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博弈(下)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丹尼爾·耶金  頁數:270  譯者:艾平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石油是經濟發(fā)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國發(fā)展強大的首要戰(zhàn)略問題。尤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誰掌握了石油誰就主宰了世界!誰就能控制對手!對20世紀的人類來說,石油促使了資本主義與現代工業(yè)的真正發(fā)達;石油造成了世界強權與地緣政治的錯綜糾結:石油,也把人類轉化為碳氫化合物的組合。但,不論我們要從發(fā)展的角度歌頌石油,還是從生態(tài)的立場痛恨石油,都必須先了解石油的故事?! ”緯菍κ蜌v史的一個全景式的掃描——對財富與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在石油周圍。這種爭奪動搖了世界的經濟、支配了戰(zhàn)爭的結果并且改變了人和國家的命運?!妒痛蟛┺摹芳仁?0世紀一段波瀾起伏的歷史,也是一段石油發(fā)展史。這部歷史的場景極其宏大——從賓夕法尼亞第一口油井的鉆出,到兩次大規(guī)模的世界大戰(zhàn),再到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和“沙漠風暴”行動,最后到2008年,作者又把銳利的眼光瞄向了全球迅速大飆升的油價……  本書的角色眾多,從石油投機商、市井無賴到石油巨頭,從溫斯頓·丘吉爾、伊本·沙特到喬治·布什和薩達姆·侯賽因。作為一部關于石油的權威性作品和理解我們這個世紀的文獻性作品,《石油大博弈》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義非凡的經典作品?! 〔徽撃闶茄芯渴蛦栴}的專家,還是對石油感興趣的讀者,你的書架上放上這么一部文獻史詩般的著作,已經足矣!

作者簡介

丹尼爾·耶金不論是在國際問題或是石油產業(yè)的研究上,都是當今全球頂級的權威專家。除了創(chuàng)作出版了經典名著《石油大博弈》之外,他還寫作過兩部著作,它們是:《粉碎的和平》與《能源的未來:哈佛商業(yè)學院能源項目報告》?!斗鬯榈暮推健芬粫蔀樘接懤鋺?zhàn)起源的經典巨著;而后者在歐美、日本也都廣受歡迎。
  丹尼爾·耶金是耶魯大學的碩士,劍橋大學的博士,并曾經任教于哈佛大學商業(yè)學院和肯尼迪政府學院。目前,他是劍橋能源研究協(xié)會的主席。

書籍目錄

第五部分 碳氫化合時代:新角色與新危機 第二十一章 新的重心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石油秩序  第二十三章 五五平分——石油交易的新協(xié)議  第二十四章 “老摩西”與伊朗  第二十五章 蘇伊士運河危機  第二十六章 “發(fā)現大象了”  第二十七章 復雜局面中的歐佩克  第二十八章 碳化氫人的時代.第六部分 爭奪世界控制權  第二十九章 相互交織的年代:國家VS.公司  第三十章 石油武器  第三十一章 “以生存作賭注”  第三十二章 歐佩克對石油的統(tǒng)治地位  第三十三章 各國石油政策的調整  第三十四章 第二波震蕩:大恐慌  第三十五章 “我們命在旦夕”  第三十六章 石油成了極端重要的商品  第三十七章 讓人冷汗直流:石油價格會下跌到什么程度?尾聲致謝大事年表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五部分 碳氫化合時代:新角色與新危機 第二十一章 新的重心   戰(zhàn)爭期間,在沙特工作的美國石油專家減少到一百人左右。在全球的武裝沖突中,沙特的石油開發(fā)被忘諸腦后。