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藍獅子 編 頁數(shù):284 字數(shù):14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物質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們已經體會到內心的焦慮。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難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讓他們陷入了就業(yè)還是考研,出國還是工作的困惑中;書本里的鉛字無法立即變成活生生的社會經驗,曾經的理想猛烈地撞擊著未來的路。
《我們聊一聊:15位名人給大學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藍獅子編著,從幾百封大學生的來信中,挑選中相對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慮,同時邀請15位成功人士一對一地回復,或犀利或和藹,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以及對青年們的無限期待。
書籍目錄
Chapter1 曾經的夢想未來的路
吳曉波 大學教育妥協(xié)的抗爭?
洪 晃 為文化殿堂添彩?你忘記了創(chuàng)新?
潘石屹 愛能讓你更有力量
嚴 旭 看得見的未來
袁 岳 進步一點,再進步一點
嚴 旭 首先請聽從你的內心
俞敏洪 出國正當時?
袁 岳 在實踐中你可以變得更聰明
Chapter2 你比你想得更自由
何飛鵬 面臨選擇,何去何從?
金志國 所謂“好孩子”的成功
俞敏洪 功利性學習焦慮癥
嚴 旭 三十怎么立?
馬 云 被壓扁的興趣
袁 岳 別忘記鐐銬也是金色的
黑幼龍 人生只有一次,如何幸福?
潘石屹 一個浪漫主義者的快樂困惑
Chapter3 我的命運誰做主
蘇 芒 姑娘,該戀愛時放手愛
吳曉波 時間讓人與眾不同
黑幼龍 我要做一個高效能人士!
吳曉波 學歷與能力的正反比
蘇 芒 樂觀的女人所向無敵
李東生 設計專業(yè)的我該如何設計你?
黑幼龍 性格決定你是誰
俞敏洪 人生是怎樣煉成的
蘇 芒 左手愛情,右手現(xiàn)實
丁 磊 大學四年找到你自己
Chapter4 你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嗎
洪 晃 不能承受的信念之輕
潘石屹 迷失在天平之前
馬明哲 中國青年到底失去了什么?
許知遠 被選擇的一代
袁 岳 人生何事緇塵老
洪 晃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卻涼
金志國 面對中國產業(yè)鏈的“非常6+1”,當代大學生何去何從?
許知遠 我想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大學教育妥協(xié)的抗爭?吳曉波先生:您好!我是來自上海市外國語大學的顧江帆同學,很高興有機會參與這次由黑蘋果青年和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舉辦的活動。我的主要問題來自大學教育帶給我的困惑。我并不想用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思維去批判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只是我對于大學教育的意義產生了懷疑,有一些困惑。我感覺學校越來越傾向于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課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技能培訓內容,卻缺乏對人的靈魂的塑造,缺乏對人格的修葺,這使得我們無法純粹地追求知識。我學習的專業(yè)是工商管理,可能我也是現(xiàn)在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對自己專業(yè)十分感興趣的學生。但是總體來講,我對于學校的考試方式和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反感,似乎這些教育沒能啟迪我們的心智,反而限制了我們的思維,無法滿足我們對知識的渴求。周圍總是出現(xiàn)這樣的一些現(xiàn)象,同學們傾向于掌握實用的技能,每到空余時間,他們總會抓緊時間參加各種語言類、技術類的培訓。學校也增設了很多類似課程,老師催促我們更多地參與實踐,幾乎每個暑假都建議我們去社會實習,掌握各種工作技能。這樣的現(xiàn)實導致大學生活十分壓抑,總是被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所束縛。平時我們討論的話題也主要集中在了解職場生活,分享工作經歷,不像過去,我們關注時政、歷史、文學等話題,迸發(fā)思想的火花,那種交流的滿足感逐漸遠離了我們,這是我所擔心的,也是不希望看到的。