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王麗攻,徐鳳純 主編 頁數(shù):380
前言
隨著我國建設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呈現(xiàn)出多層面的變化,從而對院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細致、更實效的要求。我國因此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大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教育部也就此提出了實施要求和教改方案??焖侔l(fā)展起來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直接為地方或行業(yè)經濟發(fā)展服務的,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目標應突出職業(yè)性、行業(yè)性的特點,從而為社會輸送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專門人才?! ≡谏鲜霰尘跋?,作為院校三大基本建設之一的高等職業(yè)及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設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目前,技術型、應用型教育的辦學主體多種多樣,各種辦學主體對培養(yǎng)目標也各有理解,使用的教材也復雜多樣,但總體來講,相關教材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 ∮需b于此,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于2007年組織了全國幾十所院校共同研討土建類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教學的現(xiàn)狀、特點和發(fā)展,啟動了《全國應用型高等院校土建類“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工作。 本套教材從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總目標出發(fā)予以編寫,具有以下特點: ?。?)教材結合當前院校生源和就業(yè)特點、以培養(yǎng)“有大學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為教學目標來編寫?! 。?)教材編寫者均經過院校推薦、編委會資格審定篩選而來,均為院校一線骨干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 。?)教材結合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法規(guī)、新案例,對基本理論的講授以應用為目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在教材的編寫中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足夠的實訓內容,保證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教材編寫力求周期短、更新快,并建立新法規(guī)、新案例等新內容的網上及時更新地址,從而緊跟時代和行業(yè)發(fā)展步伐,體現(xiàn)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 ”咎捉滩膱D文并茂、深入淺出、簡繁得當,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土建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建設監(jiān)理等專業(yè)教材使用,其中小部分教材根據(jù)其內容特點明確了適用的細分專業(yè)。
內容概要
本書屬“全國應用型高等院校土建類‘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依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規(guī)程規(guī)范,結合院校學生實際能力和就業(yè)特點,根據(jù)教學大綱及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總目標來編寫。本教材充分總結教學與實踐經驗,對基本理論的講授以應用為目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實訓、實例教學,緊跟時代和行業(yè)發(fā)展步伐,力求體現(xiàn)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教育注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特點。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共13章;下篇為砌體結構,共6章。 本書取消或弱化了理論偏難的公式推導和計算,側重于在實際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有關結構知識。本書內容兼顧了不同院校的教學需要,部分內容可視各學校情況選學。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土建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建設監(jiān)理等專業(yè)的教材使用;亦可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借鑒,也可作為成人、函授、網絡教育、自學考試等參考書使用。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篇 鋼筋混凝土結構 第1章 緒論 1.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 1.2 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簡況 1.3 本課程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混凝土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 2.1 鋼筋 2.2 混凝土 2.3 鋼筋與混凝土的黏結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法 3.1 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3.2 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 3.3 極限狀態(tài)實用設計表達式 3.4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1 受彎構件的基本構造要求 4.2 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力性能的試驗研究 4.3 正截面受彎的承載力分析 4.4 單筋矩形截面的承載力計算 4.5 雙筋矩形截面的承載力計算 4.6 T形截面的承載力計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5.1 概述 5.2 無腹筋梁斜截面的應力狀態(tài)和破壞形態(tài) 5.3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4 鋼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5.5 鋼筋骨架的構造要求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6.1 受壓構件的基本構造要求 6.2 軸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分析 6.3 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分析 6.4 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6.5 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6.6 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N與M的關系 6.7 偏心受壓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7.1 概述 7.2 鋼筋混凝土純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7.3 鋼筋混凝土彎、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7.4 受扭構件的構造要求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8.1 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 8.2 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 8.3 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變形和裂縫寬度驗算 9.1 概述 9.2 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 9.3 裂縫寬度的驗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10.1 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0.2 施加預應力的方法和錨具 10.3 張拉控制應力和預應力損失復習思考題 第11章 梁板結構 11.1 概述 11.2 整體式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11.3 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11.4 整體式樓梯設計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鋼筋混凝土單層廠房 12.1 概述 12.2 單層廠房的結構組成與結構布置 12.3 單層廠房主要構件的選型 12.4 排架的計算 12.5 單層廠房柱的計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單階柱柱頂反力與位移系數(shù)表 第13章 多高層混凝土框架結構 13.1 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 13.2 結構總體布置原則 13.3 荷載及設計要求 13.4 框架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復習思考題 附錄一 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附錄二 每米板寬內的鋼筋截面面積表 附錄三 單肢箍Asv1/s 附錄四 梁內單層鋼筋最多根數(shù) 附錄五 一種直徑及兩種直徑組合時的鋼筋面積 附錄六 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附錄七 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類別 附錄八 混凝土強度 附錄九 混凝土保護層 附錄十 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 附錄十一 結構荷載 附錄十二 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和彎矩系數(shù)表第二篇 砌體結構 第14章 緒論 14.1 砌體結構的發(fā)展簡史14.2砌體結構的優(yōu)缺點 14.3 砌體結構的應用范圍 14.4 砌體結構的發(fā)展趨勢 復習思考題 第15章 砌體材料和砌體力學性能 15.1 砌體材料 15.2 砌體的種類 15.3 無筋砌體的受壓性能 15.4 砌體的軸心受拉、受彎和受剪性能 15.5 砌體的彈性模量、摩擦系數(shù)和膨脹系數(shù) 復習思考題 第16章 砌體結構構件承載力計算 16.1 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 16.2 砌體受壓構件 16.3 砌體局部受壓 16.4 軸心受拉和受彎、受剪構件 16.5 配筋砌體構件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17章 砌體結構房屋的墻體體系及其承載力驗算 17.1 房屋的結構布置方案 17.2 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 17.3 墻、柱的高厚比驗算 17.4 單層房屋承重墻體的計算 17.5 多層房屋承重墻體的計算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 第18章 砌體結構的墻體設計 18.1 墻、柱的構造要求 18.2 墻體的布置及圈梁 18.3 墻體質量及裂縫分析 復習思考題 第19章 過梁、墻梁和挑梁設計 19.1 過梁的設計 19.2 墻梁的設計 19.3 挑梁的設計 復習思考題與習題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