驗,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區(qū)別,不必了解黃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只要你愿意坐下來,靜靜地讀上五分鐘,就一定會被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情懷所打動?!蹲砦拿?:收藏馬未都》品一個時代的情懷與浪漫,評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與風(fēng)情,說盡當(dāng)今時事人情,講述經(jīng)典人生智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