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曲祥民,張濱 編著 頁數:134 字數:207000
前言
我國國土面積約為960萬km2,其中多年凍土區(qū)約占21.5%,季節(jié)凍土區(qū)約占53.5%。在廣袤的凍土區(qū)進行工程建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凍土所帶來的一些問題。了解、探討土的凍脹、凍土與建筑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研究防治建筑物凍害的有效措施,是工程凍土學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書的內容絕大部分來源于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30多年來從事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研究的科研成果,結合其他相關工程與研究的經驗,對季節(jié)凍土區(qū)水工建筑物凍害防治的實際經驗和技術理論進行了較完整的總結。書中包含較多的科學研究與試驗數據、相關的圖表以及工程實例,可供相關工程參考。我國有關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方面的書籍較少,為使廣大的工程技術人員較好地了解目前我國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全貌,掌握實用的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編者們編寫了這部著作。應該說明,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是理論知識與應用密切相連的,所以在編寫過程中,盡可能地注意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使用技術上下工夫。由于凍土的特殊性質和它與建筑物之間作用的復雜性,不少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設計方法、計算方法還有待創(chuàng)新、完善和改進。本書由曲祥民、張濱編著,劉桂英、那文杰、許正海參與了相關的編寫工作。全書由張濱、許正海統(tǒng)稿,最后由曲祥民修改定稿。在編寫過程中,袁安麗、孫景路在收集資料、校對、圖表繪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此,一并表示真摯的謝意。本書是在編著者們多年從事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收集大量資料編寫而成的。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有關文獻和著作,并引用了一些圖表,在此特向原作者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編寫的時間也比較匆忙,書中難免存在謬誤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基于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對季節(jié)凍土地區(qū)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研究的實際經驗和技術理論進行了較為完整的系統(tǒng)總結。內容包括:凍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土的凍脹性影響因素,樁(柱)基礎、平板基礎、擋土墻、襯砌渠道及土壩(堤)護坡的凍害防治技術等。書中涉及的科研成果、數據圖表、工程實例及技術方法可為相關工程提供寶貴的經驗,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可供從事季節(jié)凍土區(qū)水工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工程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的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章 緒論 1.1 凍土的一般概念 1.2 我國的凍土分布 1.3 季節(jié)凍土與水工建筑物的關系第2章 凍土的組成及物理特性 2.1 凍土的基本成分和組構 2.2 土凍結過程中的溫度特征 2.3 土中水的基本分類 2.4 凍土中水的相成分 2.5 凍土的物理特性第3章 土體凍脹及其影響因素 3.1 有關指標與概念 3.2 水分遷移的機制 3.3 影響土體凍脹的因素第4章 樁(柱)、墩基礎建筑物的凍害防治技術 4.1 概述 4.2 樁(柱)抗凍脹計算 4.3 樁(柱)、墩基礎抗凍脹結構及工程措施第5章 平板式基礎凍害防治技術 5.1 平板式基礎凍脹破壞類型 5.2 基底法向凍脹力的構成及其影響因素 5.3 基底法向凍脹力的設計取值 5.4 平板式基礎防凍脹措施設計第6章 擋土墻的凍害防治技術 6.1 概述 6.2 擋土墻水平凍脹力 6.3 水平凍脹力設計取值 6.4 擋土墻的抗凍脹計算 6.5 擋土墻抗凍脹結構及工程措施第7章 襯砌渠道的凍害防治技術 7.1 概述 7.2 襯砌渠道抗凍脹計算 7.3 襯砌渠道抗凍脹結構及工程措施第8章 土壩、堤防等建筑物的凍害防治技術 8.1 土壩、堤防的凍害破壞規(guī)律 8.2 土壩、堤防等建筑物的凍害防治措施 8.3 土壩、堤防等建筑物的抗凍脹計算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約為960萬km。,從長江北岸開始的廣大地區(qū)分布著季節(jié)凍土,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的上部及冰川邊緣地區(qū)還分布著多年凍土。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凍土地區(qū)的各項工程建設也在大規(guī)模地進行。凍土作為建筑物的地基有著不同于融土的許多特性,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它,掌握它的性能,仍按常規(guī)融土地基的設計理論與方法進行各項工程設計與施工,勢必給已建和在建工程造成破壞,影響正常使用。這類例子在工業(yè)、民用建筑、公路、鐵路、橋梁和水利工程中舉不勝舉。1942年美國在阿拉斯加半島上修建的費爾班克斯一都遜科里克公路,全長2800km,因勘測設計和施工時忽略了多年凍土的特點,竣工后,經過一年的冬季,就發(fā)現(xiàn)有800km線路遭到滑坡、冰推、變形的危害。前蘇聯(lián)在20世紀中葉修建的鐵路,有1/3的路段遭到凍脹破壞。在前蘇聯(lián)的赤塔市有一個面包工廠的烤爐,因凍土地基融化下沉,使得它完全沉入地下。我國北方地區(qū)各類水工建筑物遭到凍脹破壞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20世紀70年代,我們對黑龍江省查哈陽灌區(qū)支渠以上的建筑物112座(包括進水閘42座、排水閘8座、節(jié)制閘13座、跌水23座、渡槽1座、其他結構構造物25座)進行了全面考察,發(fā)現(xiàn)遭受不同程度凍脹破壞的就有93座,占全部構造物的83%。新中國成立以來,有的灌區(qū)工程已經重建了幾次,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億元計,而且還嚴重地影響了水利工程效益的發(fā)揮。群眾嘆為“修不完的工程、配不完的套”。季節(jié)凍土地區(qū)水工建筑物的抗凍技術措施研究,是水利工程建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編輯推薦
《季節(jié)凍土區(qū)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可供從事季節(jié)凍土區(qū)水工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工程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的師生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季節(jié)凍土區(qū)水工建筑物抗凍技術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