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亞 頁數(shù):257 譯者:趙廣成,林民旺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的內容不是關于美國的衰落,而是要討論所有他者的崛起。確切地說,它講述的是世界范圍內正在發(fā)生的大轉折,這種轉折雖然是人們廣為討論的話題,但我們對它的理解依然很膚淺。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因為變化總是緩緩發(fā)生的,就連最大的變化也不例外。雖然我們津津樂道所謂的“新時代”,似乎對世界也已經了如指掌,但事實并非如此。過去500年來,世界范圍內已經發(fā)生了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移。每一次權力轉移都是權力分配的根本性調整,都重新塑造了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權力轉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崛起的進程始于15世紀,到18世紀末期,這一進程大大地加快了。它創(chuàng)造了我們所熟知的現(xiàn)代化——科學和技術、商業(yè)和資本主義、農業(yè)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西方國家長盛不衰的政治主導地位。第二次權力轉移是美國的崛起,它發(fā)生在19世紀行將結束之際.美國實現(xiàn)工業(yè)化不久,就成為自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國家,并且也是人類歷史上唯——個這樣的國家:其他國家無論怎么聯(lián)合也沒有它強大。美國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主導著全球經濟、政治、科學和文化。在過去的20年間,美國的優(yōu)勢無與倫比,這是現(xiàn)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xiàn)象。目前,我們正經歷著現(xiàn)代歷史上的第三次權力大轉移,這次權力轉移可以稱之為“他者的崛起”。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而且增長率之高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雖然各國經濟繁榮與蕭條并存,但總體趨勢無疑是上行的。最明顯的增長發(fā)生在亞洲,但目前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一地區(qū)。正因如此,把這次權力轉移稱為“亞洲的崛起”是不恰當?shù)?。?006年和2007年,世界上有124個國家的增長率達到了4%以上,其中包括非洲的30多個國家,占非洲大陸的國家總數(shù)的2/3?!靶屡d市場”一詞是投資基金管理人安東尼.范.阿格塔米爾(AntoinevanAgtmael)創(chuàng)造的,他列舉了25家最有可能成為下一波世界性跨國公司的企業(yè)。在他列出的名單中,巴西、墨西哥、韓國和中國臺灣各有4家企業(yè),來自印度的企業(yè)有3家,來自中國內地的有2家,阿根廷、智利、馬來西亞和南非則各有1家。
內容概要
本書將為你詮釋:權力正在轉移,世界正逐漸脫離美國的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支撐的后美國世界。 這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 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肯尼亞……以及許許多多國家的強大。 這是一本能夠改變你對這個世界慣??捶ǖ臅? 世界經濟新秩序重整,我們的基點和機會在哪里?后美國時代,誰能為我們重畫世界經濟結構大藍圖!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CNN節(jié)目主持人、《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法里德·扎卡利亞為我們重新界定各國經濟強弱,剖析全球發(fā)展及美國強權地位的變數(shù)! 在這本書中,扎卡利亞揭示當代全球力量分散的面貌,以他慣有的筆觸,融匯過去500年來兩次權力大轉變的歷史教訓,亦即西方世界的興起與美國的崛起,他向我們闡釋了“群雄崛起”的第三次大轉變。 扎卡利亞認為,當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展現(xiàn)高度經濟實力后,世界將進入經濟群雄崛起的后美國時代!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就是這個后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xiàn),即一個新新世界即將產生。 后美國時代來臨了!
