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郭愛章 主編  頁數(shù):169  字數(shù):268000  

前言

前言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下一代互聯(lián)網的誕生和發(fā)展,社會對網絡基礎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等院校應該如何培養(yǎng)新形勢下的網絡應用人才是每個從事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的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作者通過多年對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管理和科研的實踐,認為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建設必須解決理論介紹、感性認識和實踐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的問題。理論介紹就是要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由于計算機網絡的抽象性,要講清楚這些基本的理論必須輔助一些具體的網絡模型或者網絡拓撲結構圖,通過具體的網絡模型來闡述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使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在此基礎上,必須要進行大量的網絡基礎實踐,因為計算機網絡基礎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遵循這種指導思想和理念,突出實踐教學,強化能力培養(yǎng),體現(xiàn)認知規(guī)律,故根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met應用》(第三版)編寫此實驗教程。本書實驗中配有大量示例演示圖以闡述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引導學生學習該實驗重點應掌握的知識,通過這些實驗加強學生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理解,提高學生針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能力和組網能力。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每個實驗前面有很大篇幅的準備知識,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習一些課本中沒有的理論知識,作為實驗理論的支撐,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內容。本書選擇的實驗內容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所要求的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設備比較簡單,有些有關網絡硬件設備的實驗完全采用模擬器方式進行,簡便且易于理解。絕大部分學校的實驗室都能開設本書中的所有實驗。本書內容詳盡、語言簡練、結構清晰,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師生進行網絡基礎實驗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網絡工程師的參考書。全書共16個實驗。大綱由潘巖擬定, 實驗1由潘巖編寫,實驗2、3、9由李愛民編寫,實驗8、12、16由亓蓓編寫,實驗4、10、11由張維玉編寫,實驗5、6、7由楊清波編寫,實驗13、14、15由郭敏編寫,全書由郭愛章統(tǒng)稿。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耿玉水教授的指導,還有作者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的朱江浩先生和編輯老師們給予了大力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限于編者的水平,在本書的選材和內容安排上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與同行批評指正,不勝感激。編者2008年9月

內容概要

本書是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第三版)配套的實驗教程。本書中的實驗主要注重實際應用能力與日常工作中網絡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主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和非計算機專業(yè)社會人員。通過一些日常應用中的實際案例將“學以致用”的觀點貫徹其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網絡實驗。    本書中的實驗內容包括雙絞線標準及制作,Windows環(huán)境網絡資源共享,計算機上網的網絡配置,域名服務器DNS配置,DHCP服務器配置及動態(tài)地址分配,Web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F(xiàn)TP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使用代理軟件和地址轉換進行共享上網,路由器模擬環(huán)境實現(xiàn)子網連接,交換機模擬環(huán)境實現(xiàn)VLAN劃分,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郵件收發(fā)工具的設置及使用,網絡搜索引擎的使用,網絡下載工具的設置及使用、簡單HTML頁面制作、網頁腳本語言JavaSctript簡單設計。    本書運用簡單易懂的描述和大量的圖片及生動直觀的實例對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進行闡述,內容全面豐富,實用性強。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實驗指導教材,也可作為網絡工程師和計算機網絡愛好者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前言實驗1  雙絞線標準及制作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環(huán)境  1.3  準備知識  1.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5  實驗注意事項  1.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2  Windows環(huán)境下的網絡資源共享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環(huán)境  2.3  準備知識  2.4  實驗內容及步驟  2.5  實驗注意事項  2.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3  計算機互聯(lián)地址配置  3.1  實驗目的  3.2  實驗環(huán)境  3.3  準備知識  3.4  實驗內容及步驟  3.5  實驗注意事項  3.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4  域名服務器DNS的配置  4.1  實驗目的  4.2  實驗環(huán)境  4.3  準備知識  4.4  實驗內容及步驟  4.5  實驗注意事項  4.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5  DHCP服務器配置及動態(tài)地址分配  5.1  實驗目的  5.2  實驗環(huán)境  5.3  準備知識  5.4  實驗內容及步驟  5.5  實驗注意事項  5.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6  Web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  6.1  實驗目的  6.2  實驗環(huán)境  6.3  相關理論  6.4  實驗內容及步驟  6.5  實驗注意事項  6.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7  FTP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  7.1  實驗目的  7.2  實驗環(huán)境  7.3  相關理論  7.4  實驗內容及步驟  7.5  實驗注意事項  7.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8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建立及設置  8.1  實驗目的  8.2  實驗環(huán)境  8.3  準備知識  8.4  實驗內容及步驟  8.5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9  使用代理軟件和地址轉換實現(xiàn)共享上網  9.1  實驗目的  9.2  實驗環(huán)境  9.3  準備知識  9.4  實驗內容及步驟  9.5  實驗注意事項  9.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0  路由器模擬環(huán)境實現(xiàn)子網連接  10.1  實驗目的  10.2  實驗環(huán)境  10.3  準備知識  10.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0.5  實驗注意事項  10.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1  交換機模擬環(huán)境實現(xiàn)VLAN劃分  11.1  實驗目的  11.2  實驗環(huán)境  11.3  準備知識  11.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1.5  實驗注意事項  11.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2  郵件收發(fā)工具的設置及使用  12.1  實驗目的  12.2  實驗環(huán)境  12.3  準備知識  12.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2.5  實驗注意事項  12.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3  網絡搜索引擎的使用  13.1  實驗目的  13.2  實驗環(huán)境  13.3  準備知識  13.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3.5  實驗注意事項  13.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4  網絡下載工具的設置及使用  14.1  實驗目的  14.2  實驗環(huán)境  14.3  準備知識  14.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4.5  實驗注意事項  14.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5  簡單HTML頁面制作  15.1  實驗目的  15.2  實驗環(huán)境  15.3  準備知識  15.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5.5  實驗注意事項  15.6  實驗報告要求實驗16  網頁腳本語言JavaScript簡單設計  16.1  實驗目的  16.2  實驗環(huán)境  16.3  準備知識  16.4  實驗內容及步驟  16.5  實驗注意事項  16.6  實驗報告要求

章節(jié)摘錄

1.1 實驗目的認識和熟練應用網線制作的專用工具。進一步了解網絡硬件的組成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掌握網絡連接線纜的制作方法(雙絞線)。掌握星型局域網的網絡硬件的連接方法。1.2 實驗環(huán)境分小組實際操作。實驗設備包括網鉗、測線器、網線、R J-45水晶頭等。1.3 準備知識雙絞線制作是我們學習計算機網絡動手能力的第一步,掌握雙絞線的制作是組建星型結構以太網的必要技術之一,同時也是我們日常網絡維護的主要內容之一。制作雙絞線的準備知識如下:1.以太網中RJ-45連接器的針腳在雙絞線以太網中,其連接導線只需要兩對線:一對線用于發(fā)送,另一對線用于接收。但現(xiàn)在的標準是使用R J-45連接器,這種連接器有8根針腳,一共可連接4對線。對于10BASE-T以太網的確只使用兩對線,這樣在R J-45連接器中就空出來4根針腳;對于100BASE-T4快速以太網,則要用到4對線,即8根針腳都要用到。

編輯推薦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第3版)實驗教程》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實驗指導教材,也可作為網絡工程師和計算機網絡愛好者的參考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