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學英語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鄭贊容  頁數:219  譯者:韓美玲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學英語,和學自行車一樣!  即使腦袋把自行車的原理分析得再清晰,理解得再透徹,不親自嘗試摔上幾跤是學不會騎自行車的,學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  學英語,只要按照本書介紹的方法做就OK了!  孩子們的英語反而比大人們學得好。孩子們可以很好地消化聽到看到的英語,經過訓練后,能夠把英語滲透到身體內,原因就在于“英語不是學會的,而是訓練出來的”?! W英語,一年時間足夠培養(yǎng)英語能力!  英語學習初期仿佛黎明前的黑暗,是一段辛苦的時期,就像是一顆種子在大地中吸收養(yǎng)分,為新芽破土而出做準備,不經歷這個階段,絕不可能收獲“掌握地道英語”的豐碩果實。  加油吧,孩子們!每個人都能學好英語,都是英語第一名!

作者簡介

鄭贊容,1957年生于韓國首爾,畢業(yè)于首爾大學園林系。
  服兵役時當過上校,退伍后進入了當時最好的企業(yè)大宇集團,工作10個月后辭職,身揣可憐的200萬韓幣踏上了赴德留學之路。一邊打零工,一邊苦學9年,終于在1993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回國后被三星愛寶樂園特別錄用。此后5

書籍目錄

STEP 1 我也想學好英語 轉學過來的神秘少女 朵兒真是外星人嗎? 揭開朵兒的真面目 朵兒養(yǎng)的英語蟲 千萬別學英語STEP 2 學英語的雙贏合約 我的耳朵里也有英語蟲 自然而然地開口 回歸以前的學習方式 英語水平歸零 爸爸的驚人告白 STEP 3 語言不靠學習靠訓練 自然而然背單詞 變成史?克說英語 挑戰(zhàn)英語比賽 I can do it! 英語能力拯救生命STORY BOOK   Gulliver's Travels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銷量突破300萬冊的鄭贊容博士《千萬別學英語》兒童版徹底告別傳統(tǒng)英語學習法,幫助起步階段的小朋友,把英語消化和滲透到身體里,記住,英語不是學出來的!精彩曲折的校園故事,讓你在輕松閱讀中愛上英語,生動可愛的漫畫插圖,讓你與枯燥乏味的英語說BYE-BYE!英語蟲的實用教導,幫你掌握英語學習的秘密武器。鄭贊容博士的不學英語掌握英語法,成就你的英語神童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千萬別學英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2條)

 
 