作者簡介
法里德·扎卡利亞,一位擁有耶魯大學、哈佛人學教育背景的國際趨勢分析權成,一位針砭時事的國際專家,一位被公認為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一個敢于直言的新聞工作者。常常發(fā)表精辟犀利的國際關系分析,連美國前國務卿賴斯也贊譽他“熟悉世界每個地方”。
他是《新聞周刊》國際版的主編,還受邀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物撰寫文尊,是美國輿論界非常最重要的人物。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風云變幻的世界 世界上最快的賽車 奔向后美國世界 休戚相關第二章 世界變了:一個不完全的全球化世界 伊斯蘭威脅 大擴張 三種力量:政治、經濟與技術 發(fā)展是一把雙刃劍 民族主義的興起 最后的超級大國第三章 舊秩序與新秩序:西方化的博弈 強大源于效率 文化決定命運? 勝利者的獵物 西方化 現(xiàn)代化 舊秩序的滅亡 融合的未來 第四章 中國:大國的崛起 中國的發(fā)展體系 韜光養(yǎng)晦 儒家思想與基督教文明 崛起勢不可擋 龍和鷹:對抗?競爭?還是合作? 第五章 印度:蓄勢待發(fā) 自下而上:獨特的發(fā)展模式 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 外交政策:躑躅前行 鷹和牛:善意的合作 印度教的世界觀 核大國 地緣政治因素第六章 美國:衰落、維持與挑戰(zhàn)的命題 強勢的英國 英國的衰落 衰落的根源 不是政治,而是經濟 機遇與挑戰(zhàn) 競爭力中的技術優(yōu)勢 美國最具優(yōu)勢的產業(yè) 教育:注重思維創(chuàng)造 美國的秘密武器 歷史上最嚴峻的挑戰(zhàn) 更多的他者闖了進來 政治:已經病入膏肓第七章 大國崛起的新秩序:美國將如何? 單極世界的退化 今非昔比 新時代的新規(guī)則 “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致謝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風云變幻的世界任何黃金時代都有終結之日。極盛時期越是璀璨奪目,終結之時越是慘不忍睹。2008年的慘劇是1929年以來世界上最嚴重的金融崩潰,它導致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大幅度的經濟衰退。2008年發(fā)生的一切都是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中大約有40萬億美元的凈資產毀于一旦;美國兩家最大的抵押貸款機構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的倒閉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銀行破產案;風靡一時的投資銀行一夜間煙消云散;世界各地競相出臺救市和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總額已經達到了數(shù)萬億美元。我們正經歷的這個時代將會載入史冊,成為子孫后代長期談論的話題和研究議題。 世界上最快的賽車事情怎么會發(fā)展到這種地步27在我看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崩盤的根本原因竟然是“成功”。在過去的1/4世紀里,世界見證了不可思議的經濟增長。全球經濟規(guī)模大約每10年就要翻一番,已經由1999年的31萬億美元飆升到2008年的62萬億美元;通貨膨脹則長期保持在令人難以置信的低水平上。經濟增長還外溢到了其他地區(qū)。當西方人搬進更加寬敞的住房、購買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時候,長期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亞洲和拉丁美洲農民也在快速發(fā)展的城市里找到了新的工作,就連非洲人也開始到全球市場上銷售貨物了。在全球各地的每一個角落里,商品的價格都在下降,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等形式的財富卻在迅猛增長。宏觀經濟指標集中反映了這一盛世景象。2006和2007年無疑是這一黃金時代的高潮。在這兩年期間,全世界有124個國家(大約占世界國家總數(shù)的2/3)的經濟增長率都在4%以上。那么,“全球增長時代”的成因又是什么呢?正如我要在本書中詳細闡述的,它是政治、經濟和技術這三大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從政治上看,前蘇聯(lián)的解體催生了一個全球政治相對穩(wěn)定的時代。冷戰(zhàn)期間,世界上發(fā)生了數(shù)十起內戰(zhàn)和武裝叛亂,涌現(xiàn)出了許多小股游擊隊組織。這些組織大都得到了前蘇聯(lián)的資助,西方國家則針鋒相對地扶植它們的對手。冷戰(zhàn)結束后,由于大國競爭退出歷史舞臺,戰(zhàn)爭的數(shù)量大大減少,雖然也爆發(fā)過一些戰(zhàn)爭,但它們的規(guī)模都很有限。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如20世紀90年代發(fā)生在剛果的血腥屠殺事件,以及基地組織在世界各地制造的恐怖主義活動。