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張五常 頁數(shù):252
Tag標簽:無
前言
幾個月前,在人杰地靈的杭州與一些才俊聊天,一位來自浙江大學的邀請我到那里講話。正要推卻,想到一件事,立刻答應,建議講題:“經(jīng)濟學要怎樣學才對”。這“變卦”起于科斯的要求。九十五歲的科斯認為西方的經(jīng)濟學發(fā)展入了歧途,兩次要求我在神州推廣他和我喜歡的經(jīng)濟學,鼓吹經(jīng)濟學回復到亞當?斯密的傳統(tǒng)去?! ∥乙膊荒贻p。此序發(fā)表那天七十一歲了,不可能再有什么大作為。然而,同學一般知道我是誰,就是把憤青算進去,天時地利看來不怎么樣,人和卻占了先機。希望一絲,動起筆來龍精虎猛,瀟灑利落,思路縱橫(一笑)?! ≌憬髮W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細說了張五常在海外的經(jīng)濟學道路上坎坷的求學過程。無論在加州大學還是芝加哥大學,張五常屢遇名師,包括“產(chǎn)權理論之父” 阿爾欽,第一位啟蒙老師赫舒拉發(fā)以及諾貝爾獎得主科斯等知名經(jīng)濟學家,從他們身上,張五常學到了很多做學問的嚴謹態(tài)度和奇思妙想,并在求學道路上大有所成。本書還細致解說了張五常轟動一時的博士論文《佃農(nóng)理論》誕生的前因后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恩師們對他的諄諄教誨。
作者簡介
張五常,一個書法家創(chuàng)立了合約理論,從而促成新制度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一個攝影家重視基礎,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規(guī),對光與物的看法皆與眾不同。一個散文家影響了神州大地對產(chǎn)權及交易費用的認識,也開辟了整個中國經(jīng)濟學散文的新天地。
高佬常當年以釣技雄霸西灣河海域,曾經(jīng)兩次被逐出校門,是容國岡的乒乓球師傅,舒巷城的背誦詩詞對手,楊官磷的手下敗將。
史提芬是阿爾欽及赫舒拉發(fā)的入室弟子,科斯學說的御用闡師,弗里德曼主持其婚禮的人??扑鼓弥Z貝爾獎前夕,他在瑞典代表科斯的講話講得一塌糊涂。但作為哈伯格榮譽周年講座系列的首位講者,卻義講得似模似樣。
張教授住經(jīng)濟學上的興趣只限于解釋世事。他少用數(shù)學,喜歡赤手空拳,憑自己改進了的基礎價格理論,縱橫天下。
本書細說作者的求學歷程,解釋他選走的路,也澄清了這條路要怎樣走才對。
書籍目錄
序 第一章: 求學奇遇記 (發(fā)表于二○○五年六月十六日至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二章: 老師的啟發(fā)——艾智仁?。òl(fā)表于一九九○年四月六日至一九九○年五月十一日) 第三章: 老師的啟發(fā)——赫舒拉發(fā) ?。òl(fā)表于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至一九九○年七月六日) 第四章: 老師布魯納?。òl(fā)表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第五章: 《佃農(nóng)理論》的前因后果?。òl(fā)表于二○○○年四月十三日至二○○○年六月十五日) 第六章: 七十自述: 我是怎樣研究經(jīng)濟的??。òl(fā)表于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七章: 經(jīng)濟學要怎樣學才對 (發(fā)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日至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錄:米爾頓·佛利民 他是還會站在那里的——悼佛利民 ?。òl(fā)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佛利民的學術貢獻 (發(fā)表于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章節(jié)摘錄
今天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明天死掉,一個又一個。這些日子我無法忘記。后來在美求學有成,意識到中國的青年如果有機會,或大或小也會有成。再后來我為這點希望以中文動筆了?! ≈姓叫讉€月轉(zhuǎn)讀桂林真光小學,一個人去寄宿。幾位姊姊當時在桂林醫(yī)學院,原則上可以照顧,但幾個月后的桂林大疏散,各散東西,委托一位朋友帶我到柳州會合母親,朋友沒有出現(xiàn)。我是見到校中空無一人,才獨自走到火車站,爬上車頂。是最后一班車,停柳州時只落三幾個乘客。柳州擺空城計,找到沙街住址,母親與哥哥妹妹仍在,恍若隔世。是一九四三年的夏天,我七歲
編輯推薦
可能是廣西那沙培養(yǎng)出來的個性。我喜歡來去自如,獨自思考,老師說的我不喜歡聽就魂游四方。同學上課,我自己會跑到佛山的田園呆坐到夕陽西下。華英的日子吃不飽,衣服殘破,無錢理發(fā),提到張五常老師與同學無不搖頭嘆息。小六一年升中一,中一一年降小六,還是每試必敗,記過頻頻,不可能有再黑的日子了?! 【褪窃谌A英的最后一年中,小六的呂老師給我指出—線生機。一天他帶我到校園靜寂之處,坐下來,說:“我不管你的行為,不知怎樣管才對,因為我沒有遇到過像你這樣的學生。你脯中想的脫離了同學,也脫離了老師,層面不同,有誰可以教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