  •   千萬別學英語是買來送人的,自己已經在圖書館借來看過了,自我感覺內容非常好,里面講的方法也是蠻不錯的,就是要堅持
  •   和學中文一樣的方法學英語。適合小學生啊。
  •   這是一本實戰(zhàn)性較強的指導書,針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理論加操作步驟,值得一看!
  •   一個小時就讀完了全本書。這種方法以前就知道,就是沒有具體的指導。書中的計劃很詳細,有指導性。我已和兒子約定好,這學期堅持下來,暑假去參加英語夏令營,看效果如何。書中的不足:后面的英語沒必要,浪費了讀者的錢。
  •   很喜歡這本書,推薦給大家。里面的英語學習觀點挺有啟發(fā)意義的。
  •   特別適合對英語感興趣的初學者看!可是現在還有磁帶買嗎?
  •   一開始孩子很抗拒,過了一段時間才買來看,立刻是愛不惜手。
  •   買錯了,這本是給孩子看的。不過簡單翻了下,還可以。就給個好評吧。
  •   很經典的大人版,相信兒童版不會讓人失望的。
  •   非常容易接受的學習方法,不知道效果會怎樣,打算試一下。
  •   這本是兒童版的
  •   好用,好看
  •   沒認真看呢,希望很好
  •   很好的一本書,故事結合方法。
  •   不個不錯,不過還想買本成人版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有貨。
  •   買成小孩版的了。哎
  •   這本書的觀念非常不錯,其實可以用幾句話來說完,網上看看就差不多了
  •   女兒非常喜歡,十分有用。
  •   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   書不錯謝謝我很喜歡
  •   漏屋先生的好書,看看吧,不過貌似也有不對的地方
  •   我都用10年了
  •   英語學習,是大多數母語非英語國家的學生的一件很頭痛的大事,這在我們國家表現的更為突出,我們的學生,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花費了太多太多的時間進行英語學習,可在實際使用中,很多人可以聽、寫、譯,但不會說。為什么?因為我們學的是“啞巴英語”,記了大量的單詞,背會了很多的語法,但卻沒有把英語當一種語言去使用。本書的作者提出了一個貌似很嚇人的觀點“千萬別學英語”,但其核心,卻是讓我們不要按傳統(tǒng)的方式去學英語(背單詞、學語法),而應該在情景中去學英語---看沒有字幕的英語故事片,聽標準的英語原聲發(fā)音,一遍遍地用心抄寫英語故事,堅持不懈地看、聽、寫,最后達到自然而然地說一口標準的英語。這本有點象童話的書,在國內外發(fā)行了300多萬冊,可以稱得上暢銷,所提倡的英語學習方法,雖然不一定是最好,但給我們苦苦尋求英語學習良方的廣大英語學習者來說,值得一試。
  •   我和愛人都在用千萬別學英語的方法學習英語,因此看到這本兒童版的就毫不猶豫地買了。紙張和印刷都非常好,還可以當故事書講給寶寶,里面的方法正在試用,現在寶寶自己看純外語的動畫片總是咯咯地大笑,慢慢熟悉英語語言中。
  •   用于兒童英語教育其實我買錯了但也挺好送人了
  •   想不到是兒童版,不過也行吧
  •   不錯,全新的觀念
  •   就那么回事吧,還可以
  •   給侄子買的書,自己順便也看了一下。立意不錯,學習任何語言就是要多聽多說,但感覺不太適合已經上初中的孩子,呵呵,個人意見。
  •   別人介紹買的收到后才發(fā)現是兒童版有么有成人版的
  •   買了之后才發(fā)現是少兒版的。當當網應當標注“少兒版”。
  •   朋友介紹看的我買錯了這個是兒童版
  •   兒童讀物,成人5分鐘就能看完,本書就講了一個故事。
  •   書的紙張不錯,內容一般,實用些不好
  •   nice......................
  •   沒看清,感覺一般
  •   寫的還可以。。。
  •   這本書應該改叫“千萬別買”
    水平太低了,故事也沒什么好看的
    里面的英語單詞 我想屈指可數吧
    適合小學生看
  •   居然是本兒童版的,郁悶!建議要買此書的GGMM們一定要看清楚,別向我一樣!
  •   沒啥意思!兒童版的讀物。
  •   5分鐘就可以讀完,從網上看要點,無需看故事。
  •   怎么會是少兒版的呢
  •   書沒有什么營養(yǎng),看來經濟危機,老鄭在韓國也不好過。整體上來說,兒童版沒有成人版《千萬別寫英語》好,成人明顯很系統(tǒng)兒童版的方法本來幾頁字就可以寫的東西拉上2個小孩子,還要加點早戀進去寫成100多頁,還加上N多漫畫另外最近10多頁的英文故事也太浪費紙張了-----建議:大人的話,還是看《千萬別學英語》兒童的話,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比較好!
  •   當當是怎么回事,不標明兒童版,浪費買家的錢不說,時間也耽誤出去了。
  •   書中多處空白頁,連貫不上,無法閱讀。質量太差。
  •   千萬別學英語有兩個版本吧 這個是少兒版 買錯了 但是還行 呵呵
  •   很受啟發(fā),挺好的一本書
  •   我用過一陣子,可惜因為家里有事停下來了.但本人的聽力卻提高了一大截.希望再用到這本書的朋友一定要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有很大收獲的.
  •   本來想看成人版的 結果買了本小孩子看的 不過看了以后覺得蠻有意思的
  •   給了大家一個新的視角,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   買的兒童版,不過也學到了東西,一天就看完了,以后給孩子看!
  •   這本書是寫給兒童看的,太卡通了,不適合成年人閱讀,但道理基本說明白了,如果加上具體學習教程名稱就更好了
  •   額,聽人介紹的,發(fā)過來一看是少兒版的,頓時感覺一種被坑了的感覺,看了一下里面內容頁也很一般,靠,韓國棒子太坑了!
  •   兒童版和成人版不一樣,很有童趣,女兒很想試試。
  •   角度獨特,可以參考。
  •   是看過英語學習達人的推薦才買的,結果盼星星盼月亮的等了無數天拿到手一看居然是一本帶彩色漫畫插圖的少年英語讀物,1小時就能通讀一遍。由于是韓國人寫的故事書,所以情節(jié)和韓劇沒什么區(qū)別,十分懷疑這位作者是不是干過編劇。
  •   我是千萬別學英語讀者,現在要教孫女學,此書和錄音帶殘缺了,急需購買,初級普及提高版都要,希望能關照老客戶,廈門張先生,
  •   前幾年購買的此書,方法很不錯,但是我堅持了3個月還是沒有堅持下來,所以也沒有學好英語,真是慚愧,但我覺得使用這個方法應該可以學好英語。
  •   從小是跟老爹學的英語,當然也因為念不準,背不下來挨鞋底子,不過現在一點都不討厭英語,相反很喜歡語言類的東西,其實我們那個年代學英語還是很枯燥的,教育方法方式都落后,現在的孩子挺幸福的,書也不是簡單的課本,而是很有實用性,還有趣味性,能讓孩子在玩中就不知不覺得學習了。這樣的書真的很不錯!
  •   很不錯的很不錯的很不錯的很不錯的
  •   自己閱讀
  •   千萬別學英語
  •     不學語言掌握語言法:
      1.千萬別學語言2.看沒有字幕的電影3.每天一定至少看一遍電影4.星期天一定要休息5.睡覺前一定要讀故事書6.模仿磁帶中的英語7.抄寫漂亮的單詞自然背下來
      這本書幫我們回憶了,當初學母語的過程。我們學習母語的時候就是通過畫面來猜測對方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只是我們都忘記了而已。
  •     如果你可以輕松地過英語四級,可以跳過這篇博客。相反,你的英語很一般,不讀一定后悔。
      
