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0 出版社:五洲傳播出版社 作者:陳殊原 頁數(shù):120 字數(shù):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古典詩詞注重抒情、寫景,善于表現(xiàn)友情、親情、愛情、鄉(xiāng)情,以及其他各種復雜細微的個人情感。這形成中國詩歌又一個強大的傳統(tǒng)。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詩歌幾乎從一開始就具有“發(fā)乎情,止乎禮儀”的特點,情感的表達比較無制、內(nèi)斂、含蓄,有別于西方的詩歌風格。與此同時,中國詩人們又強調(diào)“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善于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傳達言外之意,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想象空間。古代詩詞中的優(yōu)秀之作往往寫得深情婉轉,富于形象性和音樂性,誦讀這些詩詞,可以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詩詞還善于表現(xiàn)自然之美及人與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書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當代畫家根據(jù)詩詞意境繪制的中國畫。通過欣賞這些詩、畫,可以更深刻地領悟到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的詩情畫意,品味其藝術之美。 除了“詩情畫意”的特色外,本書系以各位詩人、詞人單獨成冊,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個性和藝術風格;各分冊包括詩人小傳與作品賞析兩部分。對每篇作品的賞析,又分為題解、句解、評解三個章節(jié):題解交待創(chuàng)作背景;句解用現(xiàn)代語文對詩詞進行逐句意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作注釋:評解部分則提要鉤玄,對作品特色進行點評。我們的本意,首先是幫助讀者減少閱讀中的文字障礙,繼而是理解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特色和寫作技巧。 中國古代經(jīng)典詩篇把漢語升華到至美至純的境界,足以使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這些作品是聯(lián)接所有炎黃子孫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無論身在國內(nèi),還是身在海外,優(yōu)秀的詩歌對讀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個喜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可能會不斷地接觸和學習祖先的這些遺產(chǎn)。久而久之,這些優(yōu)秀文化中的一部會積淀下來,構成每個人頭腦中一道美麗的藝術長廊,不斷給人以教益、激勵和藝術享受。我們期望,本書系所介紹的詩詞名篇能夠成為這道藝術長廊的組成部分。 本書系所介紹的八位詩人,都各有很多傳世名篇,限于篇幅,書中每人只選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縣)人。唐詩人、畫家。字摩詰。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與弟縉并以詞學知名。天寶十五年(755)叛軍安祿山軍陷長安,拘摩詰于洛陽普施寺,授以給事中。后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绶鸾?,性喜山水。寫詩多以山水田園為內(nèi)容,狀物傳神,精深入微,前期也寫過一些以邊塞任俠等為題材的詩篇。北宋蘇軾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不衣文采”的創(chuàng)作思想,對后世文人畫影響很大。晚年居藍田輞川,多寫隱逸生活和談禪說佛之作。兼通音樂,工書法,精繪畫,擅畫平遠景。常以“破墨”寫山水松石,曾繪《輞川圖》。后人謂山谷郁盤,云水飛動,筆力雄渾。明董其昌推為山水畫“南宗”之祖。并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 魇雷髌酚小堆┫獔D》,絹本、墨筆畫??v36.6厘米,橫30厘米。坡石有漬染似無勾皴,無款。有宋趙佶標題“王維雪溪圖”。圖錄于《中國名畫寶鑒》。此《雪溪圖》構圖平遠,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著素紗的木拱橋把人們引入一個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條結冰的大河,橫臥在畫卷中部,水平如鏡,波瀾不興;遠景,河對岸雪坡、樹木、房舍等平臥于黑水之上,掩映于茫茫白雪之中,使畫面更加深遠??v觀全圖,可使觀者沉浸在一片寧寂的山村境界之中,仿佛有雪花飄落和行人腳步聲悄悄傳入耳畔。此畫無款。右上角有趙佶題字“王維雪溪圖”,故長期以來認為是王維唯一的山水作品流傳至今?,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書籍目錄
王維簡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少年行(行一)觀獵西施詠歸嵩山作使至塞上隴頭吟漢江臨泛送沈子福歸江東終南別業(yè)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積雨輞川莊作鹿柴竹里館山居秋暝山中山中送別酬張少府渭川田家新晴野望鳥鳴澗過香積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