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政策親歷者實錄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宮崎勇  頁數:270  譯者:孫曉燕  
Tag標簽:無  

前言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fā)起設立這樣一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基于一種思考:由于全球化和技術進步,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很多問題,比如能源、環(huán)境、公共衛(wèi)生等,不光局限在科學領域,還需要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參與進來,比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學以及工程研究等,進行跨學科的研究。我們需要不同學科學者相互對話的論壇。而且,參加者不應僅僅來自學術圈和學校,也應有政府和企業(yè)家。我們希望把CIDEG辦成類似斯坦福大學非常著名的公共經濟政策研究中心(Stanford Institute 0fEeonomic P0licy Research,SIEPR)那樣,對能源、環(huán)境問題進行經濟和政策上的分析。我們認為,大學應該關注基礎研究,大學的使命是創(chuàng)造知識,在深層知識的產生上發(fā)揮作用。

內容概要

作為日本資深的官廳經濟專家,宮崎勇參與了日本戰(zhàn)后眾多的經濟決策過程。作者以口述史的方式為我們再現(xiàn)了政策形成現(xiàn)場的實景,我們可以據此了解到這些政策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了日本作為一個先行工業(yè)化國家,在經濟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日本經濟決策界是如何認識這些問題并采取相應對策的。他們的經驗,特別是有關日本如何克服石油危機、調整貿易順差和進行“結構改革”的部分,對于當前面臨類似情形的中國顯得尤為珍貴。

作者簡介

宮崎勇,1923年出生。194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同年應征入伍。1945年復學。1947年畢業(yè),同年進入經濟安定本部。1980年辭去經濟企畫廳事務次官。1982年就任大和證券經濟研究所(現(xiàn)大和總研)理事長。1995年就任經濟企畫廳長官)村山內閣)。1996年任大和總研特別顧問,2004年任名譽顧問。
主要著作《裁軍經濟學》(巖波新書,1964年),《宮崎勇集》(現(xiàn)代經濟專家選集)(NTT出版,1994年),《世界經濟圖解》第2版(合著,巖波新書,2000年),《日本經濟圖解》第3版(合著,巖波新書,2001年),《日本經濟再生之視點》(合編,巖波書店,2001年)等。

書籍目錄

總序致中文版讀者前言第一章  “經世濟民”之志 01  序 02 身世 03 學生應征入伍 04 復員·復學·步入現(xiàn)實社會第二章 經濟政策一線入門 01  經濟安定本部的職能劃分 02 賠償問題·經濟復興計劃第三章 經濟復興期——從“傾斜生產”到自立經濟 01  經濟快速恢復的原動力 02 朝鮮戰(zhàn)爭·冷戰(zhàn)體制 03 從統(tǒng)制經濟到自由經濟——經濟審議廳第四章 留學美國與受聘聯(lián)合國,  01  “求知于全世界”  02 混合經濟體制  03 南北問題與裁軍問題第五章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歷史意義 01“已經不是戰(zhàn)后”的意義 02  “騰飛期”的經濟 03 通向發(fā)達國家的道路第六章 高速增長的“光與影” 01  “民生經濟” 02 與佐藤內閣的關系 03 執(zhí)筆《白皮書》第七章 石油危機——國際協(xié)調時代的到來 01 進入國際社會 02 陷入并擺脫石油危機 03 發(fā)達國家首腦會議第八章  國際收支順差及調整 01  日美關系與《前川報告》 02 泡沫的產生 03 審議會方方面面第九章  “結構改革”風波 01 形形色色的“結構改革” 02 參加平巖委員會 03 不透明的公共投資第十章 質疑“失去的十年” 01 加入村山內閣 02 點評村山內閣 03 橋本內閣的誤算第十一章 經濟知識的國際交流 01  國際協(xié)調的時代 02 IAC理事會 03  日中經濟知識交流第十二章 寄語新世紀的經濟專家  01 政治與經濟  02 三位政治家印象——福田赳夫、宮澤喜一、河本敏夫  03  日本經濟:寄語新世紀的經濟專家后記年譜

