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陳志武 頁數:241
Tag標簽:無
前言
財富是個永恒的話題。在我的老家湖南,大部分農民每天早出晚歸,甚至把老少留在家鄉(xiāng),自己出外打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只能獲得一份糊口的收入,沒有剩余財富,在溫飽的邊緣上活著。而在世界另一個半球的美國,比爾·蓋茨每天也早出晚歸,但他不僅吃住都不愁,而且財富超過500億美元,即使他什么都不做,每年的投資收入也有50億美元或更多!財富水平為什么這么千差萬別?難道剝削真的是貧富差距的根源?在今天的世界里,勤勞是否還是財富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是否還要堅持“勤勞致富”?如果不是勤勞,那又是什么呢?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過去人還是現代人,只要進取心是人之本性,財富話題就會令人著迷,而且永遠會令人著迷。在這本書中,我們就談談財富這個話題。今天,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的確是史無前例的高。按照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估算,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從444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為基準)上升到900美元,花了1880年才增加了1倍;而從1880年到1998年,世界人均GDP卻增加了5倍多,從900美元上升到5800美元。中國的經歷也類似,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中國人均GDP從450美元上升到530美元,近2000年沒變!盡管從那以后中國社會動亂不斷,但隨著晚清洋務運動的深入,
內容概要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最“地大物博”的國家并不一定擁有最多的財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能促進財富創(chuàng)造的制度機制及與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創(chuàng)新體系,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錢”?! ≈洕鷮W家陳志武教授以今昔對比和中外對比雄辯地證明了幾點:勤勞只能生產出更多的物質,而創(chuàng)造財富有三個維度“深度”、“廣度”、“長度”。這三種維度分別對應“勤勞和技術創(chuàng)新引發(fā)的單位時間生產率的上升”、“市場開放導致單位物品價值量上升”以及“良好的證券市場將未來收入現期化”。而三大條件的實現,則有賴于明晰的產權保護和開放的市場體系。這三大條件一起實現,才能使財富的創(chuàng)造最大化
作者簡介
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長江商學院訪問教授。金融學和金融資產定價領域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獎等多項重大獎勵。2000年,在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家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家排名中,名列第202位(在前1000名中,僅有19人來自中國)。2006年,被《華爾街電訊》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1990年獲得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年獲聘為俄亥俄州立大學副教授。1998年創(chuàng)辦Value Engine(價值引擎)公司,2001年與兩個合伙人創(chuàng)辦了Zebra對沖基金公司。
先后出版了《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金融的邏輯》、《24堂財富課》,《陳志武說中國經濟》等著作,其中《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獲年度財經圖書大獎,并被多家媒體推薦為當年最值得珍藏的財經圖書。
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監(jiān)管、資本市場、證券投資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財務與組織戰(zhàn)略、股票定價等。
書籍目錄
自序歷史與財富 資本全球化的奇跡 施正榮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數”說“改革開放”165年 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制度與財富 財富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什么妨礙我們創(chuàng)業(yè)? 農業(yè)發(fā)展的極限 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回哪里? 印度比中國強在哪里?產權與財富 以楊小凱的思路理解產權保護 國營,還是“還產于民”? 國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進平衡發(fā)展嗎?收入機會 的政治經濟學? 為什么產權明晰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 農村土地所有權明晰后結果不會比現在糟 私人產權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 不能以房產調控名義攝取私人產權開放與財富 跨國產權秩序的歷史變遷 全球化下的中國選擇:“單極”還是“多極”秩序? 中國跨國公司如何“跨國”? 審視中國的海外利益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因當然很多,在這里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大原因自然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按照中國政法大學叢日云教授的話說,過去二十幾年的改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給老百姓應有的自由謀生空間。