然而1943年末,埃弗里特?利?德戈爾耶的到來無疑標志著沙特并沒有被那些在戰(zhàn)爭將要結束時思考著未來的人們所忘記。 沒有人比德戈爾耶更能體現20世紀上半葉美國的石油工業(yè)及其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史。作為地質學家、企業(yè)家、革新者、學者,他幾乎涉及了石油工業(yè)的每一個重要方面。德戈爾耶出生在堪薩斯州的一所小茅舍,成長在俄克拉何馬州,曾在俄克拉何馬州大學地質系學習。當他還是一名大學生時,就曾離校前往墨西哥。在那里他于1910年發(fā)現了巨大的波特羅德拉諾4號油井。這座油井每天噴油11萬桶,開辟了墨西哥石油的“黃金走廊”和黃金時代。該井是已發(fā)現的油井中產量最大的一口,它為考德雷/皮爾遜集團的石油好運和德戈爾耶無與倫比、經久不衰的聲望奠定了基礎。那還僅僅是開始。在將地球物理學應用到石油勘探方面,德戈爾耶的貢獻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他首創(chuàng)地震儀,這是石油工業(yè)中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之一。20世紀30年代末,他創(chuàng)辦了德戈爾耶和麥克諾頓公司,該公司成為世界上一家主要的石油工程咨詢公司。這一創(chuàng)新滿足了獨立評估石油儲量這樣一種新的需要,為銀行及其他投資者投入資金提供了依據。德戈爾耶在40多歲時已是腰纏萬貫的百萬富翁。他當時每年的收入平均在200萬美元左右。后來,他對掙錢變得有些厭倦了,并放棄了許多賺錢的機會。他的興趣比石油和金錢要廣泛得多。他是得克薩斯管弦樂團的創(chuàng)辦者,并且是一位著名的研究墨西哥的歷史學家。  許多年間,有著獅子般腦袋、矮小、直率而精悍的德戈爾耶,是石油工業(yè)界中一位人人熟悉、受高度重視的人物。在那里他的話很有分量。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他被召到華盛頓,在戰(zhàn)時石油管理局擔任哈羅德’依克斯的一名重要副手,負責協(xié)助組織和合理安排美國全國的石油生產。1943年,他受命率領一個特別的外交代表團去評估沙特和波斯灣其他國家的石油潛力。當時,在事關重大的激烈爭論中,中東石油問題成為爭論的焦點。在這之前三年,即1940年,德戈爾耶曾在得克薩斯的一個團體做過一次關于-中東石油的談話。他說:“我很冒昧地預言:我們所考慮的這個地區(qū)在今后20年內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產區(qū)?!爆F在,他有了親自去考察的機會。在戰(zhàn)時,到中東去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站是邁阿密,飛機在著陸時,一只輪胎爆了。就近等待轉運之后,德戈爾耶和代表團的成員終于搭乘上軍用飛機,飛越加勒比海到巴西,再到非洲,最后抵達波斯灣。他們的旅行路線是依次到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巴林,最后到沙特阿拉伯,去察看現有的油田和其他已經探明的儲油結構。德戈爾耶在給妻子的信中說:“在這次旅途中,我們只看到一片相當貧瘠的土地……事實上,與我們到過的一些地方比較起來,得克薩斯是一座花園?!敝魅艘匝蜓鄞蟛耸⑶榭畲?,德戈爾耶則吃法嫻熟。他沿途注意觀察許多奇特的景致。地質學觸發(fā)了他的聯想——在沙漠旅行中,他以富有經驗的眼光發(fā)現調查線索,又從地圖、油井報告和地震勘探中找出進一步的線索。在沙特,3處已經噴油的結構估計儲量有7.5億桶。但是,相似結構的鑒定表明儲量還要大得多。在海灣沿岸的其他國家情況同樣如此。物質條件雖然艱苦,但卻值得花費幾倍的努力。由于德戈爾耶是一位石油專家,對他來說,阿拉伯半島的貧瘠沙漠是傳奇故事中的福地。