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給孩子聽 做給孩子看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中信  作者:貝奇·布朗·布勞恩  頁數(shù):272  譯者:張朝嫻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貝奇,請告訴我應該跟孩子怎么說?”在過去的37 年里,我無數(shù)次聽到來自年輕父母的這種請求,無論是在家長研討會上,還是在個人咨詢時,或者是絕望的父母打來求助電話時,父母們都希望得到最實用最直接的幫助,恨不能我的建議立刻就能在他們的孩子身上產(chǎn)生效果,但事實并不是如此。作為父母,一想到孩子,你的眼里總是閃爍著幸福的光彩,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片斷總是像放電影一樣在你腦海里閃過:第一次抬頭、翻身、爬行,搖搖晃晃地邁出第一步,第一次沖你微笑,第一次叫媽媽……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美妙旅程,你經(jīng)常回顧孩子的成長,你感嘆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但等你的孩子超過2 歲,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時,你開始經(jīng)常埋怨育兒的艱辛。其實,我和丈夫一起養(yǎng)育我們的三胞胎的時候(兩個男孩一個女孩,現(xiàn)已成人),我也需要幫助。沒錯,我自己是一名教師、幼兒園負責人、兒童發(fā)展專家,我以為我應該知道該如何教育我的孩子,但是熟知理論和實際地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那個時候我也非??释腥藥椭?,回答我的問題,告訴我應該跟孩子如何說、如何做。做父母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不僅是身體上非常疲憊,神經(jīng)也時??嚨镁o緊的,還要不停地應付孩子的各種問題,各階段不同的問題!我的丈夫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十分渴望周一的早上快快來到,因為他知道,工作再辛苦,也比帶三個孩子要輕松得多,盡管他非常愛孩子們。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一次旅行,迷人的、激動人心的、豐富多彩的、處處充滿挑戰(zhàn)的旅行,豐富了你的人生,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誰又知道,美好的風景背后藏著多少艱難險阻!這樣的旅行,注定是艱辛的。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說,想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健康快樂、獨立自信、有責任感的人,最靠譜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首先自己要做到,因為孩子是你最好的一面鏡子。情緒健康、樂于交往的成年人將會引導他們的孩子也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你千萬不能因為有了孩子而從此一切只為了滿足孩子,卻忽略了自身的需求,因此照顧好你自己非常重要。這意味著你需要抽時間散步、繼續(xù)你最喜歡的體育運動、和朋友吃飯、讀書思考,或者向?qū)I(yè)的心理健康機構尋求必要的幫助。你做這些,不僅能滿足你的自身需求,對你的孩子也好處良多。時常也有一些父母跟我反映他們的孩子有點兒異常,一般來說是感知整合失調(diào)(第一章會有介紹),父母往往非常焦慮,但這種問題并不是養(yǎng)育方式造成的,而應該向兒科醫(yī)生求助。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身心都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而這種“正?!笔侵T多的變化構成的,真的,對孩子來說,沒有所謂的正常。從這個角度看,兒童發(fā)展專家認為大多數(shù)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和問題都是意料之中的。而作為父母,你只看見你的孩子的問題,卻并不十分清楚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問題;你的朋友或者鄰居,可能更多地和你聊孩子可愛的一面,不太可能和你說太多的“家丑”,或者說令他們十分困惑的養(yǎng)育之事。事實就是如此,一個“正常”的孩子,在各年齡段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行為表現(xiàn),令父母感到困惑。而本書要討論的就是大多數(shù)父母的各種困惑,如孩子挑食、頂嘴、發(fā)脾氣、哭鬧等,也會講到你該如何與孩子聊性、死亡、災難等話題。本書中你看不到“容易”這個詞,養(yǎng)育過程中最容易的事就是愛,愛你的孩子,這不需要任何書告訴你,因為,正是愛,推動著你不斷去解決育兒路上的各種問題。本書中,我作為一個兒童教育專家的實踐經(jīng)驗或許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育兒困惑,告訴你各年齡段孩子的一些典型行為是怎樣的,該如何應對,也會教你如何引導孩子面對一些嚴重的事件或者話題,比如家庭成員罹患嚴重疾病、父母離婚等,談論這些事本身就很難,尤其是對你來說,因為你的經(jīng)歷可以讓你預見后果,而孩子則不會,對他而言,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一種新的學習。養(yǎng)育孩子不是什么新鮮的事,和過去的父母一樣,你喂養(yǎng)、關愛、教育孩子,而不論哪個年代的孩子,都需要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不僅僅是不危險,更源于有限制、有范圍、有父母引導的日常生活,并且,孩子需要的“你”,除了你本身,還包含你愛他的方式、你對他的關注。就如印度諺語所說:孩子還小時,幫他們扎根;等他們長大了,給他們翅膀。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不再隨時隨地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了。而事實上,你是不可能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的,這是好事,每一個孩子都必須學習延遲滿足。