盡管如此,也還是存在一些觀點給了我很多希望,也對我們給予了鼓勵。我的一位老師認為,大學應該是高于社會的地方,我們大學生應該多讀一點書,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造,敢于挖掘那些目前被隱藏了的價值,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而不是過多地糾纏于就業(yè)、未來的職業(yè)競爭力的培養(yǎng)。誠然,實用的職場技能的確能幫助我們在競爭中迅速獲得優(yōu)勢,但是真正有所作為的人必定是依靠自身的深厚積累,厚積薄發(fā),真正有涵養(yǎng)的人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脫穎而出。她鼓勵我們多讀書,即使放棄暑假的社會實踐也要多讀書,改造自己的靈魂,用一種學習做人的心態(tài)來對待大學的學業(yè)。所以,我想請教您,針對這一現(xiàn)象,基于這些觀點,您是否能給我們做一些解讀,也希望您能給我們提些建議。另外,還有一個現(xiàn)象可能更為普遍—如今的考試似乎變了味道。我們大學里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高中時,我們很努力學習,對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即便如此,對于考試依舊心里沒底;可是到了大學,即使整個學期沒有好好學習,只要考前突擊看書,依舊可以獲得很好的成績。這個現(xiàn)實讓我們感到既幸運又無奈。畢竟,我們是來接受高等教育的,如果本該用一個學期消化吸收的知識在一周內自學就可以學會,那么,大學的教育似乎就失去其意義,或者說不配被稱為高等教育。對于這樣一種尷尬,我們每個人都應反思。同時,面對這種尷尬,需要反思的不僅是我們,還應該包括老師,他們總是跟我們說,其實大學學習的很多內容到了社會上是沒用的,甚至你以后一生可能都用不到,比如微積分、經濟學等等。我們所要學習的,并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一種思維,學習處理問題的方式,這些才是讓一個人受益終生的財富。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覺得我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如今我已經大二,可是對于當初所學的很多東西早已忘記,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思路仿佛也被限制,失去了很多創(chuàng)新能力,失去了敢于思考、無畏的精神?;谶@樣一個情況,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呢?最后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則是我們的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媒體總是評論我們這一代相比國外同齡人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把這樣的弊病歸結于教育。我部分同意這樣的觀點,從實踐的角度來講,我們這代人似乎缺乏解決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的能力,我們總是刻意地追求最優(yōu)的結果,被一種標準答案所束縛,找不出解決問題的另外途徑。因而很多事情都只有一個類似的結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不想說這是大學教育的問題,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比自我教育更好的大學了。我們有必要為自己擬定一份創(chuàng)新課程,培養(yǎng)自己加深對很多問題的認知,更好地解決問題。當然也有人說,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天分,并不是靠后天努力就可以掌握的,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自身具備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相信這會對我未來的發(fā)展有所裨益。您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希望您能介紹一些自我教育的經驗,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相信我會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獲。最后,再次感謝您,也期待您的回信。顧江帆 上海外國語大學顧江帆同學:你好!