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王旭,葛劍輝 主編 頁數:151 字數:249000
前言
在中國,走新型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不僅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專家學者,同時也需要大量熟練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技術型、技能型勞動者。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而在培養(yǎng)技術技能新人才方面,職業(y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職業(yè)教育在近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走了一些創(chuàng)新之路,如“雙師型”、“雙元制”、校企合作等的出現,無疑給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和完善增添了新鮮的元素。職業(yè)教育的模式在經歷了這些探索、變化過程以后,如今的方向應該是“工作過程導向”模式,因為在當今生產技術知識和工作過程高度滲透的時代,任何技術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技術過程和社會過程(職業(yè)活動)的結合,人類的認識只能以整體化的形式進行。因此在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也必須與整體化的實際工作過程相聯系?! 〗ㄖb飾工程技術專業(yè)的學習領域涉及工學和藝術專業(yè)學科的交叉,可以說是一門綜合藝術設計與表達和建筑技術與管理的新興學科。在推廣這種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中,教材建設也要跟上時代步伐。但同時應該看到,由于院校眾多,師資力量、學生生源不盡相同,甚至相差較大,當前一些示范性院校教材遭遇到不能通用的尷尬,鑒于此,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年組織了全國30余所院校,以示范性院校教材為方向,同時充分結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啟動了《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土建類精品規(guī)劃教材(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yè))》的編寫和出版工作?! ”咎捉滩尼槍Ω呗毟邔M两ù箢惖慕ㄖb飾技術專業(yè)編寫,以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基礎,采用模塊單元、任務導向的編寫思路,結合就業(yè)情況編寫,內容上簡化理論,突出結論,列舉實例;同時充分吸收傳統(tǒng)教材優(yōu)勢,將“教學計劃”和“教材”予以區(qū)分,協(xié)調基礎知識和實踐運用的關系。在分冊編寫上有所區(qū)分,大部分分冊以“模塊一課題一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情境”的模式編寫,一少部分以知識講解為主的分冊則仍采用傳統(tǒng)章節(jié)的形式,但提高了課后實踐作業(yè)的要求。 本套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建筑裝飾、環(huán)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及其他相關相近專業(yè)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專業(yè)設計人員及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
內容概要