在半個世紀的石油生涯中他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儲油量。1944年初回到華盛頓時,德戈爾耶報告說,這個地區(qū)(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和卡塔爾)已探明和可能探明的儲油量總共約達250億桶。其中,沙特阿拉伯約占20%(約50億桶)。他是一個謹慎穩(wěn)健的人,實際上他覺得儲量要大得多。一個聽起來好像精神錯亂的估計——這個地區(qū)的儲量高達3 000億桶,僅沙特阿拉伯就達1 000億桶——就是來自他的旅行的結論。比任何數字更重要的是德戈爾耶對這些巨大儲量的重要性的評估。他說:“世界石油生產的重心正在由墨西哥灣一加勒比地區(qū)向中東一波斯灣地區(qū)轉移,而且這一轉移會繼續(xù)下去,直到重心在這個地區(qū)牢固地確立?!庇梢晃簧钌钪哺诿绹I(yè)界的人士說出的這個評價,宣告美國在世界石油中的地位正在下降以及它的主宰地位的終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生產了90%盟國所用的石油,但那只是它充當世界供應者的角色達到頂峰的標志。它作為出口國的日子會很快消逝。然而,德戈爾耶的講話不僅僅是一席頌詞。它是石油工業(yè)發(fā)生重大轉向的預言,這對于世界政治趨向將會有深刻的影響?! ∮L期以來積極參與中東的政治和石油生產,而美國卻大大地忽略了該地區(qū)。小心謹慎地打交道反映了這樣的事實:畢竟中東的石油生產仍然極為有限。1940年,這個地區(qū)(包括伊朗、伊拉克和整個阿拉伯半島)生產不到世界石’油產量的5%,而美國的生產占世界石油產量的63%。然而,當時就有人看到“重心”正在轉移。1941年春,加利福尼亞一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的副總經理詹姆斯’特里’杜斯給德戈爾耶寫信說,他正“越來越密切地注視著波斯灣”,“我們在那個地區(qū)擁有的油田與在美國甚至東得克薩斯的任何油田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石油的儲量是不可思議的,我不得不經常擦亮自己的眼睛并像農夫一樣說——‘哪里有這樣的牲口’?!钡?,那時軸心國還在進攻蘇聯和北非。中東處于危險中。結果,在沙特阿拉伯剩下來的美國人大都不是致力于開發(fā)石油,而是在做相反的事:他們計劃在遭到轟炸的情況下如何保護油井(用水泥封住油井)和在他們抵抗德國軍隊進攻時如何毀壞油井。由于同樣的理由,在科威特和伊朗的油井也都堵塞了,所有這一切都是在英國和美國軍隊與政府當局的協(xié)作下完成的。即使如此,美國對沙特阿拉伯和中東的方針也將要改變。戰(zhàn)爭阻止了朝圣的人流。干旱及其帶來的谷物歉收使事態(tài)更加惡化。傳統(tǒng)的工業(yè)——刀劍制造業(yè)、皮革作坊——難以創(chuàng)造足夠的收入來彌補損失。到1941年,伊本?沙特再次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這位國王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實。正如他在1942年向一位美國人表白的:“阿拉伯有宗教,但是盟國有錢?!庇谑牵帘?。沙特再一次向英國——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在英國的政治勢力范圍之內——和加利福尼亞一阿拉伯美孚石油公司以及其他的兩家美國母公司——加州美孚和德士古公司請求援助。這些公司不想為未來的生產提供任何更多的貸款,特別是在其自身的發(fā)展受到束縛的時候,但是它們無論誰都不愿冒失去特許租讓權的危險。也許華盛頓會進行援助?;蛟S還進一步暗示:某些援助可能按“租借法案”規(guī)定的租借辦法來提供。但是,國會授權的“租借法案”是對“民主的同盟國”提供的??缮程匕⒗墒且粋€王國,不是民主國家,而且伊本.沙特不像英國的國王,不是一位立憲君主。