你當然不是第一個對中國大學教育不滿的人,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在我看來,中國自“大學”這個現(xiàn)代名詞出現(xiàn)以來,沒有比現(xiàn)在更爛的時期了,大學成了一個粗制濫造的機器,像極了無數(shù)假冒偽劣的“中國制造”。問題是,身處其中的你能怎么辦?辦法其實只有兩個,一是逃離,堅決地逃離;二是抗爭,妥協(xié)地抗爭。在這封信中,只說第二種辦法。我讀大學是24 年前的事情了,學的是新聞學,進的是當時中國最好的新聞系—復旦大學新聞系。可是當我上第一堂課的時件事:第一,“新聞無學”,我沒有什么可以教大家的;第二,所有的大學新聞教材已經完全不適應正在巨變中的傳媒市場了,也就是說,我教給大家的,只是一堆過時的“手藝”。當時的我跟現(xiàn)在的你一樣,逃無可逃。關于第一點,老師還是給了一條出路。他說,新聞是一門實踐的專業(yè),你只要把三千篇優(yōu)秀的新聞稿件“肢解”開來,從導語、段落、邏輯到評論,熟能生巧,自然就可以成為一位熟練的“新聞工匠”。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四年里我“肢解”了能夠拿到手的數(shù)千篇新聞稿件,你一定聽過“庖丁解?!边@個故事的,道理同一,這毫無捷徑可走。最糟糕的是第二點,老師手一攤:辦法自己找。我的辦法是:把自己關進圖書館,然后一排一排地讀書。我比你幸運,當時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所以不必受“魔獸”的誘惑,我就一排一排地讀書,從一樓讀到二樓,再從二樓讀到三樓,然后讀到珍本庫。當然我讀的都是文史哲類圖書,我根本沒有想過“讀這些書到底有什么用”這類的問題,我只是覺得這是唯一比較可靠的辦法。要讀完那么多的書,同樣也毫無捷徑可走。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還自做主張地做了一個決定。我放棄了到報社實習的機會—那關系到畢業(yè)的去向,一直到今天,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從實習生中招聘記者—而在長江以南的數(shù)個省份游走了半年。我在井岡山看到了紅軍留下來的標語,在貴州看到了三個女兒只有一條褲子的貧苦農家,在湘西看到了沈從文筆下的苗族風情,在廣西老山前線看到了貓耳洞里的士兵生活,在剛剛開放的海南島第一次看到了所謂的“妓女”,她們把五元錢插在劣質的絲襪上四處拉客。那段經歷讓我目睹了真實的、書本上沒有的中國,從此我不再是一個只會幻想的城市青年。當我走上社會成為一名職業(yè)記者的時候,我一點兒也不抱怨我所受的大學教育。到今天,我同樣不抱怨我所在的喧囂時代。我知道我逃無可逃,只能跟自己死磕。學習是終生的事情,大學時期,應該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你所學習的工商管理與我當年所學習的新聞學,有一點非常相似—都是實踐性的學術。再好的大學教育能夠給你的無非也只是“術”而已,如果老師不能給你,你大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得。問題僅僅是你是否舍得投入,不計成本地投入。從你的來信中看到,你現(xiàn)在閱讀面很廣,還獲得過“校長讀書獎”銅獎、上海市聯(lián)通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營銷大賽的冠軍。這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準備。“抱怨”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青春病,因為你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你因之焦慮,而焦慮一定會發(fā)酵出抱怨,抱怨自己的智商、出生的家庭、考上的學校、學科以及所有的一切,這不足為奇,當哪一天,你開始不再抱怨的時候,你就跟青春告別了。問題僅僅在于,你不能只會抱怨,你必須行動。所以,如果你無法改變“大學教育何去何從”,那就決定自己何去何從吧。吳曉波(藍獅子出版人、財經作家)為文化殿堂添彩?你忘記了創(chuàng)新?親愛的洪晃老師:您好!我來自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對于未來道路方面,我們這個專業(yè)的許多學生都很迷茫,考研、出國還是工作?在初入大學時,周圍許多同學并非出于興趣而上文學院,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該學什么。我為他們感到遺憾,因為在我心里,選擇文學院就是選擇了一項使命,應當努力成為祖國文化的繼承者和引領者,未來更要為文化事業(yè)做出貢獻。出于這種愿景,我常想:我可以為文化事業(yè)做些什么?從自身而言,我具備許多優(yōu)勢,對于人文藝術、民族風情、山川地理等,我都有著強烈的興趣。也許是眼高手低,我很希望能做點事情,但又總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為自己可以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又不知道怎樣腳踏實地做些什么,只會一個人小打小鬧。