孩子兩歲前,可以說他就是宇宙的中心,他的任何需求都會即時得到滿足,兩歲之后,隨著孩子的社會交往進一步增多,在和小伙伴交往的時候,他需要學習做一個“局外人”,需要懂得,不是每時每刻所有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會立即被滿足,也就是說他必須學習非常重要的一課——延遲滿足。你得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這個過程將伴隨孩子的哭喊和抱怨,同時孩子也將會學習到同樣重要的一課——承受挫敗和失望。孩子會因為失敗或者失望而情緒失控,大發(fā)脾氣,這個過程也非??简災?,因為沒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傷心難過、哭鬧不休,所以,這個過程也是你學習和提升的過程。是的,在我看來,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是父母不斷學習和完善自我的過程,所以,孩子學習這些至關重要的課程的效果并不取決于他的年齡和教育,而是取決于他們親愛的父母。以我自身的體驗,在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努力嘗試成為一個可以給別人養(yǎng)育建議的人,因為在我的觀念中,教育孩子實際上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我想起一個來向我咨詢孩子睡眠問題的媽媽,她10 個月大的孩子夜里還不能睡整覺,我同情她的辛苦,她嘗試做一切事情以改變孩子的睡眠問題,忍耐一切。我告訴她:主要問題不在孩子,如果你準備好了,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也就會睡整覺了。本書中,你會看到一些新的育兒話題,比如該如何和孩子聊災難、離婚等話題,因為這些事情現(xiàn)在比較普遍。這些話題你有什么看法?你會如何引導孩子,是順其自然還是避而不談?無論怎樣,你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至于要不要和孩子聊,聊多少,以什么方式,要看孩子自身的情況而定。孩子需要經(jīng)歷許多不那么容易和快樂的事情才會慢慢成長起來,而面對各種事情時,孩子的反應可能會令你感到苦惱,這正是本書要講述的,在書中你會找到孩子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問題解析過后我會給你具體的應對技巧,比如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遇到的挑食問題、行為舉止的問題、手足之間的問題,以及不那么普遍的面對父母離婚、遭遇災難的問題。每個章節(jié)著重對年輕父母所關心的某一個問題展開分析,你需要根據(jù)孩子的自身情況和需求,采用部分或者全部建議。另外,我建議你從第1 章開始閱讀,這一章圍繞你和孩子的溝通展開,是其他所有章節(jié)的一個基礎。盡管本書針對的是2~6 歲孩子的父母,但2 歲以下、6 歲以上孩子的父母也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建議。書中的案例都是真實的,給出的建議是可操作易執(zhí)行的,是在過去幾年里被來向我咨詢的家長實踐過的,極具參考價值。我希望你能從中獲益,請把本書放在你的書架上或者床頭柜上,有機會就反復閱讀,我很高興我所提供的正是你所需要的。

內(nèi)容概要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一次旅行,迷人的、激動人心的、豐富多彩的、處處充滿挑戰(zhàn)的旅行,豐富了你的人生,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真的真的,美好的風景背后藏著多少艱難險阻?這樣的旅行,注定是艱辛的。盡管如此,我還是要說,想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健康快樂、獨立自信、有責任感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首先要做到,因為孩子是你最好的一面鏡子。
貝奇可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空談者、理論家。她是教育專家;但她也曾養(yǎng)育過
“精力旺盛”的三胞胎,和我們一樣,她也是媽媽;她還是美國成千上萬個父母的知心育兒顧問,在和孩子相處這件事情上,似乎沒什么問題能難倒貝奇,她總能幫父母將育兒的困惑、艱辛與麻煩化繁為簡,出其不意地輕松解決問題。
書中每一個主題下,不僅有貝奇多年經(jīng)驗的分享,更有非常具體的行動建議,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是兒童成長中必經(jīng)的主題。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知道如何更好地陪孩子經(jīng)歷這些成長中的小美好與小挫折。
一本好的育兒書不是讓父母讀過后懊悔不已,而是讓我們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貝奇就是這樣一位專家媽媽,總能給我們做得更好的信心、力量和技巧。

作者簡介

  貝奇·布朗·布勞恩,美國知名媒體《今日》、《早間秀》、《早安美國》、NPR、《時代周刊》、《父母》嘉賓專家。
  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家庭教育專家、美國父母最貼心的育兒顧問。
  暢銷書作者,知名的兒童發(fā)展和行為專家,廣受歡迎的育兒教育家,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三胞胎的母親。
  她經(jīng)常在教育和商務會議上發(fā)表演講。她的觀點被《今日美國》(USA Today),《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家庭圈》(Family
Circle),《父母》(Parents),《為人父母》(Parenting),《英才》(Cookie),以及《婦女之日》(Woman’s
Day)以及其他出版物所引用。她是育兒之道公司(Parenting
Pathways,Inc.,)的創(chuàng)辦人,經(jīng)常舉辦私人咨詢和育兒講座。她和丈夫目前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帕里塞德斯(Pacific
Palisades)。

書籍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做父母是件甜蜜的事
第二章 孩子根本不聽話!