      在這里,我想分享一個故事,是我親身經歷的。
      
      那是2003年的春天,我給女兒買了一本《千萬別學英語》。
      
      書是在公主墳情報所的地下書城里買的。在那里我買過好多書,因為可以打折,比別的地方便宜。一般可以打8折,還有7折的??上Р鹆?,再沒有找到類似的地方,想起來就有一點郁悶。
      
      雖然買了那么多書,但是,這本書的性價比最高。為什么?聽我慢慢告訴你。
      
      買書之后不久,北京爆發(fā)了非典。大人放假,小孩停課,全都賦閑在家。好在家里有不少的書,除了吃飯,就是讀書。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看了不少的書。到底看了什么,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在恐懼中閱讀,記憶的效果并不好。我只記住孩子讀完了《千萬不要學英語》。
      
      我的女兒當時只有10來歲,處于容易接受書中意見的年齡。她不但讀完了書,還按書里介紹的方法練習。每天聽1個小時到2個小時的磁帶。一周聽5天,周末2天休息。
      
      她選擇的是中級的聽力磁帶。開始聽不懂,跟聽天書一樣。但是她堅持聽。
      
      一周過去了,聽不懂;
      
      兩周過去了,聽不懂;
      
      三周快過去了,終于能聽懂一點點。
      
      第四周,聽懂的更多。
      
      第五周,聽懂的更多更多。
      
      第六周,聽懂的更多更多更多。
      
      第七周,終于聽完了一盤磁帶。
      
      再聽高級聽力的那盤磁帶,兩個星期搞定。從此,英語聽力一下子上了一個臺階。
      
      當非典成為過去時,孩子意外收獲了英語的聽力,做到了許多人一輩子沒有做到的事。
      
      沒錯,就是這么一本書,還有那場非典。
  •     
       一定要配合著姊妹篇《你還在學英語嗎》來讀!
      
       這樣,你會少走很多彎路。姊妹篇就是千萬的注釋,你在看過千萬之后,遇到的很多不解和疑惑,都會在姊妹篇里面得到解決。
      
       一直想把英語學好的懶孩子飄過~~
      
      
       評論還短么?還短么?還短么?
  •     《千萬別學英語》階段步驟
      
      ◆ Stage 1 :打通耳朵完全聽清◆
      
      第一、選擇1盤(再次強調是1盤而非1套)適合自身英語水平的磁帶。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連續(xù)聽兩遍。
      第三、要堅持天天聽,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聽清磁帶中的所有內容。
      
      ◆ Stage 2 :聽讀并舉掌握語法◆
      
      第一、把已經能完全聽清的磁帶中的第1盤磁帶再找出來。
      第二、聽寫這盤磁帶的內容。
      第三、做聽寫練習時,一句一句地聽。即:聽完一句后,先按暫停,把剛才聽到的寫下來,反復聽,直到完全聽清這句為止。不會的單詞根據發(fā)音大致拼寫出來即可。
      第四、聽寫完整盤磁帶的所有內容后,用英英詞典確認不會的單詞的拼寫是否正確(知道其意當然好,不知道也不要緊)。
      第五、按這種方法聽寫完整盤磁帶的內容后,盡量模仿磁帶的發(fā)音和語調,從頭到尾大聲朗讀(不滿意的部分要再聽一遍磁帶重新朗讀)。
      第六、感覺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經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結束這一階段。
      第七、整個過程中,每個星期要有1天與英語完全隔絕。
      
      ◆ Stage 3 :躍躍欲說出口成章◆
      
      第一、用英英詞典查以前做聽寫練習時不懂的單詞。
      第二、把單詞的解釋和例句記下來,若這其中還有不懂的單詞的話,繼續(xù)查詞典。
      第三、查詞典要堅持查到沒有不懂的單詞為止。
      第四、大約查一個小時以后,暫停查詞典,并大聲朗讀通過查詞典整理出來的內容。
      第五、朗讀約1個小時后結束。
      第六、每周要歇1天。
      第七、查在原文和單詞解釋中出現的所有不懂的單詞,并一直朗讀到完全吃透解釋和例句為止。
      
      ◆ Stage 4 :自我領悟無典自通◆
      
      第一、準備1盤錄像帶。
      第二、帶上耳機,每天看1遍。
      第三、能夠完全聽清之后,便開始聽寫、朗讀。
      第四、將不清楚的單詞,利用英英詞典查找并朗讀。
      