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接觸到文化領域的權威人士,聆聽他們對于我國文化現(xiàn)狀的思考。我想知道他們對于青年人有怎樣的期待,想知道他們希望青年人在現(xiàn)階段做些什么。未來祖國的文化事業(yè)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和我們青年人有怎樣的關系?我很希望當代的知名文化人士能和高校學生有更親密的接觸,以傳達他們的聲音。缺少交流溝通,會造成文化代代相承之間的隔閡。不少人為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后繼無人扼腕嘆息,那么針對這種現(xiàn)象,到底有多少人通過自己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做事情?我相信許多人挽袖當臂,有勁卻不知該往何處使。除了發(fā)出一點自己微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干些什么?社會上的孔子學院、國學熱,引起了普遍的關注,讓我們意識到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問題。校園中不乏對古典名著、琴棋書畫、戲曲百藝有濃厚興趣的同學,更多時候,我們只能在校園這個象牙塔里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離開了校園,走向了社會,我們又該如何保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如何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現(xiàn)在文學院的學生大多以學習文學語言方面為主,書法繪畫等藝術專業(yè)則歸屬于其他專門的院系,這些傳統(tǒng)文化被人為地割裂開來。記得我的行書老師在第一堂課上講:大家為什么來學書法?當時我想,書法在古代本來就是文人學士的必修課,作為祖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者,我沒有理由不去“為往圣繼絕學”。然而,我所秉持的這些想法將會如何在生命中演繹?我想,許多學習古代文化的學生也有著這樣的困惑。難道僅僅為了找工作、謀生路嗎?現(xiàn)代社會的確不像古代,文人士大夫自發(fā)地在文化藝術中陶冶情操,悠然從容。相比起來,我們多了一份浮躁。那些文化的引領者,像季羨林、啟功等老先生,他們付出了自己艱辛的汗水,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靜待著結果。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寵兒嗎?只要埋頭學習,機遇就會降臨么?機遇降臨了,我們也不一定能把握住機遇吧!常聽說“機會留給那些更有準備的人”,現(xiàn)階段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做好準備等待結果嗎?隨著中國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有影響力,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將令世界驚嘆。北京奧運會極具東方韻味的開幕式、全球不斷增辦的孔子學院……中國以文明古國的優(yōu)雅姿態(tài)吸引著世界的目光。綜合國力的增強也包括文化軟實力的作用,那么我們的繼承者是不是已經達到相應的標準了?是不是已經具備所需的綜合素質?還缺少什么樣的文化儲備和歷練?中華文明的璀璨精華在下一代文化引領者身上會繼續(xù)發(fā)出奪人的光芒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哲的話振聾發(fā)聵,激勵我前行,我不想讓它只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我們的繼承者們已經準備好接受文化事業(yè)的重任,只是他們還缺少指引,缺少實際行動,缺少抓住機遇的本領。他們熱血沸騰,豪情萬丈,如果有了更好的指引,他們一定可以成為下一代文化事業(yè)的領頭人。文化殿堂需要更多人的裝點,各盡其才,我想,如何,我才能為文化殿堂增彩,為祖國文化事業(yè)真正做點事情。洪晃老師,這些是我所想到的,如能得到您的指點,不勝榮幸!謝謝您!羅舒予 首都師范大學羅同學:你好!看了你的信,我百般不解,還以為是一位出土文物寫的宣言。沒想到你這個年齡、這個時代出生的孩子還用這么僵硬、空洞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想。我正在看南懷瑾先生的著作,他在書里說“文化表現(xiàn)在形態(tài)上,常有四大類:“衣、冠、文、物”。所以文化是活的,不是你想象的,被供在一個殿堂里,像僵尸一樣躺著的。文化是我們每天的生活?!