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中國水利學會工程爆破專業(yè)委員會 編 頁數:254 字數:391000
前言
隨著我國水電開發(fā)進程的加快,特別是西部大開發(fā)號角的吹響,三峽、南水北調、龍灘、小灣、錦屏、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壩、構皮灘、彭水、銀盤、瀑布溝、拉西瓦、亭子口等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的相繼開工建設,為爆破大展身手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為爆破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實踐平臺,爆破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涌現(xiàn)。在小灣電站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目前在建的錦屏、溪洛渡、向家壩等大型水電站工程,采用新的爆破設計理念、精細化管理方法,使溪洛渡、錦屏的拱肩槽、邊坡的開挖質量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向家壩、溪洛渡的地下廠房特別是巖錨梁的開挖質量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高精度導爆管雷管起爆網路已成為圍堰拆除爆破設計起爆網路的首選,并已在常規(guī)深孔臺階爆破中得到了推廣應用;電磁雷管已成為錦屏水電站開挖起爆必須采用的起爆器材;數碼電子雷管在三峽工程三期RCC圍堰拆除爆破中的首次應用,標志著圍堰拆除起爆網路數字化、精確化的發(fā)展方向。現(xiàn)場混裝車技術以其安全性高、裝藥速度快、性價比好等優(yōu)勢,已在水利水電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
內容概要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開發(fā)進程的加快,三峽、南水北調、龍灘、小灣、錦屏、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壩、構皮灘、彭水、銀盤、瀑布溝、拉西瓦、亭子口等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的相繼開工建設,為爆破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實踐平臺,爆破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涌現(xiàn)。 本書回顧和總結了5年來我國水利、水電、交通等工程爆破理論研究和工程爆破設計、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主要收錄了高邊坡與地下洞室開挖、圍堰拆除、爆破安全與監(jiān)測、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等方面的論文。 本書對促進我國爆破技術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可供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人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和廣大爆破工作者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應用離心模型試驗研究爆炸荷載效應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渠道工程(S34標)控制爆破技術溪洛渡水電站巖錨梁開挖施工質量控制技術導流洞即時過流圍堰拆除爆破關鍵技術研究危險源辨識中炸藥露天爆炸事故后果模型探討銀盤水電站二期開挖爆破試驗成果分析及應用水利水電工程爆破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淺析深孔爆破振動測試分析與降震措施水庫排沙洞爆破開挖技術研究西大洋水庫溢洪道閘室整體爆破拆除機電設備的爆破振動安全控制標準研究三峽地下電站廠房系統(tǒng)開挖爆破振動安全監(jiān)測采石場周邊民房爆破振動破壞范圍的鑒定方法錦屏輔助洞巖爆應力解除爆破及影響因素研究新奧法在向家壩水電站地下廠房洞群開挖施工中的應用復雜條件下的巖坎拆除爆破精細化管理在向家壩水電站地下廠房巖壁梁開挖施工中的應用向家壩電站地下廠房開挖爆破振動控制關鍵技術雙聚能槽藥柱的研究及應用高聳水工建筑物的無損定向爆破拆除溪洛渡水電站右岸泄洪洞爆破開挖施工技術鋼支撐灌注樁復合船塢圍堰的爆破拆除技術船塢圍堰拆除爆破地震效應初探錦屏一級水電站右岸導流洞圍堰拆除爆破方案電爆網路設計施工中爆破安全技術淺談溪洛渡水電站導流洞超大型復雜圍堰群精細爆破拆除預裂爆破技術在大崗山水電站左岸高邊坡開挖中的應用木星土電站隧洞爆破試驗普光天然氣凈化廠場平石方爆破試驗下車亭隧洞洞挖爆破振動控制設計精細爆破控制技術在溪洛渡工程中的實踐龍灘水電站地下廠房開挖技術總結東江水電站擴建工程進水口爆破對東江薄拱壩影響分析錦屏一級水電站拱壩左岸壩基預裂爆破施工技術圍堰拆除爆破攔污柵墩根部的振動特性與安全控制溪洛渡水電站左岸泄洪洞龍落尾段開挖施工技術堰塞湖應急排險中的爆破技術現(xiàn)場混裝車技術爆破開采水電站面板堆石壩料的研究132m渡槽爆破拆除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支護施工,是地下洞室施工的第二道關鍵工序,支護的及時與否,同樣直接影響到承載機構圍巖的力學特性,并直接影響到支護工程量的大小。地下洞室支護,包含一次支護(包括一次噴混凝土、安錨桿、鋪鋼筋網、二次噴混凝土、錨索等)和二次支護(指一次支護完成后,大致經過2-6月圍巖全部穩(wěn)定以后,用模注混凝土支護)。本節(jié)主要介紹一次支護。當洞室未開挖時,巖體保持平衡狀態(tài),一旦開挖,這種平衡被破壞,在洞室周邊造成環(huán)向應力集中,徑向應力被釋放。如果圍巖有足夠的強度,而能在這種應力狀態(tài)下保持穩(wěn)定,洞室不存在支護問題。而圍巖的單軸抗壓強度往往是有限的,洞室開挖后,圍巖將沿徑向膨脹并產生位移,隨之在巖體內產生塑性區(qū)(未開挖時為彈性區(qū)),這時如果圍巖強度較低,開挖后又不支護,它的力學形態(tài)將經歷如下的變化,即:平衡-變形-過大變形一破壞坍塌一形成新的平衡。因此,它的塑性區(qū)也不會無限制地擴大,約在2倍洞徑處接近原巖應力狀態(tài)下的塑性區(qū),所以即使是坍塌也是有限的。當達到新的平衡時,即停止坍塌而形成所謂塌落拱。如果在圍巖發(fā)生應力再分配的過程中進行支護,使圍巖的抗壓強度被提高,圍巖的變位(速度與變位量)就會因支護的阻止而減少,圍巖內的松動區(qū)和強度下降區(qū)(塑性區(qū))的范圍都要減小或消失。不同時間支護,圍巖內的應力顯然不同,直接影響到工程安全和支護工程量,所以支護時間的選擇極為重要。最佳的支護時間,為圍巖內僅出現(xiàn)彈性區(qū)和塑性區(qū),而沒有松動區(qū),這種狀態(tài),表示支護時間比較合適。支護作業(yè)必須在圍巖出現(xiàn)有害松動之前完成,一般應在巖體開挖后,自穩(wěn)時間的一半時間內完成。設計支護抗力要大于圍巖出現(xiàn)松動區(qū)時的最小支護抗力,具體大多少,要視開挖施工質量的具體情況而定。
編輯推薦
《水利水電工程爆破技術新進展》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