第三章 “媽媽,都是他的錯!”
第四章 “吃了飯就可以吃甜點嗎?”
第五章 “不要摳鼻子!”
第六章 “媽媽,你這樣不公平!”
第七章 “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第八章 “媽媽的頭發(fā)為什么會掉?”
第九章 “為何我的金魚要倒進馬桶?”
第十章 “來,爸爸媽媽有話跟你說。
第十一章 “我們家會發(fā)生火災嗎?”

章節(jié)摘錄

第6章“媽媽,你這樣不公平!”以前我是個幼兒園老師,我很喜歡孩子們,甚至每天早上都急切盼望趕緊見到孩子們,直到后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總是變著法兒折磨我,我開始明白我為什么喜歡幼兒園的孩子了,那是因為每天快樂的相處后,他們都會回到自己的家去。而在日常生活中,自家的孩子做事說話總是讓父母發(fā)瘋,許多時候可以說是無法忍受,那么到底哪些事情讓父母抓狂呢?又涉及哪些教育問題呢?頂嘴一般認為,頂嘴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感覺像是在挑戰(zhàn)父母的權威,讓父母覺得顏面無光,甚至覺得自己無能。然而大部分孩子都頂嘴,可能你小時候也跟父母頂過嘴,而且還受到過嚴厲的懲罰,你是不是因為害怕再次受罰而不敢再頂嘴?嚴厲懲罰看上去是有效的,那么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到底該不該采用父輩的辦法來制止孩子頂嘴呢?一定要讓孩子害怕,強迫孩子“一直喜歡父母”嗎?無論你做什么,孩子都不能生氣嗎,或者孩子就不能覺得不舒服嗎?還是先來了解下孩子頂嘴的原因吧。有時是在你說什么的時候,孩子餓了困了累了,頂嘴僅僅是要引起你的關注而已;更多的時候是孩子在維護自己,尤其4歲以后,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想嘗試脫離你,顯示他的自主獨立。當然了,你肯定認為頂嘴是極不禮貌的,但有時頂嘴并不一定是不尊重你(在第5 章的開篇講過關于尊重他人的含義)。如果你還記得起來的話,孩子的第一次頂嘴是不是在問你什么呢?而且聲音不大,嘟噥著說得含含糊糊的,他是想試探一下頂嘴有什么后果。如果孩子在學校,很少和老師頂嘴,他們能夠控制好自己,禮貌待人,那么你完全不必替孩子擔心,孩子們通常都是和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頂嘴,尤其在家里,因為在家里孩子完全放松,有時跟父母頂嘴只是孩子覺得舒服,而不是不尊重父母。處理孩子頂嘴的技巧1. 孩子總是通過不斷試探底線來學習的。通常孩子為了了解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某種做法合適不合適,總是喜歡不斷試探,這里面包括和父母頂嘴。那么孩子第一次頂嘴你就得讓孩子知道他是在頂嘴,而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你可以這么說:“你剛才說話的方式是在和我頂嘴,我不接受這樣的方式和你溝通。你需要改變你剛才的說話方式,好好地跟我說。”稍后再和孩子進行一些溝通,幫助孩子改變。2. 注意別生氣。你本來想告訴孩子頂嘴是很不好的,起不到什么作用,今后不要再和你頂嘴,可是你卻反應過度,比如一下子提高音量,非常生氣,那么你就落入孩子的圈套了,他會覺得他頂嘴是有用的,起碼,讓你注意到他了。3. 別理會孩子的頂嘴。孩子需要知道頂嘴是一種無效的溝通方式,所以你別助長他的氣焰,你可以站起身走開,別接茬兒,也別跟孩子解釋,不給孩子機會改變他的感受。你們不需要爭吵,不必分出勝負,只是要讓孩子明白:你不可以和我頂嘴,我根本不想聽,更不會理會你。4. 不和孩子計較。盡管孩子頂嘴可能讓你非常生氣,但如果孩子就是頂了嘴,那么不必和他太計較,堅持你的一貫要求就好了,這樣做是為了告訴孩子頂嘴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不能對你產(chǎn)生任何影響。5. 允許孩子和你觀點不一致,但表達必須有禮貌。讓你的孩子知道他不必總是和你觀點一致,他隨時可以表達他的不同意見,但是表達方式要合適,要禮貌。你可以這么跟他說:“你不必贊同我所說的,我非常歡迎你有你自己的觀點,但是你不能用頂嘴的方式表達你的看法,否則我會認為你是錯的。你得學著用其他合適的方式表達你自己,如果你還是要頂嘴的話,那么我不想聽你說的,也不想和你討論。”6. 如果孩子把頂嘴當做挑釁,別理他。有時候孩子頂嘴是為了宣告他的獨立,為了試探行為規(guī)則的底線,尤其是五六歲的孩子,你要求他做他該做且合理的事時,他也動不動就跟你說不,還會和你理論,如“媽媽你憑什么讓我去做?”這種時候,你要忍耐,不能生氣,嚴肅而堅定地重復你剛才的要求,說完就離開,不必和孩子爭論他剛才那樣說對不對,最終,孩子會理解你的期望,按照要求去做。7. 拒絕戰(zhàn)爭。