白釉唬翰换既酥患褐疾恢艘??!蹦闶菍W中文的,應該知道老祖宗這句話的意思。這是我想告訴你的第一件事情。先不要摩拳擦掌,準備殺出一條血路,走入文化殿堂,文化形態(tài)有四種,你都了解了嗎?我想你只是對其中一種比較了解。所以先別急著要“弘揚”你沒搞明白的東西,弘揚錯了,別說進“殿堂”,就算去了文化“地獄”也會被踢出來。這是第一。你迫切要接觸文化名人,加快自己進入殿堂的步伐。這點顯得有點急功近利,心態(tài)不是太好。我只能告訴你,跟在名人屁股后頭只能聞到他們放的屁有多臭,不會讓你自己有任何長進。名人只是遠距離比較光彩,近了就能聞到他們身上的腐朽味道。你應該做什么呢?還是聽老祖宗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南老師怎么解釋這句話呢?他說:“學問不是文學……做人好,做事對……這就是學問?!币簿褪钦f,要進入什么“殿堂”,先要學會做人,做人是最大的學問。 既然你是文學院出來的,建議你可以再看一遍《論語》,先以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繼承中國文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是第二。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沒有什么研究,我這代一直在追趕西方。但是我現(xiàn)在正在不亦樂乎地看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精彩極了。改變了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很多觀點,讓我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無知。以前,我覺得中國文化失傳,因為我們的文化觀念僵化,總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沒有任何活力。而西方文化,從教學到表現(xiàn)方式都充滿活力,總是給人很多驚喜。他們不僅不會逼你去背他們的文字,并且能讓你交錢去看他們的文化—比如好萊塢的電影,一個美國文化傳播的重點工具??戳恕墩撜Z別裁》,我覺得我錯了,完全誤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里指出,《論語》的形式就呈現(xiàn)出孔子教學生是每時每刻、隨時隨地的。有些段落甚至是在馬車里的閑話。這說明是后人沒有好好繼承,把活的東西變成了僵硬的。而現(xiàn)在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幾千年來已經僵硬的文化變得再活起來。如果你還是很想為中國文化做點事情而不只是想進入文化殿堂,你應該想一想如何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再復活,讓我們的文化有當代性。這是一個特別大的任務,不是嚇唬你,從“五四運動”到現(xiàn)在,所有文化人都在做這件事情,進殿堂的,沒進殿堂的,都在考慮同樣的問題。我不是什么文化人,但是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給自己補課。所以,下面我要說的,只是一個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我認為有傳播力的文化一定是活的,而如何讓已經僵化的古老文化具有傳播力呢?我認為是“創(chuàng)新”。這句話有點怪,為什么繼承的關鍵是創(chuàng)新?其實老祖宗早就明白了這件事情。比如《論語別裁》里談到,我們不要“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就是學了東西要發(fā)揮、應用、改進,不能只會背。繼承沒有創(chuàng)新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你現(xiàn)在想按照兩千年前的禮儀去活著,子子孫孫都會將《論語》倒背如流,這樣做不僅你會死,連儒家思想都會跟你一起死掉。繼承本身必須完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靠什么?靠你。靠你自己去思考,古代的東西對我們有什么價值,你如何把這個價值寫成書,寫成一封給羅同學的信,變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偠灾?,你要有思想,要有傳播能力。這樣你才可以真正繼承。與“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的事情是參與到當代文化中去,沒有生活就沒有文化。最后,為了徹底打碎你的夢想,我必須告訴你,文化沒有殿堂,文化比殿堂生動得多,它就是你,是你書包里的書,是你背書包的方式—是橫跨肩還是就搭在肩膀上;是你的鞋—布鞋還是皮鞋還是球鞋;是你的發(fā)型,你的衣服。這一切都是當代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你呼吸的都是文化的時候,你才真正進入了所謂的文化殿堂。