      ◆ Stage 5 :文化融通漸入佳境◆
      
      第一、準備1張最近的英文原版報紙(在美國發(fā)行的報紙)。
      第二、從社會版面挑選一篇短文章(1-2分鐘就能念完的),然后大聲朗讀。必須堅持到完全消化為止,就好象自己成了新聞主持人一樣。
      第三、當確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記住文章內容時,把它像講一個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復述下來。
      第四、能夠流利地誦讀時,再選第二篇文章,重復上面所講的方法。
      第五、看完一個版面后,就像第三階段那樣處理不認識的單詞。
      第六、把報紙上廣告,名人訪談,漫畫等所有的內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學習。
  •     工作后開始使用大學沒有完成的《千萬別學英語》,和很多學好英語的朋友交流,發(fā)現他們都是從一篇文章,一段腳本,一節(jié)美劇打開英語口語之門的。
      《千萬》的方法很科學,但是又有些籠統(tǒng),需要一些工具配合,比如第二階段需要反復聽,幾乎快把我的mp3播放器按鍵廢了,后來發(fā)現ipod touch上有些好用的app工具。這里推薦一個很適合第二階段練習聽力的播放器http://itunes.apple.com/cn/app/lanrepeator/id462212504?l=en&mt=8
      方法和工具都不是唯一的,需要學習的朋友自己摸索總結,適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
  •     至今進行了一年多,進入第四階段,有時候模仿練習老友記有一種打通天門的感覺,然后那種感覺又在消失。就跟閃現一樣。跟朋友談過這種學習母語的方法學習英語,大多得不到理解。其實想想,我們自己真正學會中文也不是一年速成的,學習語言只能靠恒心+毅力了!
  •     不是得了一本秘籍,就可以練成神功;
      還是那個練的過程。
      當別人的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的時候,才能所向披靡。
      
      不是得了一本秘籍,就可以練成神功;
      還是那個練的過程。
      當別人的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的時候,才能所向披靡。
      
      
      
      
  •     千萬這邊書上教的學英語的方法
      跟我之前認識的一個朋友說的學德語的方法基本是一樣的
      只不過那位朋友說的沒有這么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
      
      那位定居德國的朋友早年以自己領悟的這種方法精通了英語
      之后去了德國
      在德國的前6個月完全放棄常規(guī)的中國式語言學習法
      以與當地人聽說為主
      從用德語開始到學習德語
      其實也就跟我們學中文一樣
      語感有了再開始記單詞學語法
      很多語法和單詞就會順其自然的掌握
      之后他還教了其他的留學生
      有人成功復制了他的經驗
      后來他又用這種方法反過來教他出生在德國的孩子
      他的孩子的中文是他們朋友圈里最好的
      ====================
      當然我們在中國沒有那種語境
      
      之后我看到千萬這本書
      我想其實他們基本都表達了一個中心
      語言是一種交流媒介
      使用它,說它,它就會親近你
      
      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也寫到
      跟他學這個方法的人不少
      但是完全做的基本沒有
      因為大家都是聰明的人
      大家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總是會考慮它是否有效有收益
      于是心中的顧慮和個人意志的欠缺往往成為成功的絆腳石
      
      你可以懷疑它
      但是
      如果你決定去嘗試的時候
      就忘記自己的功利心理
      像嬰兒那樣純粹的去學吧
      做了就請堅持吧^—^
      
  •     寫本文時,我已經按照鄭贊榮教授的方法聽了兩個星期的聽力了。聽力材料為劍橋的那本vocabulary附帶材料。兩個星期下來,還達不到鄭教授要求聽清的水平。我的心里又有點打鼓了,確實有不少疑惑:
      1、是不是一定要按照從頭到尾的方法來聽,不比十年前現在都是MP3的材料,能否只重點聽自己很難聽懂的部分(但這個又不符合comprehensive input的理念)?
      2、如果有額外的時間能否按照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準備點考試的內容?
      3、完全聽清是一個什么感覺哈?有沒有前輩現身說法一下?我的理解是,沒有聽懂就肯定不是聽清了,但書上貌似不是這個意思???
      
      
      啰嗦的背景(介紹了有幸看到本書的機緣巧合):
      大學畢業(yè)N年了,最近由于想考雅思不得不重新開始痛苦的英語學習之旅。由于當年在學校有6次6級都沒有考過的悲慘經歷,搞得我現在很沒有信心如臨大敵啊。。。加之我在IT這個行業(yè)基本上是一個體力活,學習的時間比較少
      
      9月份的時候陰錯陽差的撞上了“漏屋”寫的那本《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qū)分析》,LD打印了一份放在家里被我無意中看到了,看完感覺很震撼!我本人應該就是一個典型的“語法-翻譯”學習方法的受害者(當然這和個人比較笨有很大的關系,在同樣的教育方法下,也造就了成千上萬的英語學習佼佼者)。
      
      這之后,我果斷的停止了正常的雅思考試準備的學習。然后開始使用漏屋老師推薦的“Rosetta Stone”軟件進行 看圖識音 的訓練。畢竟有點基礎,很快就把美語1-5的聽力部分全部過了一篇。貌似收獲不大。TPR基本沒弄,漏屋的第一階段還沒有整完,就開始懷疑了,自己貌似不是這塊料呀,雅思怎么辦啦。。。(LD已經對我停止正常的雅思考試準備一個多月時間出離憤怒了)
      
      想起來漏屋老師推薦過的《千萬別學英語》一書,買本看看吧。上卓越弄了一本,但沒有仔細看弄了一本兒童版本的,之后準備再弄一本成人版的(LD想神一樣的在我即將點擊確認訂單之前果斷的制止了我,讓我Down個電子版的學習)
      
      
      
      
  •     針對第四階段的筆記:
        
      1. 我們的目標是要使自己具備能把自己的意思不間斷地描述至少一分鐘以上的能力。鍛煉這一能力的最好的方法是看Talk Snow、專家訪談等談話類節(jié)目。
          
      2. 討論節(jié)目最有利于學習“比較有水平”的談話方式,如果自己學英語的目的在于這方面的話,也可以一開始就不看錄影帶而直接看討論節(jié)目。但它的缺點也是太枯燥無味。
        