章節(jié)摘錄

2身世宮崎先說我的出生。我于1923年10月28日出生于佐賀縣佐賀市,下面是我為自己的出生加的注釋。我父親自舊制第五高等學校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1917年畢業(yè),之后進入一家海運公司。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發(fā)生時,他正在橫濱分公司工作,與我母親和哥哥三人一起住在橫濱。那年9月1日正午,特大地震襲來,我家的房子被大火燒毀,父親一人留在東京,母親帶著腹中的我回到九州。一個月后,也就是1923年10月,母親在娘家生下了我。所以我不是“橫濱小子”,而該說生為“九州男兒”?!赣H也是佐賀人嗎?宮崎是的。但他的祖籍不是佐賀市,而是佐賀縣唐津的小笠原藩。我母親的娘家屬于鍋島藩。人常說同藩不睦,大概他們也是因為這個道理才互與外藩人結親的吧。不過我并不知道他們姻緣的來龍去脈?!霞叶际桥f時的貴族吧。宮崎不,都是“平民”。我父親出生于距唐津不遠的玄海町(當時叫有浦村),現(xiàn)在那里是核電站廠址。我的祖父在那里做生意多年,算得上鄉(xiāng)紳,主業(yè)是造酒?!湫偷泥l(xiāng)紳嘛。宮崎除去三級小郵電局局長的公職,祖父主要是做各種生意。父親則從當地小學走向唐津中學、熊本第五高等學校、東大法學部、船運公司。不知祖父是否算得上好生意人,但酒坊老板和郵電局長這兩個行當他一直干到去世。祖父的酒坊現(xiàn)在是我的堂弟在打理,郵電局長是我另一位堂弟在擔任,都還在玄海町?!€在生產酒嗎?宮崎現(xiàn)在應該是不生產了,當年的品牌也已經不存在了?!椭裣碌羌易逡粯?。宮崎去年聽說堂弟要釀造新米酒,不知做成了沒有。他同時還開著一家藥店。再說母親一家。我的外祖父是律師,祖籍離佐賀市不遠。外祖父一直在佐賀市工作,還曾兩次當選國民黨·同志會·憲政會的議員,并開過報館、參與過地方鐵路的建設?!@很了不起。宮崎外祖父名叫豐增龍次郎,生育了七個子女,我母親排行第二。母親最小的弟弟豐增升是鋼琴家,曾任鋼琴藝術院的會員。我的外祖母熱衷女權運動,在佐賀縣創(chuàng)建了當時的舊制女子學校,就是成美女子學校,她還從事社會運動。我母親從佐賀女子學校畢業(yè)后進人日本女子大學,聽說與中條百合子(后從夫姓為宮本百合子)是同窗。母親與父親相識應該是在母親大學畢業(yè)后,之后便隨父親在橫濱和神戶等許多地方不斷搬家,父親還在印度、美國、南美等國家常駐,戰(zhàn)時曾擔任青島和上海分公司的總經理?!悄募夜荆繉m崎大阪商船。父親于戰(zhàn)爭結束前夕因病辭職,戰(zhàn)爭結束后不久便去世了。由于父親的工作特點,我隨父母走過許多地方,小學一二年級時不在日本,是在外國的英式小學就讀。因此,我是受過英式教育的,說得好聽點是紳士教育,每天上學都穿制服、戴制服帽、打領帶?;氐饺毡竞笥衷诟赣H的老家,佐賀縣有浦村的小學讀了半年?!瓉砟菤w國人員子女。宮崎現(xiàn)在看有點匪夷所思,先是在英國人的學校里用英文上課,到了南美又必須使用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所以那時總有人說我的西班牙語和英語比日語好,不過我本人對此沒有什么印象。剛回到日本時我被編入小學三年級,不大認識日本字,片假名、平假名、漢字幾乎都是在那一年學會的。終于學會了書寫日語,英語和西班牙語卻幾乎忘光了。后來,父親被調往大阪總公司,我也轉學到兵庫縣精道小學,當時我讀小學三年級。精道小學是所歷史悠久的著名學校,之后山手小學于1933年12月23日落成,我又轉學到了山手小學?!谏駪舭?。宮崎在兵庫縣蘆屋市,當時叫精道村,我是山手小學首屆畢業(yè)生。1933年12月23日是當今的平成天皇誕生日,山手小學于這天落成。后來平成天皇陛下訪問兵庫縣(2001年4月25日)前日,我和同是佐賀高中出身的貝原俊民都接到電話通知。我下面有兩個妹妹,她們自出生起就隨父母四海為家,但父母考慮男孩子若隨他們飄來飄去就不可能受到系統(tǒng)的教育,于是自中學起我就被寄養(yǎng)在佐賀市的外祖父家。我就讀的中學是佐篌中學。每日從外祖父家上學。03學生應征入伍——說起佐賀,好像曾盛行習武之風。宮崎是的,佐賀地處當局不易看到的地方,“燈影黑”。