因為那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就是這個殿堂。洪晃(中國互動媒體集團CEO,《世界都市ilook》主編兼出版人)面臨選擇,何去何從尊敬的何飛鵬老師:您好!一直追看您在《第一財經》雜志上的職場專欄,對我有不小的啟發(fā)。即將跨入職場,我的困惑是至今無法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我雖然不愿跟風,但在現(xiàn)今的教育模式以及就業(yè)壓力下,面臨選擇的時候從眾心理比較嚴重,往往不能真正考慮自己的興趣,想想自己真正喜歡什么。這種選擇模式漸漸使我變成了一個“逆來順受”的人:似乎哪種選擇都可以接受,給我什么任務都可以完成。在身邊人的眼中,我在各方面都不弱,但是哪方面是我的強項,就連我也說不出一二,這成了我的困惑。我一直認為,有夢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但我的夢想一直很模糊,而且自己走著一條離夢想越來越遠的路。困惑一:如何發(fā)現(xiàn)并實現(xiàn)夢想。高考那年,因為分數(shù)的緣故和升學的壓力,我選擇了競爭不太激烈的學校和專業(yè):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對于女生來說,學這個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不容樂觀。我本打算畢業(yè)后謀求一份非本專業(yè)的工作直接就業(yè),因為對這個專業(yè)沒有很大的興趣,偏理論與技術的工作也不是我所喜歡的。大四那年,我因為成績優(yōu)秀,得到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額。我當時有放棄保研的想法,但身邊的朋友勸我說保研的機會不是誰都能得到的,不要碰壁之后再后悔。又考慮到當年的就業(yè)壓力很大,經過幾番考慮,我選擇了一條“看上去很美”的路—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讀材料專業(yè)研究生。雖然我在研究生階段的確獲得了專業(yè)知識,也提升了自己,但我常常在想,要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我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想要做的事情就越來越少。面對這個充滿功利和過于現(xiàn)實的社會,我該如何去發(fā)現(xiàn)、去追逐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困惑二:如何去了解未知。想要了解一個領域,是不是一定要深入其中去領會,去體驗?這對即將要選擇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我們來說,了解有可能感興趣的領域之后再去做選擇,時間和精力方面投入會比較大。我知道您除了對現(xiàn)在從事的領域之外,對其他的領域也有很多了解,您覺得應該如何在無法深入了解目標領域之前作出選擇?希望您能與我分享您一路走來的經歷,從中我一定會收獲很多的。困惑三:如何提高抗壓能力。確定一個目標、選擇了一條道路之后,總會有一些小波折或者大考驗,相信您也有過低谷時刻的體驗,在那種情況下,是什么讓您毅然走下去的?在強大壓力下高效工作,應該是當今職場人士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但“80 后”的我們卻是抗壓能力較差的一代,如果關注一下現(xiàn)在學生們的狀態(tài),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越是人們眼里的“好孩子”,心里承受壓力就越大。這是因為在人們眼里,他們的優(yōu)秀是理所當然的,一旦某些方面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則是不可理解的。在眾人的期許下,這些“好孩子”可能出現(xiàn)過激的行為或反應,如果壓力得不到正確有效的疏導,他們很有可能做不到原本可以輕易做到的事情,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情況。就像我在高考的時候由于升學壓力過大導致的緊張而很難進入狀態(tài),以致成績很不理想。今后我們要面臨的壓力和考驗還會有很多,那將是相較于高考來說更大的挑戰(zhàn)。也許有人會說,無法戰(zhàn)勝壓力的人再優(yōu)異也是有缺憾的,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排解及轉化壓力,用自己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和每一次的考驗當中,相信我們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我想知道,在面對壓力或質疑的時候,您是如何保持冷靜并做出正確決定的,以及您的抗壓能力是如何練就的。