終于,經過艱難的辯論之后,羅斯福決定芙國完全不予提供任何援助。1941年7月他指示他的一位助手說:“請你告訴英國人,我希望他們能夠關照沙特阿拉伯國王。這個國家距離我們是遠了一點?!庇饲皝硖峁┰?,其中包括價值約200萬美元的新鑄硬幣,而且英國的諼助將會繼續(xù)大量增加。但是,美國的石油專家極力使伊本?沙特國王相信,英國的這種援助實際上是美國的,因為英國也是美國援助的接受者。石油專家解釋說,那意味著這種援助實際上來自美國。它正是由美國間接提供的?!  拔覀冋诤谋M石油”美國參戰(zhàn)后,在1942年和1943年,根據新的前景全面地重新確定了中東的重要性。石油被看做是戰(zhàn)爭的緊要戰(zhàn)略物資,是國家實力和國際優(yōu)勢的基礎。如果說有一種資源正在影響著軸心國的軍事戰(zhàn)略,那就是石油。如果說有一種資源能夠挫敗它們,那也是石油。由于美國幾乎是獨家為整個同盟國的戰(zhàn)爭努力提供燃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著自己的資源,對資源短缺的擔心開始增長。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相似,這是對美國的石油地位抱悲觀主義的又一個時期,但是這次由于戰(zhàn)爭而更為緊迫得多。普遍和持續(xù)的短缺對美國的安全及其前途將意味著什么呢?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國新“發(fā)現的和新增加的探明石油儲量曾急劇的增長。但是,從30年代中期以來,雖然美國對現有的油田進行新的條例管制,然而新油田的發(fā)現率卻下降得非常厲害,從而導致形成這樣的看法:將來再發(fā)現石油會更加困難、更加費錢和更加有限。石油新發(fā)現的急劇下降嚇壞了那些負責為全球戰(zhàn)爭供應燃料的人。1943年戰(zhàn)時石油管理局的石油儲量管理部負責人說:“收益遞減律正在變得有效,”“由于新油田沒有形成和石油儲量畢竟有限,石油供應耗盡的時間遲早會到來的?!彼a充說:“對美國來說,發(fā)現石油的幸運日子基本上已成為歷史。”內政部長哈羅德?依克斯同意這個觀點,他在1943年12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用了一個明確無誤的標題——我們正在耗盡石油!在這篇文章中,老吝嗇鬼警告說:“如果發(fā)生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那將不得不利用別人的石油作戰(zhàn),因為美國將沒有石油……美國的王冠——象征著這個世界石油帝國至高無上的地位——眼看正在滑落下來?!?  這種悲觀的分析只能導致一個結論。這就是,雖然那時石油從美國港口流向整個戰(zhàn)爭前線,但是美國注定會變成一個石油凈進口國——這是一種歷史性的轉變和一種帶有潛在重大安全含義的轉變。戰(zhàn)時圍繞美國石油資源的悲觀情緒產生了有名的“保護資源理論”——它主張美國特別是美國政府,必須控制和開發(fā)國外的石油儲藏,以減少國內供應的消耗,為將來保存石油,從而保證美國的安全。私人企業(yè)中的共和黨人甚至要求政府直接干預國外的石油租讓權。為此,共和黨參議員亨利?卡伯特?洛奇聲稱:“歷史沒有使我們確信,私人企業(yè)能夠獨力捍衛(wèi)國家利益。”至于何處能發(fā)現這些國外的石油儲藏,答案只有一個。國務院經濟顧問赫伯特?菲斯是這樣說的:“在所有的情況調查表中,鉛筆赫然停在一點上,這個地方就是中東?!薄  ?/pre>