這些年的經濟成就表明,這么簡單的一點制度改革便能釋放出如此多的經濟動力,稍微放開一點私有產權就能帶來如此大的激勵!施正榮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效果就是不一樣!中國的開放不可或缺,沒有開放,無錫尚德的太陽能設備就無法出口,就不能出口到德國、日本和西班牙。但是,單單是中國一相情愿地開放還不夠,在中國海軍、空軍實力都非常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讓載滿尚德太陽能設備的出口貨船在公海里、在目的地社會中暢通無阻,不被海盜搶劫,不被當地暴民無理亂殺,世界秩序還必須是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而不是野蠻暴力當道。想當年西班牙、荷蘭以及后來的英國人從事跨國貿易的時候,他們在各地面對的是異質文化、異質制度、異質社會,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沒有保障,他們只好求助于原始的野蠻暴力,以此來保障自身的安全。那時的跨國貿易成本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等中國1978年開放時,經過近500年的構建和演變,世界秩序已經不再以野蠻暴力為基礎,不僅原來沒有法律或者法治的國家已基本建立了法治體系,而且各國的法律、政治制度已經相當的同質化,大致都基于英美法系或大陸法系。特別是在商法、公司法和證券類法律方面,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各國基本都在仿照美國的相關法律。各國制度的同質化趨勢是如此之強,以至于哈佛大學的福山教授下結論說這是“歷史的終結”,既然大家都在采用類似的制度,以后就沒有什么異國歷史可言了!制度的同質化使各國的商業(yè)貿易與合同規(guī)則越來越趨同,使跨國貿易成本大大降低,使跨國市場加速深化。結果是,不論尚德是在無錫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它生產的太陽能設備都可以賣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且整個交易、運輸過程的成本很低,讓尚德的出口市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因此,制度同質化是尚德奇跡的第二大原因。第三大原因是在資本全球化帶動下的“西技東漸”。換言之,尚德的發(fā)起和快速增長靠的是現代工業(yè)制造技術。今天中國經濟得以奇跡般增長的工業(yè)技術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得追溯到鴉片戰(zhàn)爭和之后的洋務運動,如果沒有鴉片戰(zhàn)爭后的開放以及資本趨利的本性,到2001年時,中國工業(yè)化的程度可能也不會高。正是國際資本的趨利動力,把西方自1780年開始的工業(yè)革命成果逐步帶入中國,中國今天才有可能成為工業(yè)化國家,尚德才能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太陽能設備制造商之一。我們可能會指責國際資本的趨利本性,但退一步想,如果沒有利益的驅動,誰會免費把工業(yè)技術送來呢?當然,最后還需要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如果沒有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私人股權基金對尚德上市前的投資,尚德的上市可能不會那么成功,其規(guī)模也難以增長得那么快。特別是在紐約上市之后,尚德的融資渠道被大大拓寬,出口的市場地位、行業(yè)地位得到空前的穩(wěn)固。所以,是各國制度的同質化、資本的全球化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造就了像尚德這樣的經濟和財富“奇跡”。“數”說“改革開放”165年前的鴉片戰(zhàn)爭迫使中國對外開放,開啟了漫長的現代化歷程。從洋務運動、走向共和到“五四”運動,再到1978年鄧小平的“新”改革開放,其間經歷了多次中斷,但最終都沒能阻止資本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到今天中國已成為全球化的主角之一?!拔黠L東漸”165年,結果到底如何?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已不是問題,資本全球化和制度同質化顯然已經帶給中國翻天覆地的正面變化,但我們還是想通過具體數據或事例,對這種變化進行量化,以便更清楚地理解其在過去一個半世紀對中國的影響。
媒體關注與評論
說到經濟學理論,我沒有辦法跟那些經過嚴格理論訓練的人相比,比如錢穎一,許成剛、陳志武、白重恩等,他們常常能用現代經濟學的源流把事情說得很清楚。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改變中國目前國富民窮的狀況,一方面可以減稅,另一方面,就是陳志武教授所講的,要改變資產配置?! 洕鷮W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陳志武教授的著作深入淺出,說理透徹,把財富創(chuàng)造的制度基礎講得很清楚,是難得的通俗經濟學讀物?! 麑W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秦暉陳志武教授具有健全的政治經濟學視野,這樣的視野在國內經濟學術界是少見的。他對紛繁的現實進行了技術經濟學的邏輯分析,進而進行了法律與政治的分析,從而更為準確地解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甚至連基本的安寧也無從享有?! 毩W者,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 秋風陳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財富增長的制度性內涵,使我們明白,僅有個人的機遇和聰明才智是不夠的,在勤勞和富有之間還有一座必須建造的橋梁——好的市場經濟制度。 ——著名財經媒體人、《財經》雜志主編 何力
編輯推薦
《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新版)》:今天的世界里.勤勞是否還是財富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如果不是勤勞.那又是什么呢?創(chuàng)新讓我們“賺生產的錢”!開放的市場讓我們“賺世界的錢”!證券投資讓我們“賺未來的錢”!“年度財經圖書大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為您解讀財富創(chuàng)造的根本!年度財經圖書大獎獲獎圖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