困惑四:如何完善自己。一直在象牙塔里埋頭學習的我,對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十分重視,雖然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有一些了解和認識,也有心理準備,但仍希望能在邁出校門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跌倒也不會傷得太重,能走得更遠?,F(xiàn)今的教育注重綜合能力,在我理解也就是查漏補缺式的教育。要求學生知識覆蓋面要廣,而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則是“?!保簿褪菍ψ约贺撠煹牟糠肿龅綐O致,無人可替。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怎樣完成從廣到專的轉換,您認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或能力呢?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與我分享您的經歷、解決我向您請教的問題,非常感謝您!李瀛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瀛瑩:從你的信中,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杰出而且對自我有很高期許的年輕人,雖然你的擔心很多、想得很多,但我確定,你在求學的過程中,已經站在很好的起跑點上了,所以你不用太擔心,只要依循現(xiàn)在的路徑往前邁進即可。追尋夢想,雖然是成就人生的最高原則,可是絕大多數(shù)的人,個性上并沒有明顯的偏好,也沒有特殊的專長或天分,這種人通常會接受命運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求學、工作,然后在日久成習中,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最后也可以成就不凡的成果。你讀材料科學,這是冷門的專業(yè),就業(yè)機會不多,除非走研究領域,繼續(xù)深造,否則未來一定是非所學就業(yè)。但這無傷大雅,大學、研究所已為你提供了完整的基本學識與能力,你要在任何行業(yè)就業(yè)都有可能,只要及時補足那個行業(yè)的基本知識,再加上一顆勇于探索的心即可。讀書、實踐是探索未知與探索自我興趣及夢想的兩大途徑。通過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每個人都可立即感受到自己對某種知識是否有興趣。如果能快速進入,并興味盎然,代表這是你喜歡的領域。若一開始覺得枯澀無趣,也別沮喪,每個人對任何未知新領域的感覺都是如此,一定要先進入,才能窺其堂奧,也才能知道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如果確定這領域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就要找機會接觸、理解并去實踐。我年輕時,工作上全力以赴,只用百分之三十的時間、精力就能完成工作,其余的時間我都用來觀察、了解、探索其他領域,這培養(yǎng)了我極寬廣的見聞與能力。探索本身就是樂趣,絕對不要以有用與有關來衡量其價值,以寬廣的心態(tài)面對這博大的世界,才能成就豐富的學識。你的第三個問題關于壓力,這也是年輕人常常問我的問題。顯然壓力對時下許多年輕人而言是重大困擾。由于我從小就喜歡挑戰(zhàn),常常自己尋找難事去做,把自己陷于困境中,這當然會感受到壓力,可是這樣的壓力是我自找的,所以我沒有怨言,只知全力面對,也就不會猶豫不決和痛苦。當然其間也會有難以承受之時,這時候我不會困在當下,而是抽出半天或一天的時間,放空自己,打一場球,用劇烈的體能消耗把自己累癱,然后睡一大覺,醒來再去面對困難與壓力。通常經過放空之后,我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與方法解決原有的困難,如此,事情也會因時間推移而有轉機,壓力自然也會隨之解決。我還發(fā)覺一件事,壓力最大的來源是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又分別有幾種:(一)主觀上不想接受困難(壓力);(二)主觀的認定困難(壓力)很難解決,或非自己能力能解決;(三)對結果的期待太高或因害怕結果不佳,以致太緊張,而產生更大的壓力。針對第一種心理因素,你要告訴自己,事已至此,憤怒抱怨逃避皆不可解決問題,不如靜心面對、全力以赴吧。其實有太多人花了過多的精力在逃避、抱怨上,這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至于第二種壓力的心理因素,解決之法在于改變觀念:相信所有的困難一定可以解決,要相信自己能解決、能走過困難。一旦相信自己能面對挑戰(zhàn),內在的潛能才能充分發(fā)揮,而壓力也會大幅減輕。