你離開的時候可以悄悄回頭看看,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正在小聲嘀咕,也許是在罵你呢。不用去理會,至少孩子沒有當著你的面大喊大叫,他其實也在思考剛才跟你頂嘴為何不對,以后要用什么方式跟你說話。就算孩子沖你的背影氣呼呼地撅嘴瞪眼睛或者做其他什么動作,你也不用在意。任何事總是有合適的處理方式,都沒必要演變成一場戰(zhàn)爭。臟話現(xiàn)在社會上說臟話的人不少,過去我們的父母說臟話是污穢的語言,而這種語言似乎成了當今語言文化中的一部分了,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以至于人人都麻木了,不覺得污穢了,但我想我們作為父母,還是不能隨波逐流的,得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如果孩子說臟話,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yǎng),但其實這不僅僅是父母的問題,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點,尤其在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他們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更不會去考慮自己的言行對別人造成的影響。隨著他的成長,心智不斷成熟,不斷接受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他會慢慢學會如何運用語言,學著考慮別人的感受。小孩子從周圍的世界里學習語言,任何場合都是他的語言課堂,百貨店、操場、停車場、幼兒園等等。他們不僅學習如何正確發(fā)音,還學習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怎么運用,他們也注意到大人說話的強度和一定的權力有關。在孩子眼里,語言很有趣,說話也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比如,孩子會想:“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試試說一下,看看有什么結(jié)果?”3 歲的孩子大約已經(jīng)能說2 000 個各種意思的單詞,他們每天都忙著從周圍世界學習各種各樣聽到的事,并且總想去嘗試,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語言的魔力,他們會這樣想:“我剛才說了那句話,媽媽竟然這樣,真是不可思議!”孩子還會跟他的朋友、哥哥姐姐以及電視電影里的角色模仿,孩子知道哪些話比普通的語言更有力量,這里面就包括臟話。孩子是不是總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在某種程度上,得看你做了什么。一般都認為,臟話是粗鄙的,下流的,聽到的人會感覺被冒犯被羞辱,也有的地方認為褻瀆神靈的話也是臟話,還有人認為涉及性或身體的一些詞語也是臟話。許多父母都不允許孩子說臟話,但是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說臟話,否則,家庭的語言環(huán)境就讓孩子感到困惑。如何杜絕孩子說臟話1. 告訴孩子哪些詞是不可以說的。這一點需要所有家庭成員了解并遵守,包括你自己,如果你偶爾會說,那么就別指望孩子不說。2. 擴大影響。號召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成為合格的長輩,不說臟話,告訴他們孩子說臟話的壞習慣,請他們幫忙在與孩子交流時幫他指出他說臟話了,并教孩子怎么說才合適,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多接觸他們。如果你有多個孩子,可以號召老大去引導弟弟妹妹,你會發(fā)現(xiàn)老大很樂意,因為他和你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3. 2~4 歲的孩子說臟話,忽略它。小孩子總是喜歡嘗試和探索,不斷試探底線,也許有時他會不停地重復某句臟話,其實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應,你最好別有什么反應,假裝沒聽見,孩子自覺沒趣,便不想再繼續(xù)說。4. 別反應過度。如果孩子說臟話讓你很生氣,火山爆發(fā),那么你越不讓孩子說孩子越說,你越生氣孩子越會認為他說的話威力很大;如果你笑,孩子會認為他說得對,還會繼續(xù)說下去。保持平靜,嚴肅而清晰地告訴孩子臟話是不可以說的,這樣才有可能讓孩子停止。5. 5~6 歲的孩子說臟話要具體分析。大點兒的孩子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說臟話,或許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應,或者真的是在表達強烈的感情,可能由于不滿你剛才說的或者做的。