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構成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作者:萬軒 等編著  頁數:176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初,我國開始引進西方現(xiàn)代設計。現(xiàn)代意義上的設計是個大概念,它涵蓋建筑、園林、廣告、包裝、服裝、展示、產品、影像、多媒體等廣泛的設計領域。雖然開始人們并沒有使用“設計”或“藝術設計”這些術語,然而長期以來,設計的實踐一直在持續(xù)發(fā)展?! 槭裁词恰耙M”呢?就設計領域之一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而論,中國建筑設計史上,早在秦漢時期就形成了第一次高潮,秦始皇筑長城、修馳道、開靈渠、建阿房宮和驪山陵等。中國建筑到了漢代已經發(fā)展成完備體系,進一步營建宮殿、苑囿,著名的長樂宮、未央宮、樂游苑、宜春苑等數不勝數。就城市規(guī)劃而論,漢都長安城當時的面積大約是公元4世紀羅馬城面積的兩倍半!中國古代建筑的成熟期是隋唐時代,從那時起,就已采用圖紙和模型相結合的建筑設計方法,工匠李春設計修建的趙州橋便是時間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反映了當時橋梁建筑的最高水平。唐代的宮殿建筑便是氣勢雄偉,富麗堂皇,唐都長安大明宮的遺址范圍相當于北京故宮面積的三倍多,大明宮的麟德殿面積是故宮太和殿的三倍。當時地處東瀛的日本國,曾派大批留學生來中國學習,飛鳥,奈良時代遺留下來的木結構建筑—奈良室生寺的五重塔就是鑒證。

內容概要

  構成作為一種造型觀念,存在于一切藝術領域中,它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了前提。構成藝術充分調動了造型因素中的有利元素,強調了畫面的視覺形態(tài)要素。平面構成與色彩構成存在于一切視覺造型中,立體構成的學習使初學者在三維空間中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視覺角度,發(fā)掘了三維空間中材料的肌理、質感與量感,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心理體驗。構成的學習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感知力、創(chuàng)造力。本書涵蓋了三大構成的全部內容,信息量大,緊密結合教學實踐?! ”緯勺鳛楸究萍案黝愒盒K囆g設計專業(yè)教材。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設計構成概論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包豪斯與設計構成    一、包豪斯發(fā)展簡史    二、包豪斯對設計構成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三大構成”的原理    一、半面構成    二、色彩構成    三、立體構成    四、半面、色彩、立體構成的相互關系  第四節(jié) 學習設計構成的目的、學科特點及方法    一、學習設計構成的日的    二、設計構成的學科特點    三、學習設計構成的方法第二章 平面構成  第一節(jié) 認識形象    一、現(xiàn)實形象    二、非現(xiàn)實形象  第二節(jié) 構成形象的基本法則    一、點    二、線    三、面    四、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點、線、面構成  第三節(jié) 平面構成的形式    一、骨格與基本形   二、近似構成   三、重復構成   四、漸變構成   五、發(fā)射構成   六、特異構成   七、對比構成   八、空間構成   九、密集構成   十、肌理構成 第四節(jié) 圖形、想象與應用  一、圖形與肌理  二、視覺聯(lián)想與想象  三、應用  四、平面構成的工具與工具的軌跡  五、面構成的創(chuàng)意方法第三章 色彩構成  第一節(jié) 色彩構成的基本原理    一、色彩的分類與屬性    二、色彩的混合形式    三、影響色彩關系的要素 第二節(jié) 色彩的應用規(guī)律    一、色彩對比    二、色彩調和    三、形狀與色彩    四、色彩的空間效果 第三節(jié) 色彩的心理聯(lián)覺    一、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錨覺    二、色彩的表情    三、色彩的象征性 第四節(jié) 色彩構成的表現(xiàn)形式   一、色彩的透疊構成  二、色彩的推移構成 ……第四章 立體構成第五章 打散構成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設計構成概論  第一節(jié) 概述  設計構成(Composition)就是指將不同形態(tài)的幾個元素,以一定的形式美法則及規(guī)律,將其重組成為一個新的元素,并賦予視覺化的、力學的觀念,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適合畫面需要的形態(tài)。通俗地說,構成的法則就像是一個數學公式,可以將一個值導入到公式中進行運算,最終得到一個結果。在這里要導入到公式中的“值”就代表了所使用的元素,而運算得到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設計出來的作品,當然這個結果也會由于個人對法則的理解與掌握的程度出現(xiàn)千差萬別的變化。為從維度方面加以區(qū)別,構成主要有二維方向上的平面構成和三維立體空間上的立體構成?! 【唧w一點講,設計構成就是對造型藝術、視覺設計中所涉及到的形態(tài)、色彩、立體空間、材料、肌理、質感等課題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形態(tài)組合規(guī)律、造型結構的組織原則、形式語言表達等進行研究的學問。它作為現(xiàn)代造型設計的基本用語,是平面、色彩、立體構成的通稱,也稱“三大構成”。  為了深入地了解設計構成的含義,有必要回顧現(xiàn)代設計的產生、發(fā)展歷程,由此可以把握設計構成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標志著人類從落后的中世紀向現(xiàn)代過渡。設計領域一直停留于對形態(tài)外表的裝飾,其表現(xiàn)為嚴謹、典雅的古典風格,如17世紀豪華、奔放的巴洛克風格與18世紀遍及歐美的洛可可風格。在經歷了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和歐美的新藝術運動之后,現(xiàn)代設計終于誕生了,它的標志是包豪斯學院的創(chuàng)立。包豪斯是現(xiàn)代設計的發(fā)源地,是世界上第一所現(xiàn)代設計學校,它的教學體系強調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注重新技術與新材料的運用,摒棄傳統(tǒng)的限制,認為藝術應與技術統(tǒng)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應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包豪斯對現(xiàn)代設計的貢獻非常大,它的教學體系至今仍被各國廣泛沿襲采用并發(fā)展革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設計構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