      3. 還有一種既有意思,還能掌握有品位的談話能力的方法,就是選擇所謂的“法制電影”或“法制電視劇”。律師、偵探或刑警通過邏輯分析和推理說出來的話是非常具有學習價值的。如果你能熟練地掌握這種方式,那么恐怕一般的美國人也會對你贊嘆不已。
      
      4. 事實上,一般性的認識原理,即如果掌握高層次內容的話,低層次內容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的道理同樣適用于英語學習。也就是說,如果一開始就成功地解決比較難的問題的話,那么以后比較容易的問題將會被自然而然地掌握。
      
      5. 我在德國留學的初期,接觸的就是“高級德語”。由于高級德語是適合講課和討論的語言,所以與日常對話的差別比較大。但達到一定的水平以后,我發(fā)現很容易就能聽懂周圍人的日常對話。與之相反,在只掌握低層次內容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領悟高層次內容的。
        
      6. 在第四階段,會發(fā)生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這種現象是自己的英語水平根據對方的英語水平或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對方是快人快語的人,自己的說話速度也變快;而對方是一字一句,慢聲慢語的人,自己說話也會自然而然地吐字清晰。當你達到這種水平時,你就具備了能夠自動儲存語言的能力了。
        
      7.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語言習慣轉移”,它在韓國語中也時有發(fā)生。例如,如果辦公室里有一個說話很幽默的人,大家都會漸漸被他的語調感染。
        
      8. 據我觀察,看錄像之人似乎總是試圖根據不停變換著的畫面去推測整個故事的內容。這樣的話,聽到的英語就會像背景音樂,幾乎聽不進去,從而成了一種噪音。
        
      9. 另外還有一個‘伏兵’會向你進攻。你知道它是什么嗎?犯困。不是一般的犯困,而是那種根本無法抵擋的困意。我在德語很差時,聽講也總犯困,也試過狠掐自己的大腿等各種方法。當根本聽不懂的語言。以極其規(guī)律和協調的音調飄入耳朵,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催眠曲嗎?”
        
      10. K現在已基本達到了“自我領悟”的階段。換句話說,眼里看到的,耳中聽到的一切英語都在頭腦中設立的“英語屋”里面得以自動錄入、分類和儲藏。從現在開始,K可以隨心所欲地提高她的英語了。細聽CNN新聞,就能熟練地掌握時事英語;集中收看法制影片和法制電視劇,有辨析風格的英語基礎就會更加鞏固,讀一卷小說,則文學表現力日趨豐富;看一段散文,就離美國人的心理更貼近一步。
        
      11. 第四階段總體來說是一個database的構筑階段。換句話說,信息種類越多,所構筑的database也就越有體系。因此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在進入第五階段以前,最好能找到美國電臺一天的所有節(jié)目瀏覽一遍。新聞、電視劇、廣告、專家訪談、電影、喜劇等等,這些美國平民所常見的節(jié)目,將有助于你體驗在錄像帶中無法體驗的美國人日常生活中最生動的部分。特別是廣告和喜?。╟omedy)節(jié)目尤其如此。
        
      12. 不管怎樣,當你認為自己在第四階段已準備足夠充分的時候,英語對你而言,就不再是普通的文字,而應該是伴隨著畫面的文字了。就像是告別了無聲片時代,進入到有聲有色的彩色片一樣。當你說“I’m sorry”的時候,腦海里就會自然而然地反映出這種情形下肩部的動作,對方的神情和可能的回應。當你聽到“I love you”的時候,心里會有種難以抑制的歡欣。甚至于在你怒氣上涌的時候,“bull shit”、“god dam”等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也就是說,在英語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句話中都已經浸染上了你自己情緒的色彩。
        
      13. 一般來說,這種情感和語言完全交融的狀態(tài),只有在母語中才有可能發(fā)生。但不并不是絕對的。當你自己口中的英語再沒有絲毫的生澀之感,當別人充滿敬畏的目光讓你感到詫異,讓你摸不到頭腦,甚至懷疑“我臉上是不是粘上灰了”,當你突然恍然大悟,明白這一切“都是英語惹的禍”的時候,那么,英語對你來說,已不再是第一外語,而成了你的第二母語了。
        
      14. 和美國人說話的時候,一定會遇到你不懂的單詞。第一外語和第二母語的區(qū)別,在這樣的情況下最能表現出來。處在第一外語階段的人張口會問,那是什么意思;而處在第二母語階段的人,十有八九會只注意領會說話人的意思而將其忽略過去。只有在知道自己領會錯了時,才會問:“你剛剛說的是這意思嗎?”
      