不過我們受到很好的鍛煉,禮儀和教育都十分嚴格,教師和高年級學生都嚴厲訓導我們,“鐵拳制裁”是家常便飯。但與今天的校園暴力有本質不同。——您說得對。宮崎閑話連篇不好意思,我們中學時聽到的訓導言辭也十分激烈。我們的學長真崎甚三郎從東京回來時總會回到學校來訓導我們說“來看看你們是否在努力”。還有一位“憂國憂民”的學長,就是“五·一五”事件主謀之一的三上卓中尉。對他們的思想和所采取的行動我難以產生共鳴,但我十分理解他們對社會的憂慮。參與著名的“二·二六”事件的軍人大都來自日本東北地區(qū)和北海道,但二十名主謀者中半數出身九州,而且佐賀人居多。這就是我就讀的中學。而且中學二年級時,日中戰(zhàn)爭爆發(fā),我們的班主任馬上便應征入伍了,學校的教育變?yōu)檐妵髁x教育。不過我總算讀完五年中學,選擇高等學校時,仍希望留在家鄉(xiāng),便進入了舊制佐賀高等學校。讀一年級時,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舊制高等學校將原來的學制縮短為兩年半,我于1943年9月畢業(yè),并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腥雽W考試嗎?宮崎 當然有。記不清論文考得是什么內容了,還有學科考試和體檢,但沒有面試。都合格后,我于當年10月正式入學,馬上就迎來了動員學生入伍運動,是在12月。——差不多入學3個月以后吧?宮崎入學3個月后就中斷了學業(yè),入伍到海軍?!敃r是休學吧?宮崎是休學。紅頭文件一來,馬上就是征兵審查。——您該是回到佐賀接受征兵審查的吧?宮崎是的,并且被征人海軍,最初是在佐世保海軍兵團當二等水兵。我入伍時正逢冬季,天氣寒冷。12月剛到海軍兵團時,我與后來戰(zhàn)死的特攻隊員、原職業(yè)棒球名古屋金毓隊的投球手石丸在同一分隊,一處起居。當然,經濟學的學業(yè)是中斷了。當了三個月水兵之后,1944年初,我參加了海軍預備學生兵考試。結束水兵訓練之后,我們作為預備學生兵被帶往鹿兒島海軍航空隊,并以預備學生兵身份進入宮崎航空隊?!A備學生兵體制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宮崎到我那時大約已經有兩年左右,我們又延續(xù)了一年左右。因為局勢千變萬化。——預備學生兵是特攻隊的后備力量嗎?宮崎最后是那樣。和我同期的預備學生兵大多于戰(zhàn)爭結束前夕戰(zhàn)死在臺灣海域或沖繩戰(zhàn)役,還有人死于返航途中,因為戰(zhàn)斗機燃油只給加單程的。我們同期入伍的預備學生兵共3 323名,其中411名戰(zhàn)死。我后來從宮崎航空隊轉入宮城縣的松島航空隊,之后又轉入更北方的三浞航空隊,駐地現(xiàn)已成為美軍基地。在那里我成為預科訓練教官,1944年12月升任海軍少尉,可說是速成士官。雖是海軍航空隊的預科訓練,但隨著戰(zhàn)斗機的減少,后期的訓練幾乎不再有登機模擬訓練,頂多是飛飛滑翔機,其他就都是地面訓練了。結束預科訓練科目的人最終是要被送往前線的,所以這個工作最終令我厭煩,“派你前往某某地”的命令無異于“請赴死”的命令。這是我短暫的海軍軍旅生活中最悲慘、印象最深刻的時期,預科訓練班的士兵們太可憐了。戰(zhàn)爭結束后,他們中的不少人又因失業(yè)生活無著,他們的群體又被稱為愚連隊。實在不堪回首。戰(zhàn)爭結束前一個月左右時,我從三沢航空隊被派往生產戰(zhàn)斗機用機槍及槍彈的海軍宮城縣多賀城工廠任職,并在那里迎來了停戰(zhàn)?!侨ト伪O(jiān)督官嗎?宮崎記不清是什么頭銜了,好像是命令我在本部工作,還能記起的工作就是在生產車間巡視。當時美軍已經開始使用艦炮近海攻擊日本,或派遣格魯門或西科斯基公司造的航空母艦載機空襲日本,有情況時我們要使用機關槍迎擊。在這種狀態(tài)下迎來了8月15日的停戰(zhàn),在酷暑的炎熱中,我在多賀城聽到了天皇親下圣旨的廣播。之后,我連續(xù)幾天輾轉換車,終于乘火車回到佐賀。在家里閑了幾個月后,1945年11月,東大開課,我重拾學業(yè),直至1947年9月大學畢業(yè)?!旑A備學生兵的時候接受過飛行訓練嗎?宮崎專業(yè)確實是飛行科,但我那時眼睛有些近視,沒被允許直接駕駛飛機。我待過的宮崎、松島、三沢航空隊都是大型飛機(中型殲擊機),我要么在飛行員后面的座位上看地圖,要么在基地工作,總之是個打雜的。