如果是前者,平靜清楚地告訴孩子不可以,如果孩子還要說,那么走到他身邊,可以這么跟他說:“我不想和說臟話的人在一起。”然后就離開,別再管他。如果是后者,先安撫下他激動的情緒,稍后等孩子平靜下來,再幫助他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你可以這么說:“我剛才說的真的讓你很生氣,所以你說了臟話,如果你可以禮貌地跟我說,我完全可以和你討論并作出改進,但是我不希望再聽到任何臟話了。”6. 幫孩子找些合適的詞語替代臟話。語言是可以變通的,如果孩子真的有比較強烈的情緒要表達,可以幫助孩子找一些詞語句子代替說臟話,既能表達出強烈的情緒,又不失文明,孩子一定會樂意學習的。7. 千萬別用肥皂給孩子洗嘴巴!你大概會想不會真有人那么做吧,那你就錯了,關鍵時刻有的父母真那樣做,作為對孩子的一種懲罰,可這只能讓孩子感到恐怖,心生怨恨。8. 評論聽到的臟話。和孩子在一起時,聽到路人說臟話,可以這么跟孩子說:“那個人竟然在說臟話,他不知道好好地表達,我可不想和那種人在一起。”孩子會意識到你的這個標準不僅僅針對他,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另外,孩子再長大些,自我控制能力增強,說臟話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少。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本書真的非常精彩,年輕的父母們將會在細讀本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自己。我非常樂意將此書推薦給所有父母,的確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鹜?鮑爾斯,加利福尼亞州西好萊塢市早期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貝奇是一位很優(yōu)秀的兒童觀察者,書中有大量日常養(yǎng)育難題的實用解決方案,可讀性強,文字嚴謹而幽默,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的父母。——羅伯特米?蘭德,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博士,兒科醫(yī)生和助理兒科教授

編輯推薦

《說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與2-6歲孩子安心相處的秘密》編輯推薦:◆美國亞馬遜上市即穩(wěn)居家教類排行榜TOP10◆與《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齊名,暢銷并影響全美父母的經(jīng)典之作?!羧雷罹哂绊懥Φ募彝ソ逃龑<?、父母最貼心的育兒顧問。美國各大知名媒體、當紅欄目《今日》、《早間秀》、《早安美國》、NPR、《時代周刊》、《父母》等的座上嘉賓。如何與2~6歲的孩子打交道,不聽話、扔東西、發(fā)脾氣、挑食、過度焦慮、手足之爭、哭鬧、抱怨、 頂嘴、詛咒、說臟話……如何應對孩子這些令人抓狂的行為?最關鍵的是——如何讓孩子成為你想讓他成為的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說給孩子聽 做給孩子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拿到就翻看了兩章,挺實用的,不止是理論,實際的案例很多,甚至該如何具體跟孩子說都有一些例句。。尤其是對付孩子發(fā)脾氣,其他的慢慢看,相信會有收獲的。
  •   現(xiàn)在看了幾本西方人寫的育兒書,都有語言簡潔、直接的特點,沒有廢話,因此每天只要翻幾頁,都能有收獲。
  •   真的很不錯!孩子很喜歡!
  •   當當基本能解決我的購書需求
  •   送給朋友的,他們很好??!
  •   正在看,是本好書,有所收益..~
  •   很有用,值得仔細看看
  •   送給妹妹,妹妹很喜歡!
  •   這本書的內(nèi)容給做父母有了精明的指點
  •   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正在閱讀,感覺受益匪淺!
  •   還沒看過,應該還不錯吧
  •   隨手翻了幾處,很有幫助。
  •   還可以吧,有一定的理論指導。
  •   外觀質(zhì)量不錯,慢慢看。
  •   春節(jié)讀書!
  •   總結(jié)性和實踐性強,值得推薦,里面的指導意見是實用的。
  •   質(zhì)量很好,發(fā)貨速度很快,內(nèi)容還沒看,看后上來評論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