編輯推薦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錢與權力的斗爭》榮獲普利策大獎,《財富》雜志推薦的商業(yè)人士必讀書。  石油就是財富,石油就是權力?! v史上的歷次石油危機引發(fā)了怎樣的政治斗爭和國際沖突?現在全世界正在面臨新的石油恐慌,石油消費大國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嗎?  全球石油問題頂級權威學者集大成之作;《財富》雜志推薦的商業(yè)人士必讀書,榮獲普利策大獎;商界、學界、政界知名人士和權威媒體傾力推薦;自出版以來,在全球合圖書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  妒痛蟛┺摹肥俏宜吹降淖钗耸质椭鳌Kㄟ^敘述石油歷史將其巨大政治作用生動地展現給讀者。讀了這本書我們能更深刻地領悟到國際關系的本質?!                 迦A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閻學通  《石油大博弈》一書所涉及的場景是錯綜復雜的,既有國家和公司利益的相互交織,也有利益沖突、戰(zhàn)略制定、局勢誤判等的精彩博弈?!                 绹皣啦块L、前能源部長 詹姆斯·施萊辛格  如果不讀一讀丹尼爾·耶金先生的這部《石油大博弈》,我們根本就無法了解20世紀這個石油的世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石油大博弈(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1條)

 
 

  •   終于讀完了上下兩集,感覺還是震撼。讀得仔細就是在讀一部歷史書,其中的“石油”一詞貫穿了世界一百多年的歷史,現在熱點的“地緣政治”,“外交政策”,“全球一體化”都是與“石油”息息相關,歷史應該了解并且被記住和借鑒。書中鮮有中國的身影,但是現在的中國發(fā)展卻不能與之分割。這段時間中國的外交舉動也有“石油”等能源的影子,中國也在為自身的發(fā)展尋求更穩(wěn)定更安全的世界環(huán)境,這是我們應該和必須做,而現在正是時候。
  •   當當發(fā)書的速度又提高了,4號晚上下訂,昨天就到了,比上個月提高了不少,是不是有分銷倉庫了哦。在網上一看到這部書,馬上就來買了。這是部老書,舊書新譯。十多年前就有了中譯本,只不過那時書名不同罷了。這部書在美國1991年就出版了,1992年獲得了普利策紀實文學獎。1992年新華出版社就翻譯出版了,名字叫《石油·金錢·權力》。剛才把電腦里舊版的調出來看了下,新舊版本都是一個叫艾平的領頭翻譯(舊版版權頁上說鐘菲翻譯,看譯者的話中找不到鐘菲這個人,什么簡稱,猜不到,只看到艾平帶隊),翻譯團隊中還有些人新舊版中都有,十多年了還在一個團隊真是不簡單,凝聚力強悍。好像就那幾年上海譯文出版社也有一個中譯本,書名叫《石油風云》,懶得去查了,應該大致不差。書怎么樣,新版本才拿到,只翻了下目錄,與舊版本相比,章節(jié)、目錄內容有些調整,估計本質沒有什么變化,畢竟是舊書。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核對下新版的譯后記與舊版的譯者的話,粗看之下,老艾(艾老?)只改了些譯者的名字,改了落款時間,四化建設改成了發(fā)展建設,還有最后一句話刪去了。(我的習慣,看書先看前言,后記,目錄,簡介)書怎么樣,說實話,不打算細看,只打算收藏。舊版看過幾次了,去年石油漲價都再次復習了一遍。舊版年代較早,等我知道,早已沒有了蹤跡,只找到了電子版本解饞。新版上市,先買為快。暑假時,在當當買了本書,《石油戰(zhàn)爭》,結果晚上發(fā)現中央電視臺在推薦。結果,覺得有些過了,內容不說了,看看書名就清楚了,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說的是一個意思嗎,遭了翻譯者或者出版商的道了,取了個最時髦、最時尚、最眼球的書名。話說回來,書名真的重要,本書才該是真正的石油戰(zhàn)爭。
  •   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石油也是戰(zhàn)爭的原因!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多讀下,你就會理解為什么會有伊拉克戰(zhàn)爭,為什么普京那么牛!