      15. 處在第一外語階段的人總是盡力想聽明白、說清楚每一句話,這般地絞盡腦汁咬文嚼字,沒幾分鐘便已精疲力竭。甚至還希望能盡快打發(fā)對方了事。相反,英語到達第二母語階段的人,說話再不是什么負擔,哪怕是徹夜的暢談,也不在話下。
      
      16. 用英語分析問題的時候,常常會使人感到奇怪,為什么韓語表達那么復雜困難的東西,在英語中竟會如此的簡單?這是為什么?首先,因為我們的英語水平比問題所涉及的水平,要低得多。比如說,用韓語表達我國企業(yè)所面臨的問題,一般會對歷史、社會、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全面的令人嘆服的分析,而用英語表達,無非是“官僚主義的產物”、“權威主義文化的影響”等簡單的言辭。話是很爽快,但內心的某個角落,卻總有些隔靴搔癢的感覺。不過美國人聽了這話,或許會發(fā)出“Oh, smart”的感嘆。
      
      17. 我所講的這些秘訣,都將有助于你更好地學好、用好英語。而從第一階段的第四階段我始終強調的“大聲朗讀法”更是其中的關鍵所在。經常翻翻英英詞典,熟悉基本詞匯和提升造句能力,也是Schliemann的秘訣中沒有提及的方面。
      
       “肯定又是從中選擇一盤,然后沒完沒了地聽,是吧?”
      
      “完全正確!但是不至于讓人感覺沒完沒了吧?因為你很快就能聽清了。然后,練習聽寫、朗讀,再查詞典、再朗讀,也就是再重復整個過程。一盤帶可能一個禮拜就能結束。然后,再找盤錄像帶來看,結束后再看下一個??”
      
      “要這樣堅持多久呀?”
      
      “直到一聽就能聽清幾乎全部的內容為止。從此以后就會覺得不用繼續(xù)做聽寫練習了,因為都能聽得清呀,而且也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只需查幾個不常用的單詞,就幾乎能100%的理解。這時候,就可以結束第四階段了
  •     老板非讓我看這本書,晚上花了1個多小時看完了,覺得確實很有收獲。
      
      開始第一階段:“打通”耳朵完全聽清
      第一階段的四個要領
      第一,選擇1盤(再次強調是1盤而非1套)適合自身英語水平的磁帶。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連續(xù)聽兩遍。
      第三,要堅持天天聽,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聽清磁帶中的所有內容。
      
      完成第二階段:聽讀并舉 掌握語法
      第二階段的七個要領
      第一,把已經能完全聽清的磁帶中的第1盤磁帶再找出來。
      第二,聽寫這盤磁帶的內容。
      第三,做聽寫練習時,一句一句地聽。即:聽完一句后,先按暫停,把剛才聽到的寫下來,反復聽,直到完全聽清這句為止。不會的單詞根據發(fā)音大致拼寫出來即可。
      第四,聽寫完整盤磁帶的所有內容后,用英英詞典確認不會的單詞的拼寫是否正確(知道其意當然好,不知道也不要緊)。
      第五,按這種方法聽寫完整盤磁帶的內容后,盡量模仿磁帶的發(fā)音和語調,從頭到尾大聲朗讀(不滿意的部分要再聽一遍磁帶重新朗讀)。
      第六,感覺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經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結束這一階段。
      第七,整個過程中,每個星期要有1天與英語完全隔絕。
      
      突破第三階段:躍躍欲說 出口成章
      第三階段的七個要領
      第一,用英英詞典查以前做聽寫練習時不懂的單詞。
      第二,把單詞的解釋和例句記下來,若這其中還有不懂的單詞的話,繼續(xù)查詞典。
      第三,查詞典要堅持查到沒有不懂的單詞為止。
      第四,大約查1個小時后,暫停查詞典,并大聲朗讀通過查詞典整理出的內容。
      第五,朗讀約1個小時后結束。
      第六,每周要歇1天。
      第七,查在原文和單詞解釋中出現的所有不懂的單詞,并一直朗讀到完全吃透解釋和例句為止。
      
      征服第四階段:自我領悟 無典自通
      第四階段的四個要領
      第一,準備1盤錄像帶。
      第二,帶上耳機,每天看1遍。
      第三,能夠完全聽清之后,便開始聽寫、朗讀。
      第四,將不清楚的單詞,利用英英詞典查找并朗讀。
      
      攀登第五階段:文化融通 漸入佳境
      第五階段的六個要領
      第一,準備1張最近的英文原版報紙(在美國發(fā)行的報紙)。
      第二,從社會版面挑選一篇短文章(1-2分鐘就能念完的),然后大聲朗讀。必須堅持到完全消化為止,就好像自己成了新聞主持人一樣。
      第三,當確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記住文章內容時,把它像講一個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復述下來。
      第四,能夠流利地誦讀時,再選第二篇文章,重復上面所講的方法。
      第五,看完一個版面后,就像第三階段那樣處理不認識的單詞。
      第六,把報紙上廣告,名人訪談,漫畫等所有的內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學習。
  •     原來那本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介紹一種妥當的掌握英語的方法;而是有更深層的含義這本書的很多地方也是值得中國人思考。
      作者的語言一針見血,也不矯揉造作;字里行間透露出他的愛國情懷~我覺得他是個負責的人。韓國能有個這樣的人也挺好。
      