后記

本書的起因是中村隆英、伊藤隆兩位先生將我的經歷納入口述歷史的創(chuàng)作計劃,這使我感到非常榮幸的同時,也感到“非同小可”和莫名的惶恐與緊張。不過,我自大學畢業(yè)以后,幾乎半個世紀都工作在政府經濟部門(經濟安定本部、經濟審議廳、經濟企畫廳)以及民間經濟研究所(大和證券經濟研究所、大和總研),作為經濟工作者從事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相關工作,口述自己的這些親身經歷是對一生的工作進行自我反省的大好機會,還能幫助讀者對日本經濟(政策)多一份理解,也就欣然接受了。但是,必須說明的是,當我完成本書初稿,重新通讀全稿時,才發(fā)現(xiàn)雖說我在介紹親歷的一線工作,也難逃自贊個人史之嫌,而對于我所參與過的政策的評價缺乏理論高度??傊?,介紹自己和論述政策都不到位。“無悔,悔之”。青春立志“經世濟民”,并得以實踐之,這么說雖然有失謙虛,但我畢竟有幸歷經戰(zhàn)后復興期傾斜生產方式的政策運作,高速增長期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制訂及實施,石油危機之后與三重危機(通貨膨脹、就業(yè)不穩(wěn)定、經常項目收支逆差)的戰(zhàn)斗,國際化進程中的泡沫對策……能夠在動蕩的變革年代工作在政策制定第一線并從事其他相關工作,我“無怨無悔”。

編輯推薦

《日本經濟政策親歷者實錄》戰(zhàn)后經濟重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石油危機及經濟大國化,泡沫的崩潰及“失去的十年”,世紀之交的結構改革問題,終生活躍于日本經濟政策形成一線的經濟專家,見證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歷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日本經濟政策親歷者實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口述歷史形勢的圖書,和購買本意有點差距,但是不失為一個了解日本經濟尤其是政策方面的好讀物
  •   了解一段日本的歷史
  •   值得信任的賣家。喜歡。
  •   這部書還是不錯的
  •   內容不連貫 有些碎
  •   恩可以讀讀,實話實說的東西。
  •   值得回味反省
  •   這是一部口述史作品。述史者宮崎勇曾經在日本政府經濟企劃廳工作,是諸多經濟政策決策過程的親歷者。一般認為,日本的經濟技術官僚對于發(fā)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從這部口述史中,可以了解一些當時的實景。
  •   全書以對話體成文,一問一答。雖然增加了互動,但是邏輯和細節(jié)稍差,特別是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缺少交待和詳述。如有興趣的讀讀,不妨稍微了解一些二戰(zhàn)后至今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歷程,以免吃力。
  •   原以為列入CIDEG文庫的書像以往一樣有品位,而這次卻是一個對話集為主要內容的書,雖然不能說沒有一絲一毫的學術意義,但只能說我買錯了
  •   一本兩百多頁的書要描述超過40年的經歷,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本書確認了這個事實。所以,對于我們廣為關注的日本幾件大事,作者輕描淡寫也就不足為奇了。讀后感:1)日本的上層精英階層已經開始反思日美關系了,日美政治關系限制了日本經濟上限,不過日本精英階層還沒有明確的設想和實施途徑;2)國家層面的戰(zhàn)略非常重要,而將戰(zhàn)略化解為步驟、可實現(xiàn)路徑、可衡量指標,是戰(zhàn)略成為圖紙還是現(xiàn)實的關鍵;3)國內的多元利益集團很容易干擾國家的意志和核心利益,書中反思包括美占時期內閣部門的橫向溝通,日美貨幣談判大藏省放開金融的獨斷和信息控制;4)理論與政策實踐的脫節(jié)是政策制定者最大的忌諱。
  •   書很好,質量不錯,發(fā)貨速度也快,喜歡卓越亞馬遜!
  •   這是我們最近、也是今后關系最緊密的國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