  •   這是一本關于石油歷史的書籍,與石油相關的任務有投機商人、壟斷商人、獨裁者、石油巨頭、共產主義、民族主義等等
  •   08年的時候買了上冊 看下來發(fā)覺不錯 當時金融危機 國際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 3年多后再買了下冊 讀起來感覺不錯
  •   了解世界了解石油,你會發(fā)現你真的很多事都不知道,多看看書吧,受益無窮。
  •   了解歷史和內幕有利于了解全局。
  •   正在閱讀中,感覺故事般的敘述中隱藏著智慧。
  •   質量很好,經典的書了
  •   分上下兩冊,算是巨著了。資料很豐富,行文也很流暢,可讀性很強。若有注解,學術公信力會更強
  •   不許多說,質量可靠,就等著讀內容了。
  •   但名字挺吸引人
  •   正在看,價格合適
  •   價格再便宜些
  •   就是書的紙質太差了
  •   分析的透徹!
  •   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包裝至少是完好無損
  •   好書是絕對的 沒得說 不過送貨有點慢 不給力 比京東差一天
  •   好評!!
  •   石油大博弈,是了解石油,以為整個世界經濟的風向標
  •   是我目前所看到的反映人類石油能源開發(fā)、使用、爭奪最精彩的大國戰(zhàn)略搏弈史,比恩格爾的那一部肯定是好得多吧。
  •   在圖書館看到了“石油大搏弈”(上),待看下冊而未得。但已對工業(yè)能源時代的石油開發(fā)與地緣政治搏弈有了很深的印象。感覺比恩道爾的“石油戰(zhàn)爭”要詳實、生動些。
  •   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石油,不是花生油,所以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   值得收藏并研究的一套書
  •   這本書的上部是看的同學的,寫得很好,很透徹
  •   挺方便的,送貨挺快,還可以到付,質量也不錯
  •   快遞員還挺好!
  •   湊合著看吧,不是特別喜歡。
  •   速度快,書的質量也很好!喜歡!
  •   老耶的書,還是推薦讀讀
  •   深入淺出的敘述,非常值得一讀
  •   無法弄懂為何出版社總喜歡弄上下集。作者可能由于上集寫完了,就立馬出版了,等過段時間再出下集。而中譯本難道不能等兩部都出來了放一起嗎?
  •   書還是相當相當不錯的,很喜歡,推薦一下,強烈推薦
  •   了解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心靈會有不同的震撼。這書值得讀一讀
  •   敘事手法有問題,不易讀下去
  •   這本書上海譯文出版社在97年出版過,書名叫《石油風云》現在是中信出版社,紙張差了點。
  •   書挺大挺厚的。就因為看了這個,我職稱英語考試翻譯題就簡單多了,因為翻譯考的就是早期開采石油用于煤油的提煉。哈哈。不錯。
  •   對作者豐富的史料感到驚訝,很詳細,可讀性強。通過此書,可以對西方國家的石油戰(zhàn)略的來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我國缺乏對石油戰(zhàn)略的研究感到惋惜。同時,對我國現在采取的全球化石油開采規(guī)劃感到擔憂:我們沒有相應的軍事保障,而石油富開采區(qū)多是政治不穩(wěn)定地區(qū),投資這些地區(qū)的風險值得關注。
  •   既然是一套書,怎么沒有套裝在一起賣?而且下冊的折扣把上冊的價格提升了很多,這樣一來就是逼著大家同時買兩本高價書。這也太不厚道了!雖然很想買,但是由于以上原因,一直沒有訂購.
  •   對于石油發(fā)展史不是很了解的人此書是不錯的選擇!
  •   太嚴肅了, 想把石油歷史宏觀而全面的敘述太難了. 還要配合一戰(zhàn) 二戰(zhàn) 經濟危機等書一起看才成. 太麻煩.而且現在的戰(zhàn)爭石油未必是主角了, 只不過對于國家消耗來說作用很大. 現在戰(zhàn)爭早就是電子化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