  •     學習語言必看的理論指導書,如果你是天才,那么你無需閱讀,否則,請放在床頭,在你的語言學好之前,翻他幾十上百遍,在你不需要看書也能闡述書中觀點并且理解之后,請將書送給下一位好學的朋友.
  •     近期在幫女友找提升英語水平的方法,我覺得上學始終不是最好的方法,無論教得多好也好像作用不大;剛巧她在同事處聽到《千萬別學英語》這本書,好像幾年前曾經頗有名,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我還未看此書,不過找到了不少有關資料,第一個奇怪的是這本書是由韓國人寫的,哈!我這個反韓風的人竟然在這個情形下開始接觸韓國的事物;第二,這本是教人怎樣學英文的書,不過我覺得中文譯名譯得不好,英文名「Absolutely don't study English」可能貼切點;簡單來說就是英文不該「study」,而該「learn」。
      
      找資料時找到了這篇閱後筆記,相信他都將大部份重點都寫出來了;它的概念是以學母語的方法來學英文,你或許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學會你的母語,不過總看過小朋友從出世到讀出第一個字的大概經過吧!那就是不經思考地聽,最後說出最熟識的那一個音,所以有小朋友第一句說的句子可能是一句髒話;它的意思就是從發(fā)音開始,無需加入任何理論,只聽不想;作者還做了一套教材,有不同程度的英文對話CD,學習的人第一個階段就是要不停聽這些對話來做聽力訓練,直至聽得出所有的音,基本上不聽也知下一句的音是甚麼為止;看到下一個階段時才發(fā)覺這整個方法是為大人而設,亦即是說要有基本的英語基礎,就是A-Z,甚至要一點拼音能力,如果真是完全不懂的語,在第二個階段開始之前,可能就要做些功夫了。
      
      第二個階或以後的步驟可以在上面那篇閱後筆記找到一個大概,不過就第一個階段而言,我覺得是很好一個方法;我自己讀書時候英文不好,就是那些第二次會考才有D的那一種,出來工作後,我的英文就是這樣迫出來的,最初跟老闆和客人出去飲酒食飯,由於全是美國人的關係,所以連聽到一個中文字的可能也都沒有,在不明他們說甚麼的時候(特別是他們常常用俚語時),我就只可以專心地聽,不管他說甚麼,先聽了才算,他們問我我大多支吾以對(幸好我這方面的能力還算可以),到跟得上他們的發(fā)音,速度,語氣,甚至某些特如其來的變化後,我就開始估他們在說甚麼,由於可以聽得到,那些不明或不清楚的句子會自動不停在腦裡重複,利用當時所說的話題及他們的語氣來大概判斷出意思,後來他們問我問題時,我回答的方式甚至語氣都竟然跟他們有點像;到現在,我說的英語可以說是跟他們已經沒多大分別,當然Vocab沒他們那麼好就一定了,但總括來說,這還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其實某情度上,我覺得比起在學校學到的還要好,現在公司請人,來面試的無論那所大學畢業(yè),英文有多好,在發(fā)音,語氣,或用詞上都依然跟外國人有很大的分別,可能是用英漢字典用得太多,所以說英語時也總有中國人的語氣,但因為他們的底子太深,不認為需要改變,所以之後想再進步已經很難了。
      
      有興趣的朋友就試一試吧,無論你的英文已經去到了那一個情度,只要最初只是以讀書的形式來學習英文的話,這個方法多少也會對你幫助,我也打算重新試一遍呢!
      
      不過我也正在想,如果同一個方法用在第二種語言上是否可行,好像日語,如果可以的語,我也想用這方法來學學。
      
      http://bestfriend.hkplog.com/post/402
  •     為什么這個好方法在中國得不到普及,就是因為大家的目標都不夠長遠。學英語就是為了過啞巴的4、6級?
      太看重短期的效果是無法學到精髓的。
      這好比劉庸的那個例子:
      當你在蓋50層樓的時候,地基還沒有挖好就聽到隔壁的10層大樓收工放炮的聲音了,你會不會因此放棄這個還沒有打好的地基?
      “千萬”的方法就是50層樓的房子,等你堵住耳朵、埋頭苦干,建好之后你站在樓頂鳥瞰世界時,那是個什么景象……
      一番耕耘一番收獲。
      還有最后一點就是不要懷疑作者的任何地方,也不要自以為是地更改、躍進,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就把它當做武功秘笈來練,即使是古龍小說的出神入化也不回是一朝一日就能把絕世武功練好的吧。
      弄一本《千萬別學英語》的書,信心不足的時候好好看一遍。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們,永遠告別“啞巴”英語。
  •     偶完全不記得了。
        
        假如偶能記得的話,或許就知道如何能搞定一門外語了。
        這就是偶在讀完《千萬別學英語》之后最大的感想。
        
        確切點說,這本書偶沒有仔細閱讀,有點類似翻小說,但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偶已經理解了。
        
        原理就是:
        當你是一個嬰兒,努力去聽!
        
