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薛新強,李洪軍 主編 頁數:192
前言
隨著我國建設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層面的變化,從而對院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細致、更實效的要求。我國因此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大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教育部也就此提出了實施要求和教改方案。快速發(fā)展起來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直接為地方或行業(yè)經濟發(fā)展服務的,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目標應突出職業(yè)性、行業(yè)性的特點,從而為社會輸送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專門人才。 在上述背景下,作為院校三大基本建設之一的高等職業(yè)及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設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目前,技術型、應用型教育的辦學主體多種多樣,各種辦學主體對培養(yǎng)目標也各有理解,使用的教材也復雜多樣,但總體來講,相關教材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 ∮需b于此,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于2007年組織了全國幾十所院校共同研討土建類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教學的現狀、特點和發(fā)展,啟動了《全國應用型高等院校土建類“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工作?! ”咎捉滩膹呐囵B(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總目標出發(fā)予以編寫,具有以下特點: (1)教材結合當前院校生源和就業(yè)特點、以培養(yǎng)“有大學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為教學目標來編寫?! 。?)教材編寫者均經過院校推薦、編委會資格審定篩選而來,均為院校一線骨干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 ?。?)教材結合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法規(guī)、新案例,對基本理論的講授以應用為目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在教材的編寫中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足夠的實訓內容,保證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教材編寫力求周期短、更新快,并建立新法規(guī)、新案例等新內容的網上及時更新地址,從而緊跟時代和行業(yè)發(fā)展步伐,體現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 ”咎捉滩膱D文并茂、深入淺出、簡繁得當,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土建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建設監(jiān)理等專業(yè)教材使用。
內容概要
本書屬“全國應用型高等院校土建類‘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依據我國現行的規(guī)程規(guī)范,綜合院校學生實際能力和就業(yè)特點,根據教學大綱及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總目標來編寫。本教材充分總結教學與實踐經驗,對基本理論的講授以應用為目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實訓、實例教學,緊跟時代和行業(yè)發(fā)展步伐,力求體現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教育注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特點。 本書共分三篇14章,主要介紹了測量的基本知識、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控制測量、測量誤差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知識與測繪技術、地形圖應用、施工測量基本測設、建筑施工測量、曲線建筑物施工測量、管道工程測量和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全站儀等內容。 本書主要適用于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高等??茖W校、應用型本科院校、職工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大專層次建筑工程技術、城鄉(xiāng)規(guī)劃、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和供熱與通風等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還可供??茖哟蔚南嚓P專業(yè)自學、崗位培訓作教材。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篇 測量技術基礎 第1章 緒論 1.1 建筑工程測量的任務 1.2 地面點位的確定 1.3 建筑工程測量工作概述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水準測量 2.1 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 2.2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2.3 DS2型水準儀的使用 2.4 水準測量的實測與記錄 2.5 水準測量的內業(yè)計算 2.6 水準測量的誤差與注意事項 2.7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角度測量 3.1 水平角觀測的基本原理 3.2 經緯儀的類型及使用 3.3 水平角的觀測方法 3.4 豎直角的觀測方法 3.5 水平角的觀測誤差及其減弱措施 3.6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 4.1 直線定線 4.2 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3 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4.4 光電測距儀簡介 4.5 直線的定向 4.6 羅盤儀及其使用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控制測量 5.1 控制測量概述 5.2 導線測量外業(yè) 5.3 導線測量內業(yè) 5.4 高程控制測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6.1 測量誤差概述 6.2 測量誤差的分類及特征 6.3 評定測量精度的指標 6.4 測量誤差傳播定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知識與測繪技術 7.1 概述 7.2 地形圖的圖名、圖號和圖廓 7.3 地物符號和地貌符號 7.4 碎部測量前的準備工作 7.5 碎部測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地形圖應用 8.1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 8.2 地形圖在工程規(guī)劃設計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二篇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 第9章 施工測量基本測設 9.1 水平距離、水平角和高程的測量 9.2 平面點位的測量 9.3 已知水平線及已知坡度線的測設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1O章 建筑施工測量 10.1 施工測量概述 10.2 建筑施工控制測量 10.3 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10.4 工業(yè)建筑施工測量 10.5 葛層建筑施工測量 10.6 激光定位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 10.7 建筑物變形觀測 10.8 工程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11章 曲線建筑物施工測量 11.1 弧形建筑物的施工測量 11.2 緩和曲線建筑物的施工測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12章 管道工程測量 12.1 qp線測量 12.2 縱橫斷面測量 12.3 管道施工測量 12.4 管道竣工測量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三篇 建筑工程測量新技術應用 第13章 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 13.1 概述 13.2 GPS測量的實施 13.3 GPS施工測控技術的應用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14章 全站儀 14.1 全站儀概述 14.2 全站儀測量 14.3 全站儀使用時注意事項與維護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測量技術基礎 第1章 緒論 1.1 建筑工程測量的任務 1.1.1 測量學的概念及分類 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點位的科學,它的內容包括測定(測繪)和測設兩部分。測定(測繪)是指使用測量儀器和工具,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到一系列測量數據,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縮繪成地形圖。測設是指將設計圖紙上規(guī)劃設計好的建筑物、構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 y量學按照研究對象、性質及采用技術的不同,又分為: (1)大地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是研究和確定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整體與局部運動和地表面點的幾何位置以及它們的變化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近年來隨著空間技術的發(fā)展,大地測量正在向空間大地測量和衛(wèi)星大地測量方向發(fā)展。其基本任務是建立國家大地控制網,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重力場,為地形測圖和各種工程測量提供基礎計算數據;為空間科學、軍事科學及研究地殼變形、地震預報等提供重要資料。按照測量手段的不同,大地測量學又分為常規(guī)大地測量學、衛(wèi)星大地測量學及物理大地測量學等?! 。?)普通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qū)域內測繪工作的基本理論、儀器和方法的學科,是測繪學的一個基礎部分。局部區(qū)域指在該區(qū)域內進行測量、計算和制圖時,可以不顧及地球的曲率,把這個區(qū)域的地面簡單地當作平面處理,而不致影響測圖的精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