但總體上看,世界人民共享了和平與穩(wěn)定,這是幾個世紀以來從沒有的。此外,政治沖突造成的人員死亡數(shù)量也持續(xù)下降。從經濟上看,前蘇聯(lián)解體以后,市場經濟成為廣泛推行的經濟管理方法,這使世界各國政府對于加入國際經濟體系趨之若鶩。世界貿易組織等新協(xié)議和制度則有效地減少了貿易壁壘,日益緊密地將世界聯(lián)結為一個整體。就連越南和哥倫比亞政府也已經認識到:置身于這場“全球繁榮競賽”之外的代價是無法承受的,因而采取了明智的政策以減少債務水平和削減扭曲的補貼。它們并沒有受到來自鮑勃·魯賓或漢克·保爾森等人的壓力,而是親眼看到了這樣做的收益(和不這樣做的代價)。這些改革鼓勵了外國投資,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就業(yè)機會。與此同時,美國央行行長們正在探索駕馭和緩解商業(yè)周期之道,以防止隨時有可能發(fā)生的經濟波動,進而葬送就業(yè)和儲蓄并釀成動蕩和革命。例如,1854~1919年間,美國平均每4年就要發(fā)生一次經濟衰退,并且一旦來臨就要持續(xù)整整兩年。但在過去的20年間,美國在兩次衰退之間經歷了長達8年的不間斷增長,最終出現(xiàn)的下行趨勢也僅僅持續(xù)了8個月。這一超長穩(wěn)定期的出現(xiàn)得益于他們幾十年來一以貫之地與通貨膨脹作斗爭。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美聯(lián)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帶動下,央行行長們相繼向通貨膨脹宣戰(zhàn),努力以笨拙的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商品價格的相對穩(wěn)定。美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摸索出的做法成了最成功的出口商品。到2007年,全世界只有23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高于10%,遭受惡性通貨膨脹困擾的國家則只有一個——納米比亞。從技術上看,信息革命加速了單一全球經濟體的興起。通信成本急劇下降,信息網絡四通八達,一體化進程越來越便利。突然間,內布拉斯加州的體育用品商店可以從中國進貨,然后遠銷到歐洲,并任命班加羅爾的會計師掌管支票簿。毋庸置疑,低通貨膨脹、全球增長和突飛猛進的技術進步是一種史無前例的成功,但是,這些成功也帶來了一個重大的負面效應,那就是助長了人們的自命不凡。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前10年,商人們密切地關注著各種政治風險——政變、恐怖襲擊和社會動蕩——可能給經濟增長造成的傷害,但發(fā)現(xiàn)的政治風險卻很少。政變的結果無非是建立一個新政權,但它仍將面臨全球經濟的各種制約和機遇。因此,在后冷戰(zhàn)時代,盡管恐怖主義活動猖獗,也不時發(fā)生一些災難性事件,但世界的基本面是保持了政治穩(wěn)定。然而,這些商人們對于一個近在咫尺和司空見慣的問題卻視而不見,那就是“經濟風險”。他們與艾倫·格林斯潘一樣,假定復雜的金融工具向全世界擴張事實上降低了經濟風險。他們還相信:一度被認為是危險的債務水平現(xiàn)在可以被駕馭了,因為人們假定真實的那些條件事實上一直在發(fā)生變化。正因如此,投資者愿意接受相對較低的回報率,進行正常情況下看似危險的投資。美國政府發(fā)行的國庫券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而公司債券則缺乏足夠長的歷史可供參考。盡管二者的收益有著天壤之別,但惡性擴張中的信用連創(chuàng)歷史新低。在此情況下,厄瓜多爾這樣岌岌可危的國家和克萊斯勒這樣搖搖欲墜的公司,居然可以像美國政府那樣拿到非常廉價的貸款(事實是:到2009年,厄瓜多爾政府已經停止償還債務,而克萊斯勒公司仰仗美國政府在最后關頭出手相救,才得以逃過破產的厄運)。由于借貸的成本非常低廉,金融業(yè)者和房地產所有者便無所不用其極,動不動就大規(guī)模地舉借外債。2002~2006年間,企業(yè)盈利率的增長速度連續(xù)18個季度保持在兩位數(shù),破產率則遠遠低于正常水平。銀行和投資者眼見企業(yè)的保險箱裝得滿滿的,提供資金時更加自信而慷慨。好日子似乎永無結束之日了。世界經濟簡直就像一輛昂貴的賽車。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行駛能力,可以風馳電掣般地向前奔馳。在過去的l0年間,無論任何人駕駛這輛車,都能體驗到無與倫比的刺激和興奮。問題只有一個:事實證明,沒有人真正知道如何駕駛這輛車。10年來,全球經濟的面貌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它是一個由125個國家組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而且這些國家都積極地參與到體系中來,并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快速發(fā)展。這輛車似乎有125個不同的司機,但誰也沒有想到需要購買減震器。債務問題當然,也有人想為這輛賽車安裝減震器,但在經濟繁榮的年代里,他們被扣上了“愛唱反調”的帽子。他們質疑道:次級抵押貸款怎么能比得上通用電氣公司的債券呢?然而,令人瞠目結舌的盈利報告年復一年地出爐,對沖基金的管理者年復一年地領取高達10億美元的薪水,極具前瞻性的修正意見則被束之高閣,唱反調者也越來越沒有人理會了。