        是誰說過的,嬰兒在學會叫媽媽之前,是媽媽教過幾千次的。偶還沒有當媽媽,自然不會知道。不過,偶相信,嬰兒從誕生開始就接觸各種各樣的談話,聽多了,就會模仿,慢慢就理解了。這也就是學習一門外語的“絕密”訣竅。
      
  •   正在online course學習python,感覺最難的地方不是內容和練習,而是語言以及背后的理解,剛做完第一個assignment,完成度并不好,本打算放棄掉強化英語之后再學。你女兒的故事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謝謝。
  •     你以前學過編程嗎?學什么專業(yè)的?也許我可以提點建議。
      
      編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活動,可以犯錯誤,但可以重來。和人生不一樣,和其它學科也不一樣。
      
      你可以大膽試驗,不用害怕犯錯誤,是絕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另外,也可以看別人寫好的程序。一般的計算機圖書都有隨書的數據文件,網上可以下到。里面有書里的例程,讓它們跑起來。如果有問題,請前輩幫忙。跑通的程序,讀一讀,改一改,再跑跑。
      
      編程應該上道了。
  •   之前的學習都是為了應試背書,算不上是真的學習,現在算是處女編。
    樂趣我也發(fā)現了,不過抓狂的時候也不少,細節(jié)顧及的不是很好。
    一直沒嘗試跑例程,總感覺不是自己的心里不舒服,既然前輩這么建議那我就去試試。
    多謝。
  •   找份跟自己的聽力水平相適應的材料嘛,循序漸進,如何?
  •   千友,別灰心,我也是這兩天發(fā)現這個學習法的,今天開始第一階段,雖然有困難,但堅持總會見到曙光的。。剛剛發(fā)現了一個《千萬別學英語》的論壇,上面有很多你想知道的疑問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網址:http://bbs.adse.cn/
  •   我已經過了第一階段了,很開心,不過別太在意,因為第一階段只是一種體會,讓你真正知道里面東西不是吹水,我還在繼續(xù)學,但是我朋友給了我很多嘲笑,非議。就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了
  •   第五階段的六個要領
    第一,準備1張最近的英文原版報紙(在美國發(fā)行的報紙)。
    第二,從社會版面挑選一篇短文章(1-2分鐘就能念完的),然后大聲朗讀。必須堅持到完全消化為止,就好像自己成了新聞主持人一樣。
    第三,當確信自己不看原文也可以記住文章內容時,把它像講一個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復述下來。
    第四,能夠流利地誦讀時,再選第二篇文章,重復上面所講的方法。
    第五,看完一個版面后,就像第三階段那樣處理不認識的單詞。
    第六,把報紙上廣告,名人訪談、漫畫等所有的內容,都按上述方法加以學習。
  •   這個直接向你學習就好了,對我而言,我的文學與古文能對自己幫上點小忙,記得狄更斯雙城記第2章第1段我仔細探究過這種英文的美,就是郵車的第一段,自然環(huán)境寫出社會環(huán)境,以小見大的那一章
  •   你好勤奮,一夜回復了這么多。
  •   我現在很討厭各種經驗-。- 不是寫的不好。是看了反而產生各種抵觸。
    不如直接去讀一篇文章 聽一段英語 寫一篇作文 說一個topic。
    當別人告訴你投籃各個部位怎么是正確姿勢時,往往很別扭。
    不如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投出去。
  •   謝謝你,jack,分享了這么多好經驗!
  •   這個方法我多年前用過,當時周圍還有很多朋友質疑這種方法。我堅持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是有效果,最明顯得效果是打開了耳朵。嬰兒學說話第一步是“聽”,英語學習也皆如此。
  •   這本書讀過的人不到10個,書評竟然有7篇~~~很好奇這本書到底怎么樣
  •   聽很重要,聽清很重要~~~
  •   嗯,我去書店看看去,不過方法我覺得還是要適合個人自身才好
  •   這本書幾年前火的,也嘗試的應用過,但沒堅持下來。
    不過,以jack的英語水平,應該不需要這個方法了吧?
  •   我的耳朵沒那么清楚,我覺得仔細的多聽是很有必要的。
  •    m
  •   語言是應該靈活的。如果只是裝在書本或腦子里的話,絕不能隨舌頭自然而然地說出來了。只有真正地把握了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之后,語言才有生命力。
    重要的是‘朗朗上口’。背誦是靠大腦來完成的,可‘朗朗上口’是靠舌頭來完成的。到時候,當自己聽見自己的英語發(fā)音時,就會覺得很自然。
  •   從頭到尾大聲地跟讀, 在這里最重要的是“大聲”和“從頭到尾”。大聲朗讀首先是為了熟悉自己用英語說話時的聲音,免得以后被自己說出來的英語嚇倒。從頭到尾地跟讀是為了培養(yǎng)一口氣說英文的能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通讀能力。應該以模仿準確發(fā)音的態(tài)度來對待,最好是像做“聲音模仿”訓練那樣。
  •   直到能夠朗朗上口,朗朗上口指的是發(fā)音方面的熟練程度,是指自己確信已經達到了不看也能說得很流利的水平。自我測試的最佳方法是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回放。
    也許說的時候自我感覺發(fā)音很準確,但錄下來后回放時,往往會發(fā)現很多叫人臉紅的發(fā)音錯誤。特別是對于習慣說方言的人,只有錄下來再聽一遍才能認識到這些錯誤。發(fā)現的不足部分應該集中攻克,反復練習,爭取矯正。然后,再次錄下來進行比較,你會發(fā)現進步是很顯著的。
  •   第二階段中發(fā)生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英語好像已經可以脫口而出了。即使是自認為不具備語言素質的人,也就是那些舌頭不太靈活的人,雖然達不到這種水平,也完全能夠在說英語時顯得很自然而不那么生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