相信自己,你會得到最大的力量,也會讓壓力化為無形。第三種心理因素是過度期待與害怕后果難以承擔,這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壓力,因為太在意結果,導致自己要面對難以承受之重。解壓之法很簡單:全力以赴完成過程,然后把結果留給老天爺決定,不想后果。如果做不到不想后果,那么就告訴自己,擔心結果無濟于事,只有做好自己當前的事,結果才會與期待最接近。我常思考,為何我們這一代,很少談到壓力的問題,而現(xiàn)代的年輕人,卻總為壓力所困。一種可能的原因是,我們這一代歷經各種顛沛流離的困頓,當我們走過窮山惡水,再面對各種情境就能應付自如。我們無須刻意讓年輕人面對困難,但年輕人如能做好心理準備,時刻告訴自己安逸不會常在,挑戰(zhàn)與困難隨時會來,這樣的心態(tài)或許有助于克服壓力??吹侥愕牡谒膫€困惑:如何完善自己。我更相信你是一個自我期待甚高的人,一直想把自己變成完美的人,一直在詢問還要學些什么?擁有什么能力?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太大的壓力,比較好的方法或許是:享受學習、享受探索、活在當下!如果你現(xiàn)在不去想未來、想結果,而是努力學習本身的專業(yè),去探索任何有趣的知識或領域,你會活得快樂一些。只有在當學生的時候,你才有余裕、有空間容許自己有一些浪漫的時光,一旦開始工作,那就是永無休止的挑戰(zhàn)。工作前最好的準備就是把基本的知識、態(tài)度準備好,至于工作中所需要的專業(yè),可以在真正面對工作時再開始。只要你有正確的態(tài)度,再加上基本的學識能力,工作上的專業(yè)技能其實并不難學會?;卮鹜昴愕乃膫€問題,我發(fā)覺你的起步比我強太多了,在大學念書時,我稱心快意地玩了四年,不太想未來。但真正開始工作,我則義無反顧地全力以赴,珍惜每一刻,珍惜每一次挑戰(zhàn)。只要你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確信你會有美麗的未來。何飛鵬(臺灣《商業(yè)周刊》創(chuàng)辦人、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
后記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做一本能對年輕人們有切實幫助的書。我們深知,對于大部分人的成長來說,大學幾乎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奠基階段,這段既美好又短暫的時光實在太要緊了。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們,為了以后的人生旅途和職場生涯,似乎什么都要準備,又似乎什么都沒有準備好。那些摩拳擦掌的努力里面,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渴求。我們的想法得到了零點集團的“黑蘋果青年”項目組的大力支持,這個積極向上的團隊反應迅速,高效且負責。他們依托自身的資源和優(yōu)勢,向1 000 多名在校大學生發(fā)出了邀請,“我們聊一聊”活動前后受到上萬名學生的關注。在大量的來信里,藍獅子編輯部反復討論歸納,將大學生的代表性困惑,如職業(yè)選擇、愛情和現(xiàn)實、生命的效率和質量、追尋快樂等等問題歸納,選取了最終呈現(xiàn)在本書中的34 封信件。同時,我們向超過30 位來自企業(yè)界和文化界的嘉賓發(fā)出邀請,經過反復溝通,最終有15 位嘉賓在百忙之中提筆回復了這34 封真誠的來信。他們都是各個領域的領跑者,時間被切分成密集的區(qū)段,卻仍在飛機上、深夜里一字一字地寫下自己對青春的回憶和感悟,對迷茫的指點。這本書的溝通工作前后歷時近一年,繁復而漫長;但得到的支持和溫暖足以抵消任何困難。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大學生們疑惑和渴求的眼神,想象嘉賓們將自己曾經歷過的低谷和成功娓娓道來,告訴每一位年輕人,辦法總比苦難多,未來總值得期待。我們深知,這就如同拍拍肩膀所傳遞的力量,在某一時刻,有著非凡的意義。作為其中橋梁的我們,以此為榮,義不容辭。就像其中一封回信寫的: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在編輯這本書的大半年中,我們在曼妙好時光里,看到了智慧、真誠、責任和希望,一切都變得如此值得。感謝參與此書的每一位學生、嘉賓、編輯的付出。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2011-1-12
編輯推薦
《我們聊一聊:15位名人給大學生的34封私人信件》:34封來自大學生的信,信中提出的疑惑涵蓋了目前大學生們關心的所有問題;15位名人一對一答復,為大學生解開關于成功的種種疑問。潘石屹、俞敏洪、丁磊、何飛鵬、黑幼龍、洪晃、金志國、李東生、馬明哲、馬云、蘇芒、吳曉波、許知遠、嚴旭、袁岳,與你面對面,聊一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