這樣一來,一種反向自然選擇就在華爾街發(fā)生了。正如Eagle Capital公司的一位執(zhí)行董事博伊金·柯里所說,過去20年來,“幾乎所有金融機構的DNA都在發(fā)生危險的變異。每當有人強烈要求掌握更多的‘金融杠桿’、承擔更大的風險,隨后幾年的事態(tài)發(fā)展都證明他們是‘正確’的。這些人膽大包天,但往往能得到提拔,從而控制了更多的資本。與此同時,在掌權的人當中,誰猶豫不決,誰主張小心謹慎,到頭來都被證明是‘錯誤’的。謹慎的人越來越畏縮不前,并喪失了升遷的機會和對資本的控制。”沃倫-巴菲特指出,問題的癥結在于越積越多的“金融杠桿”,這是,華爾街對“債務”的奇特說法。這是“聰明人走向破產的唯一途徑”,巴菲特說,“你的表現(xiàn)很出色,因而過上了非常富有的生活。但是,只要你使用了‘金融杠桿’,就算你的表現(xiàn)一直很出色,做錯一件事就會被淘汰出局,因為任何事物乘以零都等于零。如果你周圍的人表現(xiàn)得都很出色,那么,你出局的速度會大大加快。你的表現(xiàn)確實很出色,恰如‘舞會上的灰姑娘’一樣:王子很英俊,音樂很動聽,你也高興得心花怒放。你尋思道:‘混蛋,我為何要在夜里11時45分離開呢?我要待到午夜12時差2分時再走?!珕栴}在于:墻上沒有鐘表,而所有人都打算待到午夜12時差2分時再走?!币谎砸员沃?,我們就是這樣走進2008年大災難的。
后記
秦亞青教授指出,任何國際關系學派都有一個核心問題,美國學派的核心問題就是美國霸權地位的護持。長期以來,美國國際關系學者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可能出現(xiàn)的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以及其他國家的峒起對美國霸權構成的現(xiàn)實的和潛在的挑戰(zhàn)。應當說,美國政治家和學者對于美國霸權衰落的必然性有著基本的共識,但對于該如何應對其他國家的崛起和遏制美國霸權相對衰落的趨勢,美國國內明顯地分為兩派:一派主張以強硬手段將任何潛在競爭對手扼殺在搖籃里,另一派則敦促美國政府對自己的全球戰(zhàn)略進行調整,以建設性的態(tài)度與不可避免的蟈起國發(fā)展合作關系。法里德.扎卡里亞2008年推出的新作《后美國世界》無疑屬于后者。在小布什政府奉行的單邊主義強硬政策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這本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新書一經發(fā)行就在美國輿論界掀起了旋風般的影響,至今在《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和亞馬遜網絡書店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仍然名列前茅,開啟了無數(shù)美國大眾對國際趨勢的新視界,也成為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反復閱讀的書籍之一。扎卡里亞在書中獨辟蹊徑,不討論所謂“美國的衰落”,而是深入考察“他者的堀起”。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自身的表現(xiàn)并不差,只不過其他國家攜后發(fā)優(yōu)勢表現(xiàn)更佳而已。這是500年來世界范圍內的第三次權力大轉移,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趨勢。隨著所有其他國家(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國家)以及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等非國家行為體的崛起,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支配地位必然呈下降趨勢,人類將由此進入一個非西方化的“后美國世界”。作為一個印度裔的美國學者,扎卡里亞為美國應對自身的相對衰落開出了如下藥方:要想在日益全球化的后美國世界繼續(xù)保持繁榮和應有的影響力,必須由“一言九鼎的霸權國”轉而扮演一個類似于“誠實的掮客”的角色。為此,華盛頓必須注意6個方面的問題:要有所選擇,要通過建立廣泛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實現(xiàn)利益,要像俾斯麥那樣與所有大國都保持最良好的關系,要根據問題本身的需要靈活決定對策,要善于進行非對稱性思維,要高度重視營造合法性。換言之,美國必須尋求與他者共享權力、創(chuàng)建聯(lián)盟、營造合法性和塑造全球議程。需要指出的是,扎卡里亞作為一個美籍印度人,兼具東西方兩種文化和教育背景。他對國際形勢的分析是極具洞見的:對美國霸權可能的衰落憂心忡忡,對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崛起持開放態(tài)度,據此為美國護持霸權開出了以合作求共贏的藥方。他反復指出,以前的英國衰落是經濟上的,當前的美國衰落則是政治上的:美國人習慣于自命不凡和獨斷專行,對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也無意多加了解。這正是他者競相崛起而美國相對衰落的根本原因。
編輯推薦
插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