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作者:德索拉·莫拉萊斯 頁數(shù):204 譯者:施植明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師與理論家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萊斯在過去廿年間所發(fā)表的十篇文章。其中有一些是先前未被翻譯成英文的文章,而且作者也特別為英文版的發(fā)行寫了一篇新的導論。 面對當代藝術與建筑,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萊斯認為并沒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目前的實踐;他反而強調如何清楚地說明由對比、多樣性與張力而形成目前的動態(tài)性。 在理論基礎上,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萊斯打破正統(tǒng)的方式同時從海德格爾的現(xiàn)象學以及德勒茲的后結構主義中獲得啟發(fā)。由于結臺這些哲學的遺產(chǎn)使得他不必與古典人文主義產(chǎn)生關聯(lián),也無須宣告客體之死,便能夠重新喚起人性的主體。他對藝術與建筑昕怍的探討,尤其是回顧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的發(fā)展,激發(fā)他著手設計、籌劃。并且最后建立了主體性如何在現(xiàn)代主義中發(fā)展的譜系。所得到的成果是以極具煽動性的方式建構了一種流動的“地志”。清楚地呈現(xiàn)而非描述我們目前的藝術與建筑生產(chǎn)所基于的這片動搖的地平面。
書籍目錄
中文版代譯序:評論的思維——在場與不在場的主客體互動關系英文版編者序:現(xiàn)代的主體化導論第一章 當代建筑的地志第二章 密斯與極少主義第三章 建筑與存在主義第四章 弱勢的建筑第五章 從自主性到無時間性第六章 場所:永恒性或生產(chǎn)第七章 差異與界線:當代建筑中的個人主義第八章 高技派:功能主義或修辭第九章 在機械復制時代中的建筑作品第十章 施虐受虐狂:評論與建筑實踐參考書目附注圖片來源英中對照索引中英對照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