本套教材結合高職高專課程改革精神,吸取傳統(tǒng)教材優(yōu)點,充分考慮高職就業(yè)實際,以模塊教學、任務導向的思路編寫。本書引入模塊式教學理念,包括模塊1:形體結構表現訓練(課題1 結構性素描訓練,課題2 表現性素描訓練),模塊2:建筑環(huán)境造型表現訓練,模塊3:裝飾環(huán)境色彩訓練(課題1 色彩認識與感知訓練,課題2 裝飾環(huán)境色彩設計。各課題分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情境三部分講解?! ”窘滩目勺鳛楦呗毟邔=ㄖb飾、環(huán)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及其他相關相近專業(yè)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專業(yè)設計人員及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序 前言 模塊1 形體結構表現訓練 課題1 結構性素描訓練 1.1.1 學習目標 1.1.2 學習內容 1.1.3 學習情境 1.1.3.1 物體結構認識和分析 1.1.3.2 結構素描的線條畫法 1.1.3.3 構圖的原則和方法 1.1.3.4 透視的規(guī)律及應用 1.1.3.5 單個幾何形體表現 1.1.3.6 組合幾何形體表現 1.1.3.7 單個靜物表現 1.1.3.8 組合靜物表現 1.1.4 作業(yè)設置 課題2 表現性素描訓練 1.2.1 學習目標 1.2.2 學習內容 1.2.3 學習情境 1.2.3.1 物體光與影的表現 1.2.3.2 物體的質感和肌理的表現 1.2.4 作業(yè)設置 模塊2 建筑環(huán)境造型表現訓練 2.1 學習目標 2.2 學習內容 2.3 學習情境 2.3.1 建筑景觀照片臨摹 2.3.1.1 臨繪照片的目的 2.3.1.2 臨繪照片的方法步驟 2.3.1.3 建筑照片臨繪作品欣賞 2.3.2 環(huán)境空間鋼筆素描訓練 2.3.2.1 鋼筆素描表現概論 2.3.2.2 環(huán)境空間鋼筆素描的藝術表現形式美規(guī)律 2.3.2.3 環(huán)境空間鋼筆素描的創(chuàng)作步驟 2.3.2.4 優(yōu)秀作品鑒賞 2.3.3 建筑視覺筆記訓練 2.3.3.1 視覺筆記訓練是培養(yǎng)視覺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 2.3.3.2 視覺筆記訓練常用的工具 2.3.3.3 視覺筆記訓練 2.3.3.4 視覺筆記作品實例欣賞 2.4 作業(yè)設置 模塊3 裝飾環(huán)境色彩訓練 課題1 色彩認識與感知訓練 3.1.1 學習目標 3.1.2 學習內容 3.1.3 學習情境 3.1.3.1 色彩的認識 3.1.3.2 色彩的歸納 3.1.3.3 解構色彩 3.1.4 作業(yè)分析 3.1.4.1 色彩靜物寫生練習 3.1.4.2 明度推移練習 3.1.4.3 色相推移練習 3.1.4.4 純度推移練習 3.1.4.5 色彩的歸納練習 3.1.4.6 解構色彩練習 課題2 裝飾環(huán)境色彩設計 3.2.1 學習目標 3.2.2 學習內容 3.2.3 學習情境 3.2.3.1 空間設計中色彩應用的研究 3.2.3.2 空間設計與色彩的關系 3.2.3.3 空間設計中色彩應用對人的影響 3.2.3.4 空間設計中色彩設計的方法 3.2.3.5 空間設計色彩的特征 3.2.3 6 空間設計色彩的要求 3.2.4 作業(yè)設置 附錄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2)灰調:即物體受光線側射的部分,是受光較弱的亮部,起著亮調到明暗交界線過渡的作用,故亦成為中間調子。其主要特征為由淺及深,直到明暗交界線為止。 3)明暗交界線:即物體受光與背光的交界地帶,暗部從這里開始,是暗部色調最重的部分。明暗交界線實際上是個面,也稱明暗交界面。物體的形狀千差萬別,明暗交界線虛實變化很大,根據物體面的轉折不同,其色調層次變化也較為豐富。例如立方體的明暗交界線強烈而清晰,與亮部的明暗差別大;球體的明暗交界線則呈較寬的帶狀,向亮部和暗部的變化豐富而微妙。明暗交界線是物體明暗造型的關鍵,明暗交界線的形狀與特征體現了物體的結構和體積特征。因此,畫好明暗交界線就能夠更好地塑造出物體的體積感。 4)反光:即由物體的暗部接受環(huán)境光反射所形成的,在物體的暗部調子中,反光是相對亮一些的調子。而反光的強與弱是由物體質地和環(huán)境光兩個因素決定的。如果物體表面質地越光滑且明度越淺,反光就越強越清晰,例如不銹鋼、陶瓷、玻璃、絲綢等;如果物體表面質地越粗糙且明度越深,反光就越暗,例如泥陶、木頭等。通常情況下,暗部的反光再亮也不如灰調。 5)投影:即物體在承受面上產生的陰影,因物體遮擋光線而產生。由于透視和空氣感的因素,投影也有明暗變化。通常情況下,靠近物體邊緣部分的投影比較深而清晰,離物體遠的投影邊緣部分則比較淺而模糊;物體的固有色深投影也深,物體的固有色淺投影也淺;光源強且離物體近投影就清晰,光源弱且離物體遠投影就模糊?! ∥矬w明暗的“五調子”是在“三大面”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劃分,實際上也是“三大面”明暗關系的延伸。但物體依據結構的不同,其色調層次及變化其實是極為豐富的,遠不止此?!拔逭{子”只是概括的分法,目的是便于我們正確理解物體的明暗關系。在實際繪畫中